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流·ノグルフィラ thinks
1 months ago
今天的發想:

邊緣群體的社會運動,常常會遇到兩難:
要不要跟國家協商,或,「被收編」,接受國家的治理,把要爭取的權利和條件明文化、劃出一個清楚邊界?

有一種姿態是徹底拒絕任何被收編被規範化,然後踩著這個位置批判妥協者「跟壓迫者合作」的政治位置。

但這太過廉價了。

因為這種批判的位置也是一種政治。至少,它的政治結果是顯然的。因為拒絕國家治理和治理性的身份,對幾乎所有的邊緣群體而言,幾乎都等於繼續被排除於主流的公共經濟活動之外。公共經濟活動所需要的互信,不可能不依靠國家對個人治理性身份的背書。
latest #12
舉個例子:

臺灣曾經有實驗教育運動。有些人不想讓自己的小孩接受主流學校教育。但到後來,幾乎所有實驗教育的機構或是家長,都接受了教育部某些程度的介入和監督。

因為如果沒有一個教育部認證的學歷,在社會上寸步難行。
静流·ノグルフィラ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就算有一個徹底拆除某個現行社會體制的理想,實作上,也必須妥協出一個位在某種中間地帶,又足以繼續執行該體制的社會功能、負擔該體制的社會信任的,改進方案。

例如:總不能說,「我反戰,所以國防部和軍隊應該全部 bang 不見!」
或者,「我反對國家控制貨幣,我們不要中央銀行和國家運營的證券期貨交易所了,全部上區塊鏈就好!」
尤其是,如果你自己不屬於會被直接影響的邊緣群體,卻又儼然建議邊緣群體這樣搞……

那也只能活該被懟一句:「站著說話腰不疼!」
立即下載
静流·ノグルフィラ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嗯,從上面這一段我想大家可以讀出我在很多事情上站定的基本立場大概在哪了。至少,我應該很努力的在保持自己思想上的一致性。盡量不要換一個議題就換一個立場。

我大概也進入了一個「三十歲以後還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腦」的時期了。嗯。

不過就算這樣大概還是比87%的人左。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上面這樣的立場踩定,也算是跟啟蒙我的某一群人正式道別吧。「你們做運動的方式在政治上錯了」,的道別。
窩是耿耿
1 months ago
畢竟政治還是「群體共同生活之事」,無論喜不喜歡,我們終究是與我們所處的社會共存(先暫且不定義「社會」的範圍,不同的維度有不同的共存模式)。

在耿耿自己的想法中,雖然我也會努力維持自己心中的立場/思想一致性,但是這樣的一致性最終還是服膺於,或是該說為我心中的「理想生活」服務。這樣的想法雖然可能無法確保我在所有的議題上都保持明顯一致的立場,但至少我期待自己能夠無論何時都清楚現在所做的抉擇和理想生活之間的關係與邏輯。

最後,我雖然不一定能夠(一定無法)100%實現我心中的理想生活,但至少我可以努力尋找我認為可以舒適生活的環境/社會形式,同時這樣的形式也能夠提供給不只我一個人舒適。這是我目前自己的內心平衡態,也在這邊與靜流大分享!
我比較容易在追尋理想生活和正確的運動策略的時候思考自己是不是手段錯了。所以比較常自我檢查……吧?
窩是耿耿
1 months ago
這樣的檢查很棒!

我覺得其實大家的確常常會因為手段,或是說妥協程度的,分別而產生歧見或分道揚鑣。這種時候我總希望有一天彼此能夠在終點再見,不過又有誰能保證我們的目標/終點真的一樣呢,唉。

正因為理想、知、行通通共同影響著政治實踐,所以最後或許我們也都只能求著一個問心無愧。気楽に行こう!
運動策略超容易吵架。但我希望是有建設性的吵架,而不是檢查思想夠不夠純。
窩是耿耿
1 months ago
啊,畢竟我自己就是一個常常因為自省而產生精神負荷的人,所以也不希望靜流因此產生精神負擔。

有時候想想,會因為運動策略吵架,搞不好其實本來就有一些對於理想的歧見。

檢查思想夠不夠純就真的是沒有什麼生產性了。只可惜它也是劃出界限最簡單的方式。我要跟你切八段辣!
有時候是理想的歧見。這個也許還好一點。
更殘酷的就是,#共情的邊界就是共同體的邊界
窩是耿耿
1 months ago
是呢,畢竟人類還是有感性主導的時候。想到這就更心累了。
一起心累一起活下去。Cheer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