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有姑獲鳥之夏、聖誕節的恐怖份子的雷。暴雷的作品可能會隨時增加,大多都會影響閱讀樂趣,要小心喔
latest #7
今天走去運動的路上一直在想事情,忘了在想什麼我看八成是在想鶴俱,走一走突然被叫住,一看原來是我媽。我媽剛好迎面走過來,好像一路都一直在跟我打招呼,但我完全視而不見,直到她走到我眼前叫我我才發現。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這時候我當然馬上就想到姑獲鳥之夏,關口沉浸於自己世界的程度應該是我的威力加強版吧。當初能被「關口看不到屍體」這個不是史上最大至少也是第二第三大眼殘說服,除了被京極堂那一整套連續技打暈以外,發生在更前面的榎木津的聽而不聞是我也有的經歷,所以看到最後也很能接受同樣是感官,既然真的會「聽不見」,那「看不見」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吧?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扯。
比那更之前看到聖誕節的恐怖份子我就很清楚記得我被惹怒,被監視者從密室憑空消失之謎,謎底是因為被監視者太沒存在感了,監視者對他視而不見。最近看冒業的評論又想起這本書,從後記來看「沒存在感」、「被當隱形人」應該是佐藤友哉對於自己在推理界的際遇發出的怨氣吧。
立即下載
假如現在重讀我或許能對這本書改觀吧,可是只要他的分類是推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初讀時恐怕都難免被激怒,這可能是源自於我對這個文類有既定的想像。同樣是視而不見,京極夏彥的鋪陳讓我有解開謎題的震撼與滿足,佐藤友哉讓我感受到的是被背叛,但這或許不能完全說是因為佐藤友哉的技術問題,在這一本書他可能根本沒有想為謎服務。
那麼是分類的問題嗎?不過既然他要抱怨被推理界當隱形人,那勢必要寫/抱怨給推理迷看吧?可是話又要說回來,我會看這本書,正是因為我喜歡他的前幾部作品,為什麼我就得看這些抱怨呢?這應該是當年我已經很氣,看了後記又更氣的原因。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讓我很氣的謎底,現在想得起來的還有頭顱如何進入封閉的頭盔內之謎,答案是也許發生了量子穿隧效應(後來聽說這是某部經典的致敬,但我還沒自己確認過);以及有不在場證明的兇手如何犯下發生在另一處的案件之謎,看似時刻表詭計,結果是雙胞胎詭計。這個我現在看應該也不會原諒。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話說剛剛想聖誕節的恐怖份子,接著想到恐怖分子的洋傘,想繼續書名接龍下去但想到現在還沒想出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