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2024/04/09
latest #12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然後我現在在查除了菊苣咖啡、戰爭蛋糕和蕪菁布丁以外還出現了什麼樣的代用品。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1917
在戰場上有效通訊的科技在當時還不存在。
新式的無線電機龐大、笨重又不可靠導致不實用。
有線電話適用於永久性通訊網路,在砲擊不大猛烈的狀況十分有效;不過,一旦遭遇密集砲火,電話線就很容易損壞。

到戰爭的這個階段,電話線都已經埋在地下數公尺深,可以的話還會包覆在管道裡,但這樣的做法唯有在前線僵滯不動而相對平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所有參戰部隊都採用各式各樣的視覺通訊方式:照明彈、日光反射、燈光、旗號,但這些方法都需要良好的能見度--這點在戰火中根本是奢求。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另一種可能的做法是實體傳遞命令與回報。

交戰各方都嘗試過利用狗兒擔任傳令,但在猛烈的炮擊下根本行不通。
狗兒與馬匹一樣,在砲火中通常會因為恐懼而發狂。此外,交戰雙方也都使用信鴿。
立即下載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單是德軍便使用了三十萬隻--有時這是最可靠的通訊方式。十分之九的信鴿都順利飛抵目的地,甚至還獲頒勳章與其他榮譽。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最著名的一隻,是一九一六年六月的凡爾登戰役中,受到圍困的伏堡送出的最後一隻信鴿。那隻信鴿飛抵了目的地,卻因傷死亡。現在伏堡仍有一塊銘牌紀念那隻鴿子。

此外還有著名的「摯友」(Cher Ami);一九一八年十月在阿戈訥的戰鬥期間,一隻遭包圍的美軍部隊送出了這隻信鴿。結果牠雖然胸部受傷,還被打掉了一條腿,卻仍然飛抵目的地。

後來這隻鴿子獲頒軍功十字章,並在死後被製成標本展示於華府的史密森機構。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如果別無選擇,部隊就會使用傳令兵,通常一次派出兩人,指望至少一人能活著送達訊息。希特勒在伊戰期間經常擔任傳令兵,並因此兩度獲頒勛章。這樣的經歷使他對軍事事務獲得有限但具體的認識。後來並藉此擊敗不少將領,原因是那些將領的經驗都僅是來自作戰指揮室的紙上談兵。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美麗與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農夫歐姆蛋捲:
用老舊的培根皮塗抹鐵鍋(充分運用殘留的油脂)
加點鹽,放入切片馬鈴薯,細火慢煎。
接著把一顆蛋(在戰爭時通常只提供給軍人,但有門路可以透過黑市交易取得),連同水、麵粉、鹽與胡椒攪拌,如果有洋蔥或細香蔥的話,能再加入少許。
スオウ𓃦
2 months ago
水要加得恰到好處,足以蓋過馬鈴薯,又不能稀釋掉蛋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