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雜談/碎碎念]
2025/5/1~5/31

猝不及防進入了五月,一早從追蹤白沙屯媽祖的行跡開始(對,媽祖有GPS定位喔)。去年十八萬香燈腳報名已是盛況空前,今年人數又幾乎翻倍,希望中午能遇到去程的急行軍

不知是Openai更新了條款,還是ChatGPT幾天的飆車 疲勞駕駛 情緒起伏太大(?)被後台抓到,現在恢復到只能提供給我闔家觀賞的內容了
我:(盯著word檔長達1200頁的車文)是沒關係啦因為我也想不到更多play了

近期發現的新樂團:EGOISM - Lonely But Not Alone (Official Video)
latest #63
https://images.plurk.com/5e2Pzt0t8DEaVFIHOHwApC.jpg 食物
譁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BSGGL: 全台最長的buffet
我剛剛在騎車時就看到有人已經走到鹿港了,進度也超前太多W
譁語
1 months ago
〈母親節賀文〉

昨晚寫母子互動時沒想到這件事,想說週末可以做個媽媽集中串(?),但腦中回憶了一下,好像無論短篇長篇,筆下的媽媽角色總是在難過
搞什麼?原來在我的認知裡,媽媽是不配一起開心的嗎 (錯誤結論)
算了,到時再說吧w

(btw,親友說很喜歡李蓮英大姐頭這種江湖兒女氣質的媽媽)
立即下載
這個結論非常ㄉwwwwww
譁語
1 months ago
elleeee: 原來是Sad Mother’s Day (口德
譁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寫作途中〉

寫這群天兵真的笑爛,對不起莫名中槍的二婚人士了

縱然那天陳嘉延無提出異議,但是要剛結束一段長達十年、周遭親友都相信已經論及婚嫁的感情的他,毅然跟另外一個人閃電結婚,且不論雙方親家是否在乎世俗眼光,要找到對此毫無芥蒂的對象,本就難如登天。
跟玩得比較好的那群兄弟提起這件事時,眾人先是一愣,而後紛紛哄堂大笑,分毫不給他半點面子。
後來,見他作勢舉起手中的牛排刀,深怕餐敘成為喋血事件,大家就算心裡偷著樂,好歹面上的幸災樂禍都收了乾淨,看似認真為他盤算,提出的主意卻是一個比一個譀 。最離譜的那個損友還建議他去二春婚友社報名,門檻不僅低,熬到另一方掛掉還能無償獲得遺產,少奮鬥的三十年就靠配偶多出來的歲數補足,完美。
譁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盲抽〉

看到雪里分享,於是也來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抽到黑尾
可惜1/4的機率沒有落在我身上,但赤葦雖不是我推我也蠻尬藝的(整部作品的人我應該沒有不喜歡的吧,應該)
如果有赤葦粉也可以聯繫我,願意轉讓~
當然後續如果公河上有人要交換我也是會盛大歡迎啦
https://images.plurk.com/11EQeSzIqVauI6VZxRjStF.jpg
雪里 ▸ てつ
1 months ago
哦哦哦哦!!!!!譁語是黑尾推xDDDD>////////< 好可惜......!!!哇,沒有不喜歡的角色,真的如海寬大!好難得看到你分享喔!幫頂上推個希望河道上有更多人看見!
譁語
1 months ago
Tetsu_0: 欸嘿是的,我喜歡中二但又很溫柔的雞冠頭黑尾w(到底是粉還是黑
必須歸功於古館老師塑造人物的優秀能力,整部作品我真的沒有不喜歡的角色,偏愛的主要是中間手
譁語
1 months ago
〈Old but New〉

