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RayST
2 months ago
這是單純的發廚噗。
莉茲與青鳥第二回合以上逐漸開始有摳細節的餘裕,雖然自己摳很慢但就是要慢慢重看N次才好。
以下大概還是希霙相關:
latest #10
RDRayS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那天跟小夥伴半開玩笑說:
考慮到叛逆那邊,自己的利益VS.規則秩序的那兩個人還沒和解,反而莉茲與青鳥這邊甜度還比較高。


#加油啊,迴天
RDRayST
2 months ago
好啦重點回來:

開頭和結尾的對比,因為對比得很明顯所以忍不住多看了幾次。順帶最近也在聽bgm所以——
開頭那首是wind,glass,bluebird
結尾是wind,glass,girls
RDRayS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bluebird沒有複數,也就是只有一隻。

結尾的時候其實有好幾個畫面有表達出青鳥(成群,或成雙)齊飛的意象,那這裡的「一只鳥」的隱喻就很有趣。
立即下載
RDRayS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其實開頭希霙二人的關係應該確實是存在某種「角色關係」的要素的,大概是「一個是帶領者、一個是跟隨者」那種狀態。

帶領者只管往前走,跟隨者只管默默跟著就好。角色位置站好,關係就會很互補、很平衡,但是這種「角色扮演般的」關係其實對溝通不利。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希美對於霙要報考幾所大學這件事,竟然不是問霙本人,而是問夏紀。
RDRayS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也因為這種「角色位置」往往會省略溝通,希美會覺得霙是否在疏遠自己(明明就沒有),一開始提議要「好喜歡的擁抱」時,因為「顧慮霙的感受」而中途作罷。

其實初看的時候還以為希美是有意作弄霙(初看時很多細節都漏看了OTZ),其實才不是這樣,只是二人對「尷尬空白時長」的忍受範圍有落差而已。

希美對尷尬的空白時段可以忍受的時長大概三秒,但是霙的反應速度要五秒以上。電影中可以很明顯看到霙好幾次因為反應速度太慢錯過開口表達的時機。這也可以算是習慣於「跟隨者」這個角色位置的症狀。
RDRayS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電影後期其實可以看出來霙逐漸在努力把反應時間縮短,甚至能搶先希美說出happy ice cream。

不只如此,希美這邊也是有意在配合霙的步調。disjoint→joint是在這種情況下達成的。
RDRayST
2 months ago
RDRayST
2 months ago
生物教室那個場景裡也一堆東西。

除了緊急出口非緊急時不可通行的標語之外,鳥類的標本和骨架那個我實在很難當作沒看到。那個東西擺在那裡說沒有隱喻我才不信。
RDRayS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對了這個:れぇ🦞本委託中 (@ree_kkr)
解釋一致
RDRayST
2 months ago
それから誰もみぞれにハンドル握らせなかっ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