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6 years ago
[囧]《幸福路上》在PTT、FB跟K島各自吵起架來惹...好吧我資質駑鈍後知後覺,因為看完靠岸、腳趾、桃蛙源之後...我覺得這片還算滿好看的啦
#有雷 #女性觀點 #偏見與抱怨 #去找吧!大家把所有的藍色窗簾都放在評論裡了
latest #43
kellerlin
6 years ago
以下就是看了別人評論的評論的評論
kellerlin
6 years ago
明明各國都有回顧在地歷史與文化的動畫,台灣懷舊就是會被臭罵,我有時後會產生一種錯覺,要嘛他相信打是情罵是愛的死M,要嘛他真的認為台灣爛炸天/國外比較好,然後當他所謂的「台灣懷舊片」在外國獲得好評,不曉得他們的評價會不會很微妙
#公三小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有些論點背後透露出「動畫就是娛樂,也只能是娛樂」,所以會對這部作品沒有完全搞笑、沒有打歌(?)、沒有直線敘述、沒有救贖、也沒有完美結局時,他們就會覺得這是爛片,因為他們並沒有被取悅。可是你看得多了,就會知道,動畫只是一種表現的黴界媒介,它可以承載任何內容,不管痛苦或快樂、有害或無害...
立即下載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這種想法發揮到極致時,我稱為動畫風格矛盾情結:比方「當一個作品沒有迪●尼風格,他們就抱怨為什麼不學學迪●尼;當一個作品學了迪●尼風格,他們又會抱怨竟然抄襲迪●尼。」(迪●尼可以代換成任何他們喜歡的大型動畫公司)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動畫風矛盾情結」對《幸福路上》的指責,就是有人問「導演妳為什麼不學學誠哥」
導演在訪談時這麼說「事實上我其實跟新海誠有討論過,因為我跟他有私下交流,有請教過他 一些事情。我比較覺得是說我們必須認清一些事情,台灣沒有皮克斯,台灣也沒有新海誠那樣的工業,所以可能台灣需要做出一個動畫長片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去參考」
逐字出處→[閒聊] 動畫國片《幸福路上》導演談台灣動畫工業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這時候我想到設計界的濫笑話,但跟孕婦有關所以我改一下,大意是:「設計的過程,就像一隻小雞差不多一個月長大才可以宰來吃,你不能說給我三十隻小雞,然後要我一天就長大吧?」
台灣的文化產業/文化工業的出資者其實常常犯這種基本的概念錯誤www,不管錢再多,還是需要時間產出成品啊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代工的技術跟自營的技術其實是不一樣的,而且單獨仰賴某些大企業的風險很高(比方說那個愛到處換代工的敵視睨),各國有各國的環境跟相對應的作法,隨意移植也不一定會成功(比方說韓國動畫方案不一定適合台灣),想要發展產業鏈還是得考慮台灣環境(ry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再來,講到價值觀,戰文精彩首推
Re: [普負雷]幸福路上-大煩惱成就大人生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加上主角又是女性高材生,這篇立刻讓我想到之前的貧窮論戰...階級決定了價值觀,也決定了對人的評價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當時的感想的筆記是「林立青替做工世代代言小老百姓的人生但是講到太多黑暗面只希望大家關心工人,就被說感同身受認為勞工跟工頭好辛苦;張惠慈自述高風險家庭力爭上游赴外工作結果人生還是像坨屎,就被罵講話不夠溫良恭儉讓還裝窮人裝不像…」社會真善良喔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在《幸福路上》,普世的「台灣夢」之價值觀,一次又一次的因為現實而破滅,速度之快,沒有人跟得上,又何況是一個文組女生?他的學習經歷一定讓她深刻的理解,台灣社會的價值觀變動之快,讓他難以繼續相信、既不能依靠、但也沒有選擇,所以產生虛無(對存在本身的質疑),也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與選擇感到徬徨/迷惘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他最後依靠的,其實是最傳統、醉雞本最基本、最台灣社會底層家庭的包容與接納,家不管長怎樣,仍是最後的避風港。我跟朋友聊的時候,對於結局好不好、開不開放、對幸福有沒有結論,我說:「那就是還有一個地方讓你回來,還有人要你、關心你,卻不在乎你已經是什麼樣子」,然後拿起衛生紙給朋友擦淚
kellerlin
6 years ago
不過對於「經濟至上幸福論」的人來說,這種慰藉應該是無病呻吟的劇情吧...?然後這邊又發現一點很有趣的狀況,抱持「溫拿憑什麼說自己不幸福」的觀眾,跟抱持「喔魯蛇如我真是他奶奶的哭成狗」觀眾...好像,呃,好像有性別跟文理組的顯著差異啊!?
