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囧]本想說用象徵互動論的角度來解釋火燒文學石油田的狀況,但寫到一半發現要從發展心理學講到認知心理學再講到符號象徵與劇場理論...這實在不可能幾張圖或幾筆就完成...只好在檯面上覆蓋這張gif結束這回合
https://images.plurk.com/5u9Q6YEr0PaJaA3pTFUHg4.gif
表符歡迎取用
latest #9
kellerlin
5 years ago
以下腳本丟一丟,沒寫劇場理論的部份(儘管從劇場理論來解釋這整件事情真的很方便),著重在社會化與社會規範的信賴上,看看就好
kellerlin
5 years ago
「一個社會人成長過程幾乎是不斷學習象徵與跟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有的方式很有效、有的方式很糟,相信(信賴)並學習社會上有效的象徵與互動規則的過程,就是一種『社會化』」
kellerlin
5 years ago
「然而,社會上並非事事順利,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差錯,就會改變這個互動的『規則』」
立即下載
kellerlin
5 years ago
「如果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行為,很難讓人相信有『個人認知能力』、『理解別人表情行動與語言』、『理解經濟規則』的能力...大家就不會相信這個人『社會化』程度很高、也不太願意信賴他了...」
kellerlin
5 years ago
「畢竟,維持有效穩定的規則,會比起隨時變動的規則,成本要來得低,而且建立信賴後,比較能降低社會化的衝突,而整個社會往往朝向有效提高信賴的方式走」
kellerlin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社學家不斷的透過社會現象與言論,來觀察象徵與互動之間的關係,也不斷透過社會心理實驗(指嚴格的學術研究),來理解『社會規範』(或是群體規則)的可能」
kellerlin
5 years ago
「不同的階層群體或社會文化、甚至在不同的時空場域、不同的環境與狀況,都有不同的『社會規範』,某些象徵可能有不同意義、不同的互動、不同的規則要遵守」
kellerlin
5 years ago
「儘管如此,這社會的規則與規範還是由象徵互動運作出來的,規則並非牢不可破,但往往以信賴跟穩定作為犧牲,就看怎麼取捨了...」
kellerlin
5 years ago
然後心理學跟劇場理論我沒辦法講得很簡單,雖然有想加入貨幣哲學中關於信賴外於交易的本質(做人情),我也沒辦法融會貫通,就...放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