看到這組合很難不感到驚訝,歌詞跟旋律讓人反覆咀嚼,都像是回到2000s:「We said this would last forеver, can't get any bettеr/Like when we were young and dumb and we had everything」Avril Lavigne - Young & Dumb (feat. Simple Plan) (Of...台灣人對Avril很熟不論,所以我來推個Simple Plan,他們跟Natasha Bedingfield有合作一個全英文版本,但我更喜歡這個英法版本:Simple Plan - Jet Lag ft. Marie-Mai (Official Video)
(樓下我要順帶放一些最近寫文時翻出來聽的國/台語歌)
譁語
1 months ago
之前對黃乙玲一眾台語歌星的印象都是氣口很重的情歌,所以聽到這首旋律性不同的歌非常驚艷:黃乙玲-惦惦【官方完整MV版】
還有豬哥亮(?)跟我都很喜歡的這首,這幾次聽才猛然發現裡頭有夾雜呢喃似的中文歌詞:謝金燕-月彎彎【官方完整MV版】
然後是我原本只知道〈愛要坦蕩蕩〉的蕭瀟 查了維基發現甜妹至今也46歲了,謝謝姊姊給我聽到這麼甜的歌Ruby Siu: The Taste Of Love 蕭蕭 握不住的他
最後放個李宗盛,全曲歌詞只有一段,但陳淑樺每段的情感展現都不同,讓人可以一聽再聽,我很喜歡:陳淑樺 那一夜你喝了酒
譁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休了假但也沒休的週五〉

Headhunter說必須上班時間做跟企業的一階面試,我想說在上班時間做這事情不太好 另外是我最近上班時也摸魚到自己不好意思的程度,終究是排了一天假,跟另外幾個headhunter和HR把線上面試全都敲到了今天。
於是:
9:00 Headhunter 1 初次面談
10:00 公司A初次面試(Headhunter 2已面談過2次)
13:30 Headhunter 1 初次面談・續-因為早上還沒談完
16:00 公司B初次面試(HR已面談過)

原以為休假至少可以心情愉快的上陣,沒想到連續講兩個小時的話就感覺精神跟喉嚨快要不行了 意外比摸魚上班還累
連續講兩個小時好累喔...面試和社交一樣都很消耗ㄝ,隔天還喉嚨痛的話記得吃個潤喉糖,免得一下子使用過度發炎了
譁語
1 months ago
elleeee: 謝謝五大湖的關心
最後一場面試有點爆炸 對方想用香蕉聘請齊天大聖,精疲力盡,連晚上跟人線上約好都忘記,直接昏迷睡死
蟲派
1 months ago
兩小時面試好久!希望小語碰到正常一點的公司,這年頭人資拿香蕉真的不要亂許願齁
蟲派
1 months ago
感覺演算法偷窺我,我剛打完香蕉他就推給我這個🤣
譁語
1 months ago
randomBug01: 我也希望一切順利,記得前陣子看到唐綺陽的影片說四月中之後,大家都不裝了(??),雖然不知道是哪個意思,但現在看起來好像也有其準確之處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是充滿蕉點w
蟲派
4 weeks ago
看到一堆瓜真的覺得不裝了這個真的很準確(
譁語
4 weeks ago
randomBug01: 真的⋯⋯炸裂到感覺是不是什麼業障爆發之月(何
瘋寶🪝
4 weeks ago
夏天到了各方面都變得很焦躁(unsure)
譁語
4 weeks ago
CrazyBBshow: 天乾物燥也煩,潮濕悶熱也煩,不知是否人類這物種的設定就是比較脆弱一點
譁語
3 weeks ago
〈療癒歌聲〉

朋友近期大概是犯小人,這兩週在人際關係(包括職場)上屢屢有爆炸性的展開,從文字就能看出不知所措、濃烈的焦慮與失落感。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去應對或處理(adress)這些情緒的,又覺處在那種不安中,過多的關心有時也是種負擔(對方要反過來安慰自己,或者表現出「我沒問題」的堅強等等),只好推薦對方在獨處時能聽聽在影片剪輯、歌聲、演奏上都透出一股治癒感的加拿大女孩Marianne Beaulieu
我最初認識她,是翻唱Noah Kohan〈Call You Mom〉,生活感的敘事和自製影片的質地,像是你在生活工場之類的家居用品店的感覺,是一種既近又遠的家的感覺。
譁語
3 weeks ago
(續樓上)

