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筆記
之前有說要將防疫PEACE五部曲的文宣整理起來,終於有時間了。
發揮心理自由的能量-陪伴孩子安穩防疫PEACE五... 英文版
發揮心理自由的能量-陪伴家中長輩安度肺炎風暴~防... 英文版
這兩份文宣看似相像,但仍有不同之處,因為要考量接受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
latest #25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不同語言的懶人包整理:
1.英文版:
親子篇
長者篇
2.越南文版:
親子篇
長者篇
3.印尼文版:
親子篇
長者篇
懶人包內容由鋅鋰師拔麻的「小小額葉養成手札」FB粉專製作
ASSD🌈幻
4 years ago
另外,成大於上周三,舉辦「共築防線·安心校園」COVID-19專業宣導與師生座談會,請到郭乃文教授主講面對疫情的心理壓力與準備,裏頭有粗略講解這份文宣的內容意涵,以及編制所思考的點,像是為什麼這兩份的文宣篇名不同,以及為何有多語言版本。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座談會連結在此: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on Facebook Wa...很推薦有時間的人可以聽完前半段教授所講的內容,邊做事邊配著廳也行,可以帶給人滿滿的安適感。
立即下載
ASSD🌈幻
4 years ago
因為是座談會,所以主要的對話對象是大學生,各位可以依自己的狀況作調整。另外,教授前面也有提到,這主題原先是六小時的課程,但限縮於三十分鐘內,所以資訊會較多,細節與做法難完整提及,就是以大概念來解釋,若要看細節操作可看噗首的衛教單張。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以下節錄在座談會中可以讓我有所思考的句子,因為邊聽邊打,多少會有遺漏或省略的地方,且加入自我意識而擷取的內容,不能代表整個講座,有時間還是建議直接聽吧,教授的聲音很溫暖,比我冷冰冰的摘要可愛多了。
(粗體字、斜體字、刪除線以及斷句為自己聽完後的心得,不在影片中)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主題:面對疫情的心理壓力與準備──自己、家庭、社群之韌性與復原力
開場:困難可能讓我一時之間發生一些情緒上或是精神上的壓力,可是我們有辦法,因為我的大腦功能、腦心智功能因為我的成長,發生在具體的狀態下,我們可以復原,所以一個韌性、一個腦心智功能、一個自己的復原力是可以做得出來的,而且它的重點是「大腦做不出它不會的事」,所以用講的沒有用就是要做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我們內存復原力與韌性,但沒有做、大腦沒跑過該迴路,便沒法啟動。所以重點就是「知道且做到」。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如何把災難溫柔的放進大腦,我們就會經過成長,產生新的生命力。
──在㊣我、㊣人、㊣演化中提過的概念。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我(們)的「們」是什麼,是接下來二十分鐘期待聽者要發揮的責任
──這場的受眾是成大的學生,係指對學生的期許,但我喜歡責任一詞,會讓人感覺有事情可做而非被無助感淹沒。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做到自己是「我」,做到大家是「我們」,在今天我們要面對的事比較特別的狀況,就像合作開一艘龍舟,有方向、有前進,也不能有人在龍舟打個洞讓水進來,所以我們是一個今天要講的重要概念。
──方向和前進,非常簡單的譬喻,但是能把這概念說的清楚,且強調了合作。
ASSD🌈幻
4 years ago
進入小主題:心理災難的本質
大家都知道燒傷的時候要「沖脫泡蓋送」,因為要把熱的延伸拒絕掉,把熱的刺激減低,在情緒上也是
我們有一個杏仁核,會感覺災難,會把全身叫起來,那個叫起來沒有思考的概念,只有本能的自我保護。這個則是海馬迴,讓我們把過去的經驗給自己做一個連結,所以我現在這個災難要跟我過去那些事情做聯結呢?這個部份如果做得不好,災難就真的是災難,所以持續它,災難就會帶給我們持續性的災害。
ASSD🌈幻
4 years ago
所以我們今天要講拒絕。
第一步驟:越早越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面對這樣的事情,但我們要知道一件事,當它進來時,不會給我們的心裡直接倒塌。
──這段是自己重新整理摘要,細節省略很多。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再來,創傷不一定會有創傷後症候群,創傷有很高的機會會因為我們的腦心智功能增加,所以我們成長。成長是一條我們真正要看的路,有一個專有名詞,就叫做創傷後成長,沒什麼學問。我愛這個吐槽
