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GAn0bSODgFhbvNpw1YXDP.jpg
#客訴管理:讓你氣到內傷的客訴,這樣做都能迎刃而解
#谷厚志 #不讀會死
客服系列1
latest #29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最近有點太忙,整理到網誌需要長時間,用噗浪記錄一下!
看到哪寫到哪!
本來會買是因為也是從業人員,但這行幹很久從沒受過系統式的專業訓綀,有點好奇系統面來解讀客訴處理這樣工作是怎樣的一個情況,看了噗友介紹之後很乾脆就買了。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YK5WwxMA0rhuEa9XFiW94.jpg
XDD這本的話用這張圖應該可以代表。
不過更高層次確實是在獲得客戶認同之後,對客戶衝擊的情緒產生AT力場阻止他對自己影響。
客訴處理其實跟關係溝通是類似的。
著重在於了解傾聽帶來正面的結果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本身是電話客服,並不是現場客服,就如同書裡所說的,我們受的壓力要比一般現場人員要來的低,算是難度比較低的工作。
但有趣的是,很多客訴大家想想會進線反應(事後),所以也有很多的客訴會在電話這端一線就解決掉了。
閱讀的當下,我思考的是,如同我職業如此,我應該如何在我的專業上成長變成我的第二個問題。
流程來說其實每通電話是差不多的,但傾聽、了解、做筆記真的是非常重要。
客人常罵了兩個小時,你沒做筆記你都忘了二十分鍾前他講到哪個毛線星球去了,有筆記真的很方便於應對。
良好客服最常遇到的就是換位思考跟道欠的問題,這本裡面講的也蠻清楚的。
其實就是去思考,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想要怎樣被對待當作基準應對就可以了。
生氣、忿怒這種表面情緒都是有含義的,不管含義是對產品啊期待還是要來找麻煩,這工作就是要了解他們。
立即下載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了解之後把局勢推向雙贏,所以面對客訴我們常用的處理這樣的詞彙應該改成應對
雖然看起來做的事情好像是一樣的,但仔細去深思,我會認為使用處理有一種這筆客訴是麻煩的,這樣的內層含義。
但使用應對卻是在和客戶應對之間(像是人際關係)的任務。
所以我認為應對會比處理心態度是有差別的!
我認為的差異點:
應對:客訴這件事的本質縮小到和客人之間的應答。
處理:會有一種客訴是麻煩的感覺,處理的近似詞是『處置、辦理』,我覺得應用在於處理客訴案件上,會有一種負面加值含意在裡頭。
每個一線都代表公司的顏面,不管是現場、電話、公開場合。
在衝動吐嘈之前其實還是可以冷靜想看看怎麼做會比較好。
吐嘈當然是很爽的,但有沒有辦法安奈好或是帶給客戶更好的層次我覺得這個還很難說。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再來書裡提到的幾種回應的句子我也覺得很重要。
詞彙增加也等於你在遇到新情況的時候本身有的資本和優勢。
我在寫心得也有遇到這問題,會覺得好像常使用的就是那些。
所以也透過記錄心得的方式,學習增加詞彙。
怎麼習得然後不會忘記我覺得這還蠻重要的,但還是只能透過不停練習來改進。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和人相處的關係說起來很簡單,但其實還蠻難的。
我也認同書裡說的,客訴是不會有歸零的時候
歸零要嘛你客戶對你絕望了,再不然就你商品客戶群還不夠多,不然多多少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
士薄(*´∀`)~♥
4 years ago
既然不會歸零,那就要從發生的事件當中去截取出可以再使用的。
但這點來說,小體制的企業方便,中大型大多很注重SOP,相對就比較困難,很常遇到我們遇到反應東西很爛但公司不知道為啥還是很堅持要進。(通常是價格的關係)
所以被罵這件事就是LOOP,這點就是我們無奈,客人無奈,但我們也不能怎樣。就只能等客人跑光了看公司在不在意這件事。
士薄(*´∀`)~♥
4 years ago
現在是大數劇的時代,我也常認為應該是被罵的案件數不夠多所以公司不會想面對這件事,所以多被罵一些也不錯,就能反應一下PM進這東西有多爛! (PM中槍)
士薄(*´∀`)~♥
4 years ago
再來,和客戶之間的應對關係,應該要是對等而不是對立的。
但通常第一次應對沒做好,確實很容易變成對立
對立到後來很容易會有這種話出來→我不要跟你說,叫你主管/老闆出來!
