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了。
latest #74
【めちゃ長】問題より答えが長い!極限早押しクイズ三人與畫面外的河村都好有趣。不管題目形式怎麼變,最好玩的還是看大家是如何預測。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絕望先生留下的印象太深,問到雪國的開頭時我反射性說出「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トンネルだった」(rofl)
看完魚眼,感想要晚點,說不定我只說得出很好看。不過讀了這本充滿女性殺人、母親、孩子的書,聯想到我對美狄亞殺子的故事可說是念念不忘。為什麼呢?說是覺得敬佩,好像太殘忍。
立即下載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還有我寫K的密室就發現一件事,讀這本書時又更加體會到,雖然我很生疏想得也很淺所以處理得還不夠好,但我非常在意動機。不是動機是什麼,而是對他人動機的追尋,要如何不淪為講一個能讓自己安心的故事。這不是針對小說,我對小說很寬容(這可能是個壞習慣),而是針對現實。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搜感想一路回溯到書剛上市時出版社搞出的排版錯誤,因為關係到特定的人所以我很猶豫該不該談,不過想法稍縱即逝,既然當時忘記的想法現在又想起,還是留下紀錄吧。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這件事鬧得很大,我當時也有關注,但在看為作者打抱不平的那一噗時非常困惑,因為對於這個錯誤如何產生,那噗提出了非常嚴重的指控,但那些指控不是基於什麼證據(那個階段只說排版有誤,沒說為什麼造成),而是出於噗主的猜測,而且在我看來噗主不只是為了這個錯誤憤怒,更為了自己猜測的那個嚴重的指控憤怒。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出版社後續道歉時做了公關上很糟糕的決策,噗主又因認定出版社是不顧作者意願這麼做而憤怒,即使作者出面說明那個決策有她的授權,噗主還是很體貼?地說我明白你需要出來說這些話,然後繼續自己的憤怒。
猜測錯誤為何發生很正常,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被(至少在我看來是)自己的猜測激怒?結局出現會影響解讀的字體錯誤,猜測是因為編輯沒看懂亂改稿,這不是不可能,如果發生了確實是很誇張,但這就是個猜測,連推測都不是。為什麼會對一個猜測產生這麼強的情緒?我覺得好難懂。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回到動機,不只兇殺案的動機,也包括更普遍的各種行為的動機,我覺得很多人因為一件事生氣的時候,不只是對那件事本身生氣,也對做出那件事的動機生氣,甚至是因為動機而氣上加氣。可是有時候在我看來,那些動機很常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動機。做出那件事的人真的是出於這個動機嗎?
當然我想人會怎麼解讀別人的行為是源自於自身的經歷,我自己也很難避免吧。我可說是一點也不相信我自己。
讀書心得寫不了幾個字,案外案倒是談得挺多的(unsure)
朋友邀約去了排球的應援上映,坐音駒區。路上看到可惜無法實現的音駒捐血應援場噗,於是出捷運站看到美麗華外面有捐血車我也就順勢走進去了。結果是指頭又被白扎了一針:-)
除了捐血很難成功以外沒有感覺過血紅素過低對我造成什麼問題,不過話說因為我也沒有體驗過別人的身體,有些發生在我身上我以為是正常的現象,搞不好其實是俗稱的不舒服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朋友約我就說好啊好啊,應援場會送什麼我都沒有看,到現場才意外發現原來有傳說中的33.5,看完短篇我大哭
這是第一次參加應援場,為各自的隊伍加油的氣氛很熱烈,也沒有什麼無聊當有趣的發言,比想像中好。我不是喜歡同樂的人,所以就算有過這次經驗我也不覺得以後我會主動去參加應援場,但朋友邀約的話應該會願意去。
第二次看比較能單純去享受了。不是說第一次看不喜歡,而是第二次看不會期待什麼新東西,心態就比較接近粉絲一點了。排隊入場時聽到排在後面兩個男生聊原作中喜歡的段落,聽起來不像同道中人純粹就是很喜歡排球的感覺,會讓人覺得排球真是好棒的作品。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散場時又聽到坐後面的人說「我有猜到比賽結果,可是……」馬上跟朋友互使眼色,能在對劇情一無所知的狀態下看這部劇場版,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耶。
上次來美麗華是看什麼,黑暗騎士嗎?看IMAX的感受真的很不一樣,我這幾年都太輕視大銀幕的體驗了。不過對我來說也有個問題是銀幕太大導致字幕在很下面,要看字幕就不太能專注畫面,很浪費。排球我是二刷+日文所以還沒關係,以後如果還要到美麗華看IMAX,應該還是只限定在朋友邀約或者我喜歡到想二刷的電影吧。
看完拜託朋友跟我去吃一個人沒辦法吃的中菜,但我是第一次在外面吃飯是不是,怎麼會以為雙人套餐是兩個人吃得完的分量?
