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i__❤️城寨唱K🎤
1 months ago @Edit 2 days ago
latest #39
雖然笛卡兒似乎對唯物論的「機械哲學」興致勃勃,但卻認為自己的靈魂與身體是兩個實體,即使身體死去,靈魂依然可能存在。

那不是當然的嗎?????
直到今天為止我都覺得我被笛卡兒的鬼魂追著跑,不說別的了,幾何學到底怎麼樣才能懂?
我光是嗑cp都得先搞懂虛數到底是什麼(對啦我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啊)
這不是被鬼追著跑不然是什麼?
20世紀早期哲學家 約翰麥塔格特(J.E McTaggart)清楚指出,笛卡兒說上帝不會騙人的論證有瑕疵:
上帝......當然會將欺騙視為邪惡,但宇宙中也毫無疑問地存在許多惡。如果我們同意上帝存在,就得承認邪惡與上帝的良善在某些方面相容。因此我們為甚麼不能進一步推論,上帝對我們顯露的東西也會錯?
為甚麼我們能夠肯定,上帝對我們最好的對待方式不是欺騙我們呢?
也許欺騙「本身是惡的,但卻可以讓我們不遭受某些更大的惡。」
立即下載
這本書好好笑,沒辦法即時拿手機紀錄太可惜了www
而且這個作者另外前後兩本書台灣好像沒有出,只有簡體版,而且還絕版🙉
怎麼會有人寫的這麼好笑🥲🥲🥲🥲🥲
史賓諾沙
只要我們依正道而行,一定會得到賜福與救贖。這不是因為上帝會異想天開地選擇獎勵遵守特定規範的人,ˊ而是《聖經》中那些上帝的命令(例如正義與慈善)其實是我們獲取最大快樂的有效指南。這一切只不過是人性的必然結果。有德者必得繁盛,作孽者必將受害;正如營養的食物會讓我們存活,有毒的食物會讓我們死去。因此,美德的果實在今生就能摘取,不必等到死後的天國。罪惡的懲罰也在今生就會降臨,無須等到死後的地獄。
💛_i__❤️城寨唱K🎤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好啦我數學真的不行🥲
昨天看霍布斯那篇說到不懂數學跟科學的人就別研究哲學突然悲從中來,不要排擠人啊!
你們這些幾何邪教也沒有把你們所謂的真理解釋的比較合理啊!
混蛋
洛克
人類的智性是上帝的恩賜,上帝會希望我們好好運用。
《政府論.下篇》的重點即人民有權透過自己的判斷,衡量政府的合法性,在極端狀況下甚至應該推翻政府:「如果其他人,甚至是立法者,做出愚蠢或邪惡的安排,侵犯人民的自由與財產,人民群體永遠有某種無上的權利,免於接受這些規劃或安排。」
💛_i__❤️城寨唱K🎤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道德原則與「存在者必然存在」這種應該先天存在的抽象真理之間,有個重要差異。
收項真理似乎都是無可懷疑的自明命題,但「凡是在人們無法提出合理理由的地方,我們就無法提出任何道德法則。」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無法確定一個人抱持甚麼倫理立場,或者世上沒有任何絕對的道德真理。洛克相當卻心基督宗教的教導是真理,也相信上帝給了我們足夠的相關證據。他的重點是,我們了解自己的義務,以及解釋上帝的意志都需要動腦。即使某兩群人都同意某個道德準則(如信守承諾),他們同意的理由也會不同。基督徒會說這是上帝的要求,古希臘人可能會說不守承諾會妨礙人類的繁榮。如果道德原則都印在我們心中,為甚麼我們需要思考它們、爭論它們、把它們教給孩子?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這種說法理由這麼薄弱為甚麼還一直存在?(關於先天道德倫理)
洛克:人們不記得自己最初學到或獲得基本道德原理的過程,便以為這些原理一定與生俱來。另一方面,對那些不用腦的人,以及想控制他們的人而言,如果把某些真理說成先天的,事情也會比較方便
如此一來就不必努力探詢真理,也不會有人懷疑那些可疑的東西......這對於想要成為主人和教師的人而言非常有利。如果說一個東西是最基本的原則,就能阻止其他人繼續探問。
這種做法會鼓勵「盲目的輕信」,讓人民「更容易管理」。
就是盲目的輕信使得我們要從《人類理解論》走向《政府論》
💛_i__❤️城寨唱K🎤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洛克相信新的「機械」世界觀。這種看法認為自然就是機器,並用零件的運動來解釋自然的現象。

好的融合一下洛克跟史賓諾莎的想法,我們可以說台灣現在充滿上帝。
到此為止這些人全都是幾何邪教的信徒,我覺得成也幾何敗也幾何,信仰這種東西剛剛好就好,他們都以為自己信仰的是上帝,但我看來他們全部都是幾何中邪。
洛克說道,如果有人聲稱「我們存在之時一切所見、所聽、所感、所嘗、所想、所做,都只是漫長幽夢中的一連串虛幻表象,我就希望他認真想想,如果一切都只是夢,那麼他的問題也只是夢而已。清醒的人有沒有回答他,其實無關緊要。」他補充道,即使人生不過是一場夢,我們經驗到的痛苦與快樂,依然足夠真實。

如果有人想問我為甚麼要繼續讀這些書,我大概會說因為我在尋找我自己心中所認定的浪漫,那究竟是甚麼,是在找尋理解自我的途徑中被每個人所信仰的事物存在的些微差距治癒。
這一切都很浪漫啊,確實他可以說是虛無,但也可以穩若磐石,怎麼看是個人的事,我覺得他輕飄飄到美好的地步。
幾何學雖然是邪教,但沒有他的存在,啟蒙時代不會這麼輝煌。
上帝都沒有幾何難解,我還是信大同電鍋就好。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讓「我」一直是同一個「我」的東西,究竟是甚麼?
