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7
掰噗~
4 years ago
中肯!!
//請他進一步的談論作品當中經常演繹的主題「孤寂」時,他說明,這是現代社會的共同現象。他特別關注書寫的是「人群的孤獨」。一個人的孤獨其實很容易發生也很容易解決,例如作家或藝術家經常需要孤獨,藝術創作過程的本質是孤獨的,否則什麼都沒有。苦惱的是人群中的孤獨,集體的孤獨。我們在人群裡,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們說話,我們一起工作,可是我們沒有真正的朋友,真正的「連帶」。這是大城市裡天天上演的,這是都市的孤獨,現代的孤獨。//
//他簡單的區分兩種孤獨,一種是因意志選擇的,另一種則是被迫的。//
立即下載
//《巴黎》處理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的孤獨,選擇抵抗的孤獨。他並無明顯喜好或批判哪一種孤獨,孤獨之於他是種普遍的現象,卻又是每個個體獨特的經驗。//
//關於他作品裡瀰漫的孤獨氣息,當問他是否認為孤獨是無解時,菲耶回答:「並沒有一種徹底去除孤寂的方式。每種孤獨都有它的解決方式,有一千種孤獨就有一千種甚至更多的回應方法。」//
//菲耶認為寫作本質上就是一種溝通,是創作者在孤寂的狀態裡嘗試抓住的、亦唯有在寫作與閱讀的形式間才能尋獲的。對於他來說,真實的世界背後,總有另外一個神秘的地方,那個地方的豐富、多元、趣味,並不亞於我們所活著的世界。你必須保持好奇心、敏感度,才能抵達。//
//能夠容納現實生活中不容存在的事物,也讓躲藏在現實當中的事物顯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