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時事]那個...社會學跟人類學早有解答...分別是Marcel Mauss的《禮物》、Georg Simmel的《貨幣哲學》、以及水果雄謝國雄的《茶鄉社會誌》三個串再一起看就是了
然後有朋友提醒我,海商法也碰過類似的問題,或許可以借鏡
#只是想徵求看完這三本的人來討論(x
#怎麼有種無料之亂的感覺(x
#其實真正的隱憂是詐欺跟賭博
#課、都課、都可以課
latest #29
路過粉絲 只是想表示第一本雖然沒全部看完,但是已覺得人生在當時有獲得啟發 (跑掉
kellerlin
6 years ago
tactics150015: 第一本已經是這三本中最薄的了,跪求大家看一下,看一下下就好,有看有保庇
謝謝推薦!
立即下載
kellerlin
6 years ago
coffeegrounds: 不敢當
謝謝書單!
kellerlin
6 years ago
我一直懷疑台灣不是完競市場...甚至驚恐的說,台灣到底是不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啊?各行各業都是市場失靈的狀態欸,你們確定用所謂的「西方理性」做選擇跟交易台灣人真的會吃這套嗎?
kellerlin
6 years ago
atoribear: 不客氣...
台湾比中國共產...怕失業率怕通膨,所以不讓企業倒閉,經濟沒有活絡,整個停滯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coffeegrounds: 那要分公部們、私部門、第三部門/非營利部門(NGO、NPO)來探討,想要完美的答案,古典三巨頭(涂爾幹、馬克思、韋伯)都有解釋過,可以先從馬克思《資本論》入手,雖然社會學科班的會要求要從孔恩(x...孔德(o(←剛剛腦抽寫錯人)或涂爾幹讀起
請問第三部門的能量大概有多大?
kellerlin
6 years ago
的力量一樣大,愛有多大,第三部門就有多大
推薦大家購買大誌,讓你對這個世界多點信心
#一天一大誌,厭世遠離我
#不是工商,是勸世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想要進階理解當代文化生產與批判(在噗浪上放圖會有什麼結果)的人,去讀胡塞爾、布赫迪厄(布迪厄)、羅蘭巴特的著作(這些大師的著作建議用年代順著讀),或是更早法蘭克福學派首推班傑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可是這本我一直沒有看OTZ
禮物經濟這本書也有提一些:《無政府主義人類學碎片》(簡).pdf
kellerlin
6 years ago
馬德得找時間去把書單搜齊
kellerlin
6 years ago
DUST1987: 感謝分享
S天空F
6 years ago
ㄜ....................亞州GG沒數據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DUST1987: 想說芭樂那邊看過,回饋一下
公共人類學的可能:從David Graeber談起
kellerlin
6 years ago
XUP6FU6: 有是有,只是要跑田野才會搜到資料(e04),或是從主計處那邊海撈(x
S天空F
6 years ago
kellerlin: 田野跑完要知道只有人本清楚上面根本不可能寫........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XUP6FU6: 寫出那些不能寫的就是學者的專業了,不是學者的話...那只好攻擊主計處了 ←寫論文之恨
S天空F
6 years ago
言凡狂骨化
6 years ago
樓上兩位別搞破壞(((拿打火機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還有一個哲學概念叫做「內在善」,我想也可以用來探討「噗幣委託」中的兩方對此一行動的重要概念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麥金泰(A. MacIntyre)認為這世上有價值的東西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外在的善(external goods),另一種是「內在善」(internal goods)。外在善就是錢能買到的一切東西,內在善就是錢買不到,但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如成就感、榮耀,與一般的人際相處情感。幸福是來自於內在善,外在善只是一種輔助。如果只有外在善,而沒有內在善,任何人類活動都會快速崩解。』節錄自人渣文本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把上面三本書拿來運用,就是雖然用噗幣交易,但是我們買到了比噗幣更重要的東西,不去重視這個重要的東西,創作會沒有靈魂喔揪咪~(浪漫主義者的不切實際
kellerlin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我懂了,這是一個把噗幣 當季芬財的人、當正常財的人、當劣等財的人 跟 當炫耀財的人,之間的大亂鬥(補充後F5)
#繪圖作為一種精神食糧
#但是每個人的需求曲線、替代效果完全不同
#快給我經濟學喇叭獎
#助教不要過來!!!
感謝這串的書坑,感謝大德的開示
kellerlin
4 years ago
vampaholic: 不會
我其實也沒把握能夠好好解釋這幾本,只能推薦,請大家自己去讀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