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咬咬
latest #40
子彈列車
一開頭先是日文廣告又開始思考這哪國片(認真
知道這部片是改編日本小說瓢蟲,不過還是困惑了一下
立即下載
還沒開始認真但補一下
會知道這部片並不是因為特技玩家
而是有一次在路邊撿了一顆玩偶(的頭),覺得那麼可愛的東西掉在路邊很可憐就撿回家整理了,但因為堆積物太多,剛好年底有跳蚤市場就出清出去。上面標籤寫子彈列車,才去查資訊,那是威秀看電影的贈品。
雖然無關緊要但對話的小姐倒是讓我想到東之伊甸的電話那端(美聲
好混亂wwww
慢著為什麼有ROG的敗家之眼(爆笑
到新大阪了,快到京都了
先吐槽一下,印象中記得名古屋站到新大阪大概需要一小時四十分左右?忘了
補一下,瓢蟲的日文是天道蟲
放開手中就會朝向天空飛去(BY三月的獅子
安眠藥讚
咬完了,先跳結論,我還是比較喜歡特技玩家耶(笑
主題:命運(殺人)
副標題:爽爽殺
極好運及極厄運
不會特別喜歡這主題大概是因為就拼命殺人吧(直接
雖然很有美感但不太喜歡(但知道很多人喜歡這一味
以拍攝跟技術而言無話可說的讚
但剛好就對殺人跟互殺這主題比較無感

電影的確有一種獨特的調性跟節奏,很明顯的不同,用來說明極好運跟及厄運的相對性,你所想的跟你實際體驗的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性,端看你怎麼認定,所以劇中會出現很多的反轉
電影好看的地方一部分大概是荒謬性(謎底揭曉前的荒謬)
與其說是反轉,還不如說是劇本(編劇?原作?)的縝密安排,演出雖然是反轉但實際上是命運本身(劇本)的表現,這點很不簡單
子彈列車跟伊坂的作品有不小落差,尤其結局走向?但也不壞
有趣的是,電影從第一幕就開始布局,電視新聞報導毒蛇逃跑開。片中幾乎沒有沒有塞東西的地方,能用到的幾乎都用了。
這部會褒貶不一是因為很吃電波吧...
看到不少去看特技玩家的是因為他們很喜歡子彈列車但覺得失望,我覺得光是題材就差很多吧…
但感覺看到極度熱愛子彈列車的都蠻…偏執?極端的。
導演大衛·雷奇亦客串飾演傑夫·舒費特(Jeff Zufelt)[9],一名被「蜜柑」與「檸檬」誤殺的披薩外送員。
也太可愛
據2023年5月的報導,索尼將開發《子彈列車》的續集,大衛·雷奇回歸執導,布萊德·彼特和珊卓·布拉克回歸出演各自的角色,瑪格·羅比正洽談演出

但我覺得這個就免了...
這部比較可惜的大概是缺乏記憶點(我自己)
滿場殺殺殺的時候我很容易發呆,但收尾我喜歡。
喜歡用蜜柑車替蜜柑復仇的那一幕(笑
也喜歡準備要上車但車就被砸了,可是人沒事
長老有帥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本來這部有在閱覽清單中,但就堆著,直到剛好看完特技玩家想說同導演就順便看吧

其實對這部評價不差,但就電波沒對上(主要是這主題沒有很愛)
批踢踢實業坊 - movie推 snowsigh : 而且那台卡車是一開頭輾過水塘撥水到瓢蟲腳上的卡車,讚 02/22 17:32
→ Mimmature : 樓上認真? 02/22 17:47
→ Mimmature : 靠 真的欸XDDDDDD 02/22 17:49
→ Mimmature : 福爾摩斯4ni?
礦泉水大概是我有笑出來的橋段之一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不小心在月台打開偽裝的箱子那段也蠻好笑的
好的,全片最有印象的應該就礦泉水了(爆笑
這部其實我覺得強的是劇情,動作只是襯托有多荒謬有多神
至少可以說服為什麼那麼多殺手能夠在同一列車上(備工作騙上車),伊些細節很細,但太瑣碎了(都殺人橋段)
音樂OK
ブレット・トレイン - Wikipedia
日本條目有多一些拍攝場景說明
說明在疫情期間無法實景戶外拍攝,大部分是在室內跟其他地方處理
選角爭議性的部分,我比較不傾向一定要選日本人,以結果而論,只要夠有特色,能夠將腳色詮釋得夠好,都很可以
都選日本人等一下會冒出來在褻瀆/暗指日本人是殺人犯也很麻煩吧(我覺得
有賣到回本,有死忠族群,難怪會想要第二部
但這麼獨特的結構跟節奏以及腳色魅力,我覺得很難被複製…
稍微重新思考了子彈列車這部電影,覺得多少有一點:

「能活下來的就是贏家」

在極端值兩端的極端好運跟極端厄運下,遭遇各種狗屁倒灶的插曲,可也得有足夠的運氣才能活到最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