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李記
人生和家庭特大杯廢水,有自我和解、人我界線、心理和玄學等相關話題,請斟酌點閱。
latest #60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雖然離節慶過去才兩天,但我們家不常過節,我想也沒關係吧。

我理解身為一個母親,從懷孕、生產到養育的過程都非常辛苦,但每當聽到人家說:「因為媽媽生小孩很辛苦,所以小孩要好好感恩媽媽喔~」

其實我的心境非常複雜。

畢竟身為子女,人家把你好好地生出來了,這的確值得敬佩與尊重,但親子之間彼此能不能好好相處,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依情況輕重,也有可能只是走入另一場地獄而已。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days ago
簡單描述我家長輩的特質。
1. 完全複製上一代對待他的模式在我身上。
2. 內在年齡可能停留在十歲以下,對他人的情感索求需求非常高。
3. 習慣有意與無意操作自己的動作、語言、表情變化,藉此控制他人,簡稱情勒高手。
4. 思想和行為沒有邏輯可言,如果有,那就是世界繞著他自己為中心運轉的邏輯。
5. 身為這個人的子女,基本上我的行為會往往帶來以下結果:
做了→被罵
不做→被罵
成功通靈對方的需求→被罵
無法通靈對方的需求→被罵

6. 這個人對我付出的「善意」,即使我真的不需要,也不能不要。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我是子女,但是個「在情感上長年配合長輩進行親子遊戲的 親職化小孩 」。

我活到了今天,對於自家親子關係的結論仍然是:

「當這個人的家人是一個屎缺。」
「我知道你養育我很辛苦,但我仍然認為我沒有出生的必要。」
「其實你沒有我可能會過得更好。」

這些結論,可能到我死前最後一刻都不會改變。
立即下載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當我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透過各種科學與不科學的方法摸索、理解,進而得出上述結論,我同時也察覺到我表面上看起來還像個人,內在整組快要壞了了

對於人類整體,我並不信任。

對於人際關係,我深信自己有作為或無作為,對他人有用或無用,終歸可能會因為發生了某個變因,「我會在一段關係裡被丟掉」。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探索「為何自己會生而為人」。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即使是我視為親朋好友之人,我依然不時會擔心自己的某個舉動可能會打翻彼此情誼的小船。

上面的朋友偶爾會聽我梳理這些煩惱,他給的建議通常是:

「一切都會沒事的。Everything will be fine.」

這句話對我而言耳熟能詳,聽了常常想翻個白眼。

當我第N次擔心是否會打翻朋友A的小船,上面的朋友是這麼說的:「相信朋友A。」

我:「你現在是在對我使用FF16的『相信吉田』哏嗎?」

上面的朋友並沒有理會我的幹話,而是以相當認真的語氣說:「不是,你並不認識那個遊戲製作人,你也沒有玩那款遊戲,但是你認識朋友A,你要相信朋友A。」

上面的朋友顯然比我還要挺朋友A呢。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我後來有在和朋友A的互動裡做出某些突破性的嘗試,試著講出自己的真心話,試著講出自己哪裡不舒服,不會再一昧忍耐,在這個過程裡,朋友B也給了我很多幫助,在此感謝朋友B。

朋友A正視了我的表態,我們並沒有走入BAD END,我知道了「喔,原來朋友A真的不會丟掉我。」

我們的小船還在。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但是也有不適用這個方法的朋友,對我而言,對方很像「 能量吸血鬼 」。

我們互動時,對方似乎並不在乎我的感受,不關心我的想法,對我這個人的狀況不太感興趣。我反覆思考了很久,自己的忍耐並沒有讓情況變好,最後採取的策略是人際斷捨離,我也衷心希望不會再次用到這個策略。

現在我會在心裡覆誦某句話,當成自己的座右銘,視情況更改語氣的強烈程度,其實把這句話當成小咒語也不為過。

輕度:不關我的事,不關你的事。
中度:關我何事,關你何事。
重度: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嚴重:幹!滾!(藉由言靈加強強度)

