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DC美漫閱讀心得記錄4。
latest #103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zEfG7z5R9FXrzRopJnxqq.jpg
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
Writer: Kurt Busiek
Penciler & Inker & Colourist: John Paul Leon
Letterer: Todd Klein
Editors: Chris Conroy, Joey Cavalieri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非正統DC超英漫畫,Kurt Busiek目前完成作品有兩套,2004年超人版《Superman: Secret Identity》、2017年蝙蝠俠版《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這兩套的世界觀前提皆是超人與蝙蝠俠為漫畫幻想產物,現實世界中的孩童受到啟發與影響、最終成為英雄與騎士。今天先來介紹《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共有四卷,與三個人物視角,主人翁Bruce Wainwright,主人翁叔公Alton Frederick Jepson,公司助理Robin Helgeland。第1卷開頭說明布魯斯居住於波士頓,是個熱愛蝙蝠俠漫畫的八歲孩子,父親為保險公司高層主管、母親在圖書館當義工,近親叔公與溫萊特一家人感情融恰,當布魯斯父母遭到入侵盜匪殺害,艾爾頓自然成為布魯斯監護人與遺囑管理者,只是當年同性性傾向仍是社會禁忌,讓艾爾頓決定將孩子送入寄宿學校就讀,不知原由的布魯斯感覺被拋棄,結果悲劇後出現的巨型蝙蝠成了格外孤獨的他僅存同伴,一人一怪物從此結盟、展開打擊罪犯生涯。
立即下載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不,它並不是一個孩子氣式的童話英雄故事,編繪甚至是採用文化病理學的角度做為出發,來講述一個孩童時代受創導致成年後心靈仍異常的倖存者案例。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故事進入第2卷,這時的布魯斯已是大學生,也是叔公公司實習生,外界看不到他內心裡有諸多困惑與負面情緒,關於巨型蝙蝠、對於社會危害犯罪行為,一切都隱藏在布魯斯溫和隨興的外表下。此時的巨型蝙蝠與布魯斯的關係,更像守護者與主動出擊者/搭檔與智囊,巨型蝙蝠時常探問布魯斯安全與否,布魯斯則透過巨型蝙蝠的視線所及、心靈感應獲知蝙蝠定期掃蕩罪惡過程,也是這時候開始,布魯斯鼓吹叔公撥出部份公司利潤,陸續資助社會刑案受害者,而第一位慈善對象即是後來進入至公司成為助理的羅賓。當人生看似平步青雲,卻在被刑警鎖定後才意識到巨型蝙蝠為了保護他做了許多非法行為,布魯斯自此開始陷入混亂泥沼中。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實際上是套迷人又讓人心碎的漫畫作品,風格陰鬱,主要在探討蝙蝠何以存在的內部成因。直接引用第4卷心理醫生看法,醫生認為,蝙蝠是種防禦機制,雙親的死亡帶來創傷,憤怒的回應創造安全幻想,只是安全幻想不會隨之成長,他的內在與行為仍是孩童,必需倚靠外力協助來化解傷痛,一旦從悲痛和憤怒陰影下走出來,即能恢復成年人理智。布魯斯會願意再接受心理醫生治療,是為了讓已知情巨型蝙蝠真實存在的叔公和羅賓不再擔心他,只是這段時間,布魯斯早已展開追查並單方面認定巨型蝙蝠是由早夭的雙胞胎兄長所轉化,醫生的建議與協助都可能殺死兄長,布魯斯為此猶豫了,也因此更加劇他的精神混亂狀態。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事實上,相較於高譚市的異常狀態,就布魯斯溫萊特身處的社會環境來說,有巨型蝙蝠存在是毫無道理的一件事,不過在看過《Superman: Secret Identity》,大概會得到這樣的可能性解釋——布魯斯其實是個超能力者。這完全不符合蝙蝠設定邏輯,蝙蝠家族是DC宇宙中少數一支由非超能力者的正常人所組成的英雄家族,這也是編繪特別製造的衝突設定,前面會提到文化病理學也是基於創作者的此項設定,在病理學之外,這故事有吻合美洲民族誌的變形靈魂神話元素。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換句話說,布魯斯的安全幻想可以實體化可能是來自於他被激發出的自我能力,Kurt Busiek則解釋它是布魯斯的雙重人格,類似於雙面人設定,看到這段訪談記錄令人莞爾,因為這是Kurt Busiek對於蝙蝠俠能夠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一套合理解釋。如果讀者本身對於蝙蝠俠漫畫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會自動搜尋出對應性角色,Kurt Busiek也提過這點,大致上是談到他認為這現象很有趣,我想,這也是《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迷人的地方,事實上,Kurt Busiek本身也受到官方很深的影響,於是讀者可以看到各個對應性角色、與各種紐帶關係,被Kurt Busiek嚐試著再塑造不同且更接近社會現況的可能性。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回到故事上頭,在經歷各種失去剝奪、徬徨無助、成長幻滅,布魯斯最終聆聽建議,用力看清世界,而那裡,什麼也沒有,除了自我。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這是個讓人心碎的故事,講述著一個破碎靈魂如何被修復,而對我來講,它像是獻給蝙蝠俠讀者的一份禮物,在讀者越熟悉蝙蝠俠而不認為蝙蝠俠能善終之時,它是如此撫慰著讀者的一份美好禮物。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LkNlfUpqgOsWyqdexrYJS.jpg
batman: haunted knight
Writers: Jeph Loeb
Penciler & Inker: Tim Sale
Colourist: Gregory Wright
Letterer: Todd Klein
Editors: Archie Goodwin, Bill Kaplan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VncaAJgQTQyMqOz3kHLTP.jpg
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
Writer: Jeph Loeb
Penciler & Inker: Tim Sale
Colourist: Gregory Wright
Letterers: Richard Starkings, Comicraft
Editors: Archie Goodwin, Chuck Kim
bluesky
4 years ago