朋友同樣是翻譯,這次聊到朱學恆的人品確實很有問題,但過去對他翻譯/創造的用詞的那些嚴厲批判也有不少是忽略了當初的時空背景,翻譯的策略是一直隨著受眾的知識量、對外來概念的接受度在變動的。
昨晚似乎夢到我開著車找承德路,本來應該左轉但一不小心就直直開上高架橋(這是符合現實地理位置的嗎,我認不得路不知道),但是開上去後受到一對異性戀情侶幫了很多忙,可能是昨天在應援場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之下的夢嗎?我雖然不會特別享受跟陌生人說話,但遇到友善的陌生人還是會滿愉快的。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4 weeks ago
本來為了預備明天的千秋樂我要複習つはもの的,但有個我在夏天最不願意看到的東西猛然飛到我螢幕上而且好大 室友幫我設了陷阱,如果明天那個沒落網我也不用看千秋樂了因為我晚上絕對不會踏進房間
落網了,啤酒真的有效,但這樣我今晚真的就能安心看千秋樂了嗎,我⋯⋯存疑⋯⋯
我安全看完二部了,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安全的……等明天或後天再來補一部。
那個新的瓜,雖然我通常是不看這類話題的,但剛好在變成瓜之前看到兩造的噗,我原先還反省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個性太差呢,就算不知道來龍去脈我可能也說不出你重視自己的感情很棒喔!這種話。
カメコQ(CQ)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先不論事主的個人問題,這個問題我自己其實也煩惱滿久了,就是我對於感情很強烈的人都會有點避著走,就算可以明白「你的道理是對的但我受傷了」是人之常情,但對於一直強調「不管你的道理對不對反正我受傷了」的態度就是會覺得怕怕的。不過另一方面受傷了確實就是受傷了,我明白,但我可能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承擔這種情緒,「沒有意願」就是我覺得自己個性差的地方吧。
愛波🚸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沒看前情提要不知道瓜是什麼)我以為你會比較介意沒有尊重你的感情的情況:「不管你會不會受傷反正道理是這樣」>>就是我容易不小心出現的態度(?)也可能是因為你在這方面很成熟了,現在似乎比較嚴以律己。
我多少覺得有時候就是屬性相斥吧,比如我也不那麼喜歡遇到一直挑戰/挑釁我的人。一場對話、一種相處裡有一個人擔任這種角色就夠了,那個角色最好是我這樣(x)
會不會就是因為知道在那種情況下受傷是什麼感覺所以才更難以承接呢(thinking)
apofenia: 對的,就是我的交際圈裡最情緒化的人只能是我(rofl) 我很重視自己的感情,會自覺地避著這種人也是不打算為別人對自己的感情造成損傷的表現,不過可能是我感覺現在的網路環境擺盪到重視個人情感的那一側,我在滿滿的情感裡覺得很恐怖(因為我不是最情緒化的那一個了?),所以會希望自己能自律。會怕這種人,比起說是因為能想像受傷的感覺,更多是怕那種不認為需要自律的坦蕩蕩吧。所以才會覺得自己個性差啊。
不過這也許就是屬性吧,那種情感自有其他屬性對得上的人去承接,只是難免會想到假如身邊親友有這樣的情緒,我難道又能說我屬性對不上,恕我先告辭了?
愛波🚸
3 weeks ago
你有真的遇過身邊親友有這樣的情緒的狀況嗎?
