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每日一文 → 從較為原始的佛教聖典阿含部起,即有相同的記載,例如《長阿含》的《大樓炭經》第一品、《起世經》第一品、《起世因本經》第一品,都講到我們的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摘自 05-03 《學佛群疑》→佛教的世界觀是合乎現代科學的嗎?)原噗~禪 心 [ctang]:-)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05-03 《學佛群疑》→佛教的世界觀是合乎現代科學的嗎?~ 須彌山的四個方向有四大洲,南方稱為南贍部洲,或稱南閻浮提,就是我們所住的世界。:-)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腰各有四個宮殿,稱為四天王天;在山頂有三十三個宮殿,稱為忉利天。可是依據現在的地理學和天文學的觀點,我們無法找到須彌山,也不知道另外的三個洲在哪裡。:-)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如果說須彌山的神話,就是起源於印度北方的喜瑪拉雅山,是比較妥當的;而且此一傳說,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以前,就已經在印度流傳,佛教的經典只是敘述古老的傳說,不必過於重視。:-)
立即下載
ctan 喜歡
1 months ago
續上~ 何況佛教的教義,是在解決人間生活的實際問題,不在用科學態度說明世界觀。如果一定要追究世界的形狀、型態,我在《正信的佛教》之〈大千世界怎麼講?〉一題中有所說明,不妨參考。心得:軸心(淨、敬、應)如實,業果不妄,走過留痕,慣久成習,內外時空,當下俱足,念-今心,當下心,心不同,慧不同,鍛練心,簡、淨、輕、明,含微、攝廣,慧生活;戒定依持,不妄如實,慚懺常省,步步踏實,感恩惜福,護念觀照,心慧慎行,善己利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