由Jeph Loeb和Tim Sale共同合作的「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共有2個主冊《batman: haunted knight》、《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2個續集別冊《Batman: Dark Victory》、《Catwoman: When in Rome》,今天先來介紹1996年的2個主冊。
bluesky
4 years ago
講述內容之前,先說明,這4冊有它的關連性與時間序,《batman: haunted knight》是原點發想中心,《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擴展了它的複雜度與規模性,2個續集別冊則延伸了它的精神力道與趣味性,主要反派借用自1986年的Frank Miller《Batman: Year One》所創造的義大利黑幫老大,並講述雙面人起源、奠定蝙蝠羅賓雙人組基礎、透露貓女可能身世。如果沒有接觸「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可能會對黑幫反派較陌生,連帶對雙面人、羅賓、貓女人設背景霧裡看花,故、這篇心得會以反派為主,別冊介紹時再試著做更詳細的內容整合交代。
bluesky
4 years ago
另外,官方在人設背景上會隨著時間做出細節補充與更動,這部份是建議小小掙扎很OK,不用太抗拒變化,看故事那麼多年,覺得角色最可怕的待遇反而是種空白與空洞。反推來說,雙面人、羅賓、貓女現今的樣貌與Jeph Loeb和Tim Sale當年設定版本已有出入,不習慣的讀者應該也大有人在,建議一切放寬看待,整體而言,角色核心精神仍不變。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首先是原點發展中心《batman: haunted knight》,它集結了三個和萬聖節相關的小短篇故事,直覺滿像是採用社會心理學中的潛意識理論,來探索蝙蝠面具下確實有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個體,於是第一章稻草人說明所有一切皆有其選擇——來反駁成為蝙蝠是命運無從選擇看法,第二章瘋帽匠點出親子關係下的孩子都是有其自由意志、一旦能尊重將會獲得同等情感回饋,第三章借用了狄更斯的三個幽靈概念、示意布魯斯韋恩存在社會作用。
bluesky
4 years ago
接著是《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Jeph Loeb和Tim Sale使用將近一年的節日來處理一個鎖定黑幫的連續殺人兇手,並帶出法爾科尼家族成員之間的紛爭與愛恨情仇,事件的成因在最終章透露,而連同別冊續集、兩起謀殺案也造成了高譚義大利黑手黨的勢力衰敗。在這之前,先來談現實中的義大利黑手黨情況。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美國黑幫型態不斷在改變,目前變化如何,其實也不是很清楚,我所知道的是和美國移民文化有很深的淵源與關連性,黑人、義大利、哥倫比亞、愛爾蘭、西班牙、墨西哥、中國、日本、俄羅斯、亞美尼亞等等,這些黑幫都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鎖定掌握,在這些幫派中,義大利黑手黨是個較為獨特的犯罪組織,在於它曾在某個年代時期是美國影視的視角中心,所以更為人們廣泛熟知。至於會被影視相中的原因,一來是義大利黑手黨肅清敵人的手段非常殘忍,二來是他們針對性的在處決警察、檢察官與法官,三來他們有個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家庭的組織維繫概念。美國調查局曾經在1970~1980年代瓦解過義大利黑手黨勢力,儘管如今知名度不如以往,加上大部分犯罪活動僅集中在美國東北部如芝加哥等城市地區,在美國組織犯罪中仍占主導地位。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Batman: Year One》出借的是一個義大利黑手黨老大,「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則是給予該位人物完整訊息與人際網:

卡麥法爾科尼(Carmine Falcone),Jeph Loeb和Tim Sale是基於由馬龍白蘭度主演《教父》電影形象打造出的高譚義大利黑手黨老大,根據《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設定,P52官方確立了法爾科尼家族和韋恩家族有其世交情誼,賽琳娜凱爾為其二女兒,儘管法爾科尼和貓女誕生沒有直接關係,終究也是因為艱困成長環境才導致貓女的出現。N52官方則否決了此段親子關係,更動貓女起源。
bluesky
4 years ago
另外還有兩位黑幫相關者:

薩爾馬洛尼(Sal Maroni),是高譚義大利黑手黨幫派勢力成員之一,和法爾科尼不合,檢察官哈維丹特策動他成為污點證人,卻在出庭作證時潑硫酸導致丹特毀容外也催生出雙面人格。

東尼祖科(Tony Zucco),同為高譚義大利黑手黨幫派勢力成員之一,需要對幫派財政有交代而勒索哈利馬戲團,團長不從,祖科以空中飛人格雷森夫妻兩條性命做為警告代價,失親的迪克隨後被布魯斯收養,成為第一任羅賓。
bluesky
4 years ago
雖然「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故事中的反派人際網絡人物多屬於一次性的過場角色,不過這些人物和雙面人、羅賓、貓女有其淵源,還是滿鼓勵翻閱老期刊,搞懂他們之間的關係。
bluesky
4 years ago
繼續來聊《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蝙蝠、高登警長、丹特檢察官共同合作打擊犯罪的過往設定,印象記得有在其它老期刊中看見,不是很確定是否由Jeph Loeb和Tim Sale所奠定下基礎,暫先略過不談,主要特別點出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因為這段特殊情誼有其官方地位重要性,在《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裡,蝙蝠、高登、丹特三人儘管合作,對彼此多少都有些不信任與疑慮,也造成日後蝙蝠認為自我的不信任要為丹特人生悲劇背負道義責任,不過和高登的合作確實起了良好作用、日後高登也成為蝙蝠家族重要盟友之一,至於丹特,官方有意讓他有自覺性造成今日的果是自己起的因,於是,有一段時間,蝙蝠與雙面人的單方愧疚下不對等關係被官方處理得特別......詭異就是了。這一對關係,擇日再聊。
bluesky
4 years ago
以上,暫時先告一段落,下一回合再做後續細節補充。

----------------------------------------------------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57W0RhXofbXYPA4sCd8qe.jpg
Batman: Dark Victory
Writer: Jeph Loeb
