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豹爪狼牙貓鬍鬚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隨便聊|
ಠ_ಠ - 不要求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但自己要先喜歡自己。 在有些時候,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不是不明白,也...
昨天睡前看到這個,覺得挺有感的
大學跟畢業後這段時間以來的體悟就是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你、瞭解你
人們都是選擇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罷了
別人說的話、做得事,有時只是,反應了對方的為人而已,別太往心裡去
當然,依然不能忘記時時自省.....!
latest #60
想隨意聊些什麼,不過人在外面,於是只能先po (ㄜ
meowsui2: 你的阿德勒 (???
立即下載
我來了,我手機噗浪訊息死掉 (ㄜ
喔嗚!那本我有買!
靠夭 這段簡直 直擊我心
7. 人謾罵的目的有兩種:「權力鬥爭」或「引發戰鬥」,落敗的一方會想要「報復」,當事人雙方落到這個階段時,想要解決問題已幾乎不可能。若要避免,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就不要隨之起舞。當意識到對方開始挑釁,想引發權力鬥爭時,要盡快從脫身不要回應。

8. 容易生氣的人不是因為性急,而是除了憤怒以外還有其他溝通方式。要善用語言的力量跟有條理的語言。

9. 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使站得住腳也不要刁難對方,一旦確信「我才是對的」時,那瞬間就已經開啟了權力鬥爭。因為一心只想著不要失敗而無法承認錯誤。

10. 事實上承認錯誤、表達歉意、脫離鬥爭,這些都不是挫敗。卓越並非是透過與他人競爭來實現。
一直還在學習拿捏這種紛爭解決的正確態度......!
不是爭輸贏,而是互相理解調和
晚點再來慢慢研究慢慢聊ㄅ~~~
一尾墨魚
4 years ago
偷偷來卡位看洞洞講話
meowsui2: 等你ㄉ讀書心得...!(ㄜ
sun_mile: 耶!謝謝墨冷!超級隨便想到什麼縮什麼而已啦!
讀書心得可能要等我重看 (看完太久ㄌ
meowsui2: 那讀噗心得9好ㄌ(幹?
那個噗其實都把重點寫出來ㄌ,等我ㄚ(吃水果先
https://images.plurk.com/38yQouIA8dpouoGCjzNdQj.jpg https://images.plurk.com/34Q0hJJgNbd5fwWKNPp1B3.jpg
喵喵(無關
其實他滿接近於「由個體推展到群體」,但主要仍舊圍繞在「個人」這個「個體」上的學問,就像噗內的重點整理提到的:人生的幸福取決於自己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價值觀,這便是一個人的「主觀」的成分之一,一個人的主觀認定也定義了他是如何看待某些事情,也讓某些煩惱產生時,決定了他的解讀方向;拿「每個人都是為了『善』而行動」那段來講,每個人都有各自認同的「善」,這份善可能會導致他通往所謂不幸的道路,但對他而言既然是「善」、是正確,那他就會去做,這是個人的選擇之一,也是造就人們為何會有不同立場、想法的原因之一,因為大家都是在「行善」
喵帥二號站ヾ(*ΦωΦ)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人際關係的部分的話,確實拆分開來、仔細思考的話,很多煩惱確實因人際關係而起,因為人與人之間有了互動後,就會有比較、就會有困擾,害怕被討厭、害怕被嘲笑、擔心給人製造麻煩、又或是擔心被拒絕等等等等,有太多太多問題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會困擾、會擔憂、會開始想很多,甚至有時從而產生執著,變得難以放下,很多都是源自於人際關係的互動,來自於人與人的接觸與比較
喵帥二號站ヾ(*ΦωΦ)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但是你說只要切掉人際關係、免去可能的自卑情節,這些就能好了嗎?不一定,畢竟自卑可能是讓人變得更好的催化劑,只是它太常被人拿來用作怠惰、討拍,或是讓自己變得更加悲情、又或是試圖讓自己變得「特別」的藉口或理由,就像常常在創作中看到某些角色賣悲情、賣自卑等等等等的,那些再回到一開始提及的「個人選擇」與「目的」,很多都是給自己找個理由,或是突顯自己的特別

昨天看到一篇文說「要擁抱自己的嫉妒心」,其實和「接受自己的不足」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為這些問題困擾的同時,也是時候面對自己,要有接受「自己可能被討厭」的勇氣,並選擇「是否要做出改變」、「是否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儘管這一樣不是可以讓人找藉口、只要做自己就好,要人接受就行的點,但是至少,接受了自己,然後再與人建立「尊敬」、「對等」、「鼓勵」的橫向關係,多少是比較輕鬆的

認同的部分和生氣的部分我等等講(ㄜ
其實這整個學說94ㄍ圓,他不管怎樣都還是會繞回「你自己」身上,再推展出去,又再回來,我是真心覺得阿德勒心理學滿助於冷靜和自省ㄉ (好
噢……肉球……(不要跟著無關
好,先來講洞洞貼出來的那一段

配合前面提到的「選擇」與「煩惱來自人際關係」,主觀影響我們的選擇、影響我們看事情的方向;我很不喜歡和人爭執,就是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無法去改變或是插手他人的想法

上面提到的「我才是對的」的想法確實非常值得人反思,特別是之前不斷暴言的我。「權力鬥爭」的開啟、不想失敗而無法承認錯誤,某方面也是想要「證明自己」,再推及文中提到的「縱向」與「橫向」的關係——一個「權力鬥爭」的開始,是想要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還是想要滿足自我、建立上下的關係呢?

