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閱讀紀錄】
The strength of young hopes
And dreams, so bright and lively,
At the dawn of pure youth……
近日終於把《學校筆記》(Записки институтки)讀完了。迫不急待想把對這種書的想法先發上來,相關的考據與研究容我之後整理成方格子長文再發佈。
書籍簡介
身為軍官遺孤的柳達・弗拉索夫斯卡亞,從烏克蘭的農莊來到了聖彼得堡的貴族女子寄宿學校,經歷著劇烈的文化衝擊,並結交了最好的朋友,來自高加索的公爵小姐尼娜・札瓦哈。
本篇心得含有重度劇透!
#俄羅斯文學
#小說
附圖為美版封面:
latest #16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全書以柳達為第一視角,紀錄她的第一年學校生活,由女孩們的友誼為主軸,佐以師長的教導、親人們的守候,並詳細紀錄了帝俄時代女子學校的生活情景。
原文因為已過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限,可在網路上查到公開全文。雖然出場人物眾多,不過劇情主要集中於柳達和尼娜這對好友身上。又因為英文版存在諸多譯名不一致甚至錯譯,以下提及的人物譯名,我選擇從俄語原文翻譯而來: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相異又相似的知心好友
在初來乍到的第一天,柳達便遭到舊生的欺負,嘲笑她來自烏克蘭,是尼娜挺身而出為她辯護,兩人的友情就此扎根生長。
從字裡行間,可以察覺到柳達生性溫順、敏感又謹慎,致力於循規蹈矩;尼娜則是截然相反,大膽、驕傲且負有正義感,從不畏懼挑戰權威,師長們又因為她的學業表現優良沒輒。
差異甚大的兩人卻又親近無比,因為在這間學校裡,她們同樣身為「外來者」,是雛鳥間的寒鴉與老鷹,同樣懷抱對家鄉的熱愛與思念。
(寒鴉是尼娜為柳達取的綽號,老鷹則是教師對尼娜的評語。)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兩人的友情也並非一帆風順,不免會因為性情的差異而發生爭執,但又因為對彼此的關心,重新言歸於好。在故事中段時,尼娜撿到一隻受傷的烏鴉,偷偷藏在教室卻被督察發現了。
害怕犯錯的柳達,居然為了不讓尼娜受罰,決定自願頂罪,即便當下兩人仍在冷戰。可見這段友情對她來有多麼重要!
柳達的為人著想也讓尼娜從高高在上、特立獨行的優等生逐漸軟化,進而融入了班級,甚至同另一名仇敵和解。
立即下載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以下含有重量級劇透,介意者請速離)
=========================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然而兩人的情誼,卻遭逢了無情的變數:尼娜染上了在當時形同絕症的肺結核,在學期結束前離世,年僅十一歲。
臨死前,她將母親的項鍊與自己的日記交給柳達作為慰藉。所有人都為這可愛又真誠的公爵小姐哀慟。尼娜的父親札瓦哈公爵在隔日才趕到學校,傷心欲絕的他緊緊抓著女兒棺木的邊緣,直到那小小的白色棺材下葬。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在與柳達相遇前的,尼娜無疑是寂寞的,獨自在四面圍牆的寄宿學校撐過了一整年,接受種種規訓、教育,成為了人人稱讚的優等生。但沒有人能讓她願意敞開心房,直到柳達出現。兩名思鄉的外來者才得以互相傾訴對家鄉的思念,學校也才真正成為她們的家。
只是這樣如同驕陽的女孩,卻因疾病死於修道院改建的寄宿學校內,甚至無法在她心愛的家鄉下葬,無疑是樁悲劇。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時代背景
故事設定於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之後,柳達的哥薩克父親便是喪命於這場戰爭,也因此讓柳達得到師長的格外關注和期許,寄望她不要辜負英雄父親的名望。無獨有偶的,尼娜的父親也是名軍人(兩名女孩的父親是書中唯一明確寫出職業的家長),讓她們更加相似。
不過柳達的溫柔敏感與母親如出一徹,無疑是「母親的女兒」;尼娜則是自小隨父親生活在高加索的大自然,如野孩子般騎馬、冒險,深深崇拜著縱容寵愛她的父親。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奪去尼娜的生命的,不僅僅是難以抵禦的疾病,還有文化與環境的限縮乃至壓迫。
喬治亞原先是統一且獨立的王國,十五世紀時分裂成多個王國與公國,自十八世紀末起,俄羅斯帝國開始干涉喬治亞,並於1804至1864年間,將喬治亞諸邦逐步吞併,也藉由與鄂圖曼土耳其的戰爭,掠奪原屬於喬治亞的領土。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中出現了一段有趣的對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來訪時,對尼娜詢問:「你愛你的國家嗎?」
「沒有什麼比高加索更好!我真心誠意地愛著我的高加索!」在那瞬間,尼娜忘卻了一切,滿懷愛意地回答。當她看向沙皇時,帶著笑意的閃亮雙眼透露出驕傲、無畏又熱切的神情。
倘若沒有被送來寄宿學校,尼娜本該是自由飛翔的老鷹,也或許不會喪命於此,但等待她的,仍然是家鄉逐步被帝國洗劫的未來。
全書收在學期結束,柳達與母親和弟弟準備回到烏克蘭過暑假,也與尼娜的親友有所往來,分享對逝者的愛與想念。柳達已和尼娜一樣成為了優等生,但對獨留下來的她而言,這些讓她得以適應學校乃至社會的改變,究竟是福還是禍?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作者簡介
莉迪亞・查爾斯卡亞(Lidia Charskaya, 1875-1938)身兼童書作家與演員,畢業於巴夫洛夫貴族女子學校,即是小說中的學校原型(書中以「學校由保羅一世建立」來暗示),創作主題以寄宿學校的女性友誼、孩童的冒險故事、歷史故事改編為主。
在以男性作者佔多數的書籍市場上,查爾斯卡亞的著作席捲了兒童讀者,與果戈里、普希金、屠格涅夫並駕齊驅,特別深受學齡女孩的喜愛。在革命後,她被禁止出版著作,但孩子們仍然著迷於她的作品,即便唯一的取得管道只剩下母親與祖母們的舊書。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星★慢慢走更遠★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不——尼娜
這種最好的朋友,比主角更堅強(?)之人去驟然過世,似乎讓我想起了某種寄宿學校公式,太過分了QQQQQ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老實說我沒想到會看這本書看到哭,尼娜之死太震撼了。如果我才十歲的話,一定會心理創傷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RosalieHuang
: 《簡愛》也是帶走了海倫,太過分了
但換個角度想,那個時候真的是一個感冒就會死人啊,何況是無藥可解的絕症⋯⋯
蓮蓮🕯️手感之神請坐下
1 months ago
其實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可愛又趣味,其他學生們也逐漸從調皮難搞的同學變成親近的朋友,但尼娜之死實在寫得太詳細又有衝擊力,畫風整個驟變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