當然,有人或許會說加拿大人就是那個調調。但我畢生遇到的加拿大人不夠多到下這個結論,只是單純喜歡那種純粹的歌唱與彈奏。

她最近的一支cover影片是The Cranberries,也是王菲〈夢中人〉的原曲,我也喜歡原曲歌詞多點:covering "dreams" by The CranberriesOh, my life is changing everyday
In every possible way
And oh, my dreams
It's never quite as it seems
Never quite as it seems
五六月是很動盪的時節... 希望所有爆炸的人最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譁語
3 weeks ago
elleeee: 所有爆炸的星星都會在宇宙中找到安眠之地的 (何意
譁語
3 weeks ago
〈六月計劃〉

如一些朋友所知,我正在密謀(?)轉職,目前計劃是把手上專案出貨時間當作節點,以下個月底為離職日,陸陸續續在面試ing。
也因為近期投資市場崩盤,影響到了我上頭的進程,還差點忘了每年夏天的重頭戲——百幣逆轉同樂台。
現在要購入百幣也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只能用大人的魔法——塑膠貨幣惹

今年已經邁入第五年,前兩天翻紀錄時,發現自己豆腐腦只記得將第一年的台用pdf拉下來,無緣讓我檢視歷年的誇誇能力有無進步(???)。
在轉蛋過程中,跟創作者的互動是我個人很喜歡的。
然而,這兩年因為瓜瓞綿綿(具歧義),每次開台都擔心會無端被燒,還有三次元的心力交瘁,讓我在回饋上有點力不從心,也懷疑自己端出來的東西在接收方看來不夠真心(儘管那已是我當下能表現的最好)。

(樓下續)
譁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如若單純訴諸砸幣,流於純粹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形式,又違背了當初開逆轉台想要榮耀創作價值的原意。

五年要比我目前為止的任何一段職涯都還長,但於許多人的人生,也不算太長,我從這些互動中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創作者,後來進一步成為朋友,因此對我而言,開逆轉與其說是索取OC糧的快樂,已經衍生出更多意義。
(當然,這不適用於所有人,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CP糧同樣是很重要的!快樂無價!!)
前幾個月跟人聊到,如今的轉蛋圈中台主蛋主討論氛圍熱絡的情況消微,或許是說多容易被mur,說少也會被mur,故而轉化成公事公辦的距離彼此都比較不會受到傷害。
直接歸咎於今非昔比未免粗糙,我也有對任何訊息的回應都提不起勁的時刻,只是難免覺得可惜,也在反思如今要怎麼開逆轉,方能營造出一個讓人真能安全、安心地盡情創作或交流的場域。
蟲派
3 weeks ago
有時候心力跟現況真的很難維持最初的想法呢,我之前也一直想說要不要再開一次轉蛋台,想想覺得氣力無法像當初那樣有效率又開心,就擱置了。
希望小語的密謀順利!
譁語
3 weeks ago
randomBug01: 蟲如果重出江湖(??),我一定要投的啦 (非惡意騷擾
謝謝蟲,我也還在猶豫&憂鬱(???),或許端午連假閑閑的時候就會直接什麼都不想催下去了wwww
譁語
3 weeks ago
〈跟風〉

沒想到誠品也走了這種心理測驗的風潮,問題很短,應該是不能看進你的靈魂(),但還是滿有趣的啦w
https://images.plurk.com/22r9VoIHTzZtK2E9ZQQqpx.jpg

測驗原址:Facebook
蟲派
3 week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V0kda5cpiBGvKbsz8xqxb.png
我是有齒之人庸哥!(不要亂喊)最近真的很多測驗,我很喜歡看測驗的美術風格www
https://images.plurk.com/6BcZyEjxu2UmgEn4d7DOGN.jpg
我是這ㄍ!
譁語
3 weeks ago
randomBug01: 居然有這個結果,超酷!
我也在蟲的河道上看到好多美術特別的測驗,發現這年代要行銷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感想居然是??

