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紀錄。
latest #44
カメコQ(CQ)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你的謎底,我的謎題》。好看,但我發現我可能沒有那麼喜歡反高潮。因為前不久看過下面這篇益智問答企劃,對於書中提到的益智問答與人生的關聯非常有感觸。クイズが大嫌いな男がクイズ大会で優勝を狙ってみた | オモコロ
書中有一段讓我忍不住笑了一下,假如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追蹤這個河道看我發瘋的大家也有一天讀了這本書,即使對書中提到的那個沒有接觸,也不免會露出一絲微笑吧。能在讀到那裡時微笑,或許也可以說是因為參與了他人的人生的一部分,這麼一想不也挺浪漫的嗎。
カメコQ(CQ)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流氓王信福》。案件本身整理得很清楚,不過有些周邊的論述好像就有點鬆散,例如提到警總式的觀點「流氓是臺灣特產,日本統治的結果」,書中梳理了中華民國的《懲治土豪劣紳條例》與在台實施的《取締流氓辦法》相似之處,來證明這套管理辦法並非源自於日治時期,流氓本非台灣特產,這本來就是中華民國用來處理擾亂秩序者的手段。
立即下載
カメコQ(CQ)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但是這段論述好像沒有收束起來,所以警總要把流氓的存在塑造成台灣特產的用意是什麼?是要安上一個殖民遺毒的罪名來取得管理流氓的正當性嗎?雖然好像可以想像出一些理由,但書裡並沒有自己針對這段論述作結,讓我看了有些疑問。
カメコQ(CQ)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另外從書末年表可以看到王信福死刑定讞後有三次提出再審,一次向最高檢提出審查聲請,都被駁回,被駁回的理由是什麼,書中並未提及。這部分可能是礙於篇幅以及主題(冤案如何形成)限制,所以或許也是不得已的空白吧,我可以自己查。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劇場版 排球少年!! 垃圾場的決戰》。只看漫畫,沒看過動畫,沒有特別複習原作所以應該錯過滿多細節的。我滿前面就在哭但我完全不記得自己在哭什麼……???最後一球的研磨視角很好。最喜歡黑尾拜託月島不要努力了,還有月島的笑容。以及五色工手都不會痠喔好厲害。
我看完確實覺得這部比較偏粉絲向,但也不是不好的意思,他是動畫版的一個延續,也要延續到下一季動畫。我去看的時候觀眾有些明顯是排民,也有不少國中年紀的男生,影廳氣氛很熱烈,我覺得滿好的。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讀完想著理解一個人是多麼困難啊,結果找到作者與張娟芬的對談,標題就叫理解的艱難。對談中談到林于如自我描述的可信與不可信,我覺得是滿重要的補充,「如果讀者只看到目前收在書裡的部分,或許可能真的過於信任」。對談》理解的艱難:胡慕情與張娟芬談《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 Openbook閱讀誌
書中記錄了作者與林于如間的拉鋸,也有作者因此產生的情緒或是對於林于如的敘述的懷疑與查證,因為有這些讓我覺得書中具有一種對我來說滿適當的距離感。閱讀時一直在想的還有常理是什麼,辯護律師與警方對於她到底有沒有智能障礙的看法,只看作中引述我會覺得雙方的論述確實都依循著某種常理,所以更覺得複雜,是誰的「常理」更適用於她,又該如何判斷呢。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另一個在意的地方是對於死者本人的挖掘比較少,不過這點在對談中也有提到,是受限於找不到採訪對象。書中還有提到在端傳媒上刊登的湯姆熊隨機殺人案報導,我有找來看,結果文中又看到六合彩,大概是一整個時代的印記吧。
還有讀到「經濟與現實的牽連與羈絆」的時候覺得真是感人肺腑,在日文翻譯界工作以來我已經很久很久沒看到羈絆這個詞以最原本的用法出現了。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狐仙~無盡之愛》。扮相很美,布景很美,唱得很好聽,不過劇情說不上喜歡。本來還想以後我是不是該避開愛情主題,刪減版我就不太喜歡了要是當年看全本哪裡還受得了,但是看了其他感想又懷疑難道正因為是刪減版,所以我情緒才進不去?不過男狐仙戀戀不捨地輕拉封三娘袖子我覺得好可愛。
《劇場版 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少女們的死亡與新生。非常好看。我當初會去看TV版就是因為劇場版在日本上映大受好評,推薦的人都說喜歡少女革命、企鵝罐的話就一定會喜歡,我就想說那先來看個TV版吧,結果看得我痛苦萬分……
並不是說劇場版對TV版做了什麼改進,我不喜歡的原因是很個人的所以也不需要由作品來改進,劇場版完全是承接著TV版的劇情發展下去的,也正是因為承接了TV版的劇情才能有這樣的發展,所以我還是覺得有看TV版是好事吧,大概。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搜了一下發現現在有應援包場在報名,我很想在電影院看,但我不想聽別人的應援……我只是個想進電影院的路人,身處一群熱情粉絲之間感覺起來有點可怕……但我好想在電影院看……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想我這次被劇場版狠狠打到,主要還是劇場版的主題配上revue,整體表現實在太強烈了,我完全能感受到舞台少女願意為了舞台粉身碎骨、熊熊燃燒的心,所以她們對於舞台上的另一人的強烈感情也能讓我動容,我好喜歡真矢克洛還有華戀與光的revue。
