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in
4 years ago
【世界不因你的知足而停止毀滅】

憂鬱症與其說並不知足,不如說,它是將一切生活感官上的實感消弭,它使人在擁有萬貫錢財的同時也能一無所有,又在什麼都沒有的狀態下失去了想要追求的慾望。這又扯出另一論點,那就是憂鬱症無所用心,在生活毫無野心,只維持於現狀——與「憂鬱症是不知足」論點正好相反,彼此矛盾卻又共存於這社會上。也真有人同時罵不知足與不上進的。

但這個世界還是這樣的,它什麼都沒有變改,只是它使無數人類眷戀的價值在你這裡消失了,你任何一點都沒有失去,卻也什麼都不要了。

然而你還是感恩著那些贈你禮物的人,偶爾還會有些溫暖。真好,但是你無以回報,你也沒辦法好好利用他們的禮物。於是你仍繼續去感知世界,在試圖建構過去的風景之際,還要避免痛苦毫無理由地把你剛蓋好的城堡全部摧毀。
latest #14
Rudin
4 years ago
於是你知道了,原來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是踏在原處,你每一次對現狀的知足其實都是妥協,在每一次對人的感激背後全都是虧欠,你有這樣一種感恩的心,裡頭裝滿著對人的慚愧。

你的心裡沒有太多對人的責難,因為病情早已將你的心打磨得很細,又細又麻木,你覺得在人群裡的自己像極了站在無人的荒野,而你用望遠鏡從極為遙遠的距離看這世間的美景,只真實地感受到來自遠方的痛苦。

你發現自己好像沒那麼在意誰說憂鬱症如何如何,過去有人錯怪你,今後也會。你注意到鏡頭的那一側車水馬龍,數以萬計的生命在那裡奔走,只是他們與你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他們根本看不見你,而你覺得他們不會想聽你的聲音,不會看你寫的這篇文章,不會接受你說的話,也不會原諒你。
Rudin
4 years ago
於是你放下望遠鏡,深深吸一口氣。
Rudin
4 years ago
你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是心懷感激,一切也沒什麼無法原諒的。

世間多好,有好多美麗的、殘酷的生命在那裡蓬勃生長,要是能喜歡這些就更好了。

不過你又有些自嘲,覺得人世難居,你的不說作為一種厚道,不願給人負累,他人則非得逼你說出苦來;倘說了,他們又說你錯怪世間,說你有誤,責你徒增旁人苦楚,不願聽了。但你何曾要誰來解決這人間的艱難,不過是個「聽」字,稍稍給些安慰罷了,這恐怕也是旁人所能做的唯一一事;或者不聽,就別要人說了。

最後,這與憂鬱症的憂鬱情緒、無意義感疊加起來是什麼狀況呢?
立即下載
Rudin
4 years ago
譬如你處在離人群好遠的地方,之間隔了一條正常與非正常的鴻溝,你努力要去適應與拉近距離,可終究還是無能為力,有點想就這樣算了,可是手又不敢放盡。

你不只位置很遠,連時間也與人不一致,因為你現在的時間軸根本橫跨了過去與將來,在病況又因你未能明晰的緣故轉壞之際,今天可能還會為昨日的事耿耿於懷,在情緒裡頭又憂心著仍未到過的將來,你為了過去而慚愧、羞恥,也為了自己猜測的虛構情境,先預支了恐懼與憂慮。
Rudin
4 years ago
你藉此又想到前天、大前天、上週、上上週的類似情緒,從此刻的拋棄開始回憶起過去所有被拋棄的經驗,把數年前的某一事件與現在連貫,連帶著將數十年前的創傷都在這瞬間被重新喚醒,劇烈的壓迫感、窒息感、不安感、無意義感都襲擊而至。

是的,你無數次告訴自己,它將要過去的,因為很少時候是整天如此。你看現在不是挺好的嗎?你知道自己被愛,你擁有好多好多……你這樣試圖說服自己,像過去將要失去理性時那樣,而你還是無法切實體會「好多」的實感。

你唯一欣慰的,是它剛好發生在你不需做任何事的時候,因為若在別的剛好有事要你做的時機,你要人家怎麼看你?
Rudin
4 years ago
不要緊,它將要過去的,問題在於它還會來,可能在待會、在吃飯、在學校、在公司、在你望著愛人的臉、在你獨自一人的暗夜裡,同時也會在夢中以及象徵著一天開始的清晨,包含了所有你覺得適合或不適合的時機。

你今天、昨天、前天、大前天、明天、後天、大後天、上週、上上週、下週、下下週、上個月、上上個月、下個月、下下個月、半年前、半年後、一年前、一年後,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每天都被這樣反覆無常捉摸不定無法脫身還要不停為自己辯護的憂鬱的恐慌的悲哀的慚愧的情緒折磨得瀕臨崩潰。
Rudin
4 years ago
然後。
Rudin
4 years ago
你發覺世界仍然是那個世界,從來沒有一點偏移。它的美好對你而言就像你的努力對它而言都毫無意義。於是,你終於慢慢節制了言語,失卻了憤怒,你覺得舒服多了。

至少你感到自己擁有這麼一點筆力可寫,若沒將之寫盡,到底誰看得出來?

君看雙眼色,不語似無愁。

你只覺得這世界實在是太吵了。憂鬱症跟知足有沒有關聯,你也不在意了。因為你知道的那些,失蹤的、被性侵的、被經濟壓迫到發瘋的、被霸凌到現在都不敢出門的、在全臺病院度過十多年生涯的、這輩子注定都要在病院裡過的、已經沒辦法說話家人也不來看他的、說想要為了你活下去的女孩子、說出院後要找工作的大叔,那些不管知足不知足的,全都在人群的鼓譟中沒有了聲音。
Rudin
4 years ago
我的感覺是,此刻的我很知足、很平安,但根本不會因為他們的遭遇而感到一絲一毫的幸福,我只覺得悲哀與噁心;因為他們都是真真切切地和我一樣活在這社會的人,還有人要拿別人的苦難當治療的藥引,要他們用自己的淒涼作為慰藉,現在竟還是這樣的世道,也都是在吃人血饅頭的時代。我的標題就在說這事。
Rudin
4 years ago
好了,我們閉上眼睛。
Rudin
4 years ago
無論世間眾生有緣無緣,聚散離恨後的大慈大悲都交給別人,這些一切追求與擁有全部都只是虛妄。

知不知足對我而言無關痛癢,我們只希望能夠在長期精神的折磨裡,走過那道艱險的獨木橋直到最後,這樣便夠了。
Rudin
4 years ago
其實,憂鬱症與一般人並無不同,有許多隔天一早仍得出門做事(不用出門的你們不會敢認識),要戀愛,要交友,要吃飯與睡眠,與你搭一樣的車,挨一切你所能碰到與碰不到的責難。

因為人間從沒善意到允許誰自外於規則,這在過去與現在都完全合理,怎樣的個體自然有怎樣的刁難,無論你是悲傷或虛無什麼的。
Rudin
4 years ago
無論我所言是或不是、對與不對,還是得說聲,晚安,明天見,除非你不要活,不然事情還是要來的。

不管你知不知足,不管你是誰。

憂鬱症也是這樣。

只是有些人的靈魂在你沒注意到的時候悄悄被撕裂了,縫隙裡全是淚水流過的聲音。如果你聽得見,你不會再談知不知足的問題。
Rudin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tCoFAI1yu4ZFBPcwuxTD8.jpg 附圖為梵谷於1890年5月於聖雷米精神病院創作的油畫;同年7月,梵谷自殺,此作名為《在永恆之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