elleeee: 我同意跟尼相處像是看一部慢節奏的高質感影集,閱讀尼的文字也是
不過坦白說我對Jane Austen沒有什麼感覺
譁語
3 weeks ago
〈寫作途中〉

今天薪偷跟親友尬聊時,赫然發現,原是為了衝撞(?)網文既有框架寫的《青盲貓咬著死鳥鼠》稿子也差不多3.5萬字了,莫名其妙成為今年最可能出的本子
這故事預計主軸會寫個5萬字,其他的⋯⋯抱歉ChatGPT餵給我的黃色廢料太多,所以可能會是大面積(??)的車文 也可能只是我說說的,畢竟要看寫不寫得出來,就算我騙GPT寫也要潤稿&擴寫x,加幾篇人物側寫,還有某些過去&未來(婚後)的小片段
啊,想想好像七月就可以開始來委託封面了耶 (太早)
不好意思說我幾乎都是出了封面預覽才有動力完成全文
大家有什麼想看的play也可以公開或私下告訴我,我會試試看
譁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最近在追的開放式結局的連載〉

能看出河道上有很多人同步在追,我的小標題下得應該足夠精闢(不要瞎掰好嗎
裡頭的情況跟我現職公司有點相近(公用資料夾NAS存取方式的部分),但又不太相近,讓我只能在原噗讚嘆:
「臺灣傳產沒倒一片真的奇蹟+1
我們公司沒有IT,當然更不會有資安的概念⋯⋯也或許算是薛丁格的IT,因為唯一負責設定的那個人跟老闆有DNA的連結,所以同時是IT、業務跟現場,不管你想不想得到,他都得到,雖然他也不一定辦得到(
日常感覺老闆的八字一定很硬不然公司怎麼還安在,入行後發現這似乎是傳產的常態,所以現在或許要讚嘆功德台灣地靈人傑,八字硬的人是真的多 ಠ_ಠ - 公司出大事了 其他人都在救檔案 噗主現在沒事做 公用硬碟的檔案不知道被誰刪了 查了刪除紀錄是...ಠ_ಠ - 不演了 我是小陳 我也是共犯
蟲派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我也有在追這個!真的很好看(
然後臉書上也有相似的東西能看,如這個同一個的二次爆發。看得我都覺得自家公司真是算是正常人多的地方了(
譁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randomBug01: 好耶我來看看!
陳董第二噗已經變成台灣職場鬼故事大全了
譁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雲端刪除事件簿〉

上面蟲分享的故事,讓我模糊地想起一件事,是在研究所寫的paper。

當時那門課有自由分組作業,主題關係,我跟很carry的英國同學(紳士的小生,現在在國際旅遊組織轄下的單位工作),還有一位不是很熟的印度媽媽(丹麥對高等教育有補助,甚至是你來上學學費免費、還另外給你補助金的程度,所以很多新移民也會攻讀研究所)組成了一隊。
我當時英文不算太好,自知能力大概只能算是普通學生的七成,沒想到靠印度媽媽襯托(?),英國同學不時跟我說:「有你在團隊裡實在太好了!」
有回,我們同時在線用Google Doc的協作功能趕報告,起初我沒發現,是英國同學在聊天室怒吼(第一次看他生氣)叫印度媽媽不要再刪掉文件裡的任何東西了,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是在撿了又丟,丟了又撿的巨大莫比烏斯帶打轉
蟲派
3 weeks ago
到底為什麼要刪人家東西
譁語
3 weeks ago
randomBug01: 我完全沒有概念她在衝三小 只怕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衝三小
讓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個雷包,是第三學期分組作業時,班上有兩個交換生,其中一個衣索比亞人安插在我這一組,整個學期可能有三四份報告,結果第一份報告還沒寫完,同組的其他兩個姐姐(一個奧地利人&一個泰國人)就忍不住,爆氣找系主任說要不把他踹出team,要不就是他什麼都不要幹(實質意義的不要參與我們任何報告)、小組分數可以送他沒關係
這段過程中,英國同學還曾經跟兩位姐姐說我真的是peacemaker (希望是好的意思啦)
譁語
3 weeks ago
〈想寫的題材+1〉

