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口]
#蔡康永
硬要說死亡很負面,活著才正面,會顯得很孩子氣。死亡與活著,都在正與負的上面,那是生命,不關正與負的事。

動不動就說「不要這麼難過,這樣很負面。」「別老是想什麼死呀死的,太悲觀了!」這些話背後的心態都很孩子氣:「他們討厭,我們把臉轉開,別理它們。」

這裡面,唯一負面的東西,是那個態度,那個「它們討厭,我們別理它們」的態度。

—《蔡康永的情商課》
latest #6
跟朋友借了這本書來看,距離上次看書已經有一段時日了,(而且上本書因為文筆風格的關係也沒讓我繼續看完),一直以來都覺得蔡康永挺會說話,但他的“會說話”跟我喜歡的另一位同樣“會說話”的藝人何炅不太一樣,如果說後者的言語是寒冬裡主動遞上的熱可可,同理你的無助,瞭解你的需求;前者大概就是大雨滂沱中路邊的雨傘小販,他會在一旁旁觀且透徹的看著你,不論你選擇繼續淋雨還是向他買把傘,他都在那裡。
目前把這本書看了一半,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感想,就像下雨時沒帶傘一樣,你要說很雞湯(被送了一把傘)嗎?其實也沒有,很理所當然(自己主動去買傘)嗎?也不是那樣。
只是讓你站在屋簷去思考要停在原地等雨停,還是要買把傘繼續走而已。
最近被渣男搞得自己都覺得自己的格調降低了不少,就連眼光也是,一些人像是替我抱不平般的唸著「對方都幾歲了還在玩!」但我想,對於玩咖來說才不管年齡的吧?也別想著對方會為自己浪子回頭的。
轉頭問了追求者“認為愛情裡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大家不外乎說理解、包容、信任,我卻沒有從他們的口中聽到我想要的“誠實”或者說是“真誠”。
如果沒有相互坦誠所帶來的安全感,何來無條件的信任?
依然不習慣一個人,又不想隨意的去談著一場只是被愛著的空虛愛情,做完諮商才發現那些說出口的話中的問題點,「如果不想要收到否決的答案,那麼就不要給對方這樣的選項。」
倒是聽著就連諮商師都大罵對方是渣男的時候,我也就不再責怪自己當初的憤怒了。
立即下載
回頭再去看其實也不知道當初為什麼會喜歡(一種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濾鏡),整理完情緒後,發覺也許難過不是因為有愛到奮不顧身,更多的是不甘心及雙方對未來規劃的分歧以及情感無法轉移並消化所帶來的失落無助感,何況對方其實也承載了兩人份的情感轉移,所以才被無限的放大吧。
導致縱使明白對方不誠實,也難以原諒自己對對方的苛責而陷入懊悔的情緒,有點倒因為果了。
我永遠都無法諒解如此不坦誠的對方,但我會努力原諒質疑這段不平等關係的自己。
因為真實的愛著所以並不會後悔流淚,只是希望永遠記著那些難過而不讓自己重蹈覆轍。
題外話,昨晚前前個同樣相處一個月互相喜歡的對象突然在斷聯一個月後傳了消息給我,說著近況與對我的抱歉,我對他回覆著“事情都過去了”以及祝福,這次是真心的祝福。
其實也是因為真的都過去了,雖然當時也是哭得死去活來,但至少對方選擇分開的理由合理多了,即使充滿無奈。
雖然不一定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新戀情確實讓我對於釋懷上段情感挺有幫助的。

友人對我說:「等我找到對的人或是下一個讓我愛上的人時,現在這些難過的事情根本不會讓我在意。」這句話我滿認同的,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啊,雖不想詛咒自己“那也要有遇到下一個啊”,只是現在要消化這些憤怒、焦慮、難過還是需要點時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