Penciler & Inker: Tim Sale
Colourist: Gregory Wright, Heroic Age
Letterer: Richard Starkings
Editor: Mark Chiarello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XZsnstqJbDKMPaaKURZzi.jpg
Catwoman: When in Rome
Writer: Jeph Loeb
Penciler & Inker: Tim Sale
Colourist: Dave Stewart
Letterer: Richard Starkings
Editors: Mark Chiarello, Michael Siglain
bluesky
4 years ago
繼續來介紹「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2個續集別冊,分別於1999年和2004年出版的《Batman: Dark Victory》和《Catwoman: When in Rome》。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延續自《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Batman: Dark Victory》在處理法爾科尼家族族長身亡所造成高譚黑社會權力真空,引爆新一輪以雙面人與法爾科尼女兒索菲亞為首的激烈領土戰爭,也因為這場領土戰爭,造成被斷了財路的東尼祖科盯上哈利馬戲團,為讓團長妥協協助運毒、於是以空中飛人格雷森夫妻兩條人命做警告代價,另外還包括法爾科尼長子阿爾伯特不滿父親從不看重他、蓄意殺害馬洛尼與為節日殺手一連串謀殺認罪的後續狀況,和法爾科尼次子馬里奧為讓家族能續命、願意與警方配合,以及突然間橫行於高譚、讓蝙蝠和高登苦苦追緝三年的警察殺手。
bluesky
4 years ago
《Catwoman: When in Rome》時間線同樣是在《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之後,風格較為詼諧軟性,這是一趟貓女解開身世謎團的尋根之旅,當法爾科尼身亡後,賽琳娜轉往法爾科尼家族發源地——羅馬,透過謎語人居中牽線,找上和法爾科尼有其世交情誼的家族長老,在問話同時,長老毒發身亡,貓女成了殺人嫌疑犯,之後透過長老手下、同時是法爾科尼教子、也是傭金殺手的協助,逃離當地黑手黨的殺追,當聯繫上法爾科尼遺孀,尋求解答未果,貓女最終只能抱著遺憾回到高譚。
bluesky
4 years ago
整體而言,「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是套很出色的期刊作品,Jeph Loeb和Tim Sale在搭檔創作上風格相當獨特,個人認為特別處在於編繪有共同達成冷硬派風格模仿呈現。簡單來說,冷硬派是個屬於反映社會大環境不公風貌的推理小說流派體裁,現形的是一個美國社會現象,通常在處理當代城市環境的犯罪活動,它會以偵探為視角,道德觀不明確,故事調性會偏向於頑強且憤世嫉俗,劇情中充斥著人與人、和人與事物的羈絆。如果把四冊攤開來看,它皆有以上要素,最重要的應該是黑幫這個背景的處理。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其實我會覺得目前DC現任編劇對於黑幫距離有些遙遠,從某方面來看,這算是個好現象,代表這一代編劇們沒有身處於犯罪舞弊叢生的大環境中,不過相對來講,當黑幫再退藏至陰影更深處時,這一代的編劇會難以捉摸它的真實概念,於是組織型暴力犯罪在漫畫中反而變成一種扁平娛樂美學。總之,「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在黑幫處理上確實有它一個時代氛圍在,特別是最終法爾科尼家族的勢力潰散、與警察遭到殺手鎖定而其背後涉及貪瀆情事來看,劇情冷硬派呈現上是有做到一個層次感。至於角色的行為動機,漫畫最好的也是在這一部份——人與人、和人與事物的羈絆。
bluesky
4 years ago
例如《batman: haunted knight》是布魯斯和蝙蝠的連結性,《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是蝙蝠、高登、丹特三人關係描寫,《Batman: Dark Victory》有法爾科尼家族奇特家庭情感、蝙蝠與高登、蝙蝠與雙面人、蝙蝠與羅賓、和高譚反派的聯手,《Catwoman: When in Rome》則是貓女與蝙蝠。前2冊上一回有稍微談到,本回來談後2冊。
bluesky
4 years ago
先來談貓女與蝙蝠。Jeph Loeb和Tim Sale的貓女與蝙蝠,是個人最偏好的關係階段——並不明朗化且分不清是心動還是吊橋效應的性吸引力。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在《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裡,編繪傳神表達了性張力,來到《Catwoman: When in Rome》,貓女的潛意識儘管知道蝙蝠是死對頭,危急時刻,貓女下意識認為蝙蝠對她而言仍是一個救命繩索夥伴。反過來看,《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最終貓女選擇與反派同一陣線,以及下一次相遇在《Batman: Dark Victory》裡,蝙蝠雖然有聆聽貓女解釋,不過此時已知道貓女多少是不可信任的人物。事實上這四冊在性別關係天平上和現實中保守派會有的即定印象是恰好相反,至於貓女與蝙蝠,在Jeph Loeb和Tim Sale的想法裡,此段關係的可能性與否前提取決於貓女誠意和蝙蝠防備心,以編繪皆為男性而言,這點算有趣。
bluesky
4 years ago
再來談法爾科尼家族。長女對於父親的依戀,跟父親對於長子的呵護,以及擔憂接連兩個女兒而無子嗣繼承會臉上無光,襁褓中的次女因此險些喪命,三者變數在病理學認知中會認為是具有相關性,加上長女與長子的扭曲心態,逼得次子崩潰、組織直接潰散,嗯,家庭真的會傷人。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高譚的反派聯手,更像是敵人的敵人可以是盟友,至於盟友關係當然可以隨時解除,算是反派老招,但其實這招攻防策略偶而會被正義聯盟各成員拿來使用,如果看到可以稍加留意編劇如何處理與善後,它不太常見,畢竟還是要顧及個性耿直的美漫超英讀者群觀感。
bluesky
4 years ago
至於蝙蝠刊的人與人的羈絆,已經是一個類型標竿,不管是日後獨立的門徒刊、又或同質性英雄人物刊,蝙蝠有他一個類型發表的指標作用在——至於身為義警本身就是會具備某種性格瑕疵的這個、有機會再來聊聊布魯斯此一面相——,蝙蝠與高登、蝙蝠與反派/雙面人、蝙蝠與羅賓都是很好的典範代表,而每一段關係最有意思的是初期、進展、惡化、壓迫與終結,《Batman: Dark Victory》剛好可以對應上幾個,羅賓是初期、高登是進展、雙面人是惡化,覺得最有趣的在於蝙蝠記取雙面人的借鏡,對於羅賓與高登,給予不同程度的信任與托付。
bluesky
4 years ago