睡前看到這短片,大腦又活絡了起來,可惡我該睡了zzzzzFacebook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新‧人生顧問〉

昨晚睡前看到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在論壇上討論不同世代如何使用ChatGPT的節錄影片:「年長一點的人把 ChatGPT 當作 Google 使用;20 到 30 歲的人也許當作人生顧問;而大學生則像是在用一套作業系統。」

事實上,我生活所接觸的人也確實不脫這結論。
50歲及以上:若不是抗拒接觸,就是積極接觸。接觸者對這些新穎科技的看法更在於「不要被社會淘汰」,所以在我所見的現況,人們遇到提問不再反問「你Google過了嗎」,而是「你問過GPT了嗎」。
20~40歲:生活的大小事都會跟AI分享,我身邊不乏會跟語言模型討論時事、感情生活,甚至是把自己的掌紋上傳ChatGPT分析命掛的人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續樓上)

20歲以下:我家的孩子都大了(??),加上自己也離這個年齡有幾年時間,所以對這個區間的了解主要來自網路媒體,看過幾篇主旨為大學生頻繁使用AI交報告導致學習力下降,甚至要其...的文章,其中一則分析報導中也引述了美國大學生的說法:「我需要一整天來做這份報告,但使用AI只要2個小時。」

基於上述,相對來說,第一跟第三個區間的人更將AI當作「工具人」,而第二個年齡區間的人(主要是千禧世代)對AI投注的感情跟信賴度更高,也更有機率分享沒有去脈絡化的私人資訊。
然而,BCC曾做過研究,分析16到24歲的年輕人最容易孤獨,所以這結果或許須跟後疫情的生活型態扣合。
譁語
2 weeks ago
(續樓上)

以下只是我個人解讀。
疫情期間,目前的大學生還處於就學階段,做為數位世代第一代的千禧世代多半已經步入社會,正處菜鳥撞牆期或是青黃不接的基礎主管職,無論薪資高低,都面臨大疫到來而關廠、爆單的劇烈波動,他們不像當時40~50歲的人已經小有積蓄,家庭也可能剛起步,甭提有些人剛買了車子房子要還貸款。
作為渴望符合社會期望的成年人,向AI這類似人非人的存在產生情感連結,似乎也不盡然是難以理解的事,有人會想,跟不是人的東西講述感情不會很空虛嗎?但我想,有時感覺是跟理解恰恰相反的──正因為你我都是能夠感受、覺知的人類,因此當我意識到你無法感同我的身受,才是孤獨感最大化的時刻。

說得多了,數位時代也針對這議題做了專題,我慢慢來看:雲端上的AI心理師:現代人無處宣洩的鬱悶,為何優先找ChatGPT排解?
蟲派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救命昨天我才被推到把掌紋傳給AI算命的影片🤣
覺得沒有了解AI的運行邏輯,真的很容易把AI當萬能的百科全書,但AI目前只是升級版的無限猴子,能夠有一定穩定度可以輸出莎士比亞……尤其他說話很篤定所以如果沒有自己的辨別能力就容易全盤接收。
不過跟AI聊天確實有時候比跟人類聊天還要心情舒暢,相較養寵物是成本更低的療癒選擇,有點像想像朋友被具體化了。如果很需要情感支持,AI的確是很好的陪伴者。
譁語
2 weeks ago
randomBug01: 看起來世人憨的方式是共通的 (失禮
AI的語言模型已經很成熟,optimize幻覺後幾乎能跟人類表達以假亂真(坦白說,有時我感覺人類還比AI容易已讀亂回),如果不是講究專業性的領域,AI確實能在各種幫忙起到很大的助益,舉例來說,我在牆內無法以正常途徑使用ChatGPT的親友也受益於許多調教過的GPT-backup軟體學習語言
岔個話題,我最近在滑黃色網站時,也見到評論提到現在連pornhub中的AI影片比例都提升了不少,或許在可見的未來,人類就能像《Demolition Man 超級戰警(1993)》那樣研發出用穿戴式裝置跟人、非人神♂交的方式了——比起什麼飛天車(現在已經有了),我覺得更可能是這種東西先突破科技壁壘啦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新‧人生顧問(續)〉