怎麼做到這件事?我們有大腦的本能。這個本能被激發的時候,我如果不主動因應,我的腦子不加入的話,它就會喃喃自語,但無所事事,然後心煩易燥,還有呢?常覺得人家找我麻煩。我們的情緒會到處跑,情緒在身體到處跑,會使我們的身體回到最原始的狀態。
──這段的舉例可以當作進行自我狀態覺察的指引。
ASSD🌈幻
4 years ago
然後,我們會想──不行,我們要做點事。
ASSD🌈幻
4 years ago
主動思考會讓我們有功能去因應,那我們要因應什麼?有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
如果我把有意義的方式,儲存在大腦裡的「結果就是正向的」。
沒有一件事情,是一定會走負向因應的,除非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可以「主動思考」,只是讓本能在激發。
──有意義的方式會儲存在記憶中,然後下次遇到災難時,就多一種方法和經驗可以走,這也就是成長。但若儲存的沒意義的方式,或是沒有儲存只是讓本能持續燃燒杏仁核,就會是創傷。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第二步驟:思考這件事
「我」「怎樣做」叫作「正向因應」。
用前額葉去影響杏仁核和海馬迴,協助一個人把玩不了的本能,調整成可以玩的本能。而這個迴路每個人都很公平,沒練習就沒有,有練習就有。
所以今天要利用這一條,達到創傷後成長。
且要有策略和技術,尤其要有步驟。
──這段也是自己重新整理摘要,細節省略非常多,每個詞背後都有意義。
ASSD🌈幻
4 years ago
──第一步驟講杏仁核和海馬迴,這裡講很多前額葉,以及整系統的運作,要看簡報的圖解,所以整理的零散。
ASSD🌈幻
4 years ago
小結:腦心智功能的強化
焦點放在生活中有意義的事。
安定下來,我們本來會焦慮的本能。
切截掉:重覆與累積的消息以及引起我們不當的記憶。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進入工具的部分:P.E.A.C.
P.E.A.C.分成家中長輩版和親子版,差別沒有很大,但是第一步驟差別很大,入口不同。
家中長輩版的P.(Policy-follower):對大人來說,遵守政策在這個當下是最重要的自我尊嚴。
親子版的P.(Play game):對小孩來講,因為他不是這麼理解這件事情的啟動跟結果,所以從玩遊戲開始,放鬆欣賞這一段時間我應該做什麼。
──Policy-follower的尊嚴係指我們要尊重成年人有自我控制、遵守政策的能力,而非給予指示要求成年人去聽從自己,是能開啟雙向溝通的要素之一。要聽範例比較能了解,不過教授這邊以大學生為互動對象舉例,我則是結合教授所說和自己與父母溝通的經驗來理解。
──另外,這段也提到為什麼衛教單名稱會不同,仍是以尊重為考量。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被動處理災難:
(1)網路疑病:搜了太多不用正確的消息,引發自己的焦慮。
(2)替代性創傷:我看到別人的狀況,「過度」的替他難過。
同理心怎麼做?我要能夠體會,不要體會人的創傷和痛苦,要體會的是我能做些什麼,大家付出什麼努力,這樣叫做正向因應。
──替代性創傷不是不同理,而是在同理的時候,我們要同理些什麼,來讓對方或是整個社會有所幫助。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所以除了合作不要變成逆毛的人,我們要做的是討論防疫中不同社會人士扮演的不同角色,這樣夠嗎?當然不夠,現在這個課就是在爭取各位陪我一起去作參與者,我們把資料給與大家,可以傳出去,成為一個參與者。
──現在我也是個參與者了,讀到這段的各位也是。
ASSD🌈幻
4 years ago
──後面的內容,老師就P.E.A.C.每一項都做了講解,以舉例為多,因此就沒記下來了,很清楚,但還是要自己聽才比較好理解。
P.E.A.C.主要目的是讓我們的心裡恢復到替自己做事,這叫自由心靈。
──一起來發揮自己心裡自由的能量吧,而且用講的沒有用,要做出來。
ASSD🌈幻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拉線) 就整理到這邊了,若有新內容持續更新,也歡迎糾錯。
整理完後自我效能滿滿滿,果然是要做才會有的感覺
ASSD🌈幻
4 years ago
更新一下,上面文宣可轉發原文連結,但內容引用或重製等等,還是要向心快活平台取得授權喔!
因為這些文宣都有經過思考與設計,若要重製需要與原作者討論。聽說國外有人把P.E.A.C.E.的順序改並傳出,所以還是要說一下這個順序有其必要性,要注意一下。
ASSD🌈幻
4 years ago
另外,就是來曬一下國旗!
國際神經心理學協會(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ety)將這兩份文宣放到官網中了,該頁面也有其他國家提供的資源,可供參考。
Covid-19 - The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