對於重視情感而且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而言,練習這句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成效,我自己的話大概練了好幾年,這兩三年才見效。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至於長輩方面,或許長輩自認和我之間的小船從頭到尾都沒有打翻過吧。

而從我的角度看來,其實長輩早就把這艘小船毀了無數遍,而我一點一滴地以其他材質修補小船,把原本的「親人」材質,慢慢地抽換成「熟人」。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在探索「為何自己會生而為人」的過程裡,我受到某幾位人物的啟發,我非常感激他們透過網路與書籍提供了很多我過去不懂的面向。

郭葉珍老師

周慕姿心理師

心理自聊師&金星文創

我會在不想過度用眼或做事的時候聽Podcast,把Podcast當成聽覺的Google搜尋,尋找我喜歡的主題。

我前幾個月聽的主題是大師兄,前陣子聽的主題是簡少年,他們分享的心路歷程和知識也很讚,值得回頭重聽,仔細深思。

不過簡少年講話語速太快了,我會調成0.8倍速。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而在不科學──以下就稱之為玄學了,我也從宗教、信仰與身心靈的各類資訊去尋找「為何為人」的答案。

過去會和我聊這種話題的人很少,我幾乎是自己默默吸收各方資訊,小心翼翼地觀察哪些朋友願意談這個話題,不會立刻斷定成「怪力亂神」。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不過隨著近幾年自媒體發達,越來越多通靈人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所知的資訊,我覺得對自己滿有幫助的是:

法鼓山

加拿大靈媒Ruowen Huang

通靈者小湛

Podcast 一問三不知

Podcast 拉子幸福生活

要說一下,太玄的東西當成某種說法就好,不必照單全收。

畢竟每個人對世界的主觀感受並不全然相同。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有些事我選擇獨自體悟,因為怕講出來會社會性死亡,會友盡。

不過也因為這麼多人把這些事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講,所以當我在自己的人生Online裡和某些人觸發更進一步的情誼事件,我也會鼓起勇氣,分享自己在玄學的某些感受與不可思議的經驗,應該可以稱之為「靈性出櫃」吧。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對於人類、眾生和神明,我一開始是從 Seba蝴蝶 的小說勾勒出屬於自己的印象,過了十幾年後,我現在有了新的看法。

最近看刀的音樂劇,裡面講到神明的部分,讓我想起大概在一年多以前,上面的朋友曾經對我說了這段話:

傾聽是神明的工作,神明要聽每個人的心聲。至於聽完要不要庇佑信眾,則是神明的自由,可以選擇不幫。如果該人立意良善,當然可以幫忙。」

意思是神明不能未讀訊息嗎?XD

當時我聽完也就算了,沒有多想什麼。
最近看刀音陸奧一蓮,讓我憶起了這件事。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對於我以不信任的態度看待整體人類,上面的朋友則是說:

「希望你能盡量多和人分享事情,不管朋友或熟人,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都行,弱連結也是一種連結。希望你在未來的人生可以化解掉更多心結,更加喜歡人類。」

而我開始認真練習是去年十一月去基隆,在甜點店安靜地品嚐完點心,收拾包包離開店家時。我習慣性地和店家說了:「東西很好吃喔,拜拜。」

這次我試著多講了一句,向他告知自己接下來的行程:「等一下我打算去和平島地質公園。」

店員聽了就和我多聊幾句,分享該怎麼過去地質公園比較方便。

這個契機讓我強化了「與人為善」的動力,甚至在讓座或和陌生人尬聊時,可以多和對方互動一下,得知一些有趣的小資訊。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後來我眼裡的尬聊就真的變成普通閒聊了,有一次我在刀的舞台劇抽票期間到百貨公司逛街,無意間和某個日本姊姊聊了起來,從旅遊景點聊到我去過的博物館,還有我喜歡的遊戲。

