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少年電影》有雷

先說我流結論:
如果熱愛排少、想付費支持、想第一時間追更、喜歡電影院感覺的人,可以買票進場。
如果是個只是想補動畫、純粹當追番其中一環,且等得起的人,那麼我建議等影院下檔上串流平台再看。
latest #16
我認為排少電影是個優秀的續集篇,但稱不上優秀的電影版。
最讓我失望的是節奏。
我平時是會看現實球賽的,所以先說在前頭,我對於排少劇場版原先的期待是:一場精彩的球賽。
但實際上我看到的是:碎片敘事、回憶穿插、連續動作畫面少、精彩好球的鋪墊不夠。
整體來說,排球少年劇場版貫徹了「續作」的特質,製作面向更偏已經看過前四季的觀眾。
雖然能感覺的出來,劇場版著重描寫的心理狀態是黑尾研磨的,同時還稍微交代烏野音駒的恩怨歷史,但要說的話,就是不夠。
體驗最明顯的,就是研磨沒接到那球,然後倒在地上,終於覺得打排球很開心那段。
唉,花了大篇幅在研磨倒地之後其他人的反應,日向吼叫、黑尾大笑。
可是,可是,我看漫畫的時候最喜歡研磨像貓咪一樣接球。
那個動作,完全展示研磨對排球的投入,願意做出那樣的動作。不愛運動、討厭流汗的他,竟然也會投入至此。
這個動作已經足夠讓黑尾、日向他們理解了。
更能讓「已經看過前作的」觀眾理解。
立即下載
不是說不需要那段演出,而是時間太長了。
是比例的問題。
我更傾向於用連續鏡頭描寫研磨的動作,適時運用水平視角或是低鏡位,在觀眾視線跟研磨幾乎同等的時候,再甩出那個動作和音樂。
沒錯,音樂暫停也可以留在這裡。
我打這段的時候,我腦內有類似的畫面印象,但不記得是不是這段了。
如果是,那我很抱歉直接記錯,但還是想怪罪後面那段大笑直接洗掉我的印象。
還記得有一段是直接用研磨的第一人稱視角在看球賽,我其實對於這個分鏡不是很滿意。
就如我說,我是個「來看球賽的」,而不是「來打球的」。
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堆砌研磨的心境,然後再使用第一人稱視角的運鏡模式,那麼效果會好很多。
不適切的地方在於,這是一部「群像劇」、是一部以「排球運動」為主題的動畫、這是一部長度只有90分鐘的「電影」。
首先,群像劇使得第一人稱視角變得不宜。
因為觀眾沒有足夠的共情,以至於這段『被迫的專注度』,只能用來堆砌接下來的張力,而不能共情視角主人。
我認為這個鏡頭放在研磨身上,儘管本作已經是續作性質了,依舊欠優。
因為前四季的主角是日向。
這個鏡頭如果讓給他,那麼我的怨言會少一些。
其次,「排球」是競技運動,競技運動重點則在勝負。
毫無疑問,運動賽事是殘忍的,是結果論的,是成王敗寇的。
當你不是前線戰士,你就只是個關心結果的旁觀者。
旁觀者永遠無法體會前線戰士的焦灼心境。
藝術可以彌補這點現實上的缺憾,但直白地說,排球少年不是文藝向,它更適合展現出激烈的戰況,引得觀眾熱血沸騰。
體育運動何以讓觀眾有「參與感」?為何世界如此風迷競技運動?
是因為觀眾有參與感,並且會將自己的成敗榮耀,投射在支持的隊伍或選手身上。
但這種支持是來自於理解嗎?
絕對不是,我更傾向它來自於盲目的激情。
因此我認為,著重競技的動畫電影,不適合第一人稱視角。
最後,電影載體使得此鏡頭格格不入。
基本上還是那件事情,不夠共情。
情緒與理解無法被襯托,這種運鏡技巧最終提供的,只有鋪墊氣氛而已。
那麼就要看鋪墊之後,給的爆點足夠與否。
距離我看完電影,事隔一個禮拜了,看來這個爆點對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才有這一長串抱怨。
不過節奏精彩時刻我還是願意配給夜久西谷、黑尾月島之間的對決。
黑尾從後排插上,那段鏡頭跟著他的背後一起走位,那段流暢與力量的結合,終於有讓我在「看一場排球賽」的感覺。
回歸前言,我想看的是一場宿命的對決,重點在對決,宿命只是點綴。
我身為進場的觀眾,無論是電影場還是球場,想看見的就是精彩的比賽。
全神貫注的勝負,技巧的交鋒,攻勢的來回。
如果我理解雙方的歷史,那麼會讓我更加期待這次比賽的內容,且情緒烘托得更到位。
也就是說,「宿命」吸引觀眾進場,「對決」才是能否讓人拍案叫絕的重點。
顯然排球少年電影版並沒有帶給我一場精采的賽事。
一個禮拜腦內都在把排少電影版跟灌高電影版比較,我認為灌高在選取賽事上有優勢,而排少因為垃圾場決戰是卡在中段的劇情,會更具改編上的困難。
我有想要比較的意思但是不是現在,而且灌高電影版的節奏配置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暫且不提
希望我下次想到要寫的時候,不要因為被泥翁龍頂飛就直接忘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