重組肉體凡軀的時候,必須使用完全相同的粒子嗎?
如果靈魂像笛卡兒所說的與身體分離,為甚麼我們要在乎肉體發生甚麼事?
史巴克大副用傳送光束「分解」自己,然後再另一處重組。那麼,傳送器必須傳送這些人的組成原子嗎?
好,所以亞人佐藤復活成千上萬次,他還是原來的佐藤嗎?(因為他我才能看懂這段,謝謝綾野剛的屁股。)
看這本書真的會忍不住一直想要重看攻殼機動隊。
貝爾不斷重複提到兩個神學爭議,第一個是宗教寬容性,另一個則是所為「惡的問題」(problem of evil)。在世上的諸多困境中,受迫害者的苦難簡直像是滄海一粟。若上帝真的善良又全能,為何會讓祂的受造物承受各種巨大的痛苦?

關於「惡」存在的任何一種常見解釋都無法令貝爾滿意。舉例來說,人們經常提到,上帝給了我們自由意志,才造成我們彼此傷害,因此該怪罪的是人而不是上帝。貝爾卻反駁道,上帝勢必預想到人類一旦獲得自由就會作惡,而祂卻依然給予人類自由意志,這無疑是把刀子送給前在謀殺犯。
也有人說,上帝允許人類反抗祂,是為了之後透過耶穌來赦免人類的罪,但被俺認為,這根本是把上帝解釋為「一個讓孩子摔斷腿,藉以在眾人面前展現神奇接骨能力的父親。」
祂絕對就是啊,至少祂被塑造成如此。
貝爾並非藉此證明上帝邪惡、無能或不存在(至少他沒有這麼說),而是希望讀者明白,人類的理性能力太弱,無法理清致高的神祕,所以必須完全仰賴信仰,相信上帝是善良與全能的。
.
不管哪時候生出來的神明都是造出來的神,是人造的。
造神的時候當然預設祂一切都好,越多人信仰的神就有越多雙手扶著祂,讓祂永遠不跌落神壇,而那些被踹下神壇的......
雖然祂本來就不好,但跌下去也不是因為祂太壞,而是祂不夠強大。
萊布尼茲
在哲學上,萊布尼茲的樂觀主義最為著名;他認為,「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
這傢伙應該是個ENTP,有夠跳躍。
他從很早就「決定要為公共利益服務」。他在1680年代曾向多位其他國家的當權者提出各種計劃,其中包括職業訓練、公共醫療照護、退休金制度。他在著作中寫道,人民不幸福的主因是貧窮、失業、以及不完善的教育,增進公共福祉的關鍵之一,是戰勝這些惡劣狀況。而且我們務必親自弄髒手實際執行,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照顧窮人,就必須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善意施捨是不夠的,還必須研究農業,改良工具設備和交易市場、教導他們製造更精良的產品,以及、終結製造業和商業中的不良行徑。
科學、哲學以及神學研究,對於人類福祉也有影響。這類研究探索世界運作的法則,讓人找到自己,並知道如何獲得幸福。
他所做的一切,舉凡探索運動定律、讓神學擁有穩固的基礎、改革公共醫療照護以及製造更有效率的捕鼠夾,一律是為了公共利益。
此時此刻社會所需與350年前是差不多的,也許很多事情都已經被優化,但那並不足夠,不能就止步於此。
這世界上許多事情答案都藏在歷史、故事、野史之中。
就像黑社會想要找到解答想要在死局中獲得解套,也許可以考慮看看水滸傳。
單子論,布萊尼茲的形上學系統,簡直就是魔法世界,他霍格華茲的吧!
