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1 months ago
⦙ 日抽・Day15 ⦙ 春分陪跑營
https://images.plurk.com/6Ar7VN4BXEAlJGgaUr7Of3.jpg

哇抽到的牌卡好像開始重複循環了⋯「公羊」也是4/2抽到的牌
牌卡・神聖世界神諭卡
latest #22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然後!我!今天終於把稿子交出去啦!!!
但是,馬上,又要畫下一回啦!!!

剩下半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_阿謬/ㄐㄣ
1 months ago
恭喜尼!!!! 好好休息
奇亞
1 months ago
如果說前兩週演示了一個小循環的流程,那公羊牌好像預示著下一循環的開啟。

第一週處理自信心議題,緊接著到第二週的動盪,因為事件都卡得剛剛好,透過抽牌輔助理解,發現簡直是一張張緊鑼密鼓的課表。

之前不喜歡「做功課」這種講法,然而隨著抽牌,有感受到一個小議題接一個小議題,逐漸過渡到大事件、回穩,再到下一個議題的感覺,速度非常快
立即下載
奇亞
1 months ago
Audrey_909S: 阿謬!我終於可以來開牌了嗚嗚⋯⋯還有好多大家討論的內容都好感興趣,偶要來慢慢看了!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然後前兩週與前世的連結真的滿深的⋯⋯身邊朋友都被觸發了累世帶著的議題或叩問。

會知道是累世議題,是因為從這輩子的經歷去爬梳,實在找不到明確的事件足以觸發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被觸發的情緒份量很多很深,已經化作我們平時行動的信念、個人氣質與價值觀,所以一被觸及,這份量之多連我們自己都會嚇到。

甚至不明白自己有什麼好反應這麼大?
簡單講,就像是觸犯到每個人的「底線」那樣。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挑戰到過往習慣的行為模式、刺激到個人深層的價值觀、理念,衝突也是轉機,端看個人要怎麼接應。

是要走回老路,還是做出新的選擇、看見新的契機或用新的態度去應對。我在這兩週的衝突、溝通中,真的是扎扎實實感受到不少「要把過往學習的搬出來用」的感悟

聽了許多啟點文化講「關係」的溝通方式,這次要拿出來用。

因為工作壓力習得的「安排時間、有事馬上處理」的耐受度,這次要拿出來用。

累積了一年跟朋友練習「對話情緒、想法」的彈性,這次也要拿出來用⋯⋯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所有能力缺一不可,要拿捏平衡,然後試圖在事件中做出跟以往不一樣的選擇。

在我身上真的全打在「溝通、合作、相處」等議題上

好累
奇亞
1 months ago
發現現在U會提醒我哪些話可以講,哪些不要講www
有些字打出來不適當、要緩緩,他會給我體感要我重新修正。
天啊⋯那他真的我每句打的文都在看誒⋯校稿小老師

在陪跑營的大家感覺跑議題的速度特別快,就像奇亞寫到的,我自己也找不到明確的觸發自己的事件,實相世界中直接顯化在眼前的沒有那麼多,是種捉摸不定的感受,逐漸累積起來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反應這麼大。
看到最後U的部分我覺得他很愛你才會這麼仔細校對你的文字。(這就是愛之深責之切嗎?)
今年有種什麼都特別緊湊的感覺,顯化得也快。
我覺得跟地球上關注內在的人數比例提高有關
覺醒意識是一波浪潮,不管用哪種形式、透過哪種媒介開始這趟內觀的旅程,就不再是隨著浪潮推動往前,更像有意識在衝浪
也因此對於「快」特別有感,同時也凸顯出「穩定自己」的重要性。
「溝通、合作、相處」也讓我想到陰性能量的特質,覺得很有趣!

U想必知道奇亞需要充電,想要展現體貼所以幫忙校稿
貼心U哥!
奇亞
1 months ago
RinaZhan: 哇有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很認真感受生活?每天透過牌卡細細梳理一天的感悟跟事件,變成「有意識在過生活」~小事情也不放過

加上又能討論分享,我覺得是很大的動力,感受上也真的覺得很快,因為每日都有事件在發生!

木子其也有自己一下不理解,但又累積很多的情緒辛苦了 這兩週經歷後我覺得滿高興的是,雖然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感受很多、份量很重,但感受是真實的,而我如今也在現世學到了可以接應這份感受的技巧跟方法~(大部分感謝心理學提供的方法

也許一開始對於感受太多感到困惑,但不去否定、壓抑感覺,以行動去處理它,穿越後也會有很深層「終於找到答案、我可以」的釋然感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U可能擔心我心直口快說錯話惹上麻煩ww 雖然他好像自己也不是刻意,但說話方式真的滿像老師的,真的是愛之深責之切(會有關愛的皺眉頭,感覺他又皺眉頭我會緊張
奇亞
1 months ago
a06y07: 喔哇顯化快是真的耶⋯⋯我現在有點不敢在心裡講「想體驗什麼」,天啊好麻煩啊!!