結果這個話題一打開,沒想到對方其實認識某個刀的演員,讓我當場在內心綻放一片wwwww大草原,想說這段萍水相逢的緣分也太奇妙。

後來我把這個偶遇視為「老天爺給的訊息」,幫朋友抽的刀舞票應該穩了吧,還真的穩了呢。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不只這件事,回顧過往也覺得人生中有幾段經歷,或許也是「某個訊息」,只是我還沒解讀出來。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說出這些事對我而言需要極大的勇氣,有看到這邊的朋友,其實你我之間的情誼度默默地往上加了1分也不一定。

先這樣吧,以上。
良夜
2 weeks ago
lumoluno: (抱抱)
小 工
2 weeks ago
以上好多看到我淚灑。這噗要按喜歡。同場推Facebook
Facebook
小 工
2 weeks ago
你說的那個大師兄應該不是寫殯儀館和火葬場的大師兄吧⋯⋯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vampraths: 我很需要抱抱(抱抱)

circle_2: 你提供的兩位心理師我也有追蹤,他們分享的文章也很棒。

我指的確實是從事過殯葬工作的大師兄,他眼中所見的生死離別對我來講很值得參考,不過我不喜歡他用的失學少女哏,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再提起。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原本只是因為和家人烏煙瘴氣的互動氣瘋了,想把自己最近的感想整理一下,結果邊寫邊哭,停不下來,藉這個機會抒發情緒也不錯。🫠
窣 ̖́-
2 weeks ago
辛苦你了,太多不適合為人父母的人成了父母,希望每個因為原生家庭而受傷的孩子都能走向自己的海闊天空
鹹魚飯小喵
2 weeks ago

我對物質界外沒有感應,但我相信那些看不見的力量會一次又一次把我撿起來

之前幾次跟妳不期而遇真的是非常驚喜~~~一定是某些力量讓我們前進的道路交錯
dawnjade
2 weeks ago
緑川唯
2 weeks ago
我現在是盡量讓自己保持正向思考、相信吸引力法則!
我需要的事物都會來到我身邊!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我原本以為排放廢水會比較輕鬆,也想早點謝謝噗友的抱抱。

結果寫完這些,我好像挖開了某處心中化膿的地方,今天就在健身房一邊用機械式器材一邊狼狽痛哭,從旁人的角度看起來應該很怪吧,不過I dot car.

此噗的重點其實只有:

好好自我和解
劃清人我界線
活得像個人類 せめて、人間らしく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定錨許願法

因為回覆噗友的關係,讓我想到自己習慣使用的方式,在此分享給大家參考,就以替朋友抽票舉例吧。

我幫親友抽票時,會先向老天爺/宇宙下訂單再開始行動,比如這一次的抽票有好幾個人抽了重複的場次,我的祈禱會是:

希望我能為我的朋友派上用場,或者事成不必在我,但我們所有人當選的場次不會重複。

因為替朋友抽票確實會使用我的運氣額度,所以許願要謹慎且小心,確定自己真的想要是何種結果,範圍有多大。

所以有些人覺得以替人切八段著名的神社神明為了實現信徒心願,不擇手段的過程很可怕,其實這些人也該反過來想想,自己真的準備好支付實現願望的額度了嗎?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潛台詞

這個名詞是我看了徐勞闆《劇場快譯通》舞台劇學到的,發現它真的很好用,也很容易舉例。

我家長輩以前常常對我咆哮:「我快死了!