#推論超絕不謹慎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這邊迎來超大的戰場,當中李雪莉明指「...這部是女性觀點,很強調關係取向」,這可不可以理解成「解讀女性觀點的失敗還是成功,會深刻影響你如何評價或同理這部影片政治面向之後再談
從《幸福路上》談自我追尋之路 - 報導者 The Reporter#大我藍色窗簾威能 #宇宙級電波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比較多(FB或PTT上的)男性觀眾/評論者看到的是政治、社會結構/階級、經濟、歷史面向、與製作成就;但是(噗浪或PTT上的)女性觀眾/評論者,分析的是共鳴點、女主角的想法、心理、敘事風格、作品缺失、以及適合觀賞年齡,甚至有人注意到這個作品的男性「被消失/被排除」的議題(我忘了是在PTT還是哪裡有說到)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有些評論甚至是到了對作品呈現的價值觀反動的地步(先不說政治),幾乎是在責怪女主角的作法優柔寡斷很爛,我反而會想問「為什麼別人敘述自己的人生這種故事會讓你生氣?」一個女性導演摘要她的人生寫成的故事也能讓這些人攪到胗是怎樣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然後想到一件還滿悲傷的事實:因為女性觀眾對於「別人敘述自己的人生這種故事」是習以為常的,姐妹們是透過「敘述人生」來交流「生存情報」,但好哥們似乎很少這麼做,總之只要錢多拳頭大我就是正確答案(喂!)...有時我會想是不是「因為你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人生,何況又是個不成功的、女的(那就更不用在乎了吧?)」
#鈔及政治不正確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看到那些負面評論時都會幻聽他們在咆哮「媽蛋只是一個動畫片不讓老子爽一炮還在那邊小孩子氣地哭哭啼啼裝可憐最好你的人生有那麼可悲啦台大畢業的CCR還敢講自己不幸福盍不呷塞啦操!」
#惡意扭曲組合別人的解釋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第二個是性別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的問題。比方說,女主角人生看似順遂,但有很被「瞧得起」嗎?...看她親戚守夜時聊天的反應讚美他表哥(堂哥還表哥不太確定),我們會發現好像也沒有比較瞧得起女主角...這會契合另一種女性生命中的痛苦經驗:「不管再怎樣努力,(跟男性一比)還是會被瞧不起
kellerlin
6 years ago
一些負評質疑的她為什麼不滿足現在的「成就」,幹他爸的人家還是瞧不起她啊,妳學歷讀再高有屁用?妳賺再多錢有屁用?妳有外國白領配偶有屁用?只要妳的第二人稱旁邊是女部,妳再努力也沒用啦!生理構造男女本來就是不一樣啦!女生就是輸男生啦!
