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閱讀心得記錄5。
latest #50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rwr1aCiF0ODtYZYp5cKwJ.jpg
Batman: Damned
Writer: Brian Azzarello
Penciler & Inker: Lee Bermejo
Colourist: Lee Bermejo
Letterer: Jared K. Fletcher
Editors: Maggie Howell, Mark Doyle, Will Dennis
bluesky
4 years ago
如果對DC角色不熟悉,如果缺乏對兒童文學意像捕捉方法的想像力,如果對西方宗教和社會心理學沒有概念,閱讀2018年的《Batman: Damned》相對上會滿辛苦。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Damned》的出場角色有蝙蝠俠、小丑、小丑女、高登局長、Constantine/康斯坦汀、Zatanna/札塔娜、deadman/死人、Swamp Thing/沼澤怪物、Etrigan the Demon/艾崔根(傑森布拉德)、Spectre/幽靈(吉姆科里根)、和Enchantress/女巫。後面幾位特異人物都不在DC傳統英雄角色列表上。
立即下載
bluesky
4 years ago
康斯坦汀的特殊在於最初期創作結合了英國政治觀點,讓他不只是驅魔人,也具有英國工人階級身份,行事道德模擬兩可。札塔娜是第二代門徒角色,即是舞台魔術師,也是繼承父親各種能力的正統法師,通常透過說出倒序咒語來控制場面。死人生前為空中飛人特技演員,遭到謀殺的他靈魂被困在生死地帶之間,最終獲得穿梭陰陽界機會,藉由附身來拯救他人。沼澤怪物說不上是人或怪物,更類似於人形植物生物,保護自身沼澤和週邊環境,也幫助人類不受超自然恐怖威脅。來自於地獄的惡魔艾崔根,在被傑森布拉德召喚後、無法脫身,導致日後即使脫離也出現各種棘手狀況。幽靈是近乎全能的精神能量體,主動附身於被殺害的吉姆科里根身上,科里根頭痛的在於這位復仇審判者的行事極端,身體主控權常被奪走。女巫跟偶而看到的配角串場人物很不一樣,在這裡應該僅以電影版造型設定做為形象角色。
bluesky
4 years ago
閱讀中途直覺認為這套作品評價落差應該會非常大,而且去質疑好評惡評沒有什麼意義,主要是它很吃讀者本身對於蝙蝠俠刊物人文思想觀的掌握度,以及是否熟悉採取意象觸動在帶領個體探索心理現實的兒童文學,而後者,沒有絕對真理,它只是提供個體一種看待世界的可能方法。成年人不比未成年者更容易接受現代兒童文學,是因為個體在成年後大腦逐漸發展完成下,理性與邏輯的上升反而會讓對於模糊事物的容忍度下降,導致流失感性的成年人沒辦法再如同未成年時期可以輕易接收投射想像力的表達,這點比較可惜。也因如此,閱讀《Batman: Damned》是項挑戰,強硬以理性解讀它,只會失去與神祕幻想連結能力。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Damned》的構思十分嚴謹,當讀者看到結局時,應該不難理解故事訴求目標,只是在結局尚未揭示前,如果沒辦法處理模糊的心理意識細節,它就可能只會是一本一團混亂的成品漫畫。事實上整本書都不斷在做提示,讀者必需串連線索,甚至連旁白都有透露玄機,雖然說書人康斯坦汀的不可靠描述掩蓋了極重要的訊息——這是本安魂曲之書。
bluesky
4 years ago
Brian Azzarello並沒有直白揭示這項事實,不過從書名與角色的存在作用和自身能力,間接都有透露蛛絲馬跡,例如康斯坦汀是黃泉引路人,死人試著對困在生死地帶的亡靈伸出援手,沼澤怪物幫助亡靈不受超自然生物襲擊,艾崔根的地獄歡迎你,幽靈強制當事人審判自我罪行,札塔娜召喚了昔日記憶,女巫代表著對死亡焦慮的響應機制。至於為什麼有過往記憶與兒童角色出場,就個人理解,應該是心理相關混合了宗教觀,來處理人格形成與人生抉擇這一塊,心理相關為前、宗教觀押後。以心理學來說,個體際遇發展都有一個模式可供追尋探討,而Damned這個詞性本身以宗教涵義來看,它是有下地獄永受刑罰之意,《Batman: Damned》主要架構建立在這之上,如果以佛教文化來理解,它就是一個業報故事。因此,我們有了一個非比尋常的角色人生可以探究。
