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圖輯】如何找回安全感:「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與解方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看了噗浪最近熱門話題的戰串,只想不分性別給所有噗友一個擁抱。

昨夜翻閱戰串有點打擊,想到這幾天噗浪壟罩著低氣壓,自己或朋友們都不敢輕易發言。
在推特整頓情緒,發覺自己不安的根源,其實是不曉得如何調理人際關係。
忽然發現, 無論是哪個性別,我們的這份「焦慮」正是來自於,不知如何與世界連結的不安全感。

為了療癒自己,下文想要針對三個角度,整理我個人對這個熱門話題的看法:
嘗試從兩性觀點看待,同時也嘗試脫離性別的視點看待
下收長文。

--
0623、給噗友的回覆
latest #188
Fe_
5 years ago
1. 不安全感←→焦慮←→依附理論
2. 強權與弱勢
3. 旁觀的我們能做什麼
Fe_
5 years ago
【不安全感←→焦慮←→依附理論】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不安全感一直是心靈與戀愛書籍 (?) 的大議題,也是諮商經常碰觸的話題。
噗浪一直很熱門的網站 「大人學」 也曾經在充滿爭議的異性戀攻略本《愛情市場學》提到,他認為戀愛關係中女性最重要的吸引力,是給予男性一份安全感。
(想要看這本書多有爭議的人可以參考 書摘噗

『沒有安全感』絕對不是性別刻板印象以為僅有女性才是,男性實際也有需求,且在社會壓力之下,男性難以表達自己的擔憂與恐懼。
因此我想藉助心理學的角度(完全是整理網路資訊),以及首噗這篇由 海苔熊 書寫的方式,重新梳理一次這次事件當中,男女兩方的感受。
立即下載
Fe_
5 years ago
http://pansci.asia/archi...
追溯「不安全感」的根源,可以用心理學的「依附理論」解釋。
這套理論由英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提出,依附關係最初源自母親與孩子的互動,進而延伸到一個人作為獨立個體,如何與外界互動。
其中 Bowlby 提出一套 「內在運作模式」 的依附系統,裡頭談到伴侶關係--或著更廣泛來說,人與重要對象之間的關係--我們會期望伴侶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
「是可得到的(available)、對自己的需求是敏感的(sensitive)、對自己是支持的(supportive)」
如果能與重要對象建立這樣互信的連結,人類就能「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他人也是值得信任的」。
Fe_
5 years ago
那麼回到噗浪的熱門事件。

首先從男性角度,談為什麼噗浪一部份男性噗友,對於一些戰串內「你們男性就是潛在犯」的言論感冒,進而發表「一竿子打翻整艘船」的發言。

第一,不分性別,指責他人是『潛在犯』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公且充滿歧視的。
而且這種概括性的『性別歧視』,基本上和種族歧視是非常類似的運行方式。
Fe_
5 years ago
第二,當整個噗浪都瀰漫著「女性指責男性是對的」「男性在沒有女性的許可下最好不要輕舉妄動」,以及「女性們最好牢牢守護住自己,因為男性一開始就是不可信的」的態度。

這些氛圍完全和依附系統中 available、 sensitive 、 supportive 三點背道而馳。

男性噗友想到的是,未來他在噗浪遇見標示為女性的ID,他都要記得,他的舉動隨時都會被"審查",他可能會被"斥責",以及最重要的--對方打從一開始,可能就會用不信任的角度對待他。
這樣險惡的SNS平台氛圍,誰會想要呢?
Fe_
5 years ago
接著從女性角度談。
雖然覺得太多噗談過女性為什麼會這麼焦慮,我想大家都看膩了 XD
這種焦慮是台灣社會給予台灣女性,而且是從小到大,從教育到環境培養起來。根據幼年經歷的不同,分別會在女性(老實說我覺得男性應該也有)產生不同程度的效應。

我特別想從個人角度談這噗
@up45678 - 【關於最近的恐男風潮】作為一個生理男,我覺得我得出來講幾句:女生們,會怕就好。我可...
Fe_
5 years ago
看到這噗,個人的心情非常複雜。
一方面我可以理解噗主想要開玩笑式的反諷角度表達立場。
但另一方面,老實說我很恐懼。
恐懼的理由是,這些文字讓我瞬間想起小時候經歷過的家暴事件。
Fe_
5 years ago
之前在 別噗 談過我因為幼時經歷得到憂鬱症和解離症狀,
正是小時候,我的父親曾經向母親動粗,而且每到半夜凌晨,父親也經常把我和姊姊叫起床斥喝。因為我已經解離了 XD 想不起事件發生的頻率,但姊姊曾經告訴我次數非常多(而且據說我被父親罵得很兇 XD)
我唯一能記得的片段有兩件:
Fe_
5 years ago
.我的父親在深夜喝醉又和母親吵架,拿著掃帚要毒打姊姊和我,我已經忘記自己有沒有被打了(記憶解離掉ㄌ)
只記得父親把整根掃帚甩上牆壁,掃帚瞬間斷裂。
Fe_
5 years ago
.我的父親,當著兩個女兒的面,把我的母親拖進浴室毒打。
我和姐姐完全束手無策,我不知道聽媽媽在浴室裡哀號多久,是鄰居一位叔叔趕過來(我也已經解離忘記,鄰居到底是怎麼來的?是姊姊叫的?還是媽媽喊痛的聲音太大?),把浴室門撬開,把媽媽拯救出來。
Fe_
5 years ago
當我看見 up45678 這噗的時候, 我心裡面聯想到的,竟是我的父親在毒打母親的時候,他會是如 up45678 寫的文字一樣,那樣認為的嗎?
當父親在打姐姐和我的時候,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我應該做什麼反應比較好呢?

--還好我跟姊姊,最重要的是媽媽,我們三個人都逃走了。我們不會再受到傷害。
可是我又該怎麼面對父親呢?我應該原諒他嗎?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理解他那時候的想法?

