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OHAGI: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看到網路上一堆講大學教授書審要看的重點.....真是鬼話一堆!
我們就是 課程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 學習歷程自述各有各的配分 結論是都會看!
而且是我們會拿考生一起比較排序給分 盡可能把最不適合的剔除掉......(每個老師只會審查固定人數, 所以就是同一組的這些人書審資料會一起排序)
latest #9
Einstein
3 weeks ago
外子已經許久不看,現在是系上年輕的老師負責。
以前他都會看高中數理的成績,其他的隨便看看。
本來想看自己小孩寫的備審資料,結果他決定直接指考,根本就沒寫。
KUROHAGI:
3 weeks ago
舉例來說啦
書面報告人家寫十多頁 你只寫五頁不到 這樣子一比
審查能給你高分嗎??(還同校同樣的報告題目)
多元表現 大部分人都有考多益 當中還有人還滿分
你沒有 審查有可能給你高分嗎?
有人還拿中華民國哈佛校友會頒的書卷獎
這個是每個高中只能推薦一名學生參賽的
當然會申請醫學系就一堆奇人 把整個標準都拉高了
秘密客
3 weeks ago
網路上講一堆的大概不是要推什麼補習班課程就是要吸流量的吧,因為多數人也不知道實際上是怎麼運作的,所以有個看似知道內情的出來講些五四三的,就很多人會相信了
立即下載
真。ikki
3 weeks ago
有些很強的學生,其實有一半的因素是父母/家族也真的擁有很強的資源
KUROHAGI:
3 weeks ago
ikkitoushin: 這個我們就看不到相關資料了
KUROHAGI:
3 weeks ago
KarinCSF: 小孩這樣很有決心
Einstein
3 weeks ago
KUROHAGI: 因為他只想念他要的校系,學測沒考好,差一分沒進二階,還哭了。是說後來真的如願了。
sssun
3 weeks ago
其實招聯會有個申請入學管道重視學生學習歷程的「三重二不原則」

「大學針對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強調校內為主,有「三重二不」原則,分別是「重視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校內的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以及「不是以量取勝,重視學習過程的反思」,希望各界勿擔憂因為高中開課差異、都市偏鄉資源的不同,影響到審查的公平性,反倒因為透過系統資料,審查過程更能參酌學生的實際情況。

https://www.jbcrc.edu.tw...
KUROHAGI:
3 weeks ago
shishengsun: 所以我才會加註是同校學生寫同樣的報告題目,報告頁數差很多.....在給分時會受到影響。(課程學習成果)
另外如審到那種表現明顯優於其他考生們的同學,我也只能給她明顯高於其他考生們的評價。(因為差異太明顯了).....應該説那個等級真的是高出一大截!很懷疑這考生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出這樣的小孩。能來申請醫學系的考生都應該是很厲害了,怎麼還會有這種怪物存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