好,單子論大概是在解釋萬物皆有靈,有些是有心智、知覺、記憶的(例如人類),有些是沒有心智但他依然主宰該物(例如桌椅),總之單子的特色會決定該生命體屬於哪一種生物。
單子(momad)源自希臘文的「單位」一詞。
那就是除了萬物皆有靈以外,萬物還以靈魂作為單位。
他希望調解過去許多偉大哲學系統之間的衝突,並將它們整合為一。他曾說過,「真理比人們以為得更普遍」,幾乎每個人都掌握到某一部份的真理,大部分的思想學派「提出的主張,也有一大部分是正確的。」他希望挖掘古人的智慧,從過去的學說中萃取出符合當時科學發現的核心。
「結合柏拉圖和德謨克利特,結合亞里斯多德和笛卡兒,結合士林哲學和現代哲學,結合神學和理性的道德觀。」
這種海納百川式的哲學接受了眾多不同學派的意見:斯多噶學派認為萬事萬物彼此相連;畢達哥拉斯學派主張「所有一切可以還原成和諧與數字」;古典懷疑論者認為,「可感知也就是感官可探知的事物並不真實存在」。上述源自不同派別的個別意見都是正確的,即便是融合中世紀猶太神祕學以及晚近版本柏拉圖主義的卡巴拉信徒那種「將感受放入萬事萬物中」的說法,亦擷取到一點世界的真理。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肇因於對宇宙的理解並不完美,才會錯誤指控上帝把這世界造得太拙劣。
如果萊布尼茲唯一能用理性證明的,只有完美的上帝一定用某種方式讓每件事都變得最好,那麼鑑於它無法舉出任何實力來支持這種想法,在解釋宇宙的奧秘上,他就跟貝爾沒什麼兩樣。
.
雖然很荒誕,關於他所謂的理性竟然是上帝是完美的,所有的惡都是為了迎接好,邪惡會被美好抵銷,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中文的博大精深讓我們可以理解更深入的東西,而德文沒有辦法好好傳達他的意志?
搞不好,萊布尼茲其實只是想要表達人人都該心存善念,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未來更值得展望。
雖然更虛無了,不過這樣說明不是更能說明他的上帝完美理論嗎?
如果世界已經完美無缺,為甚麼還要這麼努力地讓它更好?這似乎是伏爾泰對萊布尼茲的核心批評。在伏爾泰眼中,萊布尼茲「幫了人類一個忙,由此我們知道必須對一切完全滿意,我們知道上帝無法為我們多做任何事情。」
雖然萊布尼茲的確相信上帝無法為我們多做甚麼,卻並不表示我們不能為自己多做一些努力。
對於未來,我們不可以荒謬地袖手旁觀,等待上帝處理一切,反而必須根據我們所知的上帝意志,採取適當的行動。我們必須在自己能夠判斷的範圍內,盡一切力量促進所有人的利益。
世上的一切註定會變得更好,無論是逐步改善,或是偶爾出現的突飛猛進。雖然有時世界好像變糟了,但我們應該視此過程如同有時我們會往後一步,只為了積蓄更多的力量奮躍向前。
💛_i__❤️城寨唱K🎤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休謨
模糊概念背後的清晰印象。
如果我們能找出某個概念源自哪一些印象,就能清楚地了解那個概念到底是甚麼。如果空手而回,找不到任何印象,我們就要特別小心。例如有時候,我們會被作家創造出來的概念所迷惑。如果找不到這些概念衍生自哪些適合的印象,我們就應該把這些概念當成空話。
.
最初淺版的媒體識讀,懷疑論永遠可以拯救人。
「除非證詞為假的可能性,比所述的奇蹟更不可思議,否則世上沒有任何證詞可以用來證明奇蹟。」
.
但是說謊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插播一下好了
https://images.plurk.com/2TIpUz31UKJB5bgMZZOwsI.jpg
也不算插播,就、聖嬰現象能不能用經驗主義來解讀?或者他是一個無法用因果關係來判斷的大自然狀態?
好人大衛跟妄想症盧梭的相遇在一個小時內之間就產生大爆炸。好人真的不用太善良,然後要聽老人言,我的真心結論。
如果盧梭也能知道自己死後會得到甚麼評價,可能就會說自己偏執的想像其實都是合理的。
因為這個世界的瘋狂程度,比盧梭還要誇張。
.
創作需要有邏輯,現實不用。
全能的上帝啊!請以祢的手握緊人類的心,帶我們遠離先人的藝術與科學吧。讓我們重歸無知、純真、貧困之境。唯有這些才能給我們快樂,唯有這些才在你眼中稱貴。
.
盧梭大概很渴望世人的吐槽。其實他說的也沒什麼毛病,但以上他所說的高貴情操他自己一樣都沒有,可以說是在吐槽自己的路上走得很遠。
💛_i__❤️城寨唱K🎤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we don't say the Age of Reason
we say The Age of Trying to Be More Reasonable
努力更講道理的時代到現在應該都還沒有真正結束過。
雖然他們的努力放在現今看起來都顯得過分笨拙,但謝謝他們,給了我們一個沒那麼無知的世界。
我相信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這世界此時可能還在我們過去的某一處艱難打轉。
人類並非無限的,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很笨拙。
但我相信這已經是最好的模樣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