儘管父親已經死了。這個答案我永遠不得而知。
Fe_
5 years ago
up45678 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他開玩笑的一番話,會引來這麼多想法。
而我的看法可能也比較算是精神疾病患者,而不是單從女性身分出發。

不過我自己撫平這份不安全感的方式,完全和 海苔熊 文章提到的方式一樣:
Fe_
5 years ago
海苔熊A. 在安全的環境之中,讓自己回到事發當下的回憶,回歸到「內在的小孩」
B. 讓「內在的小孩」盡可能把當時的景況和自己的不安說出口 ←噗浪一些分享經驗的女性噗友在做這件事情
C. 讓自己跳脫,轉變到「內在的大人」身分,用大人的角度安慰自己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我對自己做的安慰如下:

ㄅ. 父母已經離婚近20年,爸爸也已經死ㄌ,我們家所有女性都已經脫離家庭暴力的可能!此生,只要我沒有招惹 (?) 新的家人,我都不會再被家暴!
ㄆ. 擁有這些特殊經歷的我,非常能看出伴侶的情緒波動和施暴可能性,因此擇侶的時候會做很多措施,選到會家暴的伴侶的機率很低。
ㄇ. 現在的我就算擁有這些傷痛,可是我已經做好萬全措施,我有隨時願意伸出援手的朋友、也有諮商老師替我處理情緒,不會輕易再陷入類似困境,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更溫柔對待我自己,以及其他願意善待我的人。

光是ㄅㄆㄇ三點,我的肉體和心理層面的安全程度,早就提高到不知道幾百倍。

已經長大的我擁有拒絕危險的能力。

爽。 ←對不起我只想得出這個字當作感想 XDDDDDDD
Fe_
5 years ago
如果噗浪上有噗友,無意間看到一些文字回憶起不願意回顧的過往,請試試看這些方法吧。
找一個安全的所在,召喚內在的小孩,同時也要喚醒內在的大人--
現在的我們,很安全。
沒問題的。就算要小心翼翼一點,但只要是我們深思熟慮選擇的,一定是可以信任的。
Fe_
5 years ago
【強權與弱勢】
Fe_
5 years ago
第二點,想從強權與弱勢分析。

噗浪這一大串的焦慮發言,其實最開頭,應該是由於華山分屍案產生。
華山分屍案尚未定調,但目前的辦案進展有提到,加害者可能不只一位;而目前的加害關係人,也有女性嫌疑者存在。

一直在想,當受害者處在陌生的團體,身邊的人無論性別,都站在「為何你不願意就範」的角度審視他,並且也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受害者並非由於單純男女關係而被加害,實際是遭受強權壓迫,最後遭到殺害。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然後我想談談,身邊一位男性朋友Z的故事。

Z是一個阿宅,大學時期在某個特定愛好的圈子裡混得風生水起。
有一天,他受到圈中一位算是前輩級、同時也算特定領域叫得出名字的創作者大哥邀約,說想要約他兩個人出門玩。
Fe_
5 years ago
然後Z就被性侵了。

Z是異性戀,而且當時剛脫離家裡、一個人獨自在外讀大學,他對性別的意識才剛脫離青春期,甚至不知道同性之間也可能發生性侵。

Z遭受性侵之後,一直不知道該拿這件事和自己如何是好,只能盡可能的躲避那個圈子。
因為該名大哥不只小有名氣,同時也跟許多圈中大手相熟,Z認為如果把這件事告訴圈子裡其他人,大家也不可能會相信,最慘,還可能會被圈中大手排擠。

Z只能隱忍著這個遭遇,直到多年後,他終於和我們幾個相熟的朋友(並且不是該圈內同好)說出口。然而我們全部的人都不知道如何處理性侵議題,只能告訴Z:
「你沒有錯,對方是個渣,你現在比以前強大,你現在一定要保護自己。」
Fe_
5 years ago
噗浪當下發生這些風波的時候,Z私訊過來,說到他爬噗爬得非常難受。
特別是看到一些噗把男性劃為『潛在犯』,他一方面覺得確實--因為他就被男性性侵了;可另一方面,Z自己也是男性。

一個人既被標籤為犯罪者,卻是真實的受害者。

Z非常混亂。就算他確實認為女性的社會處境難受,可是他不想,不願意自己竟要和那個性侵他的犯罪者被劃在同一個標籤之下。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回歸到最初議題,甚至延伸到前陣子 #metoo 這個標籤,關於「性侵害」這件事,從來跟性別無關,而是強權壓迫弱勢的事情。

儘管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幫助Z,作為朋友,作為那個在精神上壓迫他的女性-- 無論如何,用性別劃分他人是不公允的。

真正的問題,還是如何從強權下逃脫,為弱勢找到獲得救助的可能。
Fe_
5 years ago
【旁觀的我們】
Fe_
5 years ago
最後,關於旁觀者。

這題主要是想回應一位女性朋友在他個人噗裡提出的疑問:
這位女性朋友說,他從小到大受到保護,沒有在性別受到任何壓迫的經歷,因此看到噗浪上大家群情激憤 (??) 他雖然能同理、但覺得自己好像沒有發言權,有時候看到太過激的言論,很想出聲表示「這樣說似乎不理性」,然而面對『受害者』,他也不知道從何訴說自己的想法。

身為一個當事人--不是性別,而是說心靈破洞程度比較大的當事人--我想和這位朋友說:
Fe_
5 years ago
其實你很重要。
你的意見才是最中立的。
而且,或許只有你,才能這樣沒有偏見的擁抱每個人。
如果可以,請你抱抱每個人,抱抱我。