事實上DC官方已經定調並多次微妙地透露過,迪克如果不是羅賓、多半會走入歧途命運,幫派小混混、消沉殺人犯、暴力義警、另一平行世界兄長梟雄跟班,甚至2011年版的Batman Vol.2賦予利爪命運也是在這一個邏輯下產生,一旦迪克成為羅賓已是即定事實,劇情也只在於如何成為羅賓。這也是欣賞Jeph Loeb和Tim Sale的蝙蝠與羅賓原因,它有它一個劇情脈絡在,由法爾科尼家族開始,間接製造出雙面人,和高登的友誼進展,再到布魯斯從失親迪克身上重疊到兒時自我身影,曾經遲疑告知丹特真實身份,或許可以拉丹特一把的念頭成了永久懸念,加上迪克憤恨悲傷的情緒,孩子值得一個機會,於是羅賓就誕生了。有機會系統性地理出一條路來的羅賓起源作品,說真的也不多了。
bluesky
4 years ago
畫作線條喜好與否、見仁見智,不過從角色立體化表現上切入去觀看,「Batman: Legends of the Dark Knight Halloween Specials」是個很棒的作品,有興趣,請嚐試。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tlzkcQD97rI8NSI0DCkv4.jpg
Superman: Secret Identity
Writer: Kurt Busiek
Penciler & Inker & Colourist: Stuart Immonen
Letterer: Todd Klein
Editors: Joey Cavalieri, Harvey Richards

繼續來介紹Kurt Busiek另一套非典型DC超級英雄漫畫。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2004年的《Superman: Secret Identity》是個格局外但又很符合超人印象的作品,在尚未見證到故事中不是我們熟識的超人克拉克肯特成為英雄之前,看這套漫畫不像在看超級英雄漫畫,它反而更像是在喚醒某個年歲中追逐著各種可能卻被現實喚醒而熄火已久的記憶深處野望,只不過兒時從未深思過,當真正獲得了渴望的超能力同時、它是否會招來災難,最重要的也從未曾思考過,超能力會不會讓自身精神產生質變與腐化——權力是個很合適的現實代換概念產物——。《Superman: Secret Identity》沒有走得那麼遠,它仍保有讀者最初對超人的美好夢想,這是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棒的部份。
bluesky
4 years ago
事實上以個人對於DC三巨頭的主觀印象,蝙蝠反映的是美國社會各年代階段人心真實樣貌,神力女超人透露出美國潛在政治風向,而超人則是突顯美國一向要對外展現的國家精神。美國國家精神講起來其實很攏統模糊,依照各年代的不同,樣貌微妙在改變中,實際上要形容它也只會說它是不可名狀之正面能量體,大體上而言,美國國家精神試圖展現的是種榮譽准則,是內在影響到外在的實踐力量,至於相不相信它的存在,這部份端看個人的信仰思想,有人現實生活中正在實踐但會覺得那很不真實、甚至認定過度神話,有人則會狂熱盲目附和該意見、轉身做的事卻沒有信念可言。
bluesky
4 years ago
在漫畫裡,超人個人精神更像是時代下美國人民集體意志趨勢表現,於是當一個英雄的定義是如此時,它自然會有很複雜面相可以書寫,但要將它成形並不容易,再加上超人擁有的各種強大超能力,處理不好將變得很怪異,會類似如政令宣導般營造出一種服膺效果來,也是為什麼對超人不熟的一提起超人只會出現不喜歡但又說不出所以然的不良反應。這是超人漫畫推廣會出現的困境,也是後來比較能夠理解,為什麼DC官方偶而會處理三巨頭對於社會、政治、自由人文精神產生危害的刊物內容,直白來說,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Kurt Busiek的做法則在超人以往表現範圍內、卻又在打破即定印象的遊戲規則外,賦予超人新的可能性。《Superman: Secret Identity》這故事雖然鋒迴路轉,事實上它並不複雜,Kurt Busiek甚至用了一種簡單質樸的正面向上思維來提醒讀者、自我價值力量的強大性,首先讓讀者對於克拉克肯特遭遇產生共鳴,之後再感受一個平凡人在艱困情況下仍願意幫助他人的難能可貴精神,這一個手法也確實符合了超人傳統路線。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故事一開始談到居住在堪薩斯州小鎮的克拉克肯特,因為父母為他取名惡趣味,讓生活中出現各種困擾,例如親友總是贈送超人禮物、老是被惡霸學生給盯上、連同學也將他當成調侃對象,更連帶影響到交友情況。就在某一天,克拉克突然擁有了超能力,樂壞了但又摸不著頭緒的他只能偷偷探尋父母口風,父母對於克拉克的領養話題感到啼笑皆非、並進行開導,找不到答案的克拉克這一天靠著四處飛行來解悶,同時也是這一天他出手相助而成為小鎮話題風暴核心人物的日子,每個人都想知道超人的真實身份,克拉克對此不知該做何感想,同學的霸凌行徑也因此變本加厲,加深克拉克更想找到超能力答案的決心,於是開始接觸媒體,只是接著的小鎮公安危機和記者追逐,讓克拉克意識到他並不想成為風雲人物,從此克拉克轉而低調行事,此時克拉克並不知道他已引來國家秘密情報單位的注意。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以上為第一章故事情節,接下來則是逐章描寫克拉克人生進展,例如他由一個雜誌撰稿人成為專欄作家,被同事擺了一道的認識了露易絲進而成為情侶,救難工作也在秘密進行中,同時,還有國家秘密情報單位追逐在後,被捕抓和進行人體研究的克拉克才警覺事態嚴重,逃出後的克拉克茫然無措,精神狀況也並不穩定,最終決定向露易絲透露實情。生活是種冒險、愛情也是場冒險,露易絲的接受,也讓克拉克有了不被壓垮的力量。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Superman: Secret Identity》是個好故事,也是如此,幾年後看見Kurt Busiek在進行《Batman: Creature of the Night》蝙蝠版故事時還滿興奮,兩套作品喜愛的程度不相上下,希望接下來還有機會看見其他英雄也被Kurt Busiek負責改編。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FgIi452p0hZGDo732O3FA.jpg
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
Writer: Scott Snyder
Penciler: Greg Capullo
Inker: Jonathan Glapion
Colourist: FCO Plascencia
Letterer: Tom Napolitano
Editor: Amedeo Turturro, Mark Doyle
bluesky
4 years ago