#亂講話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如果因為性別的不同,生存環境都沒有遇過這種歧視/偏見/刻板印象,那當然會對女主角一點帶入感跟同理心都沒有,還會認為賤人就是矯情我因為學姐去美國工作時常分享心得,才知道亞裔女性被欺負或是被人當必取看待根本就是常態;看到女主角說美國也沒有多好,就會有點剉起來,天知道她這種人受到多少言語跟行為的霸凌?不過導演也沒時間明說啦哈哈
kellerlin
6 years ago
沒有人認同妳,妳還快樂的起來嗎?
kellerlin
6 years ago
所以阿嬤就出來了,他來給你正確答案了(笑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她要女主角先認同自己,考得上學校是因為女主角(透過成績與父母的喜悅)認同自己,那時的她還算是幸福的。可是幸福總是暫時的,她之後仍然不斷的面對「什麼是幸福」的關卡,然後阿嬤就會一次又一次在她的人生的關鍵中,被召喚到她身邊,一次又一次的提示她,其實女主角的內心,一直知道阿嬤跟爸媽跟貝蒂其實很認同她,但他卻不敢認同他自己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認同一直是台灣女性的人生難題
因為很多女性從一受精就得不到認同...有時還會遇到墮胎或[-嗶-]時連孕婦也遭殃的那種...你會開始懷疑女性上輩子是欠了什麼這輩子要被這樣搞?而有性別問題的配偶都有辦法逃過批判
kellerlin
6 years ago
來講點開心的事,這片的政治層面
kellerlin
6 years ago
政治即生活、生活即政治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但是因為台灣人壓力大,對生活跟政治的解離異常嚴重,但因為沒有意識,所以有看當作沒有看到,也不會去問,更不可能記下來。代間(家庭中不同世代)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在另一個世代可能根本不可能存在、也無法理解。結果要看懂《幸福路上》,便需要配合超多的解說文,對年輕的觀眾產生單純的帶入障礙(因為沒有概念所以看不懂也不知道這個演出是為什麼的狀態)
kellerlin
6 years ago
這邊詳細推敲出貝蒂的身世、受歧視與台中風化城黑道背景
[MGdesigner] - Re: [普負雷]幸福路上-大煩惱成就大...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但是如果看得懂這些背景故事,就會覺得導演是不是在酸人啊我一度認為這片pH值很低,但不是的,她如果只是摘要了一個台灣的片段,那不管什麼立場,都會很酸,台灣生活很政治、台灣的政治很生活,這是沒辦法被排毒的事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所以有些特定立場的人就開始攪到胗,A罵這片不夠純是在排毒、相反立場的B卻罵這片為虎作倀...我是覺得這樣解讀很可惜啦,畢竟這部片想要講的東西很豐富,不是拿了兩色紙眼鏡就可以把所有顏色隔絕掉的啦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所以說有人認為這只是宣傳某些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思想的動畫,我真的只有:嘿,你他媽的真的有看過有看懂嗎?
kellerlin
6 years ago
至於裡面政治象徵跟時代哏,看到FB跟政治立場激進影評報導都有解毒解讀大師了,我就不野人獻曝囉(逃跑
kellerlin
6 years ago
這個片子做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已經是很厲害的事了
像我看完也只想說「我覺得的幸福可能只是讓彼此知道還活著,沒事,睡好吃好,那就好」吧...
#評論爛尾 #常習犯
kellerlin
6 years ago
至於那種「我看不懂這片的預告,我也沒看本片,因為我不喜歡台灣,更不喜歡政治,所以幸福路上很爛」的人,還是去洗洗睡吧
kellerlin
6 years ago
最後貼個在地人的照片!欸是幸福路欸!
[皞月☆經濟拮据] 【幸福路上/下收有捏】 - 哭成智障
kellerlin
6 years ago
有關女主角上班的報社、美國工作、經濟狀況之解析
Re: [普負雷]幸福路上-大煩惱成就大人生
kellerlin
6 years ago
探討「王子」的意象,以及文末有真實世界的時間線對照
[好雷] 幸福路上 - 適合大人看的電影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總覺得關於認同,臺灣人大概是否定自己久了,就很難承認自己很棒...當別人認為自己很棒時,反而爆發認同障礙...
kellerlin
6 years ago
差點忘了芭樂人類學寫的好文!
不同的文化對幸福的定義也不同呦(拾穗般地開始撿書單)
在《幸福路上》遇到人類學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