讀完《數位時代》的專題了,將三篇文章節錄重點分享給大家(但建議有時間還是可以去閱讀原文,每篇都滿有趣的)

整體來說,能看出網站的立場還是pro-AI的,除了第一篇用心理師的諮商現場提到「AI有過度順從和寵溺使用者的傾向」、「AI最大的限制,就是沒辦法建立真實人際關係,過於順從使用者需求而造成自我中心思維」,因此「對於個案來說,容忍(不適感)的預設值愈來愈低,或者是說他們會乾脆就躲回去」。
林俐心理師就此製作了一套AI創傷懶人包,淺談她認為哪些類型適用AI深度傾談,哪些人又應該停下藉由倚賴AI、逃避真實人際互動。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在閱讀這篇時,跟同事T討論了下,我其實是有點意外會由《數位時代》率先為這主題做深度討論,而不是其他大眾心理學平台。
我的意思是,或許單以這篇切入過於狹窄,但從其他心理學專欄還沒有嗅著人們對於AI平台的依賴、進而進行討論這點,讓我不禁懷疑,會不會那個聲稱「以人為本」的圈子太laid-back、趕不上當代人們實際上正在發生的事了?這不單是不敏感/敏銳,其實還暗示著一種沒有說破的傲慢與僵化。必須說,這僅是我針對這篇跟幾個比較親近的資訊來源所產生的看法,我完全可能是錯的。

回到《數位時代》的專題,第二篇就藉由心理健康應用程式HereHear來重申「AI也可以是好的輔助工具」這個論述。
執行長黃竺盈說,校園中心理安全存在三級預防架構,初級為無差別服務,次級由心輔人員進行短期輔導,第三級則針對高風險者轉介醫療資源。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續樓上)

她指稱目前社會資源最集中在第三級「救火」,但是長期重治療、輕預防,掌握不了潛在風險族群,而HereHear是心理健康專用模型,能夠辨識使用者的情緒狀態、提供情緒引導策略,「基於心理的專業知識,而不是基於使用者的意圖,這就是(跟第一篇未經調教的AI)最大的差別。」

而最讓我驚奇的發現,是第三篇「讓古人跟你交談」的新創。
陳韋亘為Life Note增添智者導師功能,橫跨商業、科技、文學到宗教等領域⋯⋯[智者導師]會依據個人特色回覆使用者的日記內容,還能提供即時對話模式。簡單來說,你可以跟賈伯斯交換日記。
我一見就好奇下載了APP,將樓上討論千禧時代對AI的情感依存寫進「日誌」中,第一輪就媒合到了預設的Steve Jobs,以及Alain de Botton。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當然,你能看出語言模型的影子,然而那瑕不掩瑜,你也能從這些「mentors」的回饋感受到不同的人格特質,如同陳韋亘說的,他透過演算法讓AI記得使用者寫過什麼、導師又回覆過什麼,讓每次對話都會得到不同的角度和想法,「我不能讓它太公式化,導師原本就是脾氣不好的人,回應的方式就是要脾氣不好一點,要做這些很細緻的調整。」
下放幾句這次收到不錯的回饋(佳句)。