Scott Snyder在完成2019年的《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將卸任蝙蝠刊主編一職,轉被調派處理正義聯盟團隊期刊,以暫時告一段落的人生成就而言,Scott Snyder交出的這本蝙蝠俠創作故事非常優秀,而且應該是能成為一部經典之作了。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較適合對於蝙蝠有一定熟悉度的老讀者閱讀,尤其以曾接觸過Batman Vol.2(2011)版本者為佳,當年Snyder的結束是停留在高譚永遠需要蝙蝠、蝙蝠也必需擔負起保護高譚為永生志業任務決心、於是出現了蝙蝠複製人記憶承接的悲壯想法。故事概念承接在Batman Vol.2完結之後,並更進一步說明,即使複製人有相同目標與信念,未來仍是一條崎嶇難行之路,沒有速成方法,也無法確定是否會走上岔路,因為每一個蝙蝠聆聽到的是不同頻率,每一個蝙蝠也只能聽到自我回聲,而那是無人回應的呼喚、無人追隨的航路。《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算是補強了當年Batman Vol.2的複製人疑慮,是個更完善的蝙蝠俠精神定義故事。
bluesky
4 years ago
雖然是給了高度評價,閱讀感也非常舒適,但這個優秀故事一開始還是糾結了老半天才決定接受它。事實上某些時候,跟Scott Snyder想法並不同調,這和個人生活看事哲學有關,以《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為例,我其實比較偏好透過角色來觀察當代社會現象,這個社會現象往往因為滲雜角色個人尋求存在意義而世界本身不可理解,導致衝突、於是備感荒謬、進而覺得符合胃口,Scott Snyder剛好反了過來,他很有理念,也肯定角色擁有一個高尚人格靈魂是件正確行為,而他肯定角色的方法是相反地會處理角色行為期望與現實不符時,必需反抗這種矛盾,那怕旁人看來期望再荒謬,最終只要角色找到通往希望之道路,生命也才有意義與價值。
bluesky
4 years ago
喜愛一個角色時是會試圖跟角色對話並將獨特特徵引導而出,在Scott Snyder筆下,確實能感受到他對於蝙蝠俠那份喜愛之情。

尤其透過老年布魯斯和新人布魯斯的不同生命進程,更可以看到Scott Snyder重新爬梳再詮釋蝙蝠俠精神,例如讀者容易忽略角色本身也是人類,而每個人都是有感知情緒、遵循自我直覺也容易犯錯、隨著年歲老去或重大事件發生時會改變看事角度的混亂複雜個體,讀者或者說漫畫裡的一般平民把生存中的自我焦慮轉移至英雄身上,期望英雄提供情緒緩衝,要求英雄要有道德榜樣,並且英雄必需承擔重責。如此的狂熱信念最終其實是正在摧毀英雄,老年布魯斯即在生命後期成了反派,就為了回應人類的要求,讓新世界最終將不再有憤怒、痛苦和鬥爭。
bluesky
4 years ago
這是我們要的救贖嗎?Scott Snyder做出的回聲真的很有趣,就我粗淺認知來看,他涵蓋了存在主義、社會角度的神話英雄觀點、和恐懼管理心理學理論,而他最強的在於把這些理論化為了劇情,處理給讀者閱讀,並讓讀者省思,你想要什麼樣的英雄?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劇情講述路瑟在全世界人類腦袋中置入晶片,他要求和超人公開面談,由超人和路瑟各自為正義與邪惡辯論,最終決定交由人類定奪,路瑟在辯論結束前早已被超人說服,然而人類惡意勝過善意,超人被宣判死刑,英雄紛紛死去,隨後人類惡意反撲至惡人陣營,人類的惡意同時間也摧毀了老蝙蝠信念,老蝙蝠日後化身為歐米茄,首先控制高譚,接著將接管世界秩序,新生蝙蝠則在混沌未明情況下,踏上了尋找真相之路。
bluesky
4 years ago
嗯,有些細節必需記錄。

複製人這概念有意思,蝙蝠可以自我傳承記憶給複製人,他可能在經歷失敗後,變得思想激進,切斷與人的連結,背叛原生蝙蝠理念;但他也可能知道自我不足之處,不論昔日是敵是友,願意伸出援手,來者不拒。

相對來說,超人的各種複製是極度失敗,主要原因在於超人代表精神是希望,希望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結局前,英雄們靠著一點運氣,打開了對的蟲洞,迎接超人到來。某方面來看,開頭與結尾是前呼後應,Scott Snyder做的印象連結方式是粉筆畫,於是劇情一開場是蝙蝠俠之死,結局則是另一個時空的最後氪星之子抵達地球,讓結束不是結束,反而是個循環開端。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犯罪巷中死亡男孩謎團最後有解開,如果我沒搞錯,它有兩個解釋,一是老蝙蝠儘管認為自己是真正的布魯斯韋恩,不過在阿福與歐米茄對話中仍有透露到蛛絲馬跡,這一項安排是要讓讀者知情,當下死亡男孩的機關已造成原生蝙蝠死去,猜想Scott Snyder要保持原生蝙蝠初衷不變;另外一個解釋,是在透露信念這件事,小丑承認偽造犯罪巷中死亡男孩整起事件,不過最初蝙蝠以為雙親死亡真相是如此不堪——製造一個惡性循環的復仇開關而不是偶發犯罪事件——,就像是要打擊核心信念,到頭來並沒有讓原生蝙蝠喪失十字軍披風動力,雖然和高登局長對話時,透露了它確實意味著什麼。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在《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裡,原是反派的小丑、路瑟與貓頭鷹協助新生蝙蝠對抗老蝙蝠,猜測應該是要衝擊讀者被侷限的正邪二元論觀點,畢竟打破某些遊戲規則的行事代碼是個擾亂腦袋的最快捷徑。

劇情明白說著蝙蝠並不特殊,而這才是讓蝙蝠變得特殊的前提。
bluesky
4 years ago
最後,還是非常希望Scott Snyder可以偶而回來出版蝙蝠獨立刊物,雖然越看越覺得《Batman: Last Knight on Earth》是部結業式論文啊。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KmviJqjQpAHCPglWkgRel.jpg
Batman: Year One
Writer: Frank Miller
Penciler & Inker: Dave Mazzucchelli
Colourist: Richmond Lewis
Letterer: Todd Klein
Editor: Dennis O'Neil
bluesky
4 years ago
「30年代他是冷血復仇使者,40年代他是熱誠家長,50年代他在進行科幻冒險,60年代他是市民英雄,70年代他是黑夜中的偵探,80年代中期,Year One奠基了蝙蝠俠最黑暗也最現實的調性設定。」(BY前言)
bluesky
4 years ago
1987年的《Batman: Year One》其實是我初期接觸蝙蝠的刊物之一,那時只是緩步吸收、逐漸將各項繁複設定整理歸納,沒有太多頭緒的情況下,對《Batman: Year One》初次閱讀僅留下的只有類似科普記憶,當開始廣泛接觸各年代蝙蝠期刊、自行建立起一套蝙蝠刊物系統認知後,對於漫迷給予Frank Miller為蝙蝠俠帶來創新與顛覆評價印象漸趨淡化,在如今的心境和當年大不相同之際、回頭再重新閱讀,反而認同也覺得有趣。
bluesky
4 years ago
接觸過超級英雄美漫讀者都清楚,美漫在沒有突發狀況下,是會讓角色於同一時間軸之內做出情節有所進展、可隨意添加細節的連續性故事,唯一變數是重啟(還有被授權新卷交接的主編劇,也可以做小重啟),《Batman: Year One》正是銜接於DC宇宙危機重啟後、蝙蝠俠也隨之重啟的重要作品。事實上《Batman: Year One》重啟並不是故事重述,而是保有一切核心元素,做出擴展與格式化的起源故事,手法表現則是非常關鍵,因為誰也無法肯定,作品會不會因此成為復興里程碑、決定了接下來一世代方向。而如同前言,《Batman: Year One》確實奠基了蝙蝠俠在此之後的現實主義風格設定。