然後請讓我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夠像你一樣,不懷偏見的擁抱每個人。
Fe_
5 years ago
--
ok 寫完了!! 等等要出門,來補眠一下。
另外想偷跟朋友們告白,最喜歡你們了,謝謝你們教給我什麼是信任。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up45678: 謝謝您!有傳達到想說的話太好了。
但身為一個讀者,還是要說看到您寫的文字受到劇烈的衝擊波,費了點功夫才能調適情緒(大概從今天早上五點調適到早上八點那樣長)老實說現在點開那噗還是會發抖哈哈哈暫時不要回去看感覺比較好。
謝謝你
秩父
5 years ago
這篇是我目前看下來第一篇跳脫性別的文章,非常認同
%e5%a5%97
5 years ago
up45678: 立場問題,因為你不是女的你也沒受過心理創傷,他們認為你不夠格(我知道這個有點激烈)指導他們,但人類本來就大多這樣啊,「你懂什麼」「等你有(被)ooo再說」
%e5%a5%97
5 years ago
這幾天看了超多噗,其實我覺得很多人只是在偷偷說底下發泄而已,只是要一個宣泄的出口,我沒說這個好或者不好,雖然我躺在旁邊中了很多槍(?
Fe_
5 years ago
kokasa 我覺得互相理解「說出傷痛」其實是療癒過程之一這點會有幫助 qq
只要理解這點,就算立場各自不同,也能夠明白「啊!對方正在療傷」趕緊上去拍拍,互相心靈支援,可以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
Fe_
5 years ago
aleonayagami 謝謝...!朋友應該會說我是腦洞人哈哈哈 解離金魚腦
appletw95_ 耶大家一定都有發現那個焦慮絕對沒分性別,而是對無可掌控的世界感到懼怕,可是世界本來就是不可控的,這份不安全感正是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撫平
河道清流
Fe_
5 years ago
up45678 您也辛苦了,如果可能希望您能為自己解釋!
其實會寫這噗也是因為有複數女生朋友在其他地方說看了非常不舒服... 我一直在想身為女性的我們該怎麼自療,因為這世界的攻擊言論不可能只存在噗浪,更多時候是在現實發生(且是具體的肉體對峙)不過如果這噗作為一個契機,能道出女性的不適可能出自於哪,就太好了。
%e5%a5%97
5 years ago
ToplessNein: 我有點看不太懂這段,而且感覺你有點激動,你要不要先冷靜一下(?
謝謝
Fe_
5 years ago
ToplessNein 大大拍拍,啊哈哈我的跨朋友滑噗都覺得很痛,不論在哪一個立場都難過,雙倍痛楚。
身為一條自顧不暇的毛巾 (?) 我會覺得還是先以處理自身煩憂為優先,因為每個人都是個體,傷痛不可複製,療癒也不假人手
xiv0919 謝謝! 比較像河道腦洞
Fe_
5 years ago
wqCVB102 crazy520xxx 一起抱抱
路過看到這噗,真的覺得很中肯。我覺得這個議題雖然跟性別有關,但只要在思考時被性別這個框架綁住,感覺就會與最初的理念背道而馳。女權說是女權,但其實它的根本,我想也是追求平等吧?
我能理解那些曾經受過傷的人們(不論男女)對於此類議題會更加敏感,但在討論之時,如果僅是將這個社會分為生理性別男與生理性別女來一概而論,我想這其實就是無意識地又被性別這個框架又綁住了。而且這樣的說法,其實只會讓狀況更加嚴重,造成一些無謂的對立。
a27417332: 追求平等只是一部分,並不是根本喔。
感謝並且辛苦鐵桑了
鐵桑的論述是我認為將這次事件中解構分析的最清楚,並且最接近問題核心的立論
無能如我光是看著一堆犯罪預備軍發言就頭痛到不想理了
從各種角度審視而後抽離性別,z的例子是很好的例子,這個問題並不只發生於男對女(從一些噗中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同志男對異性戀男的敵意哈哈哈.....),也因此這樣抽離性向或性別的思考正是現在所需要的
所以謝謝你發的這噗
ElleryKid: 我的平等不單只是說利益上的(像是具體的工作權),還包含思想上的(像是女性身體不該被物化)。還是我這樣還是有遺漏了甚麼重要想法?若可以的話,還希望您願意指點出我想法上的缺失,在此先感謝您了!
對於擺出殉道者的姿態其實滿無言的,應該除了這種方式還有別的辦法吧...激起對立跟造成更多恐慌是你要的嗎?
不要因為一時的興頭上就亂發言
Ilion
5 years ago
謝謝噗主溫柔的分享。
痾橘@布穀K67
5 years ago
鐵子...你超棒的 很有條理的解說 也成功起了對話的效果Q///Q 被你的文字治癒
a27417332: 因為如果根本在於基本權利的平等,那其實就叫平權主義就好了(這也是很多圈外人的建議)。
但要說「根本」,它是由「為了對抗以異性戀男性經驗為主流的論述/媒體,因此用女性經驗優先的觀點切入問題」的一種批判方法,那麼既然是由女性的生活經驗出發,當然不可避免會關注到平等問題,反之,當然也有可能會有忽略男性困境的時候。
Fe_
5 years ago
up45678 身為一個看過傷害如何造成跟無數次傷痛重演的人,還是覺得這世界已經流夠多血了不需要再多 XDDD
不用當爛人也有很多可以互相理解的辦法啊!雖然個人不太清楚怎麼做,不過主要是從性向不同的朋友身上學到很多,就是... 靜靜聽對方說一段話然後給拍拍或抱抱好像是我唯一學到的 這時候要談到女性福利就是抱什麼性向的朋友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痾橘@布穀K67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up45678 辛苦了 當作沈澱的契機 好好整理一下想法//
如果沒有呢,那是不是像PTT的obov一樣,被男性追捧成教主然後水桶一輩子,只能開分身上來講話?在我看來你只是複製他的路程,這實在不有趣
Fe_
5 years ago
winter0718 謝拆君!我沒有瞭解得很深,但Z遇到的犯罪者,好像也不是同性戀。覺得整件事真的很複雜,Z一直壓抑撐到現在,真的很辛苦...
我只知道拆君你應該是刷steam夏特預備軍啦
釐清雙方的焦慮,彼此理解,我認為這才是目前為止最被需要的。
這幾天我看到的,其實都是在讓爭論迴圈在攻擊群體與性別,真的不是件好事。
大家都太習慣哈棍弄棒,武裝自己了,以至於談話的空間被壓縮。這可以理解,因為缺乏情感與兩性教育成長的我們,同時又在競爭的環境下成長。習慣並融入了這敵視所有人的世界,也因此,我們太容易將對方的言論當作是具威脅性的攻擊。
ElleryKid: 我自己的想法是平等的手段有很多,是形式上的起跑點相同或是實質上的起跑點相同,這是實踐上的手段問題,印象中在以前的公民教育裡面提到是所謂的形式平等或實質平等,當然在此我指的是實質平等。
這個平等要求的,如我上面所言,他其實不單單僅限在「基本權利」這麼實質面的東西,更包含思想上的,像是社會中「男性主導女性」的想法,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平等吧?我自己的看法是,因為這類的問題無關其他因素,只因為生理性別就導致不平等的狀況太常發生在生理性別女的族群上,因此這個問題才與「女性」密切關連。
