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 台灣公民 好奇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哲五本周探討「知識精英制」,這會是公民權普遍化的民主與威權之外,要確保共和與自由,理想的第三條路嗎?

但此種制度在部分國家來說,看來趨勢難檔且有一定合理性...

【摘】美國網紅學者布倫南(Jason Brennan)兩年前出版的《反民主》(Against Democracy),呼籲改以「知識精英制」取代民主,徹底放棄「票票等值」的理念,以及政治參與可促進人民的政治知識並培養公民精神——畢竟,絕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學不會判斷公共事務所需的科學與政經知識,且無知到連自己多無知都不知道,讓他們來投票決定影響國家前途的代表或議題,一來小則連累了少數的知識精英,大則毀了國家,二來則只會激化他們的立場,讓原本的意見分歧晉升為嚴重的社會分裂!

哲學星期五
#公民小哲
latest #16
掰噗~
5 years ago
(brokenheart)
Mr.Zombie
5 years ago
啊...啊...
立即下載
真的要這樣嗎汪
James | 台灣公民
5 years ago
其實卡爾巴柏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對柏拉圖是開放社會敵人的批判,就有相當的精準度,如今果然出現柏拉圖的強勢回歸,哈

不過,以葉浩的導讀來看,葉浩本人是提出很多質疑就是,看起來並沒有要倡導『反民主』的意思。

另外,若是命題改成不允許『XX』有公民權來參與民主,會有人贊成嗎? :-P
一個想要主管政治的人卻連別人都影響不了還敢自稱精英,他馬的除了懶我想不到第二個原因
James | 台灣公民
5 years ago
Mr_DD: 晚安
欣見課綱審議納入轉型正義,期能順利通過!

以在別處討論過的公民會考來說,若類似以駕照路考的方式,讓符合年齡的國民不分性別、學歷、黨派都可以參加考試的話,其實也有很高的普遍性,但又能在台灣教育未實踐轉型正義,培養出足夠的現代公民前,進行一定的在地史觀與國民主體建構。

更重要的是,通過考試者,無論實際認同與否,至少先達到基本的了解,日後若有違法之處,國家進行處罰的正當性也會更高。

十二年國教社會課綱納轉型正義 促轉會肯定 | 綜合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另外,關於公民權普遍化的過程,其實也有那樣做易於操弄的說法

簡單說,如果公民權普遍化,沒有搭配適當的公民養成教育(ex 法國的公民教育可謂相對進步?),則最後的民主實踐,難免是相對不理想的
轉順~
5 years ago
James | 台灣公民
5 years ago
義務教育當中,公民教育本就扮演培育成熟公民的角色,只是威權時代的公民教育... 廠廠... 如果不補課或補考新照的話,那麼只能在教育的進步中自然汰換惹 (新課綱又有一定的進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