bluesky
4 years ago
先來理解何謂現實主義風格。現實主義又稱為寫實主義,它是對自然或當代生活做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學者J. H. Rubin的看法是:「寫實主義是十九世紀中後期的藝術運動,它試圖以對當代生活無偏見的觀察為基礎,客觀的表現外部世界。寫實主義是自覺的民主主義,這主要體現在對題材、觀眾行為和社會階層的表現上,而這些內容在此之前都被崇高藝術認為毫無表現價值。」於是在《Batman: Year One》,它不做過多粉飾,反映著當代民眾所理解的環境犯罪、暴力侵犯、濫權瀆職、和警政系統宣誓掃蕩罪惡決心之社會現象。
bluesky
4 years ago
回頭重新閱讀覺得有趣,是因為《Batman: Year One》形式表現在接下來數十年已被蝙蝠編劇廣泛運用,稀釋到讀者很難說清它有什麼獨特見解,然而一旦接觸過各年代作品後會更容易意識到,這本著作它確實形成一道分水嶺地將過去和之後的蝙蝠做了某種程度上的區隔,讀者從此得到一個可以暗淡無光也更加人性化的蝙蝠俠。
bluesky
4 years ago
這也是Frank Miller值得被肯定的地方。當時美國社會正處於保守主義試圖奪回主導權的反動文化運動中,蝙蝠迎頭趕上當年個人基本自由和社會核心傳統價值觀如何兼顧兩全的現實社會氛圍裡,於是讀者可以看到當代道德秩序的描繪、與民族英雄神話楷模的形象,說穿了,Frank Miller建立的是個美國大眾群體心理構成的英雄典範人物,處理出來的是個會和現實達成某種妥協來交換他所想要某種結果的蝙蝠俠。社會化有一定程度的會理解,妥協其實是門藝術,這也是我覺得《Batman: Year One》最重要也迷人的文化觀察面相。
bluesky
4 years ago
要特別提起,因應六七零年代開始反動的美國保守主義勢力,從八零年代起到至今從未消褪,換句話說,Frank Miller建立的蝙蝠期刊風格設定,現今仍然會繼續適用下去。以創作者來說,這是滿酷的一件創舉。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Year One》重述布魯斯韋恩如何成為蝙蝠俠。父母被謀殺後,布魯斯即成為大眾焦點人物,十三歲出國、廿五歲返回高譚市,布魯斯此時已有掃蕩罪惡決心,內心清楚自己雖有技術但感覺缺少了什麼,整個人因此焦躁不安。當首次出擊失利,不只看到平民為惡、連警察也腐敗失職,布魯斯認知到是他缺乏給予特定對象不可預測的絕對焦慮——恐懼,面臨困境的他試圖與內在父親對話,深夜裡衝進屋內的蝙蝠給了靈感,第一年蝙蝠生涯於是正式展開。
bluesky
4 years ago
這是一套故事訊息非常豐富的作品,Frank Miller保留一切核心元素地做了起源擴展,事實上,回頭重溫,會發現他的細節整合被後來的編劇們繼續增殖擴展,這件事事後來看來覺得更有意思。另外,除了蝙蝠俠,《Batman: Year One》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高登副隊長,比起蝙蝠的主動出擊,高登反而更被動消極,Frank Miller把蝙蝠與高登的對比性處理得很棒,對高登的重啟描寫讓他被塑造到具有一定的份量感,後來有幾部漫畫作品還是以高登與高譚市警局為主,成績也滿亮眼,例如《gotham central》,有空也會為它做個漫畫推薦。

----------------------------------------------------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wZ8Ol91zWvH9ElpJ5BgWy.jpg
Detective Comics Annual Vol.1 2020《One Man's Worth》
Writer: Peter Tomasi
Penciler: Sumit Kumar
Inker: Sumit Kumar
Colourist: Romulo Fajardo, Jr.
Letterer: Tom Napolitano
Editors: Ben Abernathy, Paul Kaminski, Dave Wielgosz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KzeClbiT0wONA7JvNECMD.jpg
Batman: Pennyworth R.I.P.
Writers: James Tynion IV, Peter Tomasi
Penciler: Eddy Barrows, Diogenes Neves, Marcio Takara, Chris Burnham, Eber Ferreira, David Lafuente, Sumit Kumar
Colourists: Nathan Fairbairn, Rex Lokus, Adriano Lucas
Letterers: Travis Lanham, Tom Napolitano
Editors: Dave Wielgosz, Ben Abernathy, Bob Harras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2019年10月,Batman V3(2016版)#77,Alfred Pennyworth死了。這是接觸期刊中,阿福第二次死亡。這次的死亡,讓人無言。
bluesky
4 years ago
這邊稍微聊聊阿福的第一次死亡。阿福在我心目中,佔據相當高的蝙蝠家族排名地位,為此,當Justice League V2(2011版)的《Fover Evil》大事件,讓鏡射正義聯盟的另一平行世界犯罪辛迪加登場時(這噗有第二代犯罪辛迪加簡介,Justice League V2的犯罪辛迪加是第三代變形版本),對邪惡阿福代號outsider/局外人頗感興趣,特地查詢典故,意外摸了阿福死了又活期刊(死亡於Detective#328,復活在Detective#356),當時阿福復活後產生失憶也失去理智的後遺症,有超能力的他採用了局外人之名與蝙蝠和羅賓對戰,故事總之一如當年違反常規的正常迷幻運轉中。
bluesky
4 years ago
回到此次死亡。雖然能理解官方這幾年主時間軸刊物摸索方向上不甚順利,導致回饋反應不佳、銷量年年不如預期,於是決策變得更加冒進、僅為提高粉絲討論聲量,進而出現了阿福遭到貝恩與韋恩爸聯手殺害的情節推動,問題在於個人旁觀來看,這是個反覆不斷地惡性循環,因為方向不受漫粉喜愛,內外部壓力產生,會讓故事需要有突破性作為下,官方採用更激進方式來做劇情處理,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情節的推動是沒有任何意義(附註:有無意義往往是種抽象比較值,我這邊的期望會偏向於任何的行動與決定都有理解到必需面臨承擔的社會問責處境),沒有意義的故事即使表面強度夠,然而當它的餘韻不足時,只能靠著持續加碼做為維持,這種會造成在看不到的地方,無形流失的會更多。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在編劇Tom King的Batman V3劇情長期以兩位同樣曾是受害人的強者對強者人生各種對比之戰與兒女情長的奇特發展下,阿福的死格外像是一個亳無意義的廉價插曲故事,原因在於它只是個背景襯托。甚至在阿福未來回歸前,官方已讓其他角色、例如韋恩企業執行官Lucius Fox來代理特工A位置,明白告訴讀者,如此互動搭配將有更多火花產生,為已有疲態的期刊製造活力。這其實很吊詭,特別是期刊總是在強調蝙蝠的不可或缺,先撇去蝙蝠的存在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強調了社會意義層面不談,儘管瞭解每個人都是一個可替代的小螺絲釘,只是在漫畫中看到生命價值是以效益為上來做考量,以往個體重要性的強調成了一種反撲力道,讀者的哀悼情緒尚未處理完畢前即被官方發展給掐滅,沒有任何意義的印象更容易從中產生。
