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07
10大艱澀詞 法官也不會念最近的職場煩惱:很希望自己能不費力氣地寫出專業的法律文書,但內心又十分抗拒自己不假思索就使用這些用詞。
latest #20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必須招認我會念「矧」只是單純因為我覺得艦娘的矢矧很正,為了要到處和別人宣傳這件事,所以學會了「矧」的讀音,不然我也不會念XD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判決書裡真的充斥這些艱深用詞,而這些用詞和國文好不好文言文好不好也是完全兩回事,最後真的演變成法律圈裡奇奇怪怪的獨特語言,也實在難怪人民總是覺得法律很遙遠,判決書都看不懂。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另外分享一個報導裡沒有的小眉角,在判決書裡法官通常會先引述當事人的主張,再表示自己同意或反對的意見。而這個引述後面通常會有一個接語詞,比如「原告A訴稱───」等語或是「被告B辯稱───」云云,看到「等語」和「云云」其實就能知道法院到底是同意還是反對了:「等語」後面接的是同意,代表法院認同你的主張,而「云云」相反,代表法院認為你說的都是屁話,不足採信。
立即下載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有片】判決書為何很難懂 法官戳破這盲點判決書的白話文運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最近能有開始要改革的意識,還是讓人可喜可賀。畢竟這種傳統權威真的很難撼動,法官僵化死板的體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能有這樣的契機算是好事。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裁判書用語辭典資料庫查詢系統-名詞查詢
最後再推一次裁判書用語辭典,這次可以試著查查「失所附麗」和「渠等」!
如果我沒想錯,「渠等」二字也有留到現在的粵語,現常寫作「佢哋」,同樣是複數第三人稱(=他們)。
然後「綦詳」之「綦」字應該與「其」字相通,我也因此聯想到「居功厥偉」之「厥」字亦通「其」字。
--對了,剛剛又想到了,將法律文書當成另一種語言思考的話,有可能嗎?一種叫做「Legalese」的語言。(?)
釋泥泥
6 years ago
我覺得法律的用語比文言還文言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Edward_Knave: 法律文書也沒有特別到足以成為另一種語言啦,畢竟也沒有創設字義詞義或特殊用法,就是太古老了現在已經沒人這樣用,它就偏偏要一直用讓大家都看不懂。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iomftt: 應該說它是文白相雜,變得有點四不像,所以也沒辦法完全以文言的邏輯看待,就更加難解!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我自己是覺得用詞精簡當然好,也不反對寫法正式、語氣生硬(畢竟規矩就是規矩,本身有一定的距離,要佯裝親和我也是覺得沒什麼用),但死守不必要的艱澀就大可不必。像是伊啊渠等啊,一般人哪會知道,我就算念這麼久法律我看到伊還是很出戲,直接講名字或是乖乖用他不就好了嘛。
伊很出戲+1ww曾被當事人拿著狀紙把整份書狀裡的法律用語問一遍意思(艸)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Edit 6 years ago
iamtoushin: 因為書狀也都用奇奇怪怪的法律體(?)寫成,難怪當事人接到書狀都很惶恐,雖然能大概猜出意思啦但看不懂就是會很緊張。我之前也被我的當事人指著不重要的詞問意思,內心無比歉疚,但現況下如果不那樣寫,法官那邊反而會覺得律師不夠專業寫判決時沒辦法直接複製貼上很麻煩所以還是得乖乖用奇怪的法律體
低調。ω。
6 years ago
伊超出戲+1
每次讀到都在內心吐槽我到底在什麼世界線
伊感覺超像在讀言情小說XD,每次寫書狀都超痛苦在找文言連結詞
「伊」的話,記得臺語有將它留著作為單數第三人稱。目前透過法官與律師的新生代,引領一波將法律文體漸漸移向趨近現代語體的趨勢,尚有可能嗎?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q321113: yencr: 我每次看到伊都會自動變成台語發音,但因為不太會台語所以後面又自動打回原形。文言文的連接詞真的好難找,用來用去一直重覆。
Edward_Knave: 我是沒這麼樂觀啦,但已經開始有這樣的意識了,依然值得期待。
請問寫到讓雙方當事人都看不懂,是否可以說是違反「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或者這就是公民課本上說的「資訊不平等」?
還是可以說是一種「文化資本不平等」?
古備前律師
6 years ago
lisa95117: 文化資本不平等還說得過去,但跟資訊不平等或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應該沒關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