bluesky
4 years ago
至於劇情一再出現的Fall,這裡也帶有宗教涵意,對於基督教而言,Fall(墮落)將罪惡帶入世界,所有人都生於原罪之中,沒有上帝的恩典,人類無法獲得永生,透過審判,則將獲得救贖。
bluesky
4 years ago
這年頭因為世俗科學影響讓外部對宗教產生諸多質疑,坦白說,在宗教這一塊即使是對正統與異端並行的興趣大過於宗教本身傳播思想,個人仍認為宗教是值得探究的人類信仰產物,畢竟它是人類精神文化的一環,與其詆毀、不如思辯。再回到Fall之上,審判乍聽下是個沈重字眼,然而在西方文學思考上,有一派學者會將必需審判的墮落認為是人類實現自我意識和自由的時刻。於是不斷地跟宗教教義做了連結的《Batman: Damned》,它的關鍵其實是在於沒有旁白也沒有對白而是隱含在背景的教義看法「墮落將罪惡帶入世界」,這裡的罪惡是什麼就顯得很微妙了,當事人自我審判的結論是一回事,Brian Azzarello的看法在結局上又有另一層涵意。
bluesky
4 years ago
好的,接下來換來談Brian Azzarello的另一作品《Joker》。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Gwb7HduxdkyENSE7MGNG4.jpg
Joker
Writer: Brian Azzarello
Penciler: Lee Bermejo
Inker: Mick Gray, Lee Bermejo
Colourist: Patricia Mulvihill
Letterer: Rob Clark, Jr.
Editor: Will Dennis
bluesky
4 years ago
為了搞懂2018年的《Batman: Damned》結局橋上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回頭補齊2008年的《Joker》。僅管兩套漫畫故事做了銜接,劇情連動性並不強,前後閱讀順序無差。不過要說明的是,這兩套作品的路徑方向很一致,仔細研究會發覺Brian Azzarello是出自於同一個特定目的在描寫《Batman: Damned》的蝙蝠、與《Joker》的小丑兩位角色人物核心精神,我還是在《Joker》開放式結局和《Batman: Damned》不斷暗示著「墮落將罪惡帶入世界」上思索好一陣子才意識到這件事。
bluesky
4 years ago
劇情上來說,蝙蝠應該是死於在大橋之上和小丑搏鬥之後,於是蝙蝠在《Joker》刊的活著,與《Batman: Damned》刊的死亡,讓《Joker》以Jonny/喬尼來說明小丑之惡的結束旁白上,在《Batman: Damned》的結局出來後,出現了另一層不同的微妙涵意。
bluesky
4 years ago
這是第三視角旁白原文:
I'm on the top of the world, Looking down. You know what I see? I see you, a Disease. One that has been around longer than Gotham, the city infected. A disease that's older than and city. Hell, it's probably the same disease that built the first one. There will always be a Joker. Because there's no cure for him. no cure at all. Just a Batman.