bluesky
4 years ago
不過,阿福之死確實有帶來後作用力,但首先讀者得對這角色有愛,得累積足夠刊物,知道他在人際關係網絡上是如何影響到其他各個角色,閱讀致敬刊物才有它的效果存在。由此觀看,美漫中的角色死亡,其實是個雙面刃。
bluesky
4 years ago
在《Batman: Pennyworth R.I.P.》,可以看到一個破碎與幾近分崩離析的家族,為悼念阿福,特地相聚致敬。四任羅賓與一位蝙蝠女傾訴對阿福愛意與敬重的方式,是各自講述一段和阿福聯結記憶事件,雖然有力求表現五位門徒對於長輩突然離世感到衝擊,內心因此引發的難受自責(達米安)、欲奪回控制主導權(提姆)、焦慮與勸進(傑森)、試圖修復錯誤而無能為力(芭芭拉)、殘存留下的僅是疏離麻木(迪克),種種對死亡的回饋反應,都有將目前門徒各自困境現狀融合進入劇情,讓主題掌握到位,然而因為是七位繪者共同合作,故事表達上有好有壞,情緒沸騰了再被澆滅的閱讀感其實並不舒適,整體來看,它不是一本很合格的致敬之作。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反倒是偵探漫畫2020年刊《One Man's Worth》,讓蝙蝠協助處理一宗阿福年輕時懸而未決的任務,一方面隱晦帶出布魯斯對於養父之死無能為力的負氣情緒,另一方面藉著任務逐步完成向養父回顧、告別與承諾,比起《Batman: Pennyworth R.I.P.》,《One Man's Worth》的情緒完成度更高,而且它還是個更輕靈積極也療癒人心的正向作品。
bluesky
4 years ago
阿福角色設定還滿有趣,他有數次轉變,最初登場,只是個詼諧、神經略大條的秃頭胖碩英國人,因父親生前遺志,他放棄舞台劇演員工作與偵探志向,來到韋恩莊園報到,預備成為一名稱職管家,不過布魯斯與迪克並不想要他進駐莊園,畢竟他們並不希望被陌生人發現夜間義警工作,後來阿福自我證明他可以是個被信任的機動後援。之後,阿福角色越來越吃重,他仍然遵循父親身為韋恩管家人生選項之路,成為繼任者,另外則擔負起布魯斯喪親後的監護人職責,不只照顧撫養布魯斯,也協助布魯斯展開他的蝙蝠俠志業工作。阿福可以是舞台劇演員,也可以是英國陸軍軍醫,還可以是英國SAS特種部隊成員,更可以是英國秘密情報局MI6特工,阿福可以是多樣性設定,不變的是他對於布魯斯的父愛,而這份父愛也獲得回報。諷刺的是,阿福對於布魯斯的忠誠,讓他成為高譚警察罪犯陳列檔案中的一員。
bluesky
4 years ago
最後,我希望官方不是打著主意要讓阿福一路休息至角色80週年紀念才來做回歸,畢竟要再等上個三年空窗期也實在太低級了,雖然官方曾有前例可循。(附註:阿福首次亮相是在1943年的Batman#16)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HbEB9ADJDEANC9vJ3UlqN.jpg
Batman: The Cult
Writers: Jim Starlin
Pencilers: Bernie Wrightson
Inkers: Bernie Wrightson
Colourists: Bill Wray
Letterers: John Costanza
bluesky
4 years ago
1988年發行的《Batman: The Cult》,講述的是個蝙蝠對抗Cult故事,收線收得不優、導致後作用力很差,是部殘念之作,不過仍可以一讀,理由後面會提到。

介紹作品之前,先來討論Cult定義。
bluesky
4 years ago
關於翻譯,某些單字對應即使貼近,卻因為語系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歧義,比如說Cult,在英語上原指宗教膜拜或宗教信仰,經由精神病理學,它被定義為不尋常、偏離社會正常軌道、實踐該團體自發產生的信仰與習俗之群體,之後漸成負面攻擊性用詞,Cult在中文字義上最近似也最廣為人知的名詞是邪教,而中文邪教有左道、附佛外道之意。中文用語上乍聽非常強烈、在使用時也確實因為解釋明確到真正派上用場時沒太大心理負擔地使用它,相較之下,西方社會研究學者對Cult含義遭到負面壟斷使用上則有其貶義與否之爭議,後來提倡使用New religious movement(新興宗教)來做區別,主因在於Cult/邪教原本只是方便製造比較性概念的用語,如果不夠客觀、又和世俗權力妥協,用語將會因人所站的立場不同、隨時改變而扭曲無用。
bluesky
4 years ago
如果到這邊可以理解,建議用美式英文文化背景來閱讀這故事,因為Cult英文字義的歷程解讀,對於《Batman: The Cult》架構,和蝙蝠的內心衝突,以及旁觀美國社會樣態上,會更有進入狀況的理解幫助。
bluesky
4 years ago
好,續續。其次,Cult還有數項歸類,一是破壞性Cults,教主會使用極權與心理操縱管理追隨者,傷害或殺害群體成員是常態行為,目的多半為財產;二是世界末日Cults,當人們找不到生活意義時即會轉而支持將發生災難之世界觀;三是政治Cults,極左與極右都可能出現的意識形態團體,以鬥爭與革命做為核心主題;四是多重伴侶Cults,一般以一夫多妻為主,通常涉及到家庭暴力與兒童虐待;五是種族主義者Cults,迫害其他種族;六是恐怖主義Cults,它是一個封閉的極權社會,有一個極度有魅力和號召力的救世領導主,洗腦教徒每一次的襲擊行動都是合乎正義與憐憫,這種政治軍事努力的最終目標是迎來合法統治權。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The Cult》是第六種。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其實有不少人會將蝙蝠與私刑給綁定一起談,老實說,除了要談Cult的危害性,我也有點懷疑編劇是藉此要區分蝙蝠與私刑之間的關聯性強度,畢竟故事一開頭,警方也在懷疑過度防衛的兇殺命案為蝙蝠所為,接下來則是談及蝙蝠是否支持私刑處置。而私刑本身,是一種有罪推定且未經政府司法審判的懲罰形式,這種暴力執行手段出自於霸權心態,多半也是種族優越主義所造成,事實上蝙蝠也確實時常踩到某條微妙權力宰制界線,只是在DC世界中會更明確提倡,蝙蝠跟私刑者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只負責協助警方逮捕罪犯、後續審判皆交由高譚司法做為處置。
bluesky
4 years ago
劇情描述近來的高譚街頭不見無家可歸者,罪犯不是陸續消失於黑夜之中,便是在犯罪現場遭到不知名人士殺害身亡,讓暗夜中的高譚顯得詭譎不安,如此情況當然也引起了蝙蝠與警方的注意。過不久,高登局長接獲羅賓的求助,說明蝙蝠失聯一星期,在過去,蝙蝠從未發生過消失如此之久還聯繫不上的情況,接著蝙蝠的短暫現身,和與他曾一同行動最後又落單被逮捕的信徒提供了訊息,讓羅賓決定冒險進入下水道搜尋導師蹤影。