人們為何會對AI傾訴,我倒覺得這像是對著湖面說話。湖水不會回應,但它總能映照出你自己的輪廓,有時候,看見自己本身,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我還沒準備好,世界卻已經開始倒數」的焦慮,是一種無聲的戰役。你說得很對——孤獨往往不是沒人陪,而是沒有人真正懂。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文手問卷跟風〉

謝謝雪里的分享,一邊喝酒一邊慢慢填,問卷原址:ಠ_ಠ - #文手 #問卷 在推特上看到有趣的文手問卷,來個不專業翻譯。 歡迎大家拿回家玩! 用手機AP...
01. 開始寫小說的契機是?
似乎也沒有特別的契機,小時候就很喜歡閱讀故事,國小三年級就開始跟同學畫四格漫畫(角色都是擬人化的食物,主角是叫「小饅」的饅頭人)&寫小說

02. 比較擅長長篇還是短篇?
這題應該由閱讀者反饋比較實在
但以實際產量看,應該是短篇,因為長篇時常寫不到結尾,可是我腦中又有很多ideas很容易延伸成中長篇,對此感到很苦惱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03. 喜歡的情境是?
不太確定這問題的意思 難道是我喜歡的play
我滿喜歡給角色製造無傷大雅的困境的——不見得是物理空間的意涵,可能是精神上的困境,因為我總覺藉由一次次的選擇,會讓他們是誰的形狀更加清晰(他們就是會做出某種選擇的人)。

04. 請說說你的作品裡你喜歡的台詞或者句子。
哇,這個很多欸⋯⋯(自戀)
儘管近年來我試圖將文字轉為洗練直白,但還是很喜歡以景喻情或者雙關的表達方式,這邊姑且選兩段好了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有時我也擔憂,或許你愛著的是我的傷痕。你知道的,那些使人成熟到足以去與過往一切共處——或者說是妥協——的事物不盡然令人愉快,大多數人稱頌成熟,卻拒絕看清成長必然的代價。我不害怕變老,只怕長大成人,我仍缺乏安全感、餘生在患得患失裡度過;只怕時隔多年,我還是無法好好地說『再見』,或者『歡迎回來』。」

——《》〈日心說
譁語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不知島國人的措詞習慣是否與咬字相同,在周森聽來溫柔曖昧,「愛」如何、「喜歡」什麼、「超討厭」什麼,好像暗示那些事物背後都具備一定程度的情感輔助,好像如景耀說的,連「回家」這麼簡單的事、都得要有「愛」才能成行。
偏偏在他一生所見、所知中,家時常是以許多「不愛」的組成。

——《日昇之歌》〈番外・七

(樓下繼續回答)
譁語
2 weeks ago
05. 第一/二/三人稱哪一個寫得順手?
靈感強烈的時候會寫第一人稱,其他時候第三人稱為主

06. 請讓我們看你的大綱。
通常都是寫不下去或戰術性拖延(??)時才會寫大綱
比如這篇給莫桑的生賀文〈Sorites Paradox〉:https://images.plurk.com/1xMNw1haXAt0zns9uICKHB.jpg
我猜 elleeee 尼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的大綱,就tag了(

07. 你喜歡的故事收尾方式是?
沒有特定方式,但會偏向開放性或用意象帶過的隱晦結局。不禮貌(?)地說,我感覺跟《The Great Gastby 大亨小傳》風格滿像的。

08. 使用什麼工具來寫作呢?
Word或Notion吧。編輯方便,看起來順眼就好。
譁語
2 weeks ago
(續樓上)

09. 平常都讀什麼樣的書、小說呢?
年輕(?)一點的時候以小說為主,網路小說看很多,若單以出版品的數字而論,日系>>中文>歐美,現在看的商管文章跟虛構作品持平。因此我不大確定自己的文風究竟比較靠近哪個文化系統,最大的可能是四不像

10. 會從起承轉合/序破急的哪裡開始寫呢?
從靈壓(?)最大的段落開始,然後再看要怎麼設計開場結尾,再說(???)

