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水行田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從這部劇開始,去圖書館都站在台灣史那一櫃(櫃位超少)
林傳凱同時也希望,觀劇最後不要只想著,要劇組幫大家揭露一個歷史真相,告訴大家誰是兇手或是真正的壞人,「我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會有一種想要自已靜下來思考,這部片的提問,自己是否有確實的接收到?然候自己會對此給出什麼答案?而不是要求作品告訴你答案,這樣就好了。」
思水行田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現實生活再苦,都不能放棄充實精神生活
⋯⋯這些擁有高度智力與專業的人,沒有辦法在那邊過枯燥乏味的生活,他們還是很有創造力,去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困難⋯⋯這些人不只做了很多創作性的工作,甚至幫綠島的小朋友開課補習,那些小朋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接受了在當時來說非常好的教育,後來還有人在台東當校長。
「當時的綠島沒有任何醫療設備及醫生,但因為這群人的出現,讓綠島開始有了這些資源,如果沒有看過這些案例,真是完全沒辦法想像。」
思水行田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突然覺得這部劇能夠訴求不悲情、不控訴、甚至是能以星空下這麼有希望的名字來作為劇名,是因為在歷史中,新生訓導處的處長,後來換成了願意選擇善良的唐湯銘。
軍官無疑是壓迫者的存在,但唐湯銘過世時,許多政治犯為他組成治喪委員會,為什麼他們回台灣了,還願意這麼做?是因為政治犯出獄後找工作不容易,唐湯銘在做處長時,曾以警總的名義寫信給地方警員做保證,讓政治犯能夠比較順利就職。「這些行為其實存在風險,可能隨時都會危及生命,但他還是依照了自己的想法,在威權政體下『選擇』照顧政治犯,而不是為了從中謀利或自找麻煩,這就是差異。」
「羅有得是從冷到熱情的角色,個性從自我到為大家著想,大家也覺得他很奇怪,慢慢發現原來他只是不會表達,他在過程中學會不擅長的事情,所以他後來好好講話、好好表達情緒,好好跟大家互動。雖然他被稱為神童,但他是在綠島認識自己、認識生命、認識人。」
劇組也安排曾在綠島受難的前輩來分享,夏騰宏就問對方:「莫名奇妙入獄,心情有怨恨嗎?」沒想到前輩回他:「既然遇到了,就認了吧!還有三餐可以吃,其實也蠻好玩的。」
吳念軒回憶,那天他刻意要助理不要同行,一人早早去現場準備,聽音樂放鬆,也不要跟任何人講話。「不到最後一刻,我不進到阿貴的家。」湯圓已經準備好了,一走進空無一人的老家,他情緒就來了。「我開始想像媽媽在那邊煮飯,兄弟姐妹跑來跑去,過年很熱鬧,但那一刻只有我一人,擺設都是灰塵。只剩下一碗熱熱的湯圓,我下意識自己加動作,將湯匙放到對面,不想自己面對。為什麼只剩下我一人?好孤獨好可憐,不知家人去哪,從此之後自己生活。湯圓好吃,但每一口都難以下嚥,越吃越快,很想把這些溫度味道留著,很怕對家人思念會變淡。」
「朝琴每個時期有一個顏色,有時候混濁、有時候黑色,這些都可以顯示他在當時度心理狀態,很微妙的是,一開始的朝琴,是黃的、很陽光的,突然之間變黑,再慢慢地變混濁,接著越來越白、越來越白,他是有這個階段性的。」柳朝琴也在這些轉變過程中,開始慢慢地去了解其他人、更能去感受別人且變得更成熟。
劇都追完了,看幕後紀實還是看到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