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 日抽・Day21 ⦙ 春分陪跑營
https://images.plurk.com/1U9AeiGwSApB4LhmruYafP.jpg

從昨晚到今早,發現情緒上有點躁動。將這股躁用在工作、紀錄上就達到還不錯的進度,也零零碎碎寫了不少東西。

今早發現情緒持續是有些波瀾的,滑了下作品帳的社群、聽媽媽跟親戚討論照顧病人的大小事⋯⋯我摸摸胸口,發現以前的焦慮出來了

沒想到這張牌總結了我很大的議題,整理脈絡下收
牌卡・神聖世界神諭卡
latest #27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看了其他作者的社群經營,為每部作品都做了很好的宣傳、持續輸出貼文⋯⋯我忽然感到壓力,但一下找不到壓力源是什麼。

一下想「咦?出版社會為作者做哪些宣傳呢?我是不是該關注一下」,一下又想到每日的工作進度「唉⋯可是光手邊的東西就已經忙不完了,我沒力氣再多處理一件事」⋯⋯最後心中浮出一個問句:

為什麼妳覺得自己做不好?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啊?我覺得自己做不好嗎?

緩一下才恍然大悟,無論是看著他人能做的、想關注出版社有沒有為旗下作者做的、檢討我的工作量能⋯⋯有滿大的壓力來源出自於

我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我就可以為自己爭取、辦到更好!
奇亞
1 months ago
而我之前除了工作、畫圖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生活,整個人都只做這件事,也不會寫日記、散步、跟朋友閒聊(因為話題都是畫圖,一講到又有壓力

我才發現這個「更好」,也忽視了身體、其他興趣上的交流,只為了做到「再努力一點,就不會對不起自己的付出。
立即下載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以為這個給自己的壓力,是為了「讓我更好、尊重我過去付出的」,然而我沒看見的是同時犧牲的身心耗損。

且當我用這個標準審視我做得夠不夠,連帶也會對工作夥伴、身邊的人異常嚴厲,每件事都要在我認知的標準、期限下去完成,我才能夠安心。

其實也是一種沒有彈性的控制。
奇亞
1 months ago
會發現這是控制,正好是透過媽媽跟親戚的對話察覺到的(一個早上我跟媽媽都浮躁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因為長輩變得得時常進出醫院,媽媽與其他阿姨叔叔就開始分工、輪流照顧長輩。然而其中一位阿姨對於長輩大大小小的狀況都異常緊繃,希望能把每件醫生叮囑的注意事項都記清楚、長輩每個不舒服的症狀都能及時應對、能查找的資源都要去找⋯⋯

結果意外變成這位阿姨帶給其他兄弟姊妹不小的壓力,阿姨自己也在崩潰邊緣,覺得:

「為什麼每件事都只有我在乎!為什麼沒有人可以替我分擔!」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喔哇!寫到這突然對應了早上跟阿謬聊天的內容,哇⋯⋯無論是我對自己的嚴厲、這位阿姨想要掌握所有細節,想要要求他人協助自己的標準。

其實全部全部都源自於一種「不相信自己可以被幫助」的心情,以及「其他人是無法承接我」的不信任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先回頭講一下阿姨的情況

阿姨因為住得離長輩最近,其他兄弟姊妹各自成家、搬離老家都比較遠,所以衍伸成長輩所有大小事,都默默地由阿姨協助傳遞訊息、處理的生活模式。

而阿姨也因此長期擔起了「得把長輩顧好」的壓力。

長輩一有什麼閃失,她就會非常自責,同時憤恨沒有人可以協助自己。罪惡感與無能為力在她身上逐漸化作一種無法與任何人求助的憤慨與空虛。

同時也看不見其他人已經在各自的處境裡,盡力提供自己能做的了⋯於是阿姨無法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

阿姨的高標準讓她看不見其他種形式的愛,這份標準也許來自她對長輩的愛、想回應其他家人的期待、自己也真的想付出的一份心力⋯⋯

結果卻變成牢牢套住阿姨無法與任何人靠近的枷鎖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阿姨的抓狂讓媽媽也很疲憊,媽媽想照顧好長輩、協助卸下阿姨身上的重擔。她深知阿姨的辛苦,於是三天兩頭就北上跟著長輩住院照料,然而阿姨的焦慮卻未必能被平息,這份焦慮也回過頭來讓其他成員更加磨耗。

在阿姨身上,我們其他旁觀者能感受到她內在已經失衡了。透過早上媽媽講電話的語氣,能知道是來自阿姨那邊的討論。

一旁吃早餐的我還在社群焦慮,然而一看見媽媽跟阿姨的情況,我突然明白那種:

再努力一點!我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大家才會沒事!事情才能被辦好!

