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例子:未來的煩惱快解決 分享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23. 雜噗筆記 #雜噗筆記 #動畫短片 #形式分析 #黑暗向注意
【動畫短片】
============================
When the Day Breaks<When the Day Breaks(破曉之時 )>
By Wendy Tilby and Amanda Forbis

============================
注意!本內容偏向黑暗,近日情緒低落或心靈脆弱者請考慮自身狀況。 噗主不承擔任何後果。

下收內容
latest #14
可參考 When the Day Breaks by Amanda Forbis & Wendy Tilby
由Wendy Tilby 和 Amanda Forbis 共同合作的加拿大動畫短片,內容敘述一名雞先生和豬小姐在某日早晨的相撞,以及之後所發生的延續事件。
此作品帶著潛在的暗示性,表述人與人之間並非無所關聯,即使我們將自己隔閡,我們與其他人或是生命都會有其他面向的關聯,以主軸的道德感上,會讓人覺得這個影片是要告訴大家,我們與他人的聯繫其實都存在著,所以不要漠不關心,多與其他人聯繫。因為我們沒有自己所以為的跟外界無關。
在這個作品中我們會看到鏡頭跟隨著雞先生跳到豬小姐的場景 在最初,我們會以為兩者並不相關,直到兩人在商店相撞才是交集。但是在影片後半段,場景沿著豬小姐房間的電線延伸,帶領我們穿越許多動物的生活空間,然後到達原先雞先生的房間,這裡才是上頭所說的隱性連結。
立即下載
在這個影片中作者主要以電流作為隱性連結的顯性代表,它(電流)代表了整個後半段影片所提到容易被人忽略的連結性:細胞、植物、生活圈、水管、檸檬(事件的代表之一)、訊號
像細胞或是飲食循環之類的比較難以形象很好的傳達之間的連結,因此影片裡利用了許多具有線性外表的事物輔助這個想法:電線、水管。

這代表的就是每個人之間都是有關連的這個循環
我們再來說明作畫細節,例子對於運鏡比較不熟悉這邊無法說明。

首先,我們來談作畫的線條,整體的輪廓有種毛毛躁躁的感覺,這邊呼應了做為隱性連結的電流,整個過程中電流、電線之類的事物容易讓人聯想到靜電、毛躁、跟不安定。這同時也讓人觀看影片時視覺產生一種無法安靜地狀態。

我們是在一種不安全狀態下觀看這個影片的,這不同於某些以緩慢、冷靜方式強調出的不安全感,這像是早期電影剛出現時,人類的眼睛必須不斷適應新出現的畫面而無法思考。
因為,當人類無法在一個固定畫面上有足夠時間停留時,我們無法觀察到細節,甚至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我們的大腦會呈現在一種被動的模式,也就是接收影片給你的資訊,你無法有心理準備,連同情緒都是被對方引起的,你沒有其他選擇,只要你還在看影片時就是如此,也因此最早的電影出現時受到了哲學跟思考上的批判。

主要的原因就是,動態影像將會減少人類冷靜思考跟理性判別的時間
再來,整體的作畫偏向灰暗,使用大量的白灰黑顏色,即使有暖色系也非常微量。這個部分凸顯了原先角色們之間的那種無關聯關係

這很類似我們在一個擠滿人群的場合,若都沒有認識的人,我們會覺得與周遭有所隔閡,周遭的事情即使發生在身邊,也找不太到一種有溫度的聯繫。
這個部分可以很明顯的從雞先生跟豬小姐生活於【兩個房間】看出來,即使到了後來相撞至車禍,豬小姐就跟後方的一群人,包含有短暫接觸的賣方兔子都像是一種旁觀者。

而豬小姐快速奔跑回去的鏡頭在這個隔閡和空間中很重要

因為1.他把房間門上鎖
2.拉上窗簾跟拉上時的紛擾聲不見了
這裡,就是一種無意識與有意識的現實空間,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一個人住的空間,那個空間形成了一種私領域,當人待在裡面就像待在膠囊裡,它在影片中代表了我們假想的【個人】,而房間以外叫做【外界】。

豬小姐所做的動作就是把自己帶回這個【個人】的部分,切斷對於現實外界的連結【窗】 就像是這樣外界就能夠與自己無關,即使他剛剛就是最後遇到雞先生的人。

他這樣的方式帶有一種暗示性,阻隔:雞先生、可怕的車禍、死亡、不美好的一天、災厄、悲慘的事件發生在我生活的空間裡。

因為原先的豬小姐身邊只有歡快的音樂,象徵著他對於自己的【今日】、【周遭】、【自己】都是美好的
所以直到最後,豬小姐拉開窗簾其實帶有一種主動接納外界與自己連結的意思,

在這個影片中,與他人、外在的【連結】是很重要的,不是排斥或是無法擺脫,而是主動接納跟理解所有事物之間都是有關係的
============
說完了
看例子解說後有點想看看可是又有點怕 覺得糾結🤣
BadRabbit28: 其實我本身覺得還好,內容沒有可怕,但是有灰暗的部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