愛波🚸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現在的網路環境」與其說真的有擺盪到「更」重視個人情感的那一側(作為當代全球性的年輕人網路社交風氣)不如說⋯⋯只是年輕人的人口組成位移了吧?你現在不是最年輕的族群,看到的那些狀況屬於還在同儕焦慮與認同中掙扎的青春騷躁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倒是不覺得以前有比較不重視個人情感,只是當時心智狀態就在那裡,意識不到出入罷了(thinking)
愛波🚸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有幾種現在常見的文化研究論調:
1. (以歐美為主的)成長在千禧之後的世代被保護與教育得更重視「個人情感的安全」(因為普遍沒有physical方面的威脅)有人認為這讓這個世代年輕人變得嬌弱。著作代表: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
2. 社群媒體的覆蓋性讓人與人之間的模糊空間消失,演算法製造同溫層和極端言論,是人們看到更多情緒也表達更多情緒的焦慮迴圈。
愛波🚸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我覺得要說「現在更重視個人情感」我會很懷疑,因為重視這種感覺是「現代性」發生之後處在特定生命階段的人共通的特性(你接收到的文學理論是這種現象下的一種呈現)真要標示出特定現象的話,是否更關於工具對人的影響與特定時空背景造成表達有所不同?有點像原理是靜態的,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
所以說到底對我來說比較像作為人的侷限會讓具有共同/不同經歷的人傾向與偏好特定的表達方式(thinking)
apofenia: 這麼說也是有可能,這次的事主年紀多大我不知道,不過我想起至少十年前我也曾經對類似的事情感到不快,事件性質並不相似,但是當年的事主(比我小幾歲)那種「我知道不對但我也沒辦法,反正我的情感是這麼說的所以我這麼做了」的態度,以及旁邊的人給予的「你很尊重自己的感情,很棒!」的支持,對我造成的不快很類似,差異只在於當年我不見得有反省自己可能個性太差。所以純論重視個人情感,這確實不一定是來自時代的變化。
カメコQ(CQ)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我身邊的親友應該還沒有人有這種傾向(吧),我只是想到如果遇到我知道自己一定承接不了的,在預先發愁(rofl)
愛波🚸
3 weeks ago
我又想了一下這種怪怪的感覺是什麼(?)
就是那個⋯⋯我懷疑「你很尊重自己的感情,很棒!」就是不知道該說什麼aka沒有可以支持的點又想表達支持的時候可以說的話,那就是機器狼bot比我優秀的地方(rofl)
你可以說這句就好啊
apofenia: 沒有辦法說違心之論(rofl) 事實就是我覺得這樣很糟,不是重視情感糟糕,而是拿這當武器很糟糕。
各位我捐血成功了!!!控制喝茶喝咖啡的時間真的是有效的!我又可以自由喝茶喝咖啡了耶耶,算上洗牙後的CD半年後再戰。
愛波🚸
3 weeks ago
你覺得這樣很糟,不就是覺得朋友做錯了?這就是當諍友的時候?我的功用x
但你反過來覺得這樣想的自己個性很差?總覺得這裡有點矛盾(thinking)

恭喜捐血成功我已經五戰連敗暫時放棄了
apofenia: 因為我想有些人在感到受傷的當下,就是要先覺得情感被接住了才有可能把道理聽進去,但是我無法執行第一階段。其實我猜面對面的時候我不一定做不到(thinking) 但是透過網路就不行,我沒辦法用文字說違心之論。
你也是血紅素不足嗎?上禮拜失敗的時候護理師叫我捐血前一個禮拜少喝茶跟咖啡,我想說一個禮拜我還可以努力看看,不過第一天完全不喝就發現我不行了。第二天起改成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喝,今天就勉強達標了,不過還是有被念啦。
@amicloud - #讀嘛讀嘛 #數據、真相與人生 #亞海書評 蠻喜歡跟讀墨活動跑馬拉松的原因就是它...最後一個引用好有趣,「糟糕的性愛還真是比任何其他人類想得到的活動更強」,雖然不能體會但我好像能明白。
カメコQ(CQ)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在接洽一份我很有興趣的新案件要談錢的問題,結果就被我從晚飯後拖到現在還沒回信。是一個接受了就是在自我剝削的價錢,但是這整個產業沒有人不在自我剝削:-)
過期三天後才赫然發現忘記換KKTV的序號了 不過反正如果這份工作確定進來,我接下來兩個月都不會有什麼自由時間。早知道就把俱火的第一章先寫一寫。
昨天晚上比起夢回十年前,覺得比較像是參與者主動召喚十年前的記憶,實際上我並沒有覺得狀況真的跟當時很像,可能我覺得現在更糟吧。可是今天早上起來看到還我乾淨的河道還是不禁失笑,或許我們真的陷在一個輪迴裡。
カメコQ(CQ)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因為新案件確定接到了(&雖然我逃避過但還是有好好談錢,有得到好結果所以該談的真的還是要談),根據計算我一個禮拜要多工作31小時才行,所以要用嚴格的紀律來執行每天的工作,但昨天就馬上破功了呢
カメコQ(CQ)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光昨晚到今天在噗浪跟推特看到的318這個詞(正確來說大家說的是太陽花但我就不想這樣講)就比318十周年那時看到的還多,可是這24小時內看到的回憶,我都覺得好虛幻。這跟我覺得現在的狀況在某方面更糟,或許也不無關係。
愛波🚸
2 weeks ago
318那時我其實在學校,有直接參與到,當時對我自己個人來說比較大的收穫是能夠一線觀察互動,定位到「教改世代」的範圍。有趣的是再比當時的大學生更小的一代似乎已經沒有同樣的特徵了。
比較令我意外的是感覺你對這件事很投入。我們好像也沒聊過?
