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發現邊吃飯邊聽的話,課堂內容聽完就忘了,我決定這次邊組模型邊聽課邊打筆記(欸11. The Rise of Athens (cont.)Introduction to Ancient Greek History with Donald Kagan
梭倫改革的內容我每次都忘記(
#歷史 #古希臘 #雅典
latest #59
https://images.plurk.com/2C3E6Xn9SHIcBTwDnlcD4w.jpg
然後這是我正在組的死亡擱淺三輪車
單字筆記:
aristocratic 貴族的
紀元前623年的庫倫政變是一種人們對德拉古法典的反對聲應的表現;因為大事小事全部判死刑對一個緊密的社群來說可不是保持凝聚力的好方式。
同時唯一了解法典內容的又只限於貴族組成的執政官,這很明顯不公平
立即下載
單字:
庫倫 Cylon of Athens
德拉古法典 The Code of Draco
codify 編篡成法典或條例
severity 震驚
地位日漸提升的重裝步兵階級人民逐漸對握有司法解釋權的貴族形成壓力了
placid 寧靜 和平地
另一個追求/導致改革的要因是希臘基於經濟與糧食生產需求而第一次建立了海外殖民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古典希臘七賢之一的梭倫出現了
卡根教授:當然有名的代價是很多人會把梭倫的故事添油加醋,說他曾經這樣說那樣做。
梭倫:I didn't say that shit.
根據梭倫的詩歌跟希羅多德的紀錄,約略紀元前6世紀初,雅典(或說整個阿提卡)農民面臨嚴重的奴隸問題。
單一作物的農業形式使得農民一但收成不好就會面臨巨大損失,連續負債的結果是連自己都成為債主的奴隸。
古典希臘七賢的名號感覺戰鬥力很高啊
mekokiwi: 感覺聽起來就是很高位的キャスター(?
coliuko: 冠位級的吧
軍事史學家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應該是這位沒錯)的論點說此種農業欠收導致的社會與經濟,起因大致可分為兩點:
1.人口增加,新來的農家所得到的土地本來就不一定適合種植橄欖這種當時主要的經濟作物了,收成利益當然不好。
2.從紀元前4世紀起雅典就開始進行的森林砍伐更是令前者雪上加霜(MAYBE?可能?不確定?沒有直接的關係的說明
兩個因素隨時間演進下,到了梭倫被任命為獨裁執政官時,雅典面臨了大量農務失敗的農民成為奴隸的狀況
更簡單一點講是土地使用方式與人口增加的長遠後果
inherently 本質上的 內在的
迫使雅典進行改革的除了對同胞的同情心外,(我認為)更實際的威脅是當窮困層受苦時往往會導致革命與僭主政治的上台。最好的例子比方邁加拉(Megara)、柯林斯(Corinth)、甚至是遙遠東歐的斯泰基(Scythian)等國家都發生過這種情形。
雅典既得利益曾對庫倫政變猶記於心。對僭主政治的恐懼是促成雅典跳出舒適圈進行改革的主要推力
Sole Archon一詞比起獨裁執政官,唯一執政官好像比較貼切;但話說回來他握有的權力也跟獨裁差不多了?
卡根教授:雅典人真的是夠絕望了才會用這招,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大家聚集起來一起討論出最有效率的方案
moderate 和譪 溫和
why 梭倫?
梭倫在對邁加拉的軍事行動中證明了他的領導才幹,他所寫的詩歌也表明了他是個有非常說服力的溫和派中產貴族階級
單字:
moderation 適度、適當地

當時德爾斐的阿波羅神殿是希臘的宗教中心,非常推崇....自制主義?
對應的希臘語:Sophrosyne,原義為「了解自己」銘記自己只是個區區人類,不要妄想貪圖自己所不及的。

卡根教授:有人酸希臘人這麼崇拜自制主義是因為他們之中真正做到的沒幾個。
休息一下。邊組模邊聽邊筆記的效率跟邊吃飯邊聽一樣糟
梭倫的經濟改革:
免除所有牽涉人身自由的債務,但保留其他所有種類的債務;因為同時滿足窮困層跟債權主(貴族)是不可能的。
而且此舉避免土地重劃,因為土地重劃勢必得動用武力,這導致僭主統治的第一步。

實際上梭倫的改革並沒有任何立竿見影的立刻解決眼下的問題,而是爭取到時間讓後世有餘裕來解決問題。
單字:
ameliorate 改善
梭倫的做法是改善眼前雅典人民的人身自由。
adequate 足夠的
實際上到了紀元前5世紀時決大部分的雅典人都有足夠的家族農地供應他們過上相對滿足的日子了
雖然大地主、大富豪跟極端窮困層還是存在,但是在這光譜的兩極端間存在著一塊相當大的灰色層人民
此種經濟狀況為國家帶來穩定、自我管理的可能,也使諸如前4世紀的亞里斯多德等偉大哲學家有誕生的溫床;畢竟生活舒適安逸了才有辦法去想東想西、探求這研究那的
根據亞里斯多德等史料,梭倫還改革了貨幣幣值以利於愛琴海和更東邊區域的貿易
另一個重要的改革是梭倫鼓勵種植橄欖與葡萄這種經濟取向的農作物;多樣性等於風險分散嘛
公民權改革:
一直以來雅典都非常排外。他們認為他們自古就在阿提卡地區生活了,我們即雅典。
直到改革前,獲得雅典公民權的唯一辦法是你的父親是雅典公民。