它這邊講白了,就像創作中的許多恩怨、許多悲劇的發生,那些歷史之所以會重演,是由於其中一方並未選擇退出,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捆在鎖鏈上、捆得紮實難以掙脫,最後形成一場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一旦開啟,就會變成一連串的相欠與討價還價,讓一段關係從小小的傷口變成化膿的傷口,剪不斷、理還亂,本應結束不必被互相影響、遷就、傷害的關係,本來可以淡化的關係,都因此又串聯起來,最後困在腦中揮之不去,反而變成一種執念了

拿電影《大隻佬》來講,那些因果輪迴最終可能都會帶到下一世,由下一世來償還(但這某方面是比較消極取向的講法),人之所以無法跳脫輪迴,正是由於其中一方並未抽身、仍要向對方索債,因此輪迴便會一世又一世的傳下去

這和上面提到的,當「權力鬥爭」開始時,立刻抽身多少是有些道理與相關的;畢竟若是沒有鬥爭的開始,雙方也就不會結下因,沒有因,也就可能誰都不相欠,連一場無盡的輪迴的開啟都不會,早在輪迴之外
因此原諒ㄚ、放手ㄚ那些,其實不只是放下執念,也是放過自己,放過自己,也是換來輕鬆自在

如果再回到「選擇」,另一部韓國電影提到的中心思想:「佛生邪念則成魔,魔生善念則成佛」,當我們的選擇、目的有了其他的意義、想法存在的時候,那麼善也可能會變成惡,惡也可能會變成善,其實都是在人的一念之間罷了
再來就是,一個人如果對另一人有意見,那他就會找各種的理由、開始挑各種毛病,這也是「選擇」和「目的」,而無論如何,一個人若是對某人產生意見,不管合理或不合理,沒有什麼是他挑不出來的

再提到若有人因為意見相左,持反對意見便發怒、不願討論,那這種關係也不必維持;遇到前面提到的,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意見,甚至因為那些意見、那些話語,所以影響到某些人對你的第一印象,而非相處後得出的結論,那這段關係、這件事,又何必去在意呢?

畢竟打一開始,對方就沒有了解你呀!因為他人的不了解,所以被討厭、影響到自己、產生執念,你也會難以做自己、難以快樂自由
總而言之,我們都該學習並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從他人身上獲取認同、不建立上下的不對等關係,尊敬彼此並踏實做自己,和惡性循環say goodbye!
結果又長篇大論ㄌ……我很抱歉 (
meowsui2: 您真棒?
真的只是因果循環而已 人不過80年過的舒適坦然就好 花時間在不對的人身上 真是浪費
wqCVB102: 謝謝您不嫌棄哇……

真的,讓不對的人影響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甚至自己無形中拉起一條仇恨的鏈子實在太、給自己找麻煩(?)了;之前也看過對憎恨的另一種說法與解釋——憎恨就是讓你最討厭的人免費住進你的腦中。執著何嘗也不是如此,把本可清澈的溪水攪得混濁,生出來的雜念,最後還是得自己去承受哇……
原噗主居然出現ㄌ!!!!
https://images.plurk.com/2OKk1qjaPOCKsUkUbe40gI.jpg https://images.plurk.com/5nMopwjb2MBJ3PcDc47Mhz.jpg
結果偶還在海邊(ㄜ
meowsui2: 大 等我回家聊(ㄛ
喵帥二號站ヾ(*ΦωΦ)ツ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等ㄋ回家聊一波哇
一尾墨魚
4 years ago
謝謝樓上ㄉ分享,講得真好QQ
sun_mile: 是您不嫌棄…… (又

雖然我個人認為放下是一門課題,儘管阿德勒心理學否認「心理創傷」與「情緒」,認為他們是可控又是可以用作不去面對的理由,但不是人人都是一開始都有「面對問題的勇氣」,是需要時間的 (縱使這也不能拿來給自己當作懶惰,或是為自己開脫的理由
就像去玩高空彈跳時,可能會先深呼吸好幾口氣,才跳下去,感受地心引力、看看下墜時的景色,或是放聲尖叫 (呃

只要有勇氣,那麼就會有「可能」,讓一件事變得不可能的從來不是事情,而是人讓某件事變得不可能;這一樣關乎選擇,一樣關係到「我是如何看待一件事,而當我這麼看待時,事情的走向又可能會是如何如何」,覺得這是值得人反覆咀嚼的好問題!
人之所以能跳脫輪迴,能從泥淖中脫身,是因為他有勇氣做出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好、不再對自己說謊,或是不再執著,但勇氣不是說有就有,因此「勇氣」又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了

