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knight狼與一角鯨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前一陣子讀了望日的小說殺人,中間一度對於小說中的小說感到厭煩,越看越慢後就先放置一段時間再回頭看。

讀到最後才發現中段令人不耐的作用,察覺這點後開始覺得這概念很有趣。事後想想,有些作品中間開始出現失去吸引力的內容,而這內容又會堆疊出後面的高潮,那要怎麼讓人度過中間那段亟需耐心的時刻?又是我自己耐心已經大不如以往。
= 栞 =
1 months ago
最近在修一篇稿子,我也開始察覺我的耐心大不如前,當作者鋪陳了X頁以後都沒出現謎團,我就會想讀者到底會不會想說自己在看什麼......完全可以理解你這樣子的想法。Q_Q
薛西斯
1 months ago
之前看円居挽講的應該算類似的問題,漫畫讀者對鋪陳忍耐的長度不會像小說那麼長,因此愛好推理解謎類的漫畫讀者,經常也轉移到鬥智類漫畫上。
我覺得是整個時代所有人的耐心都在下降,作者必須自己想辦法嘗試面對這個問題。但降到一個程度之後可能也會開始有谷底反彈回升、文藝復興XD
好有趣,不過我以為鬥智類漫畫對鋪陳所需的忍耐會比推理解謎較長,還是鬥智類雖然一場勝負的描寫很長,但將策略切成許多小篇幅,鋪陳到結果沒那麼長。
是円居挽のミステリ塾這裡面有講到嗎?
立即下載
薛西斯
1 months ago
benknight: 對,應該是指鬥智類過程中會持續有一些小勝負發生=情節高低起伏,而傳統推理則經常是沈悶地收集好所有線索後一次了結。我是在新世代ミステリ作家探訪裡讀到他的訪談,不確定他在別本書中有沒有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