是多向內撕裂自己、築起高牆獨自奮鬥的痛苦。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回頭思考我有沒有辦法像其他作者那樣經營社群⋯⋯可以,但目前我更想照顧好身心

我可以,但未必要如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時程、節奏去做,因為過去我的理想節奏都是完全沒顧慮身體跟精神承受度的。

這次工作光是團隊問題就已經讓我分身乏術,好不容易才稍微站穩一些些⋯騰出了點生活餘裕,結果我才剛有了餘裕,又想找另一個難題給自己鑽進去XDD

也是好事啦!表示目前的工作節奏雖然不到非常穩定,但我的心態已經比去年鬆了~才能有新的煩惱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的身心一沒顧好,團隊也會跟著垮,雖然看似仍有「可以更好」的地方,但其實當我真的去做了,也未必真的會「更好」。

就像阿姨真的記清楚了醫生大大小小的叮囑、排了最完美的時程,將自己逼到極限,也想將其他人帶往這個她心中最好的狀態。

卻在其中燃燒了自己的心力,產生了:
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怎麼還不行!」的嚴重挫敗感、罪惡感與自責感。

阿姨已經無法辨別有許多事不是單憑個人努力就能達成、掌控的了,她將自己的價值與長輩的健康劃上等號。長輩垮了,她也垮了。

換到我身上,這份拼盡全力就是將「作品的好壞與我畫上等號」,盡力了作品卻未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我會將這付出卻無法回收的努力回頭崩潰自己。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再延伸到跟阿謬的討論中,為什麼我會這麼想要「自己一個人解決全部」,是來自於一種底層想要去「保護、照顧他人」的心。

這是我們倆挖掘的個人脈絡,未必每個人都是如此

一開始出現「保護」這個字時,我還沒能懂,但隨著我們回想起一件件發生過的事件,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不願意求助」會與「保護」相連。
奇亞
1 months ago
我自己的脈絡會是這樣:

我想要身邊的人都好好的,我們可以共創一個和諧、美好的相處狀態。這個和諧能讓我感到安心。

看到他人有脆弱,或群體中有衝突時,我會變成「照顧模式」。對個人,會想要想辦法去回應對方需要的陪伴。對群體,即便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能處理的,我也想安置各方的不舒適,讓大家可以回歸舒服的相處。

我把自己的需求、狀態放到「他人之後」。為了整體的和諧,我忽視了自己的關係中的需求、極限、能與不能。

面對他人時,我逐漸產生了一種「現在你需要我,所以你承接不了我」的退後。當我在照顧其他人時,很底層很底層的我開始不認為「真實的自己、無法照顧你的我,也可以出現在關係中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因為他人需要我將自己變成「照顧模式」,我也發現這樣的自己好像因此在關係中被喜歡了,我也創造了「好像是我想要的和諧,只是這裡面只有我沒有被照顧到」的環境。

於是更加深了「對方是無法接受真實的我」的信念。
奇亞
1 months ago
於是當我痛苦、辛苦時,默默變成不敢求助。潛意識認為求助了只會有負向回饋(因為他人是需要我照顧的,我得很努力才能擁有和諧安心的環境),我開始獨自奮鬥、做什麼都一個人、給自己相當嚴苛的要求。

在關係中習慣照顧其他人的感受;在工作中覺得結果不好都是我的問題;在衝突中不斷退後自己去理解各方的需求,卻變得面目全非,想按他人的想法、需要去改善,卻怎麼做都不對、沒有人能真正滿意,甚至會被事後評論。

想要創造和諧、安全的環境,最後卻只有自己最不舒服。不敢求助,感覺身邊人對自己的要求很多,沒達成這些要求的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喜歡、不值得被愛」。
奇亞
1 months ago
最初想要大家都好好的,想要身邊是舒服、安心的環境,延伸到後面,卻將「無法和諧的所有原因歸咎於我不值得」。

回頭看整串的梳理脈絡,會發現這裡面每一層行動都有「做不好是我的錯」的想法埋在裡面,於是最後已經將「沒有成功達成想要」與「自我價值」深深連結在一起。

要找出線頭,已經找不到了
奇亞
1 months ago
把所有問題都與「我」掛鉤,這個角度中就已經「完全沒考慮自己的能力上限、能與不能」,底層也有:

是不是我再努力一點,再多嘗試不同方法,甚至我能力更好,這一切就會變好?

從沒想過我的每一個行動當中「全都沒有考慮自己」,沒有考慮自己,又怎麼會有自己也舒服的結果呢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早上跟阿謬聊了快四小時www 沒想到直接統整了整條線索!!