之類的,但這種怎麼處理我們行內的人知道就好,在此不述。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對等的意思是,你跟我是一樣的,所以我剛開始的道欠,會是針對這一次客戶體驗不好是因為公司的OOOO產生的而道欠。
他是有限制性的,這點蠻重要的,和人際關係拉的界線是一樣的。
有限度的道欠和全面性的道欠,有限度會更容易說服人。
客戶生氣的當下,其實他希望的是你傾聽和了解,認同這件事我們可以先放在一邊。
士薄(*´∀`)~♥
4 years ago
對等另外的意思,同時也代表著你可以有主導對話流程的權力。
說服客戶並不代表全面性的妥協或是你認為你真的很糟。
了解客戶忿怒背後的意思,我認為比單純只是處理了解要來的好。(但要不要處理的好我覺得也跟薪水有關係(喂))
士薄(*´∀`)~♥
4 years ago
主導這個流程,告知客戶反應這個問題,你能做的限度在哪些。
再來我覺得就是對話和詞彙上的應用,其實就能處理好百分之八十。
我年青時候認為客服是一個很被動的職業,我們就是受理客戶的意思,傳達客戶的想法,剛開始做的時候,甚至有時候會對客戶感到愧疚。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這種仁慈心在社會的摔打之下,數值還剩多少是個秘密。
但兜兜轉轉現在還是幹這行沒跑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一線人員總是會遇到好的客人跟不好的客人。
但這些終歸就是客人,不需要因為客人的不認同或是你服務的不好跟自我價值直線連結。
若這次不好,就思考我下次怎麼做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再回應客戶的時候,要適時的退讓,書裡這點我只同意一半。
退讓說法的標準是不傷害客戶自尊
所以即使是客戶因為誤解或眼殘或各種殘造成的抱怨,書裡建議也是需要說→造成您的誤解我們深深感到痛心和抱歉
士薄(*´∀`)~♥
4 years ago
但若明明沒有的事情,我們還要說,因為我們呈現的沒有讓你看懂,我們很抱欠。
這點有兩種結果,一種就是書裡的,客人終於頓悟然後他成為你的粉絲。
另一種就是客人跳的更高,開始說,就是因為你們這樣造成我的誤解,所以你們更應該給予我更好的賠償。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基於後者我還真的有遇過,所以我對於客訴內容經我理解之後,發現是客戶方的問題,但我還需要說因為公司造成他的誤解而道歉,這點我覺得就有點過。
對人關係和客戶關係也是,爭輸贏的角度去切入,最後就不會有好結果。
這點我先咩摸,之後看有沒有新的註解。
士薄(*´∀`)~♥
4 years ago
統整一下,受理客訴五個流程:
1.有限度的道欠
2.展現同理心
3.確認事實和客戶的期望(之後的說詞)
4.提出解決方案
5.施展魔法
士薄(*´∀`)~♥
4 years ago
其中點五是指這件客訴處理到對最後的感謝詞。
ex.非常感謝您在這次事件中對於我們的提點。
士薄(*´∀`)~♥
4 years ago
上面這五個流程可以解決百分之八十的問題。
士薄(*´∀`)~♥
4 years ago
我上面提到的懷有惡意的客戶書裡寫到了。
懷有惡意/話癆的客戶
在上面的sop走完之後確定這個客戶的要求就是不可能能解決。
同時他還是一直吵著說要投訴媒體或是消保會。
書裡的做法是,作者會同公司法務和客戶親自見面,也簽下再不服務的切結書。
這個做法要到主管值才能做,一般客服通常沒權限。(法務通常被我們當成寶可夢,有緣份才遇的到)
士薄(*´∀`)~♥
4 years ago
解決客訴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公司願意放多少權限給一線人員處理。
然後公司(或主管)本身對這一塊在不在意。
所以這一塊變成公司設定好一線跟著跑,sop的修正就要看後續公司的態度。所以我對於他解決方式是保留的想法。
士薄(*´∀`)~♥
4 years ago
作者本身也幫其他公司上課,所以他同時會遇到主管級跟一般一線。
這本書裡是都有寫到,所以一線就撿一線能理解的去做就是了。
士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上面提到懷有惡意的客戶,要公司同意不再服務的情況之下需要小心應對。
話癆型的客戶,我又常說他是空虛寂寞冷的客戶,可能全世界都沒人跟他聊天,這個摸們我們又撞在槍口上,所以他來電客訴。
先講最近再講到他家,再講到他鄰居,再講到宇宙世界,太極慧星,族繁不及備載。
這樣的客戶,是可以禮貌的打段他的。
士薄(*´∀`)~♥
4 years ago
打段幾個方法書裡也有教,比如說同時有別的客戶進線啦,或主管找啦。
但這方法我覺得不太好,使用有風險。
所以我通常選擇打段他之後重覆他之前反應的問題,然後快速的結尾。
士薄(*´∀`)~♥
4 years ago
免付費電話難免遇到想聊天的客戶,之前也有遇到來電一直喘息的客戶,當下都不好意思問他,先生要幫你打119嗎?
喘的沒有聲優好聽,我也是會挑的好嗎?!(摳鼻孔)
士薄(*´∀`)~♥
4 years ago
本書的立場是,預設客戶是善良的客戶,就是嫌貨人才是買貨人的概念。
所以建議每個客戶都抱著開放的心態去回應跟接觸。
初心要是轉變為,這通電話的客人都是要來找我麻煩的話,這工作很快自己會先撐不下去。
倒不如使用轉念的方式,當做閱覽人生百態增加一些經驗跟自己工作養份。
(但遇到很白目的還是會很生氣啦,但氣氣就算了)
要遇到白目不生氣太難了,但可以減少自己因此情緒受到波動的次數,讓自己工作時更順利一些。
士薄(*´∀`)~♥
4 years ago
轉移論點的話使用只是會比但是要好
士薄(*´∀`)~♥
4 years ago
這部最後有提到人格特質也是客服這行合不合適的專業。
他提的兩個特質我覺得也同時是優秀業務必備的條件。
但若真的要做業務就別做客服了,錢少很多!XDD
這本看完了,我覺得合適想了解客服行業怎麼應對的朋友可以看看。
士薄(*´∀`)~♥
4 years ago
應對的部分是可以延伸到人際關係,端看你怎麼使用。推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