apofenia: 我就去過立法院外面幾次而已,對318以及後續很多事的想法受進過議場的朋友影響比較大,很難單純用達成偉業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從現在這個當下回首就更是如此。我有印象我們聊過那一年的市長選舉,你好像有去監票?所以感覺我們應該多少聊過一點吧???
愛波🚸
2 weeks ago
願意說說現在覺得很虛幻是什麼樣的狀況/心情嗎?
apofenia: 我後來反省了一下我把文字看得太重,我看到的只是文字,但其實不是每個人的文字都完全反映內心想法的吧,至少不一定是我解讀的那樣。總之就是有些敘述對我來說太神話、太沉浸於已經過去很久的嘉年華,不過大家說這些,也只是要表示還能努力一次吧。
愛波🚸
2 weeks ago
我今天也有在想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比如說你說不願意稱之為「太陽花」的部分(今天在現場的確聽到每個人都稱之為太陽花)我想我是對你在意的重點好奇,我的自我定位大概比較像社會觀察者,所以你願意說說的話我很想聽
愛波🚸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不是每個人的文字都完全反映內心想法的吧」
以我來舉例的話,我想我的文字比較像思考的過程,而我願意說出來時通常是帶有意圖的,那個意圖是關於「我認為我是怎麼想的」<>「我希望別人認為我是怎麼想的」之間的拉鋸。越靠前越忠於自我,但越靠後就越有影響力(thinking)
カメコQ(CQ)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apofenia: 不用太陽花稱之,主要是這在我的記憶裡這一直都是一個莫名被安上來的名字,這也跟莫名被安上來的各種印象連結在一起,所以沒有好感罷了。大部分人會用太陽花這個名字,我想也是因為不一定知道有這樣的起源,就算知道也不一定會有這樣的聯想吧。況且可能也不是大部份人都對318覺得五味雜陳。
愛波🚸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突然了解到你是從正統論—自身是正統主體的視角在看待這件事,光是我沒想到答案這麼單純直接就說明了我是真的沒有了解到你投入的程度(絕對不是不好的意思)
我對群眾運動很沒有感情(雖然好像一直都有跟熱衷搞運動的人來往+間接參與+對這個領域的理論抱持興趣)以至於很難想像「我的朋友」真的很在意這件事。這種時候就會覺得我真的滿雷的XDDD
apofenia: 是指我覺得自己是正統,其他人不是的意思嗎?如果是這樣我沒有這樣覺得耶,我只是看到別人對318的記憶有點茫然也有點擔心,雖然大家都很氣為什麼十年後還要回到這裡,我也震驚藍白竟然這麼快撕破臉,但是就我的感覺來說,318不是只存在於那一個點上,當初在318產生的想像,在那之後的十年之間發生的所有事情所有失望,難道不是導致十年後又要回到這裡的理由之一嗎。這是我痛苦的原因吧,雖然我不想在這個時候說這個。
現階段我能說的應該就是這些了。
愛波🚸
2 weeks ago
比較像天然的台灣人覺得台灣人是台灣人、天然的女人覺得女人是女人,我從分析的角度會分類到「正統」的位置而已。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本格派(?)
我對運動語言的想像偏向應用面所以你說的這些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畢竟我搞運動的朋友也比較功利權謀)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flower)
之前聽到雨夜花,就跟朋友講起了日治時代的歌曲為何在戰後被追認為台灣民謠,一路講到了台語歌為何是演歌唱腔,不是我愛賣弄知識,純粹因為我太喜歡歌唱臺灣,也覺得很有意思大家都可以知道一下,所以逢人(人數:2)就講。結果今天朋友來問我有沒有推薦台灣史相關的書,類似我上次講的台語音樂史那樣的。所以說,把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分享出去是有價值的。
順帶一提我跟朋友講起雨夜花的情境是這樣的。
(飛機即將降落,機艙裡開始播放雨夜花。)
我:他們從來沒有遇過乘客來抱怨飛機上放這首歌不太吉利嗎?