但梭倫讓有一技之長,如製作陶器、雕刻等等的工匠也可以成為雅典公民。此舉讓雅典在日後成為一大產業經濟中心。
除了社經改革之外,政治的改革我認為是最劇烈的了。
起先只有貴族階級有資格參與政治和司法,但現在階級劃分改以財富─正確來說是農作物產能─劃分;一年產出500桶(medimnoi)的人家,剛剛查維基叫「五百桶戶」。
次一等的,300桶的人家被稱為....教授說叫cavalrymen,騎兵戶?
再次一等為200桶戶,不滿200桶的人家為社會最底層
專有稱呼:
500桶戶: Pentacosiomedimni
300桶戶:hippeis(古希臘語的騎兵之意
200桶戶:zeugitai(套軛者、軛牲
200以下:thetes(戰時擔任輕裝步兵

唯有頭兩層,500桶及300桶才有資格參選執政官,200桶戶則為重裝步兵階級。
梭倫為200桶戶設立了四百人議會,但因梭倫改革沒有被完全實踐,四百人議會沒有正式實施過。
magistrate 地方行政法官
梭倫此舉同時也建立了一個可供公民上訴的法院(Heliaia)
過去法律判決都是地方行政官判了就完了。但上訴法院出現後,不服地方行政官判決的人可以到這個由所有成年男性公民(甚至包括thetes層)主持的上訴法院進行上訴。
梭倫依然讓貴族─或者說富豪這種新權貴階級─享有執政官特權,但也讓平民層有上訴法院這個手段可以制橫。
上訴法院Heliaia成員有6千名公民,有事真的需要動用到上訴法院時會從中抽選出需要的人數擔任審判。雖不清楚在梭倫時代抽選方式為何,但如此直到審判開始前沒有人知道審判者是哪些人,以此避免賄選。
卡根教授:聰明如梭倫明白,身為一個中庸的自制主義者代表每個人都不爽你。

梭倫在要求雅典他的改革十年內不得變動後,他也跟著離開雅典,十年不再返鄉。
strife 爭論 衝突]
dispute 爭議
梭倫的唯一執政官的一年任期結束後,雅典陷入數年的政治混亂,甚至無法選出執政官來。

於是堅定的地域主義貴族紛紛登上奪權的擂台,其中三大勢力分別為:
帕拉利亞(Peralia,阿提卡半島 Hymettus山脈以東的東西側沿海地區)人,以麥加克勒斯(Megacles)為首的海岸派。
佔據阿提卡中部地區,擁有肥沃土地的平原派(Pedieis),其領袖名為利庫爾戈斯(Lycurgus)。

海岸派擁護梭倫改革,而平原派則是傳統貴族主義的代表,意在推翻梭倫改革。

第三大勢力為diakrioi,又稱hyperakrioi,是與阿提卡中央被山區所區隔的東海岸地區;hyperakrioi意為山區彼端。
他們的領袖是庇西特拉圖(Pisistratus)
爆雷:他贏了
庇西特拉圖的山地派代表的是平民層。
庇西特拉圖是對抗邁加拉戰爭的頭號英雄,以感到生命有危險為由要求追隨者們提供他一支親衛隊,前561年,他以這支親衛隊的武力為後盾攻入雅典衛城,自立為僭主。
5年後的前556年平原派與海岸派合力推翻庇西特拉圖並將之趕出雅典。但這段放逐期間庇西特拉圖四處與他國僭主打交道,累積財富並雇用傭兵。
他趁著平原派與海岸派彼此鬥爭時帶著傭兵回到雅典,並與海岸派的麥加克勒斯之女聯姻結盟,打敗了平原派。
除了軍事實力外,亞里斯多德記載說庇西特拉圖將他美麗的女兒打扮成雅典娜女神,再讓部下給女兒抬轎在雅典遊行說我們的守護女神雅典娜派庇西特拉圖回來了。
古人真好騙。
但是庇西特拉圖重新成為僭主後並未與麥加克勒斯的女兒產下繼承人,而是確保他自己的兒子成為下一任雅典僭主的繼承權不受挑戰。
麥加克勒斯當然不滿意,便與平原派結盟,再次將庇西特拉圖驅逐出去。