bluesky
4 years ago
第三視角旁白中譯:
我站在世界頂端往下看。你知道我看到了什麼嗎?我看到你,一種病,一種遠比高譚更久遠的病,這座城市被感染了,一種比任何一座城市更古老的疾病。見鬼了,也許是同一種疾病建造第一座城市。總有一個小丑,因為他無藥可醫,從來無法治癒,唯有蝙蝠俠。
bluesky
4 years ago
在《Joker》中,蝙蝠的活著帶有生命鬥爭意味,在《Batman: Damned》中,蝙蝠的死亡則說明了生命總會陷入無休止的掙扎循環中。這很像是利用《Batman: Damned》去補足《Joker》的強度,再用Joker的強度去突顯人類社會裡永遠都有無法根除的腐敗與黑暗。當然,蝙蝠與小丑都是個隱喻,而背景還是以美國社會為想像體。
bluesky
4 years ago
回頭來介紹這套漫畫。

《Joker》是以一位原創幫派份子喬尼為敍事視角,無足輕重的他沒有遠見卻有企圖心,期望著總有一天會站上世界頂端、被世人所仰望,而機會終於來臨,小丑昔日中階幹部收到訊息,必需派人去接小丑出獄,喬尼自願跑這一趟,從這一天開始,喬尼成了小丑貼身手下,跟隨小丑四處收復被奪走的地盤與勢力,小丑不只針對棄他而去的手下成員,衝突對象還擴大至其他犯罪組織,喬尼逐漸意識到他被捲入至每況愈下的暴力處境中、無法脫身,當小丑的肅清策劃越來越殘忍,最終也引來蝙蝠的追捕行動。
bluesky
4 years ago
如果看過2008年電影《The Dark Knight》,或許你會和我一樣,對於Brian Azzarello的小丑和Heath Ledger的小丑有印象重疊熟悉感,其實到前不久仍無法理解《The Dark Knight》何以掀起一波尾翼極長的小丑狂熱——這裡針對角色而非演員——,是在看過Brian Azzarello的《Joker》,才大概能體會這份狂熱如何被煽動、並引發2012年奧羅拉槍擊事件慘案。
bluesky
4 years ago
Brian Azzarello的小丑,不再如以往漫畫中只是一位有著愚蠢幽默感的精心犯罪者,這一位小丑太過致命、令人不安,他是個能夠操控手下辦事的謀略之人,有膽量壓制做惡多端的企鵝人,有能與謎語人相互抗衡的機智思維,甚至能將冷靜的雙面人逼到牆角讓他落到不得不向蝙蝠求援處境。乍看下,Brian Azzarello的小丑確實和Heath Ledger的小丑做的事極為相似,兩位小丑有同樣的魄力與強大的存在感,然而創作目標不同,體驗不同,視聽者也應當有不同的解讀結論。
bluesky
4 years ago
事實上Brian Azzarello的《Joker》帶有一份Heath Ledger的小丑所缺乏的強烈批判色彩,Brian Azzarello的小丑最終反應的是美國社會鼓吹個人主義但忽略內在匱乏的矛盾文化問題,當讀者瞭解這一點再回推去看Heath Ledger的小丑,就可以想通為什麼會有小丑狂熱了,真的不只是社會個體的個人造化而已,還有就是必需意識到這種爭議敘述的溫床造就,會不會引發另一個社會問題。這已經是在應和著第三視角旁白,「我看到你,一種病,一種比任何一座城市更古老的疾病」。
bluesky
4 years ago
即使足智多謀也不值得崇拜,Brian Azzarello以他的觀點來告知,所謂有迷惑力與魄力的人格崇拜型leader同時是可以帶有貶義評價。另外,還是看了之後才注意到,《Joker》成了小丑定義本之一,在這之後陸續有小丑相關故事引用了它的概念,這部份有機會再聊。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aXrivSI8HmYIp8dKQazvN.jpg
Batman: Gothic
Writer: Grant Morrison
Penciler & Inker: Klaus Janson
Colourist: Steve Buccellato
Letterer: John Costanza
Editor: Kevin DooleyAndrew Helfer
「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6–10
bluesky
4 years ago
接下來將陸續推薦來自於「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各單元故事,這系列發行於1989~2007,最初它是遵循自Frank Miller的《Batman: Year One》基礎設定所發展的合輯作品,中後期則以兩份主刊各時期事件再衍伸而出的單元劇故事為主,和主時間軸雖然習習相關,每一篇皆能當成獨立事件來閱讀。