謝謝您願意回答我了,如果還有願意指教的地方,也麻煩您繼續回覆了,再次感謝!
Fe_
5 years ago
a27417332 ElleryKid 女權父權等題目真的太廣,我個人還是想抽離性別去看,因為身邊性向多元和性別認同有分支的朋友真的很多,哪怕自己是異女,我也不認為自己見到的經驗就是真實,頂多能像異男一樣提出「身為多數者」的單線道看法,無法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Fe_headache: 我覺得從不同路徑去看很好啊。只是我自己是這方面的研究者所以就講講自己懂的東西。
阿迪嚕
5 years ago
感謝噗主,感覺被治癒了
其實看了這麼多噗覺得很難過,有些討論真的會刺到很多人,不管是哪種性別都是。接收到那些被刺到人的情緒也很難過,因為知道他們都受傷了,也可能用刺的方式回報給別人 希望能用溫柔理性的心對待他人吧,別刺來刺去了
Fe_
5 years ago
comes111 up45678 我覺得大家都提出各自作法和點出各自的盲點,是噗浪最有趣的地方 但被文字傷到的時候還是很痛,自我情緒療程要花不少時間 如果大家都能跟對方溫和對話就好了!
a27417332: 你對平等的理解無誤,我只是想要表達基於上述我講的那個「根本」,女性主義的子題其實比平等要廣,例如動物權、女性的人格發展特徵、對現行科學哲學的批判等等,就很難直接說是跟性別平等有什麼關聯……
ElleryKid: 了解了,再次感謝您的指教!
Fe_
5 years ago
pokeno255 ㄜ橘我愛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趁亂告白
appy1997 moreker1234 謝謝...!
death82315 deikmi 對我也覺得火藥味很重,還好我目前追蹤到的噗友大半是各說各話 (?) 各自抒發己見,雖然大家真的都蠻低氣壓,不過還好沒有任何友誼因為這次的風波斷裂 XD 也可能我們都阿宅都很自閉,瞭解交友不易
我是覺得不有趣,但你的發言讓我覺得,讓很多人覺得"你認為很有趣來刺激一下好了",跟親友的回噗也人覺得你只是想當殉道者讓人追捧,沒有想對話的意思,如果沒有噗主溫柔的呼籲跟提醒那整件事會越燒越旺
你要反串可以,但不是每個人都要理解跟體諒你的本意
路過,謝謝噗主分享。
也許我比較幸運,沒有遇過性別壓迫,但是身邊的朋友卻有不少這類不愉快的經驗,我不知道自己可以為他們做什麼,只能在一旁氣憤著。
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抱抱那些朋友們,也抱抱噗主。
電子★九月販劍大師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其實對方看起來也有在思考就用不著繼續追打吧樓樓上的。
Fe_
5 years ago
ElleryKid a27417332 人生的議題真的太廣ㄌ... 蠻有感是大家殊途同歸,沒有人想要壓迫誰,都只是想舒坦的活著 XD
我只是想要他理解一開始的行為就是不妥當的啦...如果看起來像是追打那我就不多說了
覺得就以要改變某些事物的看法來說需要時間,畢竟自己先前成長經歷所形成的價值觀很難一時改變過來,能有對話很好,但不代表因為有了對話所以要開始強迫對方認錯,他能不能認知或是持續就是個人造化了。
Fe_
5 years ago
Kiesy 謝謝抱抱 QQQQQQQ
真的是有千言萬語不知道怎麼說,可能對施者來說只是簡單一句拍拍,但我人生中很多溫暖的記憶確實都是由朋友的安慰組成起來的
其實就給點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不一定要很快去轉變什麼東西。
Fe_
5 years ago
SouL2003 comes111 pokeno255 感受到立場不同與呈現方式不同。但也絕對是有共鳴的...!覺得大家一定都有瞭解互相的初始用意,接下來採取什麼反應,真的就是我們各自的抉擇 人生好難
突然想起南方公園一集完全就是講這種現在這種情況
Fe_
5 years ago
asaxxz4 求影片網址
我更正一下 雖然不是完全 但是後來就演變成了男女大戰
莉奈
5 years ago
論文太長了(雖然我看完了)
真心覺得會戰的人還是會戰。
Fe_
5 years ago
asaxxz4 大大wwwwwwwwwwww 太感謝了!立刻中午拿來配飯
majorina 耶謝謝!畢竟世界價值觀差距甚大的人類還是多數, 就像現在同婚在台灣社會都合法了還是可以拿出來戰 覺得噗浪已經超同溫了!可能會有同擔拒否狀況(噴)不過大抵的核心價值觀,我覺得同世代的人們絕對能找到共通處
Karols
5 years ago
但是噗浪諸多女性的B階段,就會引起許多人的反彈啊。有些人進到C階段了,有些人還沒。但是B階段的女性也是確實存在,需要幫助的,反駁與壓制就會召喚出她們內在的大人嗎?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arols_CH 我覺得ABC這三階段是不分性別都在進行的。
女性方面我自己是在私噗裡進行,有些人是在公噗或偷偷說。
男性方面,會覺得他們提出不滿,也是他們自己的B階段(男性的想法我不太理解,只能猜測)
但不管A、B怎麼做,召喚內在大人這件事,就只有自己可以做到。
我覺得如果體諒各自內心都有恐懼和還未癒合的傷口,並且明白其實只有對方可以治癒自己,旁觀者能採取的善意舉動是安慰與支持,這種措施或許是可行方案。
當然我也無法這麼天使,個人都是先朝自己的樹洞各種吐黑,冷靜下來才來做這件事 XDDD
Carols_CH: 別緊張,每個人做法不同不過這篇噗主給的是抱抱,抱抱真好
Fe_
5 years ago
wpth321 謝謝!抱抱真好+1
噗主這麼溫柔我相信一定是喵喵教的 https://images.plurk.com/VaJfxUdnu5ma4tgqZ1Sm.jpg
wqCVB102: wwwwwwwwwwwwwwwwwww
Karols
5 years ago
Fe_headache: 謝謝你的溫柔解釋。男性的B階段,可以比較懂了。
我很厭惡只會照本宣科其餘不管的道德標準,像這樣真的能做到理解的噗簡直是在沙漠找到綠洲
wqCVB102:
說起來我只是不擅長說話,但噗主提到的部分也相當多了,基本上我也是溫和派的
Fe_
5 years ago
wqCVB102 death82315 求加宗教公會!
Carols_CH 謝謝您...!其實這不溫柔啊 吐黑的時候都說得很難聽很委屈您知道的 大家平常被壓在很大的社會負擔下,真的很需要釋放
SpyMomiji: 不管如何 請保持心中最初的良善,別人不尊重你,但你還是要尊重他 與其等別人改變 不如我們自己先試著做一個良善的人來改變環境。 祝好
路過,覺得噗主好溫柔,作為沒有受過迫害/騷擾的生理女,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只能抱抱各位,大家都辛苦了
Pyrogen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讓我想到漫威NETFLIX電視劇,經常討論不同族群的困境議題,不管是老兵症候群(制裁者),還是性侵/權力壓迫的受害者(潔西卡‧瓊斯),都會有傷痛分享會的橋段,講出傷痛、和他人交流是很有效的療傷方法