庇西特拉圖再次雇用了傭兵,特別是阿提卡半島東側的尤比亞島(Euboea)上的埃雷特里亞(Eritrea)騎兵。
光查eritrea查到是個非洲國家,嚇死我了想說他跑到那麼遠去喔
庇西特拉圖與埃雷特里亞騎兵在馬拉松登陸,此地有平坦開拓的地形讓騎兵得以發揮實力;原來馬拉松在希波戰爭前就有過這種大事件啊。
馬拉松同時也是庇西特拉圖的老地盤。在支持者與傭兵的簇擁下,庇西特拉圖在阿提卡中部的帕倫尼(Pellini)之戰中打敗所有對手,三度登上雅典僭主之位。
現代英文的tyranny是獨裁暴君的負面意義,但是古希臘的僭主tyrant一直到柏拉圖才被賦予負面意義。
庇西特拉圖做為僭主統治雅典走的是溫和理想路線。他落實梭倫改革,甚至後世將庇西特拉圖統治期間稱為雅典的黃金時代。

庇西特拉圖治下的雅典四百人議會與執政官如常選出並發揮功能,但是他確保自己的人馬位居要職。

庇西特拉圖也收服了他的敵人。與他為敵的如麥加克勒斯等貴族家庭雖被流放,但他們一定有達成某程度的協商。在他兒子擔任僭主時,麥加克勒斯的親族甚至被選上成為一名執政官。
換句話願意服從庇西特拉圖的話你還是有機會重返政治舞台的。

庇西特拉圖另外的德政還有舉行巡迴審判。
梭倫雖然建立了上訴法院,地方人民如果對地方強權的法律判決不服的還有管道可以上訴。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舟車勞頓的跑去衛城上訴。
庇西特拉圖的巡迴審判便利了地方人民不用跑個大老遠,但此舉還是方便他削弱地方土豪強權的力量。
庇西特拉圖另一個舉動依然沒有定論,但他可能賜予了過去政敵貴族們一些土地來給他們摸摸頭,別再與他敵對了。

再一個有史料記載的是庇西特拉圖會給予或貸款金錢給有需要的農民,讓農民可以購買更多土地或是農作物加工器具來償還他們的債務。

庇西特拉圖也立法規定每戶農家都要向他上繳5%的收入。這5%稅收不光是庇西特拉圖的財富收入,也是他貸款的資金來源。看起來是個雙贏的局面呢。

卡根教授說了一個故事來說明庇西特拉圖的特色:
庇西特拉圖有次出門遊歷時來到一個鳥不生蛋的山區,看到有塊地就問地主說:「老鄉啊,你這塊地產什麼啊?」
那個刻薄的老地主回他說:「俺這塊地產石頭! 你儘管拿走你那5%吧!」
庇西特拉圖聽完不但沒有生氣,哈哈大笑地宣佈這老地主從此永遠免除稅收。
第11課終於結束了(
需要重聽跟訂正的地方:
梭倫鼓勵農民種橄欖跟葡萄,多種種不同的農作物,那收成一槓龜就家產盡失的單一作物是什麼..........?橄欖?

上訴法院並不是讓平民制橫而是安撫平民,讓他們有一個對貴族判決不滿的話有一個疏發、平反的管道
當時的人應該很不滿梭倫,大刀闊斧改革然後馬上離開留下混亂的政局...
mekokiwi: 嗯.......
梭倫出走的原因是他清楚他沒有光譜兩端的人都完全滿意,沒有走向任何一個極端=兩個極端的人不爽他。
他離開是出於保護自己的安全。
的確梭倫離開之後,政局混亂到好幾年選不出執政官來。也是這樣亂才導致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的三派黨爭。
真他媽好險最後勝出的是庇西特拉圖
簡單看一下梭倫改革時碰到的雅典問題:
人口階層的流動僵化:有公民權=有參政權永遠只有這群土生土長的阿提卡人。
土地耕作碰到問題:每個人都種同樣的東西,但是適合這個作物的地方就那幾個。而且務農有很大的運氣成份在,一兩次欠收那戶人家就完了。
梭倫改革目標只有做到改善,為雅典爭取一些改變的喘息時間。因為太直接的根除某一項因素會帶來很大的問題(這就是他的自制、中庸主義
梭倫改變的是:

廢去需要賣身當奴的債務
引入外國人公民、數百桶戶這種權力階層的重新劃分法為雅典人口與權力階層構造注入新血

鼓勵多種植不同經濟作物,改革幣制,讓農民賣作物賺錢來養家活口變得容易些了。
想像一下我是個住在阿提卡外面的工匠,我除了有塊地可以種些作物加工成商品外,俺打的鐵器賣得也不錯。
然後我就可以跟梭倫申請雅典的公民權來賣東西賺錢。
收入夠好的話除了打鐵本業還可以再買多的農地來增加作物收成,幾年後我就可以選執政官了
啊當然也可以想像平原派、海岸派這些雅典純血主義派(?)看到一些麻瓜(?)土財主突然一夕之間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瓜分自己的政治權力有多不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