這句口頭禪時常伴隨各種難聽的國台語出現在各種情境,我年幼時還聽不懂,真的以為長輩會死掉,拼命想辦法當個乖孩子,可是對方永遠不滿意。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這幾年我才漸漸明白「我快死了!」這句話,就像小嬰兒的哭聲一樣,言下之意有很多潛台詞,要聽者去「通靈」與「理解」話者的各種需求,包含但不限於:

1. 現在狀況搞砸了,你給我負責。
2. 你的反應讓我不滿意,你給我負責。
3. 我現在不高興,你給我負責。
4. 我身體不舒服,你給我負責。
5. 你不接受我的好意與為你著想,你給我負責。

有朋友叫我「好好活著」,可是活著好難。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我看到同輩的人當了父母,大多數的人都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同理並養育小孩,對此深感欣慰。

但我對自己的人生的感想,也就只有「我很遺憾」。

我曾向某些人提過:「我不會自我了斷,我每天都很小心地過馬路,但我每天都希望出意外直接登出。」

世界並不缺我這一個人,總統大選投票也不缺我這一票。

直到現在我也依然認為,人生進度若停在這裡也就算了。

上面的朋友對此再三表達強烈反對:「你一定要去投票。你的行動非常重要。」

上面的朋友比我還像個1450。

我最後有去投票,謝謝支援我的朋友們。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而我的身體其實也有趨吉避凶的求生本能,即使我的意識如此厭世,走在路上時,我的身體會突然來一個走位或倒退幾步,躲掉忽然竄出來的腳踏車或汽機車。

上面的朋友很有耐心,常講的另一句話是:「我們現在的目標,就只是希望你能覺得『来てよかった』。」

意思是,他們希望我的人生Online使用者體驗能從「負5000分」扭轉成「30分」就好。

那就再看看吧,以上。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suhzuie:
謝謝你,我相信擔任父母的角色一定是個很艱難的任務,有時候不僅是孩子,父母也會受傷,希望大家都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miau2: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第六感」或「直覺」,那就是一種感應喔!能和你在台灣或日本相遇,一起去看藥研再現刀展示,也是我很珍惜的回憶。

我也相信是某些力量讓我們的命運線交織在一起。

dawnjade:
謝謝你聽我說,我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了。

Cynthia1283:
我也練習過吸引力法則,現在則是習慣使用「定錨許願法」,希望我所迎接的事物都是剛剛好、夠用的、我所需要的。
緑川唯
2 weeks ago
lumoluno: 感謝分享。
我也小小分享一件事,如果直覺很靈的人,其實蠻適合學動物溝通,因為很需要直覺😘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Cynthia1283:
因為我沒有養動物,也很少和小動物接觸,就只有偶爾看到人家分享動物溝通的過程!我記得你有學的樣子,如果有機會聊聊,也會想知道你對它的感想或實際操作上怎麼運用你的直覺
dawnjade
2 weeks ago
lumoluno: 彼此彼此喔!:-) (cozy)
緑川唯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lumoluno: 歡迎追蹤我在新噗裡新分享的帳號,以後會慢慢分享 (rofl)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dawnjade: (彷彿暗號的排列法)

Cynthia1283: 那我去追蹤了唷
不過我很少使用IG和脆,有機會的話會在那邊浮水的。
緑川唯
2 weeks ago
lumoluno: 歡迎
dawnjade
2 weeks ago
lumoluno: 這三顆愛心真可愛
維琪大佐
2 weeks ago
(cozy) 雖然我好像沒在噗浪上分享過,不過我現在學了靈氣,也接觸了一些身心靈的東西,有趣的是自從接觸了以後就常常聽到人家在分享,然後奇怪的是我從來沒有覺得這是怪力亂神,可能因為都是身邊很信任的朋友在分享吧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VickieH:
有看到你學靈氣(臼井靈氣嗎?)的貼文,我學過其他能量療法,目前則是專注在心理方面和其他方式自我修復。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法門,能從中學到一些事情,感受到世界帶給你的共時性為何,得到屬於自己的彩蛋,那真的再好不過。