雖然劇中超能力主角好像都傾向用獨力剷除惡棍的過程以傷療傷
簡單易懂的逸董
5 years ago
請讓我轉 感謝
Fe_
5 years ago
ToplessNein 同感如果能和緩一點就太好了。大家都可以獲得對方的觀點,擬定對付人生的戰略,會是雙贏
覺得姊鷗才是最溫柔的啊,她經歷各種FB大戰還能屹立不搖
SpyMomiji wpth321 一直在想大家其實都是溫和派的,只是太溫柔了覺得不好說出意見 QwQ...
二十四夜
5 years ago
有幸閱讀到一篇具有討論氣息,而不是地圖砲式宣洩風格的文章
感謝
毛茸茸 ・*・:≡( ε:)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Fe_headache: 我嘗試過,結果今天早上就收到警告。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太苗小又不知道怎麼避免言語上被別人加油添醋
Fe_
5 years ago
wqCVB102 贊同,只有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環境,是真的
amychee0907 謝謝...!抱抱太開心了
當我年輕的時候 看到人家說「男人都怎樣的時候」我會跳進去罵請說特定男生好嗎?
現在我則是會先退一步自省有沒有這回事?(這點很重要)
因為我不知道我所學的觀念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我只能藉由別人在批判的時候,回頭省思自己的思緒及行為。
退一步留空間給大家好好思考問題 冷靜情緒 再來處理事情
當你的對面正在害怕時候 你不是該上去解釋清楚,而是要退一步保持距離,讓對方能夠慢慢冷靜
Fe_
5 years ago
Senyoi 群體諮商治療據說很有效。據說通常會有一個引領人(諮商師)帶領大家往反思和治癒自己的方向走去;覺得噗浪很厲害的是,其實非常多人因為心結的問題無法做群體治療(譬如我,個人超想做但沒有膽在大眾面前說出口)但噗浪的同溫讓很多人願意說出來,如果大家也都有治癒自己的意識和動力,絕對會讓所有參與者都有所得。
而網路終究還是有所極限和變數,不過成為契機,讓需要去的人尋求專業也就更好了
Gary#
5 years ago
滿感動噗主的發文
因為身邊友人不少是生理女還是會使用噗浪 害怕在噗浪這幾天的情況下會不會不適合繼續使用噗浪呢(想太多了
能理解這段時間的偷偷說言論 不過有時在想 有些到後面只是一昧的謾罵 感覺會變得跟obov那些人一樣
~欣迪~
5 years ago
謝謝噗主,這篇真好。
Fe_
5 years ago
ToplessNein ライバル...!? 輕小說風味
xxx14728 這噗大家真的都很和善啊!覺得看到不少好討論
kagami_stage 教主wwwwwwww 我身邊是不分性別,大家都說最近河道很沉重,還能繼續在噗浪開心聊宅話題 &用偷偷說聊禁忌話題 是最快樂的
Fe_
5 years ago
tuanuu 沒有問題~~~
cindy234 謝謝
要去上課了暫且無法回噗!謝謝這噗一起聊天和抱抱的噗友
Yan-K
5 years ago
謝謝鐵子,心中不少困擾獲得了解答
ㄍㄩ
5 years ago
up45678: 我其實不懂為了要對話所以發出傷害言論……你的目的達到了,被傷害的人只是你為了激起對話的工具嗎?我很恐懼,我恐懼的不僅只是外界對於我害怕男性是種仇男的指責,我當然知道加害者不只有男性,女性也會傷害他人。現在你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有個人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不惜發出傷害性的言論,並說為了讓大家注意不怕受到指責。
ㄍㄩ
5 years ago
不論你是男是女,利用傷害他人達成目的並不是一種好的行為。
我的闡述多了些冗言贅字,我只是想說如果每個人都選擇這種方式,除了能引起大家對這個議題的注意和敏感度,並不能對友善交流有任何助益……
認同要講「平權」。講「平等」的話,常常會流於「男女的起跑點要一樣,否則就是不公平」,問題是,男女的起跑點天生就是不同,應該追求的是「如何在起跑點不同的情況下,讓每個人都有權能獲得同樣好的發展」
噗主好溫柔阿.剩下的不知道要怎麼表達自己
南野Reira☆
5 years ago
謝謝噗主,噗主的敘述非常清晰且溫暖。自己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創傷,最近看到這麼多言論也在心裡做了很多掙扎跟整理,看完噗主的文字覺得也被治癒了,謝謝,也抱抱您