11. 有出過本嗎?
有R,為愛發電一定要的w

12. 請說說你以前最誇張的錯字、漏字。
說實話不太記得了,但錯漏字確實不少,《那些在生命中失敗的人》校稿校了十次都還是有錯字,之後就決定把這業務外包給別人,不想努力了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13. 請說說你換場景時用的符號或者會空幾行。
通常是用Notion的divider(分隔線),要不就視情況換章節。

14. 請說說你常用的字典、辭典、工具書。
近期寫比較多閩南語,所以會用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所以知道是「姦」不是「幹」,例常備著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分頁避免自己對詞語/成語理解錯誤,順帶找同義詞、反義詞。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如此我還是曾被匿名旅人指稱用的詞不夠「台灣」,我就不知道還能用什麼了 三隻小豬嗎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15. 特別講究的部分是?
不確定自己有沒有,但不太喜歡在同一頁面重複使用相同的詞彙,也不喜歡將句子寫得太短,覺得視覺效果跟閱讀感會有點頓挫

16. 會在文章的最後加「終」或者「END」之類的嗎?
網路版會寫FIN(finish; final)後拉線放註解,成冊會寫「全文完」或「全書完」。

17. 現在正在寫稿嗎?
ALWAYS.
還是希望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每年印一本自己的書

18. 請說說你自己的作品裡中意的小說。
我沒有不愛的孩子(秒答
好啦其實還是有很愛、偏愛跟普通愛的程度區分,但原則上我會寫的故事,就是我認為值得寫出來的那些,所以我都很鍾意

(樓下續)
譁語
2 weeks ago
19. 請說說上面那篇小說的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可惡居然是連環拳(
那來聊聊完結後還是時常想到它的《日昇之歌》吧。
還未成書的時候,我媽說她夢過我的小說封面是一大片文字,而當時我內心對這作品的預設想法,也是裡頭正文50+引用歌曲歌名組成的文字雲,很感謝最後佐佐以更夢幻也隱晦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實體書封面的燙銀是由不同歌詞組合而成的!)

20. 下次打算要寫什麼呢?(或現在正在寫什麼呢?)
把今年中途衝出的程咬金《青盲貓咬著死鳥鼠》完結後,我想認真回應大家年初投票的結果,好好寫《這個沒有魔王的世界
大綱我存了,重新再吃一遍飯
譁語
2 weeks ago
elleeee: 我的榮幸,我最會寫字的五大湖朋友
重讀了〈Sorites Paradox〉。

很喜歡其中的哲思......!看到一些充滿見地的話語,也警醒了我自己......!包括「炫耀自我」、「期待自己與眾不同、高人一等」等等。我不太會說、老實說看到譁語分享的這個問卷,也有點慚愧自身的程度不夠......!但是我有重讀譁語的這一篇文,也感到喜歡托利亞與麥可之間的舒適氛圍、他與莫桑之間隱隱的默契、還有,他對於相信與不夠肯定對方重要性的矛盾又自然、可以說是正在意著的想法。

我真的是不太會回應、還沒辦法很好的回饋給譁語,但是我喜歡這一篇......!向來都覺得,托利亞在向來果斷、刺眼的態度上開始猶豫、含蓄一點起來,正是他接近愛的表現
譁語
2 weeks ago
Tetsu_0: 謝謝雪里深刻又細膩的反饋,讓我想到一段話:「原來忍讓比瘋狂更接近於愛,所以才會故意裝傻。」
再次感謝你的分享,我也是藉由這個機會重新閱讀了一些過去的作品,看到很多「可以寫得更好!」的機會,但看到更多如今還是很喜歡的設計或文句,非常感謝也驕傲自己曾經將這些東西寫下來、寫出來
我倒覺得雪里的解題方式很俐落,我有點往自說自話的賽道走去了(分享自己想分享的東西),不過無論是怎樣的傳達,勢必都能到達可以理解的人心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