我從沒想過這在關係、在工作、在家庭⋯⋯在各方各面的不舒服,原來起於想要和諧、想要保護他人心情的那個願望。

退後自己,成全關係、成全作品、成全一份成就的背後,很可能都沒有真正的自己(即便看起來是為自己好的事也一樣

才延伸到現在,變成一種煩躁、處處不舒服、再也無法忍耐,無法像以前繼續下去,想要改變的動力。
奇亞
1 months ago


四月真的是大清理的月份耶⋯⋯每一件遇到的事情其實都戳在這個點上,每一份情緒也都打到這個痛點

全都在宣告、提醒我自己「真的無法再這樣下去了,我會面目全非的」。

我想珍重自己的限度、珍重自己的感受,遠離不適合的關係,將我的心力投注在我可以、能夠且值得的人事物上。

也就是說,不是「每件事都往我身上砸」,被動被議題掃到,而是「我自發地明白了自己的變化,於是付出行動」,主動想要去改變。

都是為了成為、看見、珍重真實的自己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成為自己不會迎來過往糟糕的惡事,那是因為過往我還不明白。

直到今年我終於明白了那些經驗背後運作的是什麼,我可以選擇,便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也就自然不會再被那些事困擾到,甚至可以沒有被困擾的情緒

其實前天洗牌難得地飛出兩張牌,一張是代表衝突、改變的「水元素」,一張是畫了和平鴿與彩虹意象的「鴿子」。

這天也是收到阿謬訊息的晚上

當下看覺得是非常鮮明的訊息,表示「不再重複過往模式,且會帶來想要的蛻變與結果」之意。沒想到是這個意思!!

(我還以為又要被撞一次⋯扛不住⋯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今天抽到「兔子牌」,在之前的整理中是「被親近的支持群體接住、幫助之意」,真的有夠巧跟阿謬相互整理了彼此的心得!!

講到偷偷在螢幕後泛淚www

我們也聊到可以看手塚治虫老師《佛陀》這部漫畫,結果翻第一篇小故事就跟兔子的自我犧牲有關。

喔幹!!之前抽到兔子牌,也是「在群體中自我犧牲」的主題耶!!!是跟媽媽聊天聊到兔子島的故事發現的⋯⋯天啊這個對應 嗚⋯⋯

當時聊到兔子社群為了「共好」,自我的消逝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對那隻犧牲的兔子個人來說,牠當然就無法享受到這個共好是什麼了。

牠既是偉大的,也是消融的。@chiaulmas - ⦙ 日抽・Day4 ⦙ 春分陪跑營 雖然只進行了四天,但有發現一醒來就起床、不...
奇亞
1 months ago


我今早才因為又重複抽到兔子,問U問了好幾遍:「啊是不是我沒洗乾淨?

他都說不是不是,就是這張。

沒想到真的是!!!我的議題是兔子議題!!!!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真的好感謝阿謬找我一起聊聊天 好棒喔⋯⋯收獲量多到我跑回去睡了一覺www起床又去公園繞了一圈www才回頭可以整理出這些文字。

昨晚還想著嗯⋯今天要趕什麼進度⋯我要把這一坨東西幹完,沒想到就這樣因為聊到四個小時,直接舒舒服服放了一假

但收穫好多,能這樣交流彼此一路而來的心得很高興,真的很感謝也很開心!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難怪前面會抽到一堆蛇蛇牌,蛇蛇幫我疏通了糾結的煩惱!!!

既有「複雜的繁思」之意,也有「順著線頭解開」的意象,想到當時毒與藥一體兩面的聯想。對應回今天的討論,真的是在各自辛苦的歷程中找到釋放彼此的線索⋯⋯

蛇蛇牌,我也記住你了
_阿謬/ㄐㄣ
1 months ago
奇亞!!!!尼的整理好完整!!!!!!

我覺得當我們能照顧好自己的需求,自我的立場也會隨之而確立,這樣的做法,反而遠勝於我們過去疲於說服照顧他人的循環,因為我們已經做好該做的,至於他人要如何回應,已經是他的事了。

對方的回合始終只有他能發球,我們無論如何只要專注在自己的每一次接發球就好。(不知這比喻為何突然出現,打出來後好想去看排球電影w)
_阿謬/ㄐㄣ
1 months ago
完全沒發現我們聊的內容會呼應尼的卡牌wwwwwww超級神奇wwwwwww
兔子的部分看到奇亞的印證我整個頭皮發麻,原先只是一直想起這部漫畫,結果...重點是....兔子.....哇......

其實在和奇亞聯繫的那一晚,我也有些猶豫不知怎麼開口比較妥當,結果反而是想到那天卡牌有一個詞是"與他人合作",我就想說好啦拚惹
能藉由卡牌建立起連結、帶給我們嘗試的勇氣真的很神奇......

我也好感謝奇亞,對話結束後我也是躺回去睡wwwww
只是我沒有在對話當下紀錄的習慣,感覺昨天的收穫還要慢慢消化然後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線索並且記錄下來.......真的好開心能有這一次的交流!!!!
奇亞
1 months ago
Audrey_909S: 喔喔我是把這次談話當做一次SRT來記錄www不是每次跟人聊天都會寫筆記

沒想到阿謬這邊回饋的「對方的回合始終只有他能發球」,有治癒到我這兩天的壓力⋯!

我常常會想自己是不是再做得更好、說明得更好事情也會變得更順,後來發現底層真的是「不信任自己當下的選擇,也同時不信任他人」的不放心,導致事必躬親,還壓力異常大

「被幫助」真的是需要練習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