【PF32場外爭議事件評論】
(下收)
latest #7
掰噗~ 覺得
3 years ago
真是講到我的心坎裡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Cos圈懼怕汙名化懼怕到一種特殊的境界,為了迴避被汙名化的可能性,自己圈內人會自行訂定一些看似合理的不成文規定。這些規定之中,有些規定理由明確,但很大一部份的規定根本找不到道德基礎;例如,要求Coser不要占用商家廁所理由很充分,但要求Coser在場次與外拍等活動以外的地方不要穿著Cos服裝就得不到任何道德根據的支持。有時候這些規定會讓人覺得侵略性很強,或者是會感覺到圈內人很強烈的排擠力道。
好比說,何謂假Coser?顧名思義就是假裝是Coser的人(假裝的假,因為概念上你不會說假Coser是「『身為Coser』這件事為假」,那叫非Coser)。如果這個人打從一開始就不是Coser,當天裝扮也不是Cos任何角色,何來假(假裝自己是)Coser一說?若當天裝扮是Cosplay,那這不算Coser嗎?現在突然冒出一堆條件必須符合,才可以算是Coser,什麼時候Cos圈這麼繁文縟節了?Cos圈是社團還是協會?又有人說「假Coser」對Cos圈有失公允,應該叫做「路人混進場次」,請問場次只有Coser可以去嗎?以前外拍亂丟垃圾的,我也看到一樣的言論。
立即下載
總之,只要違背道德的,要嘛是假的,要嘛是圈外的。遇到事情就以這種鴕鳥般的手段對抗汙名化與歧視可謂相當危險,忽略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連結而過度切割,我覺得不但治標不治本,甚至造成使人看不見圈內的許多問題。
後來這些規定甚至成文了,因應這件事情,7月5日開拓動漫祭主辦方「重申」(也就是,這是過去已有過的要求)針對女性的著裝要求,並表明會加強巡邏。次文化能有如此盛大且頻繁的場景,確實建立不易,但當文化場景與傳統道德有了摩擦與交集,倘若為了保護場景而順應傳統價值誕生一堆互相壓迫的規則,只會讓整個場景越走越遠。主辦方要做這樣的規定,同樣必須經過與一般社會相同的道德考驗,不能因為自己是次文化而雙重標準。意即,若不通過「在特定場合規範女性不應露出過多皮膚是合理的」這樣的命題,那就是壓迫,不應該被接受。所有的汙名化與歧視就是來自有待考驗的部分傳統道德的結構,順應這件事情實在說不過去,看看整個ACG有沒有物化、有沒有凝視、有沒有「再現」權力階級,有啊,有到爆好嗎。
針對這個案例,我一直沒有辦法加入任何譴責的行列,因為我始終感覺打從一開始這件事的討論就很偏。既然妨害風化是基於性為理由,那就無法迴避性別問題,我不禁在想這件事情具體的影響就身為女性部分佔有多少,若換成男性又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從這件事情,我就很明顯地感受到人們基於不一樣的理由在看待男性與女性「妨害風化」。目前整體看下來,我覺得最中肯的評論就是「這樣犯法」之類的事實(這不是廢話嗎),剩餘的根本算不上中肯之流,許多評論根本是借批判妨害風化之名偷渡厭女發言之實,除了蕩婦羞辱或是攻擊個人外貌之外,就沒提供什麼可以改善問題的資訊。總之,如何重新調解妨害風化的本質及其與自由的衝突、若有人妨害風化則是否應規範該特意性別穿著尺度、人們應當在女性妨害風化時怎麼做出蕩婦羞辱與人身攻擊之外的合理批判,這些才是重點吧。
很多Coser幾乎是與家庭革命才爭取到這個興趣的空間,在這件事情之後可能跟家人的衝突又更大了,因此痛恨破壞這個場景秩序的人,我覺得你們辛苦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