Thyras
5 years ago
可以借轉嗎?好棒的文
花落無人知
5 years ago
我的成長過程比較特殊,小時候因為工作,我被爸媽交給爺爺奶奶扶養,而老家被極傳統的觀念籠罩,因此小時候的我任何家事都不用做,即便想幫忙堂姊們做家事也會被趕到一邊,許多時候堂姊們會被奶奶要求要表現得像個女生,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卻也無能為力。
花落無人知
5 years ago
而之後國小後被接到爸媽身邊,媽媽則是位強烈的女性主義者,拒絕任何傳統拘束的那種,在他的鐵血教育下,以及與阿姨的一搭一唱,男性的地位極度低下,任何對女性質疑的話都會被冠上反女權的帽子,對女生他們也溫和些,對於男生的嚴格度極高,傳統的男性必須堅強的要求少不了,而傳統壓在女性上的事物原封不動地被我媽丟到我身上,至於家事(?全部父親包辦,母親回到家裡就打開電腦馳騁於網路上,一種與課本上教的完全相反的狀態
花落無人知
5 years ago
這樣的狀況直到現在我也不知所措,母親的極端反男也是源自於外婆的極度重男輕女,若怨她而繼承了性別仇恨也不是性別平等的真諦,但每當被一些男生就是如何的地圖砲打到時,我真的好不知道該怎麼辦...彷彿雙方都沒有立足點
阿雅
5 years ago
也是有人沒必要在這邊鞭奈胤吧
九命
5 years ago
a27417332: 女性主義追求的平等,我認為只是平反女性弱勢之處。
因女性主義是以女性為出發,自女性生命經驗開始,以女性困境為核心的,所以我不認為女性主義根本追求的是「平等」,我認為只是「對女性弱勢的平反」。
如將女性主義拉抬成追求平等,那麼男性困境,就會變成女性主義的不可推卸的責任,陰陽人的性別選擇權,跨性別的不手術換證議題,也會變成女性主義不可缺席,不可忽視的性別議題。
但就如男性在女性困境議題中難有合適的發聲立場,女性在非女性的性別困境議題中,也容易缺乏足夠的施力點,將可能無能處理的事情拉攬到身上,會讓人有過度的期待,進而失落,憤恨。
就讓女性主義只是女性主義,會比大鍋炒什麼都要懂好。
redqcat: 謝謝您的回覆,以下可能是我因為沒有充分了解所以講出錯誤的話,若有錯誤之處,還請大家賜教:
我並沒有說,女性主義與平等主義是等價的,而是女性主義是基於平等而在這類議題上更具體的展現。何謂「對女性弱勢的平反」?這個我看得沒有很明白,我自己的理解是,那就是女性弱勢在此類議題的不平等需要被解決。(前文已說過,我之所以用平等不用平權,是因為我覺得平等這詞沒那麼狹隘,我也已經說過我這裡用的是實質平等了)
如同英文的維基百科對 Feminism 第一句話就提到一些書籍對這類運動的定義,裡面有清楚提到"common goal"與"equality",所以我認為這是所謂的核心。
redqcat: (抱歉分兩段) 而您提的那些問題,的確核心在我看來也是需要落實平等(甚至自由),但女權這個詞彙有點像是限定詞,藉以把範圍縮限在它更關心的議題上。所以並不是這些問題不需要關心,而是隨著需要,或許會有一個新的名詞來包含這些議題,就好比經濟上有所謂的共產主義一樣。
九命
5 years ago
a27417332: 例如女性正式服裝選擇性多,但是男性服裝選擇極為有限,夏季炎熱女性可穿著短裙,但男性如穿著短褲會被說不得體(國外某公司的男性因此穿上短裙表示抗議),這確實是種不平等,是種男性困境。
但這不太會是女性主義長期關注的議題,因為在這事情中,女性不是弱勢,不需要平反。
九命
5 years ago
a27417332: 或許你不知道,有些男性已經開始會用女性主義者不在乎「男性困境」來指責女性主義。
這便是我所說的:就讓女性主義只是女性主義,會比大鍋炒什麼都要懂好。
當社會進步到女性主義者可以關注更多議題時,那也不是女性主義包含那些議題,而是女性主義者多數也關注那些議題。
侷限女性主義的定義,是在避免不必要的焦點模糊,當女性主義說自己是性平時,那麼任何性別弱勢都會將期待寄託在女性主義身上,而且--無法等女性主義者有餘裕的時候,因為擴大女性主義的定義,也是在擴大女性主義無法推卸的義務責任。
redqcat: 對,但我想這與您說的或是與我說的並不衝突。我僅說女性主義的根本是平等,但並不是與平等有關的所有議題都要歸類在其中,而因為我也沒有充分了解到對每個子議題都有涉略,所以在用詞時已經盡量寬鬆。如果我前文讓您有這種解讀,那應是我用詞不當,抱歉。
九命
5 years ago
%e5%a5%97
5 years ago
AndyQQQ: 辛苦你了
Pyrogen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AndyQQQ: 這樣的生活應該受到很多艱苦的刁難,你太辛苦了

