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老狐狸》導演座談
主講人蕭雅全,主持人鄭怡庭
#老狐狸 #OldFox
latest #26
Q.得最佳導演?
A.因為頒獎人看了名單「欸」了一下,大概有猜到是頒獎人認識的人,也就是自己,所以不太意外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Q.後勁到現在感覺如何,有沒有更多機會?
A.跟男配提到「得獎衰三年」,雖然得獎但不會漲價,反而可能會因為有所期待而被推開。最好不要把得獎當一回事,因為相當於把肯定自己的機會讓給別人,自己得獎的時候不太被影響也是對自己的做法有把握。認為自己做的很好卻沒有贏,是第二糟,第一糟是做不好卻得了
Q.二十五年三部唱片,基本上十年一部,什麼東西會讓你堅持拍下去?
A.因為喜歡有影像表達想法。十年的間隔來自現實,臺灣電影曾經是工業瓦解的,沒人要看,無法取得資金,很多人包括我都避難到廣告。我的電影更不商業,更難取得資金
立即下載
Q.拍這部的挫折?
A.拍片時很多同時發展,哪個題目最早成熟,會先創作那個題目。真的寫那個題目的速度是很快的,就像很多抽屜放入便條紙,放入生活感受,哪個抽屜先滿就先創作出來。這部是關於同理心、階級,真正寫是七到八個月。來自我的孩子問了我很多的問題:有正義嗎?有公平嗎?來自所學有很多矛盾,他們在十歲的時候問了我很多這樣的問題,我不打算呼攏他們
最難的是跟我自己的脈絡有關,上一部是《范保德》,花很多錢但在市場上失敗,造成公司裁剪,給我很大的壓力,而做了很多改變,也就是在這部不要壓縮任何內容,但說故事的方式比較友善,比較貼近方式。上一部用自己喜歡的美感拍,很任性,時間是斷裂的
Q.角色有先設定演員嗎?
A.大部分程序有些交錯,越商業人物選擇越明確,但這部不全然那麼市場,裡面第一個確定的角色是劉冠廷,他們興趣也很高。決定原因來自一起工作過,太太看完說好像那個角色,是不是真的是那樣的人?其實是他自己的創作。當時有點怕的是不像,年齡設定是38歲但他只有31歲也不是爸爸,但他不是問題。我是用媽媽來創作,對他來說是他爸爸,這是共同的交集
白潤音是主角,以十、十一歲當主角壓力很大,就像用動物當主角。其實他在圈內小有名氣,但剛好聽說他要為了讀書息影。後來Deadline要到,就跟casting說再去聯絡試試,沒想到他們也有在等,半個小時就搞定。我拍廣告常用騙的、吼的對小演員互動但不喜歡,白潤音很特別,可以用大人的方式溝通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Q.批評說母親的缺失是刻意的嗎?女性是否太過片面或為了劇情需要?
A.這次被問過性別問題,不過上次《范保德》更嚴重,「全部都是雄性動物,這是什麼電影啊」。我上次還有脫逃機會,「但我上一部是拍母女」,但我這次又是拍父子,就會被問。其實被觀眾問才有意識,我沒有意識在拍父子,女兒聽了會生氣想說女兒在哪裡。其實想拍的是世代的影響和交互作用,長輩很常寫成父親,但我並不同意我是沙文念頭去做這些配置。很多人說女性的遭遇太過悲戚,我認為即使是今天,性別的對待還是有傾斜的,更不用說三十年前。票據法,以前都是丈夫簽、太太坐牢,我並不同意拍攝女性的悲戚造成男性的優越。我來自一個非常女人的家庭,但我也不喜歡作品充滿政治正確的審查,我不喜歡它優於什麼之上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Q.音樂為什麼用混音成父女合唱的版本?
A.這個故事寫完是1990年代,侯志堅和我當時很沒創意想用1990年的音樂,陳淑華、江蕙,因為大家都這樣做。但我自己是很不舒服,就覺得音樂淪為時代采風。我認為音樂有把人瞬間帶回時空的魔法,帶回初戀、旅行,就想「好,我要這樣用音樂」。後來選的兩首老歌都不是那個年代,但都來自兩個角色的少年時候。廖泰來和楊君梅是很悲傷的故事,希望有音樂可以回到他們平等的時候。另一個考驗是有什麼可以讓小孩可以和六十幾歲的有錢人平等對話,我首先要把他拉回十歲的時候,讓他們平等對決。需要謝老闆十歲的歌,來自日治時期的民謠
Q.有沒有剪掉很可惜的段落?
