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端午節,處理我父母親的身體。
農曆年後,自己接回來做,身體狀況慢慢改善,把一些舊傷給處理掉。
長輩的身體不太能做大幅度的改變,所以我儘量挑連假處理,讓他們好好休息。(我父母還有上班)
現在處理的原則,儘量讓對方能在3天左右回復狀況,儘量不影響日常生活
#傷科噗
latest #6
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父親的部分,有兩個狀況。
1.腰椎融合手術後的胸椎代償
2.長期開車,左臀髖,左下肢的緊繃。
前情提要@aceddar - 我父親多年前,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下肢痠麻,後續做了腰椎融合手術。最近有些小狀況,...
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1.腰椎融合手術後的胸椎代償
腰椎手術後,腰椎的活動度變差,胸椎會代償本來腰椎的角度。我父親主要的狀況是肩胛骨內側和外側有緊繃,背部斜方肌卡住。
還好我父親的肩胛骨很粗壯,勉強有擋住,肩胛骨沒有往外掉得很嚴重,也沒有對頸椎產生不良影響。
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gm9bqJZJmNrLYXek8ffnn.jpg
我父親的擴背肌和大圓肌是卡住的,連到拉到側面的前鋸肌和肋骨。這樣呼吸時,胸腔擴張不足。
解掉就好了。
立即下載
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2.長期開車,左臀髖,左下肢的緊繃。
這個就長時間開手排車,離合器太多,左下肢和骨盆狀況不好。就算後來都開自排車了,身體還是有舊傷。
不過這個我處理很多,沒什麼難度。加上我父親的坐骨沒啥問題,左大腿膝蓋上方,內外側放鬆就好了。
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然後最近我的理解,就是我對腳掌和腳踝的活動度,尤其是這種長期開車的人。煞車和油門控制,對腳板是有相當負擔的。只是開車的人,下肢太緊繃,腳板會被忽略。腳板的話,小腿充分放鬆就好,這樣腳踝和腳板的問題,多半會解決。
公親王白馬
1 months ago
我之前處理過另一位噗友的父親,和我父親的成長背景很類似。
小時候是農村子弟,都會幫家裡務農,念書國中畢業後到城市打拼。可能是早年的農村勞動,為身體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膝蓋和肩胛什麼的,關節都夠粗壯。
如果可以的話,孩子青春期真的要他們多運動,適當刺激一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