bluesky
4 years ago
這系列傳奇度頗高,卻無法用「好看」來形容它,主要是負責的多為老一輩編劇,他們所關注的蝙蝠核心精神會更貼近當年社會原則,不過整體來說,它的方向很有意思,以探索成年人心靈意識為題材導向,相較於主時間軸,議題敏感度強烈許多,如果有心想瞭解漫畫是如何反應當代社會現象,這系列確實是一個容易看見社會性觀點之作品。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接著,來聊聊Grant Morrison。《Batman: Gothic》又稍加特殊,在於編劇莫里森本身所擁抱的是亞文化路線,於是他的成品會比其他中規中矩的編劇來得略顯奇特。以現今美漫來說,在作品中追求特立獨行的亞文化路線已是普遍情況,不過在1990年,亞文化畢竟仍屬於小眾路線,是要正面與理解亞文化讀者交流,又或者故意繞過不清楚狀況的主流大眾而行,看見編劇嚐試在裂縫中攪動某些思緒,總是感覺特別有趣。我多少有些偏好這種能得心應手以亞文化角度去突顯暗示主流文化社會教條刻板化的舖陳風格,也因如此,即使後來莫里森的作品越來越癲狂電波、讓人不再特別關注他,但總還是會記得莫里森早年帶來這些比較不那麼電波作品、特別是他正試圖擴大漣漪的奇特閱讀感受。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Gothic》其實稱不上是莫里森具代表性成品,不過他在於宗教並且連結至超自然的瀆神挑戰、勇氣可嘉,敲擊某些群體的敏感神經並不困難,只要跳脫主流大眾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也就足夠。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故事從黑幫份子一一遭到殺害開始講述,還活著的犯罪組織成員在走投無路情況下,召喚蝙蝠,希望能和蝙蝠俠達成暫時性休兵協議來保全自身性命,蝙蝠當下反感拒絕走人,但此事卻讓他回想起昔日一位古怪師長,依據黑幫份子說法,廿年前街頭出現以兒童為獵殺對象的連續殺人魔,警方四處走訪的問案壓力迫使這群正在搶地盤的黑幫份子不得不私下率先找到凶手並除掉他,凶手多年後現身尋仇,而蝙蝠告知阿福,當年這位師長是他的寄宿學校校長,校長某次體罰折磨布魯斯時、牆壁上沒有照映出校長影子的情況,加上當時校長可能正在殺害學生的謠言於校園間流竄著,布魯斯驚覺情況不對,向父親求助,逃過一劫。蝙蝠認為黑幫份子口中的密語者很可能是當年的無影校長,於是開始追查密語者來歷。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Gothic》故事並不是線形描述,它維持莫里森一貫跳躍式邏輯連結來處理劇情,直覺上應該會滿考驗習慣平舖直敘的讀者,如果讀者程度差異又加上對主流文化與小眾文化見解不同,評價大概很難給得漂亮——雖然這作品確實凌亂也有它處理不佳的地方,例如密語者要繼續完成當年被獻祭兒童之儀式,曾經脫逃的布魯斯即使成年也仍被列在名單之上,而為促使吸血鬼得以離開趕路去、蝙蝠也能死裡求生的打造出一小段冒險過程,莫里森搞出個骨牌死亡機關,像這樣看似大絕招實則不足為道實在讓人感到癲狂到有些好笑又笑不太出來。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其實莫里森的作品一向不太穩定,時大好時大壞,甚至很輕易即能察覺他對角色愛意流失的寫作瓶頸時刻,不過,總歸而言,仍然是值得盤點作品的美漫編劇作家之一。

---------------------------------------------------
bluesky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byiq0JekX7eqjh6UiN6Yg.jpg
Injustice: Gods Among Us -Year One-
Writer: Tom Taylor
Pencilers: Axel Giménez, Mike S. Miller, Jheremy Raapack
Inkers: Diana Egea, Mike S. Miller, Jheremy Raapack
Colourist: Andrew Elder
Letterer: Wes Abbott
Editors: Jim Chadwick, Sarah Litt