A.後來漂亮姐姐和楊君梅怎麼了?後來漂亮姐姐會和廖泰來成為一家人,楊君梅還是很悲傷的故事。謝老闆和華哥、廖界和其他小孩的友誼都剪掉了。很多人都會說導演被逼迫,但是我自己去做這些修改的,可能跟《范保德》複雜的時空交錯有關,我覺得很美但可能會亂掉,我希望我可以記得這次的初心,如果這樣我要學會把大人世界剪掉,專注在孩子。我不確定我會不會後悔,有些兩三年後會,但現在不會,有些作品就和作者的生命亦步亦趨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Q.是否跟監製有衝突?
A.侯導、小坂史子、林逸心,侯導滿好的,不知道是放心還是不想管我,劇本、剪完會討論一下。後來他身體不太舒服,就沒有再去煩他。另外兩位最辛苦的就是錢的問題,不停交互討論,我是能省就省,對方努力協助,拔河、小小的衝突都來自這裡,內容則沒有
Q.拍MV、廣告的資方呢?
A.商業影片完全是另一個價值觀,已經有預算了,由上而下:代理商→廣告商→導演。我會盡量讓每一部商業作品和自己的價值觀有所交集,不想跟任何人說「我對這件事情沒有任何感覺,我只是需要錢」。美白廣告希望我說「白就是美」,這我不認同,我覺得我可以說的極限是「白也美,黑也美,如果要白可以找他們」,其實真的很矛盾我還是會離開。我會偷渡進去,改腳本什麼的,公共媒體將這些傳播出去。電影的話,會有自己想說的故事,我會負責找錢,這兩個是全然不同的故事
Q.會想到《百老匯上空子彈》作家寫不喜歡的東西。對於結局的想法呢?
A.第八稿完結,前三稿停在1990年代的父子和解,我對這個結局心裡有些過不去的地方,如果簡化,就是有個孩子被黑白影響,在利他、利己之間拔河,如果停在1990年代,就會變成建議回到父親的價值裡頭,但這是我想給孩子的建議嗎?如果廖泰來是我媽媽,我要告訴我的孩子用他們祖母的方式和今天的世界生活嗎?我開始想像謝老闆對這孩子是全然負面的嗎?他有機會變成開啟另一扇窗戶的人,如果有信心,這孩子走到四十歲會怎樣?我的姐夫是建築師,很多利他、利己的矛盾,業主常在想利己,但從建築師角度常會想到環境,我發現我在過程中也是充滿了謊言,想要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這些來自最商業的廣告世界,我如果還有些利他的念頭,也來自母親。在2022年他變成什麼人,會不會是對孩子更好的建議?我沒有美化這個世界,關鍵是選擇。我改變兩件事:2022年原在開頭,沒頭沒尾,因為我假設觀眾會看兩次XD
Q.為什麼是理髮店?
A.很多細節都來自我媽媽,關瓦斯、滴水、家庭代工,家庭理髮店是我媽媽的夢想,住商合一,可以順便顧孩子。唯一被我變動的是薩克斯風,我在想會有同理心的人常常心思很細膩,會對文藝比較有感覺,我媽媽則是彈鋼琴,因為我們以前在教會
Q.電影後半,停在金魚的用意?謝老闆27分鐘才出現?
A.魚缸的好處是兩個人的對話有點沉重,謝老闆才剛說過讓孩子崩潰的「在意他人感受的人是失敗的人」,這是給人一個暫停。謝老闆晚一點才出現是典型的啦,編輯很多SOP,角色登場的Timing和手法,就是先讓父子的世界建立好,會打擾世界的人晚一點才出場,還要打雷,雖然臺灣十二月不打雷。其實我一直壓縮希望他早一點出現,但父子世界不完整打擾不夠強,剪接總共36個版本,謝老闆的出現不斷校正
Q.影響的導演?是否對話或偷渡?
