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劇情】
一個改不了、也不打算改的習慣。
latest #22
巴硯卓爾交誼廳--
外國人樣貌的青年捏著一疊信紙、瓶裝墨水跟羽毛筆縮在交誼廳遠離裝飾暖爐的一個角落上,剛洗好澡的腦袋上除了蒸氣還帶著一點洗髮水的氣味…懶洋洋地把自己塞進角落的沙發組裡。
把信紙隨意地放在前方的茶几上,接著打開了墨水瓶、挑了一張粉藍色花邊的信紙,捏著沾好墨水的羽毛筆卻不知道如何下筆...
企劃用🌟男角帳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照理來說,他現在也不過是要寫一封信給遠在歐洲的大姊,告訴他已經平安抵達新學校、正在適應新環境、學校也已經開學了(然後又要放假了)…
皺著眉頭想了很久就是不知道怎麼開頭下筆,也許一部份是因為熙熙對於新學校的適應期有一部分是抗拒的?
『誰知道呢?』他從沒想過自己還會回學校,至少在七年的巫師學校過完生活之後,他原本的目標應該是考一間麻瓜大學,好好體驗一下混在麻瓜中的生活什麼的?
給大姐的信內容不外乎就是草草交代了一下:入學過程、課程很好、好好照顧二哥…這樣就好,寫太多那個女人可是會回信一個包裹份量的信的。
熙熙這樣暗自想著,一邊又抽起一張紫色邊框的信紙,這是寫給他二哥的。
二哥跟母親一樣是麻瓜,但是卡在他跟大姊中間,而且跟大姊又是雙胞胎…所以他是不會在信上交代太多關於課程或奇趣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他會更詳細的報告生活狀況、氣候、交友概況之類算是瑣碎的事情…
立即下載
把前兩封信紙都塞進不同的信封裡、封好……怎麼?他就是會把同一個地址的兩個收件人分成兩封信的人!
讓他比較困擾的應該…不,肯定是這第三封信…他甚至不知道內容該寫什麼才對?或者乾脆點直接不寫不寄算了?
想想看:自己從波巴洞魔法學院畢業、在歐洲待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還是跟波巴洞的女友有所聯繫,但是國籍不同所以沒有見面…他不喜歡使用呼嚕網,從壁爐鑽出來?那很奇怪!
然後自己突然跑到亞洲區的學校,沒有跟所謂的"女朋友"溝通或談起這件事--但是這屬於熙熙自己的事情,嚴格來說跟女生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對,他該死的不知道該不該寫信告訴"女朋友",與其說熙熙在掙扎這到底亡羊補牢的做法是否正確,不如說他壓根不想寫這封信。
畢竟在波巴洞時期,是他自己對這方面不太上心,人家問交往他就答好、人家喊分手他也答好。
交往了無數短期的女朋友,他肯定自己有做到對女朋友好的要求跟標準,但是當"所謂的女朋友"開始試探他、鬧彆扭、提出分手……他也就淡淡的回答『好。』
說真的,波巴洞可是女學生占了90%比例的學校,要他眼裡只容得下女朋友一人,不給跟任何人溝通的機會根本不可能--不給講話,他要怎麼完成作業跟報告?
一邊煩躁地想著、一邊用羽毛筆撓著臉跟在信紙上寫了幾句隨便交代的東西…正在嘆氣要怎麼收尾才好,抬起頭才發現交誼廳開始出現了不少的同學。
可能是去了浴室或者剛從夜遊或夜市(天知道那是什麼??)回來的同學們,他決定那封信就這樣寄出去吧,因為他也想不到東西該怎麼寫。
整理墨水跟信紙的時候,他不小心把未乾的羽毛筆其端給碰上了衣服,一大片墨跡在他的睡衣下擺整片渲染開…
無奈地翻個白眼之後,更乾脆地把東西給隨便收一收、一把抓上手,決定在墨水完全乾掉前回到房間裡換個衣服,然後就把手上的信給扔去給貓頭鷹屋的那堆蠢鳥。
企劃用🌟男角帳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大概是歐洲巫師的習慣吧,入學之後他知道這裡的學生們喜歡使用電子儀器、網路、通訊軟體。
但是手拿筆的習慣就是怎麼樣也改不掉,儘管被慫恿加入所謂的學院通訊群組,但是每天出現的訊息量只讓他想把手機的通知音效給關掉。
接著最好是把手機埋進枕頭或床墊底下,讓它永遠不會再發出聲音。
熙熙大概自認是不喜歡使用電子產品的人。
他喜歡手寫信紙的質感、墨水的氣味…也許羽毛筆可以換成比較方便的滾珠筆?
但是現階段他應該不會放棄使用貓頭鷹寄信。
========拉條線,要交流或是提問都可以唷(???
熙熙是腦子裡運轉很多,嘴巴不會開的人,然後太久沒有整理文筆,感覺比較像是中之在廢話 (??
欸對,這個女友是npc,下一個劇情提到之後就會消失了wwww(過分
WDL🌺法因娜
6 years ago
你每天都在消音別人
faina_nana: 是已讀不回(???
熙熙不知道女生可以闖男宿嗎(想幹嘛
dms759: 熙熙的房間在五樓!!很遠!!你們不用勞駕!!!(乾
伊索 芙露亞
6 years ago
熙熙伊索想去敲學弟門 反正也要去五樓找你樓友,出來嗨好嗎
furuya_eso: 等等不同院的怎麼來啦wwwww(驚恐
伊索 芙露亞
6 years ago
有人開後門放進來的啦,熙熙很快就會習慣的(違反規定還如此大言不慚
WDL🌺法因娜
6 years ago
學姊不要啊啊啊啊啊
furuya_eso: 熙熙覺得怕!!!!!(欸
重新看一下,覺得還是把熙熙腦子裡想的東西特別框起來好了...不然閱讀起來很亂WW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