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將
2 months ago
latest #14
江將
2 months ago
假設 Ivan 眼睛裡的錄像是可以於他腦海重複播印而不可外流的紀錄,每次重複觀看他是否強化個人情感偏見進而誤解 Till,並且以一再以不在場的回憶的間接方式來發現重構 Till 的細節?

又或者他會逐幀從靜止畫面(攝像)至動態畫面(影像),透過他自己觀看的敘事視角(個人主體作為觀看的介質),意識到自己情感造成的偏差性,看清楚他與觀察物(Till)的隔閡性,再而進行對其近乎信仰崇拜的驅魅?——羅蘭巴特主張在審美過程中降低情感的投入,因為近距離的情感會破壞客觀的距離。事物越是在情感上接近於「我」(肉體上的接近),「我」越是在思想上(話語和心靈)不能接近它——是以 Ivan 才能真正看見 Till 的真實性;正如羅蘭巴特所謂的「愛的距離」中隱藏的禁慾觀,以及這種禁慾與距離、審美產生的關係。
江將
2 months ago
Till 必須保持距離感。避免落入靠得過近,卻在表達情感上力有未逮,使個人語言趨於無效的失語狀態。

至於他為什麼最後一刻失守,沒有保留或抗拒地承認自己失勢於魅惑與性慾中。也許他過去過於理性所分析出的 Till 未曾構成完整的愛人本體,然而其片面化解讀永遠無法贏過真正而實體的 Till 魅惑性,他的現身消卻了距離感,使得 Ivan 原本被驅魅的理性被返魅迷惑,並且跨媒介(他視覺)而出,不能被描述且無法被再現。
江將
2 months ago
是以我們何嘗不能將 R6 Ivan 之行為與敢曝做連結。對蘇珊桑塔格而言,敢曝(Camp)是一種文化感知(“a sensibility”),也是一種美學形式(“a certain mode of aestheticism”)。巴布修(Jack Babuscio)定義敢曝的四大元素為:諷刺(irony)、美學主義(aestheticism)、戲劇性(theatricality)與幽默(humor)。
立即下載
江將
2 months ago
在如假娛樂為名,真競技為實的 Alien Stage 上,掌權者提供這些娛樂控制民眾,用以殘忍至極的視覺演出腐化道德,比賽是場帶屠殺的悲劇,往往以參賽者的死亡為結。但觀眾認可血流成河,更呼求譁眾取寵的橋段。 Ivan 的作為——掀倒麥克風表達對控制者的不滿與抵抗、走向 Till 的模樣過度認真而趨於戲劇化、同性親吻甚至擁吻的對外表達個人情感毫無偽裝,以至於最終透過自己反向操作舞台規則使 Till 獲勝的幽默等。
江將
2 months ago
------------------------------------
江將
2 months ago
繼續思考
先去當社畜
江將
2 months ago
競技場是具娛樂效果的刑場
這應該是普遍共識
曜羅
2 months ago
每次都覺得你的剖析堪比論文研究般嚴謹
江將
2 months ago
aki19901123: https://images.plurk.com/3n65ErpfXbbApylxKrP90p.jpg
我如果不這麼做我只會出現狀聲詞
江將
2 months ago
------------------------------------
江將
2 months ago
「花園」(garden)一詞來自古英語 geard,意為一個封閉的空間;通常附屬於家庭用途(在這裡我們可說花園附屬於異星的娛樂用途),同時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若脫離主理者的照料,花園很容易流於蔓草荒野。花園意象同時在文學領域亦為一個複雜的文化命題,除了戲仿樂園原型(伊甸園)外,同時更處理著包含生命力,與誘惑與墮落的暗示;而在藝術領域,譬如 19 世紀末面對工業擴張的城市景觀,自然環境遂演變成人類一種烏托邦世界的理想追求;對花園的熱愛,透過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的提倡,很快便散布歐洲角落。
江將
2 months ago
我們在故事中看見園林意象,包含樹林、噴泉、花叢,甚或人造景觀或者圍牆。封閉式的設施,在聖經傳統中通常暗示了堅貞與純潔。伊甸園彰顯人類生命(神之愛)與繁衍(人之愛)的開始,可以說從神聖到世俗都是從花園發生,但在此花園的掌握者(神)為外星飼育者。中世紀認為人世間一切都來自上帝,藝術歸根究底就是要揭示與頌揚並回歸予神;可託喻為常見故事裡的金絲雀或夜鶯的花園裡孩子們獻藝亦如此。
江將
2 months ago
不過花只出現一種,紅花。不確定其象徵為何。
在 Ivan 躲入的屋子外有象徵挫折、困擾與荒涼的荊棘,
江將
2 months ago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