原來你不會覺得這是怪力亂神,那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再聊聊相關話題了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dawnjade:
相信你懂這三顆愛心的含意
dawnjade
2 weeks ago
維琪大佐
2 weeks ago
我學的是臼井沒錯,不過應該是比較偏西方的體系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VickieH:
我有接觸過擴大療癒,不過後來放著沒有用了。
維琪大佐
2 weeks ago
這我有體說過,我的老師後來也去學了,不過我本身沒有接觸過。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VickieH:
我自己本身的經驗是擴大療癒的確有它的效用,但我做了對我自己的消耗太大,於是我決定知道有這個方法就行了,等我功力足夠到不會消耗自己的時候,再看看要不要使用。

不過一路摸索到現在,我發現其實我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解決某些事,那這樣就夠了。
維琪大佐
2 weeks ago
原來做擴療會消耗自己喔?那跟靈氣似乎不大一樣,等我有機會再來了解一下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VickieH:
不是,我講的是我個人施作後所發現的情況,問題可能出在我功力不夠,所以我決定先放著,只要你能分享出去的力量或額度夠大,做這個法門又適合你的話,那當然沒問題。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未來趨勢・Exciting World不知道要貼哪裡所以先放在這裡
(以後我可能要想另外一個Tag寫這一類的體悟)

最近上面的朋友也有講到有一點點類似的事情,但是他所使用的詞彙是『折線圖一路往上』。

我:「你現在想要用股票走勢圖的比喻來跟我解釋這件事嗎?」
他:「不不不,我們一律使用折線圖來比喻未來的走向。」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在朋友家河道討論 日本神社御守的噗
小 工
2 weeks ago
折線圖的比喻像是短期起伏難免,但長期仍是看上的概念—我的理解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circle_2:
我覺得小工有get到上面的朋友想表達的意思

昨天看朋友抽籤詩,是一張運勢平平的籤詩,內容也有提到「大勢已去,凡事以守舊為佳」。

朋友看了有點難過,我想了一下,就跟他說:「我猜這張大勢已去的意思是你剛爬完了一座運勢的山,等下一個大勢來到之前,你就像騎機車一樣會先騎一段平穩的路,這段時間最好凡事保守,以和為貴,等待下一波好運到來。」
布丁市長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ಠ_ಠ - 關於那個網軍帳號入侵偷偷說事件,有件事情想提醒一下,就因為噗浪生態不容易帶風向,所以公關公司...雖然貼了這個偷偷說,我要講的事完全是另一個方向。

我活到現在的人生Online使用者體驗,就是要常常應付這種攻擊性非常強烈的念頭。

裡面舉例的留言就是我天天會對自己講的話,那是內化、複製了別人對我說過的話,為了繼續活下去,延伸出來的一種生存機制。

「我知道外人會講出這種話,只要我先對自己講過這些話,實際受到他人這種言語傷害就不會那麼痛了吧。」結果一樣很痛。

不用別人來打我,我自己先網內互打就飽了。
布丁市長
1 week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coGaikvAALdpQopZfzHod.png
人生第一次做迷因圖,獻給朋友A

當時我和上面的朋友對話情境差不多就是這樣,但情緒這麼瘋的人只有我而已
小 工
1 weeks ago
網內互打💔
布丁市長
1 weeks ago
circle_2:
自我往內互打方案非常划算,打到飽不用錢,內耗功率一級棒,但別人看不出來,只能自己用走三步倒退兩步的進度學著救自己。
布丁市長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Lilla利拉 ꕥ 礦石溝通 ꕥ 水晶溝通 ꕥ 礦訊解讀 (@lilla.talk) on Thread...
這個說法是真的

在玄學方面我看不到也聽不到,今後也沒有開啟的預定。

但我從小身體就不好也是個藥罐子,有許多小毛病,小毛病積少成多就會變成巨大影響,再加上高敏感人和共感人的特質,想要跟上一般人的生活腳步會比較辛苦,現在我的生活重心會放回來自己身上,尋求身心平衡。

當我先顧好我自己,才能好好和自己相處、與別人相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