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8
只是單純想到品質和價錢是否應該成正比攀升到這件事情
因為小時候常去的連鎖賣場烘焙區突然來了一位手藝了得 很健談 會喜歡親自出來招呼客人的師傅
現在想到他 我會想到「他是不是其實想要自己開一間麵包」或者「用麵包出國比賽享譽國際」之類的
但其實如果他只是提供了自己覺得應該提供的品質,並且「享受這份工作的時刻」的話,那我覺得前面那些「我自己想到的未來」都是相當失禮而且沒有必要的東西。
沒辦法跳脫「商業化」思維的話,也許人類就會一直被商品化、被這些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綁架呢。
題外話:
這位師傅後來怎麼了。
我也不知道,但小朋友的時候還是會很期待在烘培區看到這位「叔叔」。不過後來漸漸的越來越少看到,甚至是像是「見熟客」般才會有機會遇到。直到麵包的味道改變,才慢慢意識到似乎已經不在這邊服務的事情,自然也沒有繼續購買這些麵包的理由了。當然那位師傅的麵包很好吃是真的,好吃到現在吃相同品項的麵包都會想到那個味道,也許讓麵包變得那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還有「服務的魔法」吧。
但我真的覺得適可而止就好了

直接要求把人情味量化的話 那還叫「人」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