被一個極端壓迫後,如果只是想互換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角色,不能說是正確的女性主義,性別解放應該是去除體制中的壓迫,讓人都能自由為人,彼此尊重

如果只是找機會想當壓迫者才打著女性主義,反而只是弄臭女性主義名聲,居心不當又拖累其他運動者
省エネ搭拉
5 years ago
剛剛看完主文,要等工作告一段落才有時間看留言。想先哭一個然後謝謝鐵子
S判
5 years ago
謝謝噗主,這幾天厭世到了極點,這噗讓厭世感平緩了一下
韜(凱薩)
5 years ago
每個觀點都有其盲點,所以大家要多嘗試透過不同的觀點來看相同的事情
路過但是謝謝噗主願意發表這篇文,這篇文章真的很棒
感謝噗主發這篇文。我想轉回去講點題外話~
我對於關於旁觀者這段特別感同身受,謝謝噗主發這篇,真得很溫暖
家有二寶丸
5 years ago
第一次看到和我有相同想法的噗 覺得很感動
每次看到這類議題時都會對自己的想法感到迷惘 因為我的想法總是和其他人不一樣 也經常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太冷血太置身事外
人人都適有不同的容忍底限,每個人都有無法默默吞下的事情。

會出現像奈胤先生這種爆炸發言其實並不意外,這只是一個非常裡所當然的人性反應而已。

我跟他不熟,可是我好像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因為我不只是生理男性,我還是一個只喜歡生理男性的男同性戀者。

發生在噗主同學身上的事情我不曾對別人做過,可是當我看見這段故事時我卻還是鬱悶一整天,更不用說「多P群交」、「愛滋溫床」、「毒品氾濫」這些恐同團體主打的歧視言論讓人看了頭痛欲裂。

『我不是歧視所有同志,我歧視的只有不自愛的同志』
有上首頁的討論我都有跟到,然而很多討論看到最後真的有種恐同萌話的既視感。
な み
5 years ago
鐵子蓋了摩天樓!
捧杏仁專員
5 years ago
Naberius_Orcider: 點開看到先拍拍
雖然能理解爆炸的人有原因
但是實在不能認同他在公共場域用那種言論
感覺好像很多人搞不太清楚什麼話不能亂講orz
捧杏仁專員
5 years ago
nekosuki1989:
可以理解很想哭很爆炸
但還是必須對自己的公開言論負責
ravenevor: 的確需要負責。然後抱歉我刪文了@@
Fe_
5 years ago
--
耶終於回家吃完晚餐了,想來回覆一些心得。
Fe_
5 years ago
收到一些朋友說「對這噗很失望」的回覆,也收到這噗傷害了人 (???) 的 feedback。
蠻不懂該怎麼做比較好,後來跟另外的朋友聊了一下。
朋友告訴我,可能引起誤會的言語是首噗中 「無論是哪個性別都沒有分別」「嘗試脫離性別」 這幾個字。
有些噗友直接理解成『這些爭執都與性別無關』,以為我的言下之意是『爭論性別都是錯誤的』。

因此想在這邊稍微解釋一下,性別當然是重要的!
Fe_
5 years ago
「無論是哪個性別都沒有分別」
「嘗試脫離性別」

這些用語,來自我認識一些熟識的噗友。

有些朋友生理性別與性向相異--
有些朋友嘗試橫越成為另一個生理性別,
有些朋友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性向到底是什麼,
甚至有些朋友是無性戀,他不願意被歸類,也沒有任何性向愛好。

然而這些朋友跟所有人一樣,同樣在這次事件中受到衝擊。
Fe_
5 years ago
確實討厭選邊站這種事情。
因為這世界太多灰色地帶的朋友。
我能毫不猶豫肯定自己是異女,實在比太多太多人幸運。

身邊有很多同性戀的朋友(較為熟識的穩交同性戀情侶,數量跟穩交異性戀情侶差不多...)
大家能夠想像與情人穩交十年以上、日常生活淡薄的男同志在看到『男性都是潛在犯』這樣的言論,會受到如何衝擊嗎?
大家能夠想像難得能找到情人的女同志情侶檔,面對『女性最好就是要乖』這類言論,是兩個人同時受到人身威脅的痛感嗎?

跨性別的女孩在整個事件裡面難以發言,被說『跨女不可置喙女權議題』。
跨性別的男孩……難道當他努力改造生理成就內心原初的本我,也必須被社會套上標籤?

而還沒有決定性向的朋友,他們站在中間,老實說更徬徨--
不論走到哪邊,感覺必定都會染上仇恨。這讓他們全部縮起來不願意說話。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有朋友說這篇文發文看起來很像只是兩邊各打五十大板。
我覺得無法否認,嘿,因為雙邊都有發言過激的時候不是嗎?那些板子打在別人,其實也是打在自己身上。
我們能做的,不就是把這些由於過激言論結下的誤解拆開來,好好放在文字間平放,心平氣和告訴對方:

「我們並沒有仇恨你說出傷痛這件事,我們只是很焦慮,會不會即將受到壓迫。」
Fe_
5 years ago
這個噗裡面指責的重心可能只有一個:

請不要用言語傷害他人。
所謂的傷害,是指實質的威脅,是指人身攻擊的指責。
不管是男性對女性,還是女性對男性。

前者我用自身的經驗分享,我是怎麼因為文字喚起受傷的記憶。
由於無法控制他人傷害(可能我沒有想要控制整個世界行進的念頭),因此我對此的回應是試圖進行自我治癒。

後者,作為生理女,看見太多噗裡面出現『生理男等於犯罪預備軍』的說詞,我覺得不可思議。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當然很難分清楚什麼是自己的創痛,什麼是真實的攻擊,因為所有的言語都可能帶起不堪回首的回憶。
(昨晚已經決定好要去再看一次諮商啊哈哈;因為 9in 那噗讓我想起來的解離回憶有點 flashback 得太過頻繁,感覺像是跌進了洞,快要沒有餘裕和其他人說話--是時候找老師治療囉 ^w^ ←太久沒去找老師,正在想要帶什麼伴手禮過去。)

