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6 years ago
[感想]把「行動支付」跟「先進」強烈聯結,其實是一種「資本主義的唯物史觀(非馬克思原版)」吧?這種史觀假設了生產工具的進步≡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在貧富不均的社會下,刻意避談階級鬥爭與社會主義(進程)...嗯...
#穿越150年前 #back_to_the_future_ok?
latest #19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馬可思大大晚年著作補全的唯物史觀,是為了去除神學或唯心史觀那種「相信偉人或神人開創世界局勢」的說法,而給了研究歷史一個STS版的解釋,也就是可以用科學系統、技術史的角度來有效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經濟,不過好死不死年輕的時候玩社運玩太大,結果(早年跟中期發展的)唯物史觀的論證被社會主義者跟共產黨當成是科學真理教在拜...(以下略)都覺得他寫資本論是在報復150年後繼續亂用這個詞的人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馬克斯認為歷史的重點是「人/人民/人性」,在資本的脈絡下人民就是指勞工,他老早指出資本制度的壞處裡面,最絕望的就是(未來)機器會取代人力這件事(機器人不會罷工跟革命),現在看來簡直150年前的芋圓預言......不過不管是取代人力會成真、或是人們接受度高不高,在那之前可能還要先面臨諸多問題,像是經濟社會學裡面光社會變遷跟消費習慣就有得打了...更別說全球化vs.在地化這個大魔王研究惹...哪會有時間管你用機器人怎樣我好像貼過機器人過勞自殺的事件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付款方式的多元性自有在地社會脈絡與歷史,沒有從(亞洲的)社會經濟與貨幣習慣研究出發,老是在那邊複製貼上亂群嘲很膩欸...心理學跟社會學跟人類學研究付現消費習慣的論文都有,翻一下好不好...要是遇到線上問卷卻沒有對照組的跟只用某家的論文,還是看看就算了
立即下載
kellerlin
6 years ago
逛完一圈...講點實際的,講行動支付對消費者(付款方)很棒很方便,但是其實對店家(收款方)很不友善餒...
kellerlin
6 years ago
首先是POS機:硬體有沒有辦法支援還是要額外加感應台?軟體沒有辦法更新或好好連線感應?要按哪些按鈕跟結帳流程如何?有沒有辦法增加結帳速度跟正確率?
其實很多系統的操作流程完全不考慮人因工程導致錯誤率極高嗯哼哼
有些老古董級的POS是沒有連線的哈哈哈都不知道要怎麼「更新」哈哈哈
kellerlin
6 years ago
對員工而言:要記住可用的行動支付單位跟差異、要複誦給客人以確認支付綁定的銀行、順便提醒很多服務沒有積點請不要來跟我們靠夭、跨櫃的則要熟悉不同POS機選項SOP、然後發生錯誤要怎麼取消?要是悲催地一直刷不到要怎樣安撫客人?客人要退費怎麼處理?結帳清機的收據怎麼做報表?
遇到合作廠商跟店長也不會,只發一張A4解說就當作結帳的都會了
不管是APP設計的問題、手機感應的問題、還是POS機的問題,一些不耐煩的消費者都當作是店員的問題,要不劈頭就臭罵、要不就上網負評,可以理解結帳的人不想要處理行動支付的心情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會計或老闆角度我不熟,大略想像一下:不同家的合作有什麼好處跟回饋?我會被綁定多少東西(綁系統?綁合作跟廣告?有沒有排他問題?)提現抽成手續費多少?退費或是其他交易要怎麼處理?不同家的支付要怎麼處理?萬一服務先掛掉那風險處理跟如何回收?
在某一些行業,談抽成/手續費是很要人命的一件事
對一些傳產公司而言:沒錢沒信用,拿出現金我們再來談
以及都給你看光光了我要怎樣逃漏稅?
kellerlin
6 years ago
其實好的POS機讓你行動支付的結帳跟免簽信用卡一樣方便,難用的POS機讓你key了又key迷失在選項裡打電子收據還要重新來過一次...可是客人不會去公贛POS機只會公贛我們...信用卡、悠遊卡、OOXX貴賓卡隨便掃隨便過還不用管哪家銀行支付,要不然你付現金好嗎?手機先押在我這裡,你給我去那個ATM跨行提款一下,感恩!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我想行動支付還有一些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上的隱憂,它在推廣的時候,要是主張「先進」的態度,卻無視使用者都是中產階級(有手機有銀行帳戶有一定存款生活圈有網路與金融設施),可能會形成城鄉數位差距或某些階級的污名化...
kellerlin
6 years ago
比方沒有繳稅的小攤販、或是地下經濟、或是家事酬庸等其他需付現的經濟模式、或是偏鄉店家缺乏穩定水電網路只有水利農會郵局或地方儲蓄互助但是沒有銀行、或是不相信金融單位的一級產業、或是中低收入個體戶...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這些人大概會照三餐被一些紈褲子弟酸說「你們怎麼不用行動支付?這很方便欸?還在帶現金真是落後!」
「好ㄚ,你先買一隻智慧型手機給我先,然後幫我們村子拉一條免費的網路線、再幫我們蓋一座4G的基地台,然後進銀行開一個戶口、幫我把生活費存進去,然後替雜貨店裝可連線的POS機(或手機),訓練我阿公會操作,那我就不帶現金,使用你幫我買的手機、你幫我存的戶口、用你的錢、買我要的東西、然後我阿公要跟銀行提錢的時候還要抽成手續費,這時要請你安撫我阿公讓他認為銀行沒有吃錢,因為他以前田產被充公所以不相信銀行...」
#突然覺得現金為什麼沒有被淘汰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等等這個流程...嗯嗯?
kellerlin
6 years ago
欸欸欸這不就「殖民現代性」嗎...操作方式竟然還是很原始的那種,這在後現代的台灣真的會有效嗎?真要這樣玩嗎?
#穿越日治/據時代 #back_to_the_future_ok?
kellerlin
6 years ago
有點佩服當時的日本人,用現代趴囉的方式來看,可能真的會因為為了讓該村村民人人有行動支付可用,蓋水壩蓋發電所蓋基地台蓋手機工廠再牽光纖網路到每個人的家裡WiFi跟4G時段免費然後配給所有人免費手機店家裝最新POS機然後店長店員全部抓來受訓一個禮拜並光榮呈現大家都不用現金只用行動支付的優良殖民地形象...而且,這一切,只為了「虛榮」兩個字...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然後再被日本議會幹醮殖民地預算爆炸是在衝三小,某某黨負責人給我切腹不然就丟去花蓮勞改
#屁啦
kellerlin
6 years ago
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殖民下半期就是剝削殖民地的一二級產業來補之前的坑惹~咂嘛咪囉&甘凜糧~
kellerlin
6 years ago
為什麼我自己會歪到這邊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講回來,台灣現金支付的習慣,在田野就可以看到很多功能:謹慎使用(只帶限定金額出去)、實體儲存(私房錢或備用錢)、社會地位象徵(選舉跟做生意跟特別行業)、信用象徵(銀行擠兌時展示的錢山)、以及宗教意涵(發財金)…要用其他支付方式取代這些功能,短期間恐怕不是簡單的事啊…
kellerlin
6 years ago
至於要求政府「強制大家用虛擬支付」、「讓付現很難用/廢除付現」…可能過不久就會發現悠遊卡跟電話卡變成新貨幣就是了
#哲學假想實驗 #如果電話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