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漾
4 years ago
【更:Midnight Cowboy 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Orange Juice Radio Commercial
bloggerAO3
latest #16
和漾
4 years ago
衍生: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1969)
配對:Joe Buck/Rico "Ratso" Rizzo
分級:G
警語:劇透。收音機平行宇宙。原創角色。

大綱:總之,我已經開了第二罐百威淡啤,酒力還沒個勁頭啊寶貝,如果你深夜裡想聯絡呼呼大睡的神父懺悔,打到這裡來就對了,朗達我不會燉心靈雞湯,酒後吐真言倒是強項,專線電話我稍早已經說過了,快打來吧,迷失的朋友,不然我就播些連英國佬的海盜電台也沒放過的歌直到收工。
和漾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文內提到的歌(大致的背景是1960s的歌曲排行):
Beach Boys Help Me RhondaThe four tops - I can't help myself (sugar pie, hone...Mary Hopkin Those were the days lyrics但其實比較耳熟的These were the days是個時光荏苒那種錯失感(?)
和漾
4 years ago
用了一些在IMDb trivia上看到的小花絮,像是兩人第一次見面,Rico說要介紹掮客給Joe,一同前往的路上差點被計程車撞,據說是真實情景,Dustin Hoffman在話到嘴邊時,把「沒看到我們在演戲嗎?」轉成「沒看到我們在走路嗎?」
以及他演咳嗽之用力,以至於有咳到吐出來的情形。
立即下載
和漾
4 years ago
分享一下我喜歡的兩篇文,不過AO3上面的午夜牛郎衍生量少質精也可以都點來看看,閱讀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我很吃「主角以為自己看到好友的鬼魂,其實只是他的幻想朋友」這種設定。
和漾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No Past to Hold Me Down
作者在前言寫道:「我不期待將來會有任何人在任何時間讀到這篇。但哪天,或許會有人坐下來看完電影,身陷其間,並想著『不知道有沒有人寫過衍生』。正因答案是沒有多少創作,所以我把這篇故事放在這裡,像是一件手工藝品等著有人發現和(希望會)欣賞它。」
和漾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T1OAL4qYJNlfZrUYKoMkv.jpg
“What's the world coming to anyhow, Joe? Seems like these days, it don't count as art unless it's full of perverts.”
節錄這一段是因為作者寫出了許多(到今日)影視文化用藝術包裝現實的恐怖,淡化成精巧無害的短促一眨,然後用這段觸發了主角過往的創傷。(本文作者有讀過原著小說)
和漾
4 years ago
janusrome大的 Thousand
在那個派對上,他目送Joe和那個雍容華貴(看起來就是有錢人)的女人離開——然後他腳步不穩滾下樓梯。結果他那筆計程車資——手續費——真的用來搭計程車。他回到黑暗冰冷的破舊公寓,想著Joe絕對是在跟那個女人溫存。他納悶,不知道Joe到底有沒有意識到,在他們剛抵達派對在樓梯間的時候,Joe撩起自己的襯衫替他把滿頭冷汗抹掉。他情不自禁伸出手臂環抱住他,直到他想起他不應該這麼做,想起Joe對這種事情的厭惡和抗拒是怎麼一回事。
和漾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 -
感恩北影。
我一開始很難決斷對這部電影的感想如何,剪輯蒙太奇非常出彩,兩位主演也各有魅力,卻有很難處理的地方,身為性暴力男性受害者對於同志/雙性戀身份卻恐同(暴力傷人)的矛盾,或許最好的註腳這部是關於寂寞的故事,我欣賞劇情前衛且自然地點到某些族群(像是兩位媽媽/同性伴侶/朋友或派對)。
和漾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我對自己標註cp有點......心虛?但就跟我定義「關係」這件事一樣,不管是固定體位還是互相交換或是沒有性,怎麼互動跟交流才是至關緊要的,陪伴彼此不僅只有一種框在「愛情」(還要先試定義愛情是什麼)裡面的模樣。應該說要標籤個體很容易,但他們先是人,才是分群啊。
這部裡面有趣的地方是角色的故事弧,他們害怕失去的價值、他們自己未察對方卻看在眼裡的事物、他們靠自吹自壘來掩飾的空虛,他們互相依存並探問自己的意義,在一切看似最壞的時刻,又好得不可思議地面對現實。
和漾
4 years ago
深夜果然是很適合電台式murmur的時段,可能是屬於夜晚的魔法。
今年寫文都是願望清單的執行,可能有被我擱置幾年的舊稿重啟,或是看完很久終於打算要寫的衍生,寫作的焦慮歸焦慮,不過這是我最任性創作的階段吧——小眾的衍生、有意識的寫作、新寫法的嘗試,所以哪天有「怎麼還有人在寫這個」的東西冒出來也無須訝異。
和漾
4 years ago
忘記解釋1960s的紐約人口數是700萬人(不是卜老的800萬XD)
然後我覺得Rico是得了肺結核(欸
ridgeline
4 years ago
cavale 题外话:不过Dustin Hoffman年轻时确实是和男人同居的,他和Gene Hackman还谜之充满了同人感(一起住的还有个Robert Duvall),感情非常好。因为住的地方太窄,Hoffman就睡在浴缸前面,每天早上Hackman都要跨过他,才能去刷牙。他俩工作地点也一样,Hackman个子大,走路比较快,所以Hoffman会抱着货物一口气跑上去,然后在楼梯上面看着他,要他快上去。
ωσғғʏ🥂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謝謝和漾...真的沒想到會看到這部的文太感動 TT,深夜DJ的形式也好貼合作品,如同匆匆一瞥紐約街道中兩人的剪影,馬上就淹沒於人海似的。
我也覺得這部的性別意識滿有趣的,在此處恐同和queer不是光譜的兩端,而是光與影的一體兩面;且到頭來也感覺不去定義他們關係是最好,畢竟兩人的聯繫如此真實,更早於標籤。
和漾
4 years ago
ridgeline: 經你那麼一說也太有畫面,有種寵物犬的感覺///
我找到VF這篇專題,還沒看完
Gene Hackman, Dustin Hoffman, and Robert Duvall: Thr...
和漾
4 years ago
woffymilk: 真,把性傾向跟自我覺察加入在角色成長弧裡看更為完整,也不是同志主題裡偶爾可見的「我喜歡男人,但我不是同志」的自我否定或忽略事實,而是未定義的關係樣態,這樣留著也無妨的同棲生活。
想到這部是X分級就覺得好妙(社會保守氛圍嗎),以現在觀眾來說可能是PG等級的吧。
ridgeline
4 years ago
cavale: 不过Hoffman是真的个性非常可怕,同时期的工作人员提起他都会皮皮挫的类型。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事情是他和Oliver爵士拍戏,然后他的角色的戏份失眠,他出现在片场,三天没有睡觉。爵士问他怎么了。他说自己是方法派,所以三天没睡了。爵士非常震惊,说出了那句之后会成为名言的话:try act, dear bo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