bluesky
4 years ago
它的殘念,在於教主沒有一個很統一性的人格塑造解釋,無家可歸者的危害性與警務系統的強大支援性在抗衡上不成比例,結束方式又是處於一個安全範圍內勉強可接受的做法,最重要的,這個蝙蝠有很多舉動都很不像蝙蝠應有的行事風格,會讓人懷疑編劇跟蝙蝠刊可能非常不熟。不過它對Cult的整個狀態處理得很到位,故事在傳達上具有週全性,特別是科學年代發達的現今看來格外警世,再加上它是一個有明確點出社會控制學術性研究相關作品,蝙蝠刊並不缺乏這類思想性概念,只是多半被淡化放至背景裡,會真正拉到舞台前處理並不多,《Batman: The Cult》是其中一本,所以即使作品餘韻不佳,仍然可以嚐試。
bluesky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另外,這一次出場的羅賓是傑森!儘管這個傑森根本不是印象中那位個性強烈的戲劇之王傑森,而且也沒有太大發揮機會,不過有幾幕師徒兩人互動還是看得挺開心的,尤其在出征前的整裝一幕,那個色氣之重,看得我好噴飯。

----------------------------------------------------
bluesky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L3iLTwvB3qKO7cGnKkMLh.jpg
Batman: Year 100
Writer & Penciler & Inker: Paul Pope
Colourists: José Villarrubia
Letterers: Jared K. Fletcher, John Workman
Editors: Bob Schreck, Nachie Castro, Brandon Montclare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Year 100》是本即有趣也糟糕的成品漫畫,它的有趣在於它的開頭設定爆發能量充足,它的糟糕在於它的哲學思辯鬆散,導致最終收尾時承載不起故事整體重量而崩落。
bluesky
4 years ago
Pope筆觸非常有特色而且辨識性也高,他的蝙蝠作品不多,1998年的《The Berlin Batman》、2000年黑與白的《Broken Nose》、2000年的《Batman: Turning Points》#5、和2006年的《Batman: Year 100》 。前三個作品皆為短篇,《The Berlin Batman》內容偏向身份認同,《Broken Nose》是個逮到機會加倍奉還的任務插曲,《Batman: Turning Points》之前有介紹過,描寫蝙蝠與高登各階段友誼進展,四個作品各有特色。
bluesky
4 years ago
覺得滿可惜的在於Pope本身不是個循規蹈矩的創作者,他有他自己一套獨特的律動感,可以很臨場怪誕而沒有框架拘束地發揮他的創作能量,並且能進一步強化角色情緒渲染性;問題在於Pope不擅長整合角色特質與社會環境因為原則趨勢所造成的的矛盾衝突,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情況,Pope的方向並沒有缺陷,可是最終讓人遺憾的是,劇情整合上他無法為自我世界觀做出有凝聚力的解釋,也沒有辦法處理他自己拋出的核心問題,於是各種嚐試變得零星細碎,與後勁乏力。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Year 100》的嚐試算有趣,儘管蒙面英雄是試圖打破社會僵固規範的異常個體,事實上,我會認為蝙蝠俠在某個時間點上必需做出權衡妥協的退讓思考,那個時間點之下,蝙蝠俠無法避免將成為遵循社會體制的產物,可是他有他一個特殊性——蝙蝠是可以遊走於正統與異端兩邊世界的一個角色人物,創作者當然可以嚐試做任何一方的定調論述,不過因為蝙蝠本身的偵探屬性和社會控制防禦相關長年實踐,在昔日已經是經常性被很多編劇拿出來探討,而擴大了蝙蝠的可能性,讓他可以是個探索真理的漫遊邊緣者,這當然完全得取決於編劇自我文化信仰與價值觀,Pope本身即有這種靈活度,也就靠著這種特殊性,做出一個非傳統蝙蝠俠,雖然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Year 100》有兩個缺陷,一是百年身份處理不佳,另一是解謎敍事失敗。
bluesky
4 years ago
蝙蝠俠最早現身於《Detective Comics》#27(1939版),卷數26以前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社會類型連環漫畫,卷數27以後即確立以蝙蝠為主角來發展劇情。主時間軸之外的《Batman: Year 100》則是依據蝙蝠俠初刊的1939年後之一百年的2039年做為故事背景時間,這時的美國是個歐威爾式監控國家,蝙蝠仍在高譚神出鬼沒,一宗聯邦警察兇殺案,讓原本僅僅是都市傳說的蝙蝠成了檯面上被追逐緝拿的殺人嫌疑犯。
bluesky
4 years ago
後面有兩條劇情線交叉處理,一條是高譚刑警追查蝙蝠真實身份、另一條是蝙蝠追查殺警案真相。儘管時間是在百年之後,已經換血的角色仍然能對應上目前蝙蝠刊熟悉的人物,例如羅賓、神諭、高登隊長、萊斯利醫生,蝙蝠秘密身份在結束前後仍是個謎,Pope特意丟出很多線頭,似乎透露著披風是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每一位蝙蝠都曾是羅賓,然而Pope最終卻又像是改變主意,讓身份留下一個懸念,僅為了保持粉絲自動去連結布魯斯韋恩披風十字軍信念人生的印象,這部份其實說不過去,最主要還是佈線方式讓蝙蝠存在的目的與意義性不明,就算是熟悉蝙蝠期刊的讀者我來看,仍認為這是個很粗糙的劇情陳述法。
bluesky
4 years ago
至於蝙蝠追查的殺警案全貌,其實最近這幾年,蝙蝠期刊主時間軸的案件文表現並沒有特別出眾,在毫無期待下摸了《Batman: Year 100》,一開始它的解謎能量讓人非常振奮,只是Pope來到後半本像是忘記了他最初社會思想設定架構,扁平化地揭露真相同時,也毀了這本作品。
bluesky
4 years ago
《Batman: Year 100》雖然是本糟糕的漫畫,但,說真的,它的閱讀感並不壞,有幾個畫面鏡頭特別觸動到我,例如第一卷卷末,醫生救治蝙蝠、逐漸脫去蝙蝠裝的那一幕,又例如羅賓和導師的片段訊息,再例如高譚刑警找到都市傳說的少許記錄資料,那種「你的秘密我知情」,讓讀者與角色之間有種說不上來的奇特親暱感,被Pope處理得格外動人。
bluesky
4 years ago
也是因為如此,如果本身對超英漫疲乏又想看看另類蝙蝠刊,還是覺得《Batman: Year 100》可以嚐試一讀。
bluesky
4 years ago
----------------------------------------------------
《Batman: Year 100》的設定好吸引人啊啊啊啊!竟然是扁平收尾(咬手帕)
bluesky
4 years ago
雨漸要嚐試嗎?
blueskytalk: 好QQ 我還在慢慢看守望者跟year one系列,想慢慢存一點最近的蝙蝙來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