但是就像阿德勒的學說提到的,橫向關係的建立、自己與自己的比較、不依靠他人獲得認同、用尊敬與鼓勵等等建立起彼此的敬意,從而使一個人擁有某種歸屬、自我認同,我認為這些這些也是給予自己勇氣的來源,就像朋友間可能會互相支持、默默陪伴,因為羈絆與安心,所以擁有能夠放手一搏的勇氣一樣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看個人的選擇以及他看事情的角度!
終於有空來聊聊ㄌ ~~~
覺得上面喵帥已經把認知自我跟改變自我探討ㄉ很詳細ㄌ~~~~~
而且自己也閒聊過很多次類似的東西與反省ㄌ~~~~
所以想來聊聊另個話題~~~~
雖然前面的討論是在強調「回歸自我」、「不要滿足他人給的錯誤期待」、「他人如何看待你並非你能夠決定」
然而人既然是社會化的生物,需要於社會上立足,在回歸認知自己後,依然需要去審視自己外在展現出的,給人的感受到底是怎樣的樣貌?
前陣子在跟男友磨合時,有段時間很常出現的狀況是

「我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對方卻感到不愉快」

其實想想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真的很常發生
而通常誤會是源於使用的言語方式、態度等等的。
現在的我會覺得說,誤會沒有什麼,講清楚,說明白就好
只要雙方願意聽,願意溝通,講清楚兩方的想法與立場,思考誤會為何而起
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不過這邊想要去思考的是
在我們回歸自我做自己時,其實我們是無法客觀審視我們的話語與行為的
他人的感受像是面鏡子,雖然可能帶有對方的自我濾鏡,卻也是個很好內自省的機會
像是我跟某熊(?)的相處模式,真的就是
聊天聊一聊,啊,不小心互相踩雷了!
兩人講一講,好,沒事,繼續聊~~
我一直很佩服某熊,他是個超會自省改過生活中一些言行態度的人
他很願意聽,覺得有道理,就改
但是同時,他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覺得我哪裡可能需要注意

不過這不代表他毫無課題
而是我們彼此都知曉對方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那些沒辦法說改就改的
但是我們會選擇包容,在對方又犯老毛病時,提點一下就好
自己的課題永遠都是自己要處理

好的朋友能夠為你指點迷津
前提是你要願意聽

真的很感謝那些願意為我點出問題的人
總之,誤會與衝突出來時,真的必須放下「我是對的」這種想法
就算是客觀正確,對的事情,用了錯的方式、態度,就會是錯的
他人是面明鏡,但要先用著把自己抽離的態度,聽聽對方怎麼說

傾聽,才是溝通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然,如果是對方濾鏡太重,還有著無法戳破多說的原因
那就罷了吧
因為這時的誤會與衝突,說再多,都會是辯駁
當一個人對你有所成見時,對等溝通的橋樑就不存在了
覺得如果兩人都能從衝突的情緒抽離,試著用對方的眼光、客觀的態度審視自己的話,才可能有效的解決誤會與衝突
做自己並非無限上綱
如同毫無限制的自由並非真正的自由
如果在做自己時無法客觀審視自己的言行在他人眼裡可能是如何的模樣
那便是所謂的自我中心了
濾鏡太重
只看的到自己構思的世界而非真實
傾聽還有站在對方的立場想、盡可能的客觀思考,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而且我認為,在這樣的過程中,多少也需要觀察,並不只是平常觀察一個人的個性、言行、喜好、優缺點、近期的狀況……等;要與一個人站在相同的立場,就像創作或交流中,在控角時,我們會試著套入角色的思考模式、角色的想法,而非「我們代入角色」,角色經過思考與揣摩,但人們不是,因為我們並不會破心,所以更需要去傾聽、去了解對方的想法、去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
當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我們更要思考,但這個思考並不是迎合對方的想法,而是避免更多的摩擦與矛盾,讓自己變得更加圓滑、也更加明白對方為何會有如此的立場

明白對方的今日,推敲背後的原因,那些煩惱他的因果非常重要,而如果能夠推敲出那些因果的可能的話,對彼此的溝通也更有幫助,這也是為何傾聽、並客觀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感覺用真實不太恰當
畢竟世界的樣貌本來就是由每個人的思維構成的
世界真實的樣貌沒人知曉
不過真的要學會看看別人鏡子反射出的自己ㄉ樣子ㄚ!
最近深刻體悟自己有時講話真的很靠夭
只想著問題與如何解決,忽略別人的感受與情緒
沒有人可以是完全正確的
衝突發生時更是
雙方都是與有過失
傾聽別人,反省自己,並非討好迎合
合則來,不合則分
世界其實就是如此單純
不過有時,真的就是,明白了些什麼,才更知道有些話說不得
說與不說
That is the question
而且我一直覺得
如果自己沒有那個意思,卻換來對方的誤解
不是很虧ㄇ!!!!(?
總之
不要一直覺得別人不懂自己
要去思考別人怎麼會有那樣的感受?
是否自己真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有,就試著改進ㄅ!
認知自己,擁抱自己的缺點然後成為更好ㄉ人
不過也要接受,不是人人都能改變成長的
不然我也不會有那麼多義務人(ㄜ
畢竟要不要改變和成長也是個人選擇(ㄜ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