期刊數:36卷外加第一年年刊
bluesky
3 years ago
由遊戲電玩發展而出的前傳漫畫同名作品,從2013年開始著手進行,不義若確定不再開新刊,將共有251卷並可分做五年來閱讀,每一年都有一個核心精神在運作,尾線收得......不算特別出眾,這邊先來介紹Year One。
bluesky
3 years ago
不義第一年著重在說明,英雄如何分庭對抗,與超人何以成為擁護極權主義的政權領導者。
bluesky
3 years ago
就個人瞭解,不義是DC少數有打入不看超英類型的漫畫粉絲族群當中之作品,主要是閱讀這部作品不需要先接觸主時間軸即能進入狀況,而且它很寫實的描述人性矛盾,寫實在於眾神(英雄)墮落過程有脈絡可尋而沒有救贖可言;雖然另一方面來說,也有DC粉絲不滿不義故事情節,畢竟身為粉絲早已和英雄們產生情感紐帶,眼見自家英雄風評被害,也是難以承受。
bluesky
3 years ago
倒也無關乎認不認得清它只是平行世界故事的客觀事實,讀者很容易看到不義在情節推動上,超人陣營角色並不單純僅具備工具人淺薄作用而已。事實上它讓讀者聯想到現實生活中不同政治理念二元對立的惡化情況,特別是經常性筆戰的普世價值,它雖然具體卻只是概念而已,當政治坐標不同時,對立者的光譜即會跟隨個體定義產生視差上的位移現象——即使對立者並不如此認為、最重要的在於反之亦然——。也是因為它的籠統模糊,讓社會對於個體犯下罪行理論重視,反而輕忽了通往地獄道路都是由善意所鋪陳的大方向問題,其實不義第一年花了很大心力在探討這部份,它也暗示個體思想行為脫離不了長久以來社會文化規範的約束力量,只是行動選擇和形式主張會因為意識形態而有所不同,當讀者意識到不義角色的自由意志是符合該人物的人格特質表現做為前提,背叛感受反倒會因此來得更深也更強烈。
bluesky
3 years ago
於是粉絲的不滿、自然可以理解。先別提超人粉或女超人粉,單憑即使身為蝙蝠粉,恰巧站隊到行事良知正確一方,閱讀上老實講,仍然備感艱辛。尤其初接觸不義第一年,對於角色行為偏差、印象被毀,要再挽救回來,也是得靠著時間和空間來淡化,最終還是耗費了些許心理建設,才又逐漸撿回對角色喜愛的心情。
bluesky
3 years ago
回頭來談不義打入不看超英類型的漫畫粉絲族群,這個也是怪有趣的,終究,不義還是具備著傳統超英漫畫色彩和路線,就不曉得這群各有成因抗拒超英漫畫的讀者有無發現。
bluesky
3 years ago
其實閱讀時可以留意到,編劇在第一年中有用心地不讓超人陣營立刻成為刻板印象中的Villain/惡棍人物,這群英雄甚至也稱不上是Antihero/反英雄人物,他們仍然是英雄,超人和蝙蝠陣營之於彼此,反而更偏向為Antagonist/敵對角色,這樣的描述很迷人,在於它的可塑性高,雖然最終無法避免地在編劇引導下,第一年尾聲仍回歸到正邪之戰的超英傳統模式上頭。一方面是傳統超英觀點無法不被受限,二方面也是要斬斷讀者還有轉寰餘地的預期心理,畢竟要強烈產生一步錯、步步錯的悔恨感,得造就出一個完全沒有回頭路的局面來。
bluesky
3 years ago
簡單來說,不義就是個英雄流氓化的戰爭故事,因為小丑作亂,失去妻兒的超人悲憤交加,認為有必要介入整頓世界秩序、處理掉無法遵守規則的公民,蝙蝠則認為加強管控只是無視人類世界內部原本即存在的矛盾紛爭,兩方關係從意見紛歧逐漸走向分裂。
bluesky
3 years ago
第一年,超人陣營成員:女超人、閃電俠、綠燈俠、鋼骨、沙贊隊長、鷹女、羅賓、渡鴉。蝙蝠陣營成員:黑金絲雀、綠箭、夜翼、貓女、女獵人、火星獵人、原子隊長。加入超人陣營中的每位英雄都有自己的動機,大多出自於愛和恨,進而意圖改變現狀,來擺脫對世界的無力感。其他的,則單純心懷惡意只想看見世界燃燒。
bluesky
3 years ago
第一年裡,主要在談理念對立,重點放在超人與女超人身上,女超人似乎只要跟超人與愛情有所牽扯,基本上都是一場災難;至於超人,總覺得書名Gods Among Us有它的雙重用意,就接觸的美漫作品中,超人一向不太樂見被神聖化,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強大之人,他也認為自己與他人無異,來到不義,超人卻是一方面由神話人物地位逐漸墮落腐敗、另一方面則站上了權威神壇。這也是編劇的強項,擅長於處理英雄的負面人格特質,於是不義是除了很少數角色外,大部份英雄全是混蛋,包括蝙蝠。嗯,很好,身為蝙蝠粉得憑良心講這句話——人畜無害的蝙蝠根本不是蝙蝠!
