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宇*追蹤用河道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先不管上什麼標籤了,看看我六月時說了什麼鬼話。
@Matsuha - [D.A.I] 新專輯《Lounge》版本的〈柊〉。
又打臉。
latest #16
錯在代入了錯誤的角色。
現在覺得這版本的〈科学の夜〉適合放在某個戰後背景,帶著些許傷悲和疼痛,卻彷彿別人故事一樣隔著距離,輕描淡寫地訴說殘忍的故事。
換個位置重聽這首曲子體會就不一樣了。
(又譴責六月的自己)
原版本是經歷故事的「當事者」口吻,新版本是位在旁觀的「敘事者」語調。
立即下載
Do As Infinity ~FINAL~ - 科学の夜兩個版本畢竟差異太大。
寫陸恩的故事時還是會聽原版本,《Lounge》版本大概當作「月島」店裡的晚安曲吧。(結果結論還是一樣)
果然還是很喜歡解散之前那幾首反戰意味濃厚的曲子。
雖然《Alive》專輯裡幾曲也帶著反戰意味,但歌詞與〈科学の夜〉或〈夜鷹の夢〉相較還是太直白。
Sawano Hiroyuki & Do as Infinity - Alive.像是〈ALIVE〉歌詞中如此直接:
Stop killing now!
C'mon! That's enough!
Why don't you see the flowers
with her smile?
像是少年漫畫主角使出相信我之力一樣(什麼形容)很直接很暴力,場合放不對淪為呼口號,場合放對了就很燃。(澤野盲粉)
偏偏這首是陸恩的誕生曲,所以陸恩的個性成為那樣子。「反抗」一直是他思想的核心,移籍本家故事之前反的是裝飾協會,移籍之後是貼近創作者現實的反體制,該體制因軍需而生,追根究柢仍是反戰爭。
蕾恩則是在反抗背景之下做為一個注定死亡的角色而創作出來。
(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喜歡他們的歌而情願被網羅嘛。欸這句話今年二月好像說過了)
Do As Infinity / 夜鷹の夢 「Do As Infinity 15th Annivers...光是幾聲「何も」就足以表現所有痛苦掙扎盲目覺悟。
假如〈夜鷹の夢〉用的方式詮釋我也會喜歡吧。
(所以說到底還是喜歡嘛)
總是覺得〈深い森〉讓他們在樂壇留下一席之地是件既幸運又可惜的事,許多聽眾對他們的印象就停在這首曲子不再深入了。
雖然我也和大部分fans一樣因為〈深い森〉注意到他們。
復活之後一直沒有太亮眼的成績,做為一個靠歌曲汲取寫作靈感的粉而言曾經覺得無所謂,但聽過一次live後覺得必須關心。市場畢竟是現實的。
整張《Alive》請澤野宏之操刀,做為一個盲粉聽得很滿足,但以市場反應來看,澤野的光芒終究是掩蓋了他們的吧。
立下了里程碑,上頭最明顯的名字卻不是Do As Infinity。不是演唱和演奏而是作曲者。記得澤野為十二大戰寫了片尾曲,但不記得演出的是哪個樂團。
(不是在講《Loung》嗎?怎麼換了主角)
*用《Loung》的方式
一整串都在胡言亂語彷彿喪失語言能力。
沒了編輯功能變得更不會說話。
(不過這個河道已經不需要噗幣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