友:為什麼不吉利?
我:受風雨吹落地……
友:閉嘴。
我會對朋友分享喜歡的書嗎?基本上不會。可能書對我很私人,或者我也不擅長設想這個人可能喜歡什麼,就算那是我朋友。不過如果朋友明顯對某個題目感興趣,我可能會說欸我最近看了一本書有提到叭啦叭啦。這應該是我最接近分享的行為了。
不過「很私人」換個說法,是不是「我害怕說出來會受傷」?
カメコQ(CQ)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下午在青島東路待了兩個半小時,在中山南路待了一個小時。上次請假來立法院是同婚三讀那天,同樣是三讀,內容差得還真多。我崩潰完了嗎,老實說並沒有,也沒有感覺到比較有希望,只是既然還沒有要死,就還是得做點該做的事。
カメコQ(CQ)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可能是立場較硬的人聲音也大所以才會被我看到,不一定是普遍的現象,但總之看到檢討小黨檢討環團檢討任何與DPP「作對」者的聲音,就會想問真的嗎?接下來四年,我們可能繼續走下去嗎?
カメコQ(CQ)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雖然依照我的投票傾向我應該會被歸類為死忠的DPP支持者啦(annoyed) 同時雖然上了街我也沒有感覺從別人身上得到力量,可是也在現場看到不只一個人願意出來發表不那麼悅耳的言論(有被噓但還不到被噓下台),我是很敬佩的。
カメコQ(CQ)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話說因為下午要出門,從早上起床到工作時的所有行動效率都非常高,如果平常也這樣不就好了嗎……
洛珏🐕
1 weeks ago
看起來像是死忠DPP支持者加一
我也想投其他的啊,但有得選嗎 DPP有很多議題我也不想支持但有得選嗎
maggie9488019: 雖然這不會是我的選擇,但我可以理解沒辦法支持、最後也選擇不支持所以轉投小黨的情緒:-(
我想要人顧大局是非常難聽的話,我自己做出這個選擇那是我個人的取捨,但要求別人這麼做的時候,表現出的態度時常是你的不滿比較不重要。這幾天一直看到怪小黨分票的聲音,心裡都覺得怪,意思是不要給這些不滿任何其他的選項嗎?然後這樣就會贏了是嗎?不是我還懷有當年對本土小黨的理想想像,而是這些不滿一直沒有被消化掉就一定會出事啊。或者應該說已經出事了吧,就是現在的狀況。
是說想起來在中山南路上的時候有湊過去看一下上戰車短講的規則,不要說髒話之類的所以幹你黃國昌也不行,最後一條是不要再消費香港(一位香港人的心聲)。嗯,確實。
カメコQ(CQ)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雖然知道今天不去運動,明後天會下雨我就更不會去了,可是今天真的好想睡……本來想說可以順便去吃31的。然後熊熊想起悲傳還沒看,但誰有辦法在想睡的晚上看悲傳,只能放水流,這個月的DMMTV算是白訂閱了(unsure)
可能是因為禮拜二聽左鄰右舍的叔叔阿姨們講了一段時間的台語,這兩天突然很想聽台語,於是聽了這集,竟然聽得毫無障礙,反倒回屏東時的日常生活閒聊我就聽得一知半解,可能是屏東的日常離我比較遠,政治或者至少政治的語言離我比較近。【#2】法律臺語文運動|選舉甘苦談?ft. 林昶佐 |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
其中也有提到台文,雖然我不是用台語生活的人,可是有時候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就是台語,也會想在書寫時讓人知道這個詞、這句話我是在說台語,會有這樣的衝動是因為我是活在一個白話文運動後的世界嗎?不只是台語,比如說我會用「蛤」,就是因為我想讓人知道我發出來的聲音就是「蛤」。
カメコQ(CQ)
5 days ago @Edit 5 days ago
話說也想過如果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流通也最恆久的紀錄傳播工具是運用聲音的話(先不說這要怎麼發生),用台羅還是台文書寫也就不再會是重點了,因為在這樣的世界裡還需要文字嗎?如果有,可能也是像〈妳一生的預言〉那種與口語完全不同功能的文字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