要把自己的難受跟他人的論點分開是非常困難的。

我會這麼做,是因為從破碎的家庭關係裡,學習到施暴者必有自己苦衷。

然而施暴永恆是錯誤的。

施暴永遠是措手不及而來,永遠無法預測。

造成的傷口卻可以留存一生。
一生都要用每夜的夢境複習,一生都只能靠書寫替自己清瘡。
Fe_
5 years ago
沒有做語詞上的撻伐,是因為反擊其實也是揮發憤怒與暴力。
但對他人施暴這種行為,我覺得自己近期的心理層面已不能承受。(物競天擇最先死掉的絕對是我們這種患者 XD)

請體諒,這世界也是有做不來的人。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只是我的做法不等於其他人的做法,我的看法也絕對不會樣樣同於看到這噗的任何人。
喜歡知道多角度的看法,也不代表我就同意他者行為。
把A方和B方言論畫上等號是無禮的,把自己的焦慮定義在他人身上,也絕對是不妥的。
相信看這噗的所有人都能認同。
Fe_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還是願意相信世界多數人,是抱著想要更加不受拘束、且安全無虞的實踐自我。
認同自我會是安全感最佳的來源。
信任他人,願意對他人敞開,也是認同自己的模樣,最好的方式。

最後謝謝願意在這噗底下討論的人,讓我讀到很多不同角度的討論,還收到很多暖心回應,真的很開心(讓我有藉口可以偷抱很多朋友哈哈)
謝謝所有願意認同自我,也認同他者傷痛的人。
二十四夜
5 years ago
Fe_headache: 如果回覆太頻繁有心靈無法承受的感覺,建議先消音,調整一下再回即可~
wagner520淡定 喜歡
5 years ago
激化對立絕對不會帶來好處。不論是哪一方,在抒發完自己的情緒後,也該正視自己的言論所造成的結果,並且將它視為自我學習的機會。
我們不知道自己所講出的話,其實有時候會傷害到某部份的人。有時候我們所持有的觀念,在以往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但同時受到這種想法傷害、壓迫的人也不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
阿茶/敖珂索
5 years ago
Fe_headache 其實看了你的書寫只是想要抱抱你,我能懂因為一段文字被激起創傷的反應(苦笑) 謝謝你這麼溫柔
wqCVB102: 喵喵教不錯哦~
Draxoh
5 years ago
看著今天接著發生的病毒式舉報跟鼓吹二分法行為...真的覺得可惜了這噗難得的正能量...
Gary#
5 years ago
我和朋友很喜歡吐槽著“龍與地下城都有九個陣營了 為什麼有些人大腦只有二分法”
回歸之獸
5 years ago
kagami_stage: 可能是因為現在的桌遊很多都只分2個陣營ㄅ(X
連"三國"殺都(ry
我猜~~
因為智商低?
見識不夠廣?
愛當井底蛙?
見不得人好?
愛互較高低?
不互相欣賞?
不知是哪個? (ninja)
沙漠之櫻
5 years ago
三國殺不只兩個陣營哦啾咪
Gary#
5 years ago
fullfull99990000: 例如單純混亂的白目忠臣(不是
沙漠之櫻
5 years ago
kagami_stage: 這要看勝利條件,主公跟忠臣可以一起勝利,但是反賊跟內奸不能一起勝利(主公理所當然不能跟反賊跟內奸一起勝利),所以是三個陣營。
Gary#
5 years ago
fullfull99990000: 有玩過知道 我指的是混亂邪惡的朋友們
沙漠之櫻
5 years ago
kagami_stage: 好...好哦。很高興認識你(退後五公尺)。
Gary#
5 years ago
fullfull99990000: 抱歉我錯了
⎛⎝๑≿ܫ≾๑⎠⎞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我想~
喜歡「二分法」,
或是習慣二分法,
大概是心中只有「勝與負」、「白與黑」,
類似那樣的概念吧?
所以沒有「和」,或是「灰」,的人生體驗,
也很有可能,
是在心中,容不下「中間」的概念~
好鬥之人無容人之心~
看到異類,或是看不順眼的,就想消滅~
所以心態上,喜歡「站隊」, 選擇自己想要的「那一方」, 慢慢的, 自己的心,自己的眼,自己的智,自己的口, 就被「框架」限制住了~ 戴上跟別人一樣的有色眼鏡, 來觀看這個充滿不同角度、不同顏色、不同概念的萬象世界~ 整個人,整個心,整個理智,整個情緒, 就失去「平衡」了~ 記得好像是在心理學有個名詞, 似乎叫「認知不和諧」? (thinking) 不過,話說回來~ 我喜歡噗主放的那篇文章~ 很有學習價值~(app-snail)
路過說一下,女權之所以為「」權是因為歷史發展的原因,已經是專有名詞了,但目的是要求同樣平等的權利義務沒錯喔,近代才發展到除了女性權力的發展連帶男性以及其他同樣在「父權」((不是男權))性別受害人的權利
可以說性別平權是源於女權運動的一支
⎛⎝๑≿ܫ≾๑⎠⎞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突然想到~
在傳播理論中,
「文字」,
不同於「聲音」,
也不同於「意念」,和「符號與影像」,
在承載「資訊或訊息」的媒介上,
算是最弱與貧乏的「載具」~
不過在不同角度,與不同的概念中,
男與女之間的「符碼」都滿有趣的~
沙漠之櫻
5 years ago
那...可能應該改稱「現代人權」?在歷史上稱為女權,現代再用會讓人混淆...但是改稱又會失去承接歷史女權的概念
fullfull99990000: 中文在這部分能夠精準翻譯的東西實在不夠
沙漠之櫻
5 years ago
Youki47: 其實不是翻譯的問題 因為英文就叫做Feminist...(Femine 陰性的)
倒是過去英國的女權運動名稱suffragette的字根suffragium是拉丁文中的投票權(這是個鼓吹女性投票權的運動)的意思,字面意思中性許多。
fullfull99990000: 啊我寫錯了,不是翻譯,應該說是詮釋XDD
的確~
就是這樣改來改去,很混亂啊~
每個世代,或是每個人,
有每個人自己認同的定義,
誰說了算?
敢跳出來定標準的,
又是哪根蔥哪顆蒜?
還是當貓咪好~ (舔貓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