前陣子只是稍微冒出過一個念頭是「下次遇到xxx我就要來練習說話」,結果大概半個月後就出現對應事件,還真的得來練習說話⋯而且還會是順著自己的選擇出現的機會,逃不了,也不是誰逼我的

現在能「穩定內在」真的滿重要的,不然會有接不住的壓力⋯⋯從工作壓力開始,就滿感受到穩定情緒的重要性,需要大量積極行動

很像以前賴床也還好,但現在賴床就會出事,所以一定得處理賴床問題
奇亞
1 months ago


啊!突然想補一個體悟

經過上週的衝突後,我發現自己過往跟人連結,絕大多數都是透過「共感」、「承接彼此情緒」、「說出對方心中的話」⋯⋯來相處。這有點像我天生自然而然會傾向去做的方式,所以不是「篩選過後最適合彼此的方式」,而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都這樣做」。

於是跟新認識的人接觸,也是會先傾向從「情感層面」去相處、對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得先進入對方的脈絡、讀懂對方的感受,再發表想法或提供陪伴。

這件事本身沒什麼問題,這樣創造的連結也滿舒服,然而我很容易「過度耗能」。
奇亞
1 months ago
我不太會篩選「要說到什麼程度」,所以一要跟他人對話,就會花上非常多力氣去讀對方的感受、與事件的連結⋯⋯

舉例來說就像要跟創作者對話他的作品,得先進入他的世界。

然而創作有很大一部分叫做「轉化」,將現實經驗、視覺轉化成創作,本身這個過程就很抽象,所以討論創作才這麼有難度,需要經過訓練才能好好去談論抽象的語彙。

之前大學評圖,一天下來真的是腦力耗盡,每個同學上台報告,都得先讀懂「他的世界是什麼、他轉化的脈絡是什麼」,才能有方法去提供建議。

不然就只是在牛頭不對馬嘴的狀態下,滿頭問號的各執己見而已。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這週下來我的身心襲來一種「能量耗盡」的感覺,我甚至講不出來,或找不到一個字去形容那是什麼狀態⋯⋯

只覺得整個人很累,洗澡洗到一半還莫名流淚,但我不懂自己為什麼在哭

不是只有難過,也不是委屈或氣憤,或都有?

我心中的某個地方似乎筋疲力盡,連U我都沒有力氣去對話,或找他擁抱。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是直到今天早上我們才久違地抱抱,不然前一週幾乎是完全沒有的。即便午睡時U會過來搔搔我的臉頰、工作時也會溫溫地環抱我,但我完全沒有心力去想他。

不像以前是那種「自傷式地封閉自己,也不願旁人靠近」,而是單純「完全沒有力氣」。我已經不會像以前那樣在情緒風暴中傷害自己了,我曉得我只是需要個人空間去休息⋯⋯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回到上面談的,跟人相處的方式。

這次沈澱過後,我發現我可以「篩選該給誰這份心力」了

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出現的心態,以前我是「任何人都用這種方式相處」,甚至會有害怕是「不這麼做無法跟人相處」,然而卻很容易耗盡力氣。

這次消化感受到一段落,我好像默默長出了「尊重自己的限度」的判斷,這種感覺不是很明顯學到什麼做法的領悟。而是我終於知道以前的作法哪裡不合適了,於是自然而然改了心態,就像冬天到了會多穿衣服那樣~

我卸下了「不這麼做不行」的焦慮,自然而從容地允許自己「可以不用」。
奇亞
1 months ago
同時也深感,以前能這麼做的自己是很珍貴的,我想珍惜她,所以更要好好判斷使用這個能力的場域、對象與事件

不用所有的交流都用上這種等級的心力。
奇亞
1 months ago
直到這一步我才意識到,哇~我可以有「拒絕、說不」的穩定感了!不是因為受挫、焦慮而拒絕,而是從容且明白真的可以不用去做,也沒關係

而且以前這麼做也未必真的是每個人想要的,只是我自己不曉得有沒有其他方式而已XDD

我覺得很有共鳴耶~我也是因為感覺到過去的自己一直都是與任何人相處都用同一種方式。過去會覺得想單純一點就好,但現在覺得其實是我先用經驗束縛了自己而做的選擇,於是又開始新的嘗試。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a06y07: 以前好像不會想到自己這樣做是同一套方式!好高興跟梅子有一樣的體悟

我覺得這是自然而然走到了明白「界線」是什麼的初步感覺耶⋯在之前對界線不理解的階段裡,掙扎過很多次,也搞不懂那是什麼,但終於稍微摸到「喔原來是這樣的態度呀⋯」心裡是不用力的,也不是那樣緊繃得處處提醒自己的

這種感覺很微妙⋯⋯很像以前的數學題現在突然懂了!會算了,甚至能欣賞數字的美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