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紀錄片推薦】個資風暴:大數據如何改變你的判斷力,網路如何製造更多仇恨與對立
《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 正式預告 | Netflix這是個網飛的紀錄片,TED上也有受訪者之一Carole Cadwalladr的演講。
Transcript of "Facebook's role in Brexit -- ...可以選擇中文字幕。

我覺得最有趣的,不是隱私權、通俄門、脫歐壞小子,而是在Trinidad and Tobago一個叫做「Do So」的實際操作案例。
https://images.plurk.com/6KRDZnnnDfe7dBgTxz4g7s.jpg
詳細心得下收。
latest #7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The Insane Cambridge Analytica Election Interference...當時Trinidad and Tobago進入大選拉鋸戰,而「Do So」很巧妙地不是要讓年輕人去投票,利用年輕族群的「政治都很爛」「呼朋引伴」「這樣才酷」這幾點心理,讓非裔年輕人覺得不投票,參加do so運動才是真正的團結。
然而印裔的年輕人即使會在朋友號召下,參加do so運動,擺pose拍照,也依然會聽從家人去投給印裔政黨,從而達到競選策略效果。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同樣,同時在FB推特上投放Black Lives Matter跟Police Lives Matter的廣告,來製造族群分裂,激發兩邊人群的仇恨。
還有「Crooked Hillary」跟「Lock her up」,一系列圖片周邊商品等操作也非常厲害。
https://images.plurk.com/2q98NBBZycXnETU4jGhwfY.jpg
https://images.plurk.com/66RkTM78QLK4nfRNUh0NuZ.jpg
https://images.plurk.com/AS9hWkG39X0cTHffF9FtZ.jpg
也算是一種藉由製造仇恨,滿足情緒宣洩,扭曲政治訴求,模糊政治議題與焦點的手法。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即便上面有諸多案例,我依然覺得該紀錄片有部分言論過度誇大、陰謀論啦XD。
我覺得片中Brittany Kaiser(劍橋分析的前業務發展總監)在泰國受訪說得挺中肯。
操縱輿論的手法,其實只是找出可被說服的搖擺選民,然後大量投放針對他們設技的廣告,最終去投票仍然是他們自己。
當然在美國的選舉制度,一些搖擺州的幾萬選民,可能就會成為決定下任總統的關鍵選票。
立即下載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說完了紀錄片,想說點個人心得。
我記得十年前學生時代的時候,總聽到很多科技樂觀論,或者說進步樂觀論。總認為隨著網路的進步,人越來越了解彼此,有更多接觸,會更開放、減少刻板印象、仇恨對立。
例如隨著經濟開發、受教育程度提高、中產階級崛起,獨裁國家會民主化,會越來越注重人權,也會越來越少種族宗教歧視仇恨。
或者什麼看多了好萊塢電影、日本動畫,就不會仇美仇日。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沒這麼簡單。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一天只有24小時,每個人都精力有限。
資訊爆炸,並不會讓人更想查清來源、舉證數據,反而讓人更喜歡片面的懶人包,甚至煽動情緒又好理解議論的假新聞。

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是一個懶惰的白癡。
所以看到自己不懂的數據、政見,認為這些都是騙人的假新聞、唬弄人的官腔,比承認自己無法判斷政策優缺、不了解產業前景來得簡單。

同樣地,比起轉發各國政策的實行比對,還不如親民接地氣的煽動情緒發言。
因為誰都能議論,誰都能看得懂。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歧視與仇恨更是如此。
我們連身邊的人都不一定會花時間了解他的人格側面,更別說網路另一邊自己厭惡、覺得下三濫的族群。
恐慌與厭惡總是最容易得到共鳴的情緒。

簡單地說:
更多的資訊,不會帶來知識,反而產生反智。

面對無止盡的網路資訊,比起花時間調查學習,甚至承認自己先前判斷錯誤,承認自己沒有精力、能力去了解一切。
還不如貶低覺得那不值一提,「不是我不懂,而是那不配我了解」更輕鬆。
這就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點。
筆尖的軌跡
4 years ago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是個很適合寫「克蘇魯式恐怖」的題材啊X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