A.現在正在美國上片,明天會在香港,六月會在日本,中國還沒但盜得已經亂七八糟。我本來很氣,但念頭一轉,日本媒體反問成長經驗時我說我完全就是看盜版長大的,就想說寬容一點。我是一個美術系的學生,但1987、1988我瘋狂看電影,幾乎來自七八九零年代。影響很多有塔可夫斯基
影響很多有塔可夫斯基。重慶北路有人大量賣盜版錄影帶,我和我的死黨很倚賴。太陽系的老闆品味真好!歐洲片、影展、柏格曼……跟誰致敬,其實沒有,除了高達《斷了氣》一句台詞的變形:「郵差送信,收垃圾的人手被割傷」,來自主角死前他安慰女朋友的話。
Q.面對媒體爆炸的大學生,有什麼建議?
A.我希望參與到孩子的時代,我覺得非常難。日本媒體不斷問我,同理心的喪失和什麼有關?一個是階級的遺傳,我跟我的同輩,當我們階級不同,通常來自從窮變富的過程,所以他們對窮是有概念。但三代之後,兩個世界已經沒有概念。我想講的是手機對感情的割裂,我經歷過的過程是1997年我拍手機的廣告,我們所有的訴求都是說「科技連結人」,這是這個產品唯一有合理性的出發點。我們須在可以很冷靜得看它是把人拉近還是推開。看Netflix對臉書的紀錄片,他們很後悔。我想問大家在吃飯用不用手機,這是我認為階級的問題之一
如果可以,還是跟人貼近一點點。三十年前,手機、FB,我們主張的都是拉近人。年輕人不敢看我的眼睛,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資訊的膨脹,我覺得更需要廣義的閱讀,聽音樂、看繪畫,我總覺得我的人生很多的難題,很多前輩都經歷過,他們在很多的作品都留下秘笈,而他們克服過的都留下訊息。這也是我在創作中感受到的,希望留下給後來的人:「這個傢伙也經歷過」
觀眾提問
Q.美術系出身導演如何從平面到劇本的文字到影音說故事?
A.對於別的媒材的學習,我是美術系的時候對劇本極為陌生,對於表演的指令、怎麼溝通等,都是技巧學習的過程,假如是格式一下子就學會了。《魔戒》要應徵人都不問有沒有用過3D軟體,一下子就會了嘛。他們問的是你是不是會手作的人,表示你是個在乎創造、對創造過程的困難有概念的人。源自於內心的發問、整理,在廣義的創作裡面是共同的難題,每個創作者皆有的過程
我好像都是先做,被人家ㄉㄧㄤ,再去改。逐漸遇到越來越複雜的電影討論,從分鏡到角色內涵,就不斷自我沉澱,是對創作者的檢查。被ㄉㄧㄤ就得到學習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Q.有沒有idea被人家偷走過?
A.比較一笑置之,也不是不介意,它在釐清上有困難,除非是法律的世界,不然就「好吧,他在像我致敬」、「我不是想不出別的」。自我保護來自三十年前別人教我的,把第一份劇本裝進牛皮紙袋,用郵票貼起來寄給自己,就有有年代的封條。至於聊天中就還好
Q.監製被打破的夢想:虧損、「賠錢的電影不要拍了」、票房一翻兩瞪眼,導演對學生能不能帶來一些現實的建議?
A.不建議飛蛾撲火,我對自己的思考是電影有兩種:忘掉人生、面對人生的電影。電影是商品,偏偏有時候是文化財。如果是個商品,意思就是進口餅乾五塊錢很好吃,不能問為什麼不吃國產的,我就很怕這個情勒,因為作為商品沒有這個立場。但偏偏電影有時候和文化有關係,好萊塢不會拍你的祖母怎麼搭公車、你的父母怎麼吵架,於是電影自製又是跑不掉的,但也沒有要排除商業進口。我認為要多元,同時ABCD都有。產銷機制是小眾的,一個時代在迷惑的時候,尋找答案的需求會擴大。寫實主義浮現的時候,時空都是迷惑的。義大利寫實主義來自二戰失敗,臺灣出現失真的表現主義後緊接著寫實主義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開源或是節流,不要打出很貴的預算,節流一定要。開源來自四千萬人口才能有市場規模的前提,假如只有0.05%的人對蚱蜢有興趣,蚱蜢的紀錄片能不能拍?四千萬人口才有能拍出小眾電影的餘裕。港片怎麼說?以前我們會以為劉德華是臺灣人,這是把我們的市場納入的方法。我們現在會看中國,但他的紅線很多。不要飛蛾撲火,想盡辦法永續經營,我可以在日本上片就是擴大市場,但一切選擇是求仁得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