bluesky
3 years ago
以上為第一年。找機會再來聊聊第二年。

---------------------------------------------------
bluesky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6H0ydhuoMs7pSW2Uu11GQ.jpg
Suicide Squad V6
Writer: Tom Taylor
Penciler & Inker: Bruno Redondo
Colourist: Adriano Lucas
Letterer: Wes Abbott
Editor: Andrea Shea, Brian Cunningham
bluesky
3 years ago
2019年開始連載的《自殺小隊》,目前已有六集成品,比起前幾部,V6故事在處理上更乾淨俐落正向也更年輕化。
bluesky
3 years ago
「自殺小隊」較令讀者熟知的成立起源為1987年所改寫、也是後來電影翻拍版本,是本身身為軍人的沃勒在一次手下全員犧牲任務中領悟,要完成危險棘手的執勤行動,使用的要是可以犧牲的士兵,唯一生還的沃勒向上級做了提議,接著接管最危險的監獄囚犯,讓美國軍方指派各項不會公開的髒活給予這支臨時組成雜牌軍的X特遣隊,而成員們參與高風險任務的代價則是換取假釋減刑。值得一提的,這裡的沃勒做法絕情實際上出發點不算無情——也是為什麼X派遣隊偶而會提到沃勒確實是怪物、但他是我們的怪物說法——。
bluesky
3 years ago
事實上,自殺小隊這一整套囚徒困境賽局出自於更早期作品概念,共通特色在於屠殺出場人物,V6也無法避免這個命運,不過V6的故事更加正能量,在於接觸過舊期刊,讀者只會看到更肆虐更粗暴的劇情敍事手法,V6則是到目前為止,它的囚徒困境並非出自於懲罰,而是犧牲當下有認知到相互合作會導向參與者共同追求的目標結果。
bluesky
3 years ago
雖然是在屠殺出場人物,但也不用過於焦心,是後來才注意到各個編劇發展的故事似乎並不在同一條時間線裡,除了特定人物,其他角色根本上在DC世界中是死是活已無從追尋始末,讀者當做平行宇宙作品來看也滿有趣的就是了。(對、就是你!泰德科德你這個我已經搞不明白到底是死透還是復活、又或者是隨波逐流沒原則的爛好人還是類似共濟會只會神隱秘謀陷害他人的差勁傢伙!)
bluesky
3 years ago
所以只要瞭解,這是各種去人性化、又或者說是生存本能至上的格殺角色連載劇情,大概,《自殺小隊》,就能進入一半狀況內了吧。
bluesky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其實我對《自殺小隊》黏著度很低,在於以往編劇較難克服,人類自身思考模式是無法脫離社會文化制度的控制這項事實,也可能無法察覺,要處理惡棍角色,並不是用慣性思考反著做某些事即能得出人格違常角色;再更進一步來看,用去英雄化的套路來處理反派,整合他們不搞砸任務、而且即使一開始組隊出現磨擦卻能在後來出奇致勝的做法,對我而言,它就和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悖論迴圈於同一時間存在同一空間是很類似,這像是在目睹玩弄社會遊戲規則最後仍和你唾棄的社會體制合作是相同道理。Taylor可以吸引我,是因為他有瞭解這種描寫困境,於是他很乾脆地打破《自殺小隊》遊戲規則,指出了體制問題,卻不打算介入處理,只是帶領著讀者熱熱鬧鬧地來上一趟冒險旅程。
bluesky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Taylor的編劇法說起來還滿狡猾,不過《自殺小隊》本來就沒有打算跟讀者講道理,也無須計較——即使是前面在聊我個人黏著度低的成因也是一樣——。倒是Taylor在於角色觀察再呈現的細節上很有意思,不管是死射,又或者哈莉,在未知情境與棘手事件下,他們都有因應過去人生包袱做出合理即時反應,這真的是人生進展到某個程度時才有的歷練累積,個人很喜歡他對於角色生存本能的觀察力,尤其是第六集做為特別出場來賓的蝙蝠,Taylor在描寫蝙蝠正向人格特質之外也一邊挖苦他的各種負面包袱,看得我特別開心。
bluesky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編劇Taylor能維持目前的品質強度到完結,即使不曾接觸過《自殺小隊》漫畫,或者對於同名電影成果有疑慮者,都還是滿鼓勵嚐試追這系列。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