TV版給我的感覺是反過來的,描寫感情占了較大的比重。在其他人眼中看來可能不是這樣的,或許單純是我被我最吃不消的那一類百合給影響,怎麼看都只看到自己不喜歡的地方,才會覺得煩躁。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喜歡的還有開頭的皆殺しのレヴュー,喔大場奈奈這個女人真的好酷,筆:力:刀前面那個你自盡吧的態度我也喜歡。真矢克洛那場的玫瑰花瓣平台讓我想到少女革命劇場版西園寺戰,都能有瘋狂麥斯了這段應該可以當成是少女革命的致敬吧?真矢的「我一直都很可愛!」真是夭壽可愛。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一直講我不喜歡TV版感覺不太好,不過如果要比較深入講心得就真的很難不提到。我很不喜歡一心想著兒時約定就所向無敵的感覺(是偏見,我知道華戀有輸過),華戀也是我不容易產生好感的類型,可是劇場版真的把這部分處理得好好,她就是那個一心想著兒時約定的華戀沒錯,所以拿掉約定的華戀又剩什麼?我真的是從再生產開始就流淚不止。
總之我真的好想去電影院看,但我想應援場應該不會符合我的需求,我要忍耐,相信一定有其他機會的。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為了收集資料而讀的,讀完後開始不確定我想的那個是否能透過失智症達成了,同時想到往後的人生心情也更加灰暗了
不過其實內容並沒有灰暗的成分,是從失智症患者的角度出發說明各種症狀、背後的原因、如何改變做法來與症狀共存讓患者也能生活得更容易,有失智症不等於生活無法自理。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雖然是翻譯書,不過書中提到各種求助管道時都會附上台灣的資訊,編輯得非常用心。
「痛感したのは、映画への敗北感」“体験型エンタメ”『劇場版スタァライト』古川知宏監督が明かす、シネスコ画...少歌導演的訪談,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導演很有意識地在做屬於電影院的電影,而著力創造電影獨有的「體驗」,也是在認知到追求純粹的高水準電影有執行上的困難後做出的取捨。雖然前面才說我要忍耐,可是看了訪談又更想在電影院體驗了。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會覺得有意識地做屬於電影院的電影有趣,跟我看了排球劇場版的其中一個感想「很粉絲向」不無關係吧。就是也不是說覺得做給粉絲看有什麼不好,粉絲向也不表示製作上有偷懶,只是看來我也對去電影院看電影有特定的期待,會渴望體會到不同於看TV動畫的感受。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銀幕女神的七個新郎》。我現在很少一口氣看完一本書了,作者確實很會說故事。我想我是滿喜歡這樣一個毫不猶豫地運用自己的身體、帶著堅決的心不斷做出傷人決定的女性。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末還有附上讀書會討論主題與提問,一方面覺得很不錯可以幫助思考,一方面又被讀書會的恐懼籠罩,就是會覺得沒有主動想到這些問題或是給出有條理的回答的自己是個失敗的讀者,我不知道這種心態是在我成長過程的哪個階段產生的,但看來我某方面也是被摧殘得挺嚴重。
總之撇開我自己的心理陰影,我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設計,我覺得很讚。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https://imgs.plurk.com/QEA/qJ8/jE0X545uEeRO4FEWFM0131rYZ1M_lg.jpg
在別人的感想裡看到主角艾芙琳的形象參考了Elizabeth Taylor、Ava Gardner和Rita Hayworth,其中我不認識的是Ava Gardner,但看到這張照片馬上哇了一聲,真美。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weeks ago
舞台『刀剣乱舞』虚伝 燃ゆる本能寺(初演)。雖然說系列第一作確實需要用一些方式來帶出世界觀跟主題,而利用初來乍到的角色對一切的不解與質疑來帶出這些問題也很常見,但是不動行光未免寫得太過無理取鬧了吧,而另一方面大家也太忙著吵架了吧,直到被丟到戰場上遇到明智光秀前都沒人試過開導他耶。
看完我就去看了迴的第三集,把不動跟長谷部的衝突修得合理許多,整體氣氛也變溫和了,宗三也沒有出拳打長谷部了。雖然我是挺想看宗三揍人的,但是也對,在這個情境下長谷部確實不該被打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不喜歡但可以理解衝突的必要,不過我思考後還是覺得初演的不動以及旁人對待他的方式寫得太奇怪了,純粹是因為還需要衝突而延宕解決。再演不知道在這方面有沒有改變。
おはぎの宴很好笑,鶴丸才在拿おはぎ長谷部就在忍笑了,聽說當時是每場都有不同的點心?まんば默默遞茶過去也很可愛。我對まんば的記憶集中在ジョ伝,印象深刻的是他青澀的樣子,現在看他擔任近侍,覺得是比我想像中還更努力也滿有擔當的。
喜歡伊達太刀一起出場的時候那種愉快なお兄さんたち的感覺。織田組心中信長留下的陰影都很深,但藥研至少在表現上一直都很穩定,這是性格所導致?我可能要再多了解藥研一些。
舞台『刀剣乱舞』義伝 暁の独眼竜。其實是我當年回坑前第一部接觸的刀舞,那時在朋友家看過,只記得朋友的吐槽跟鶴丸對俱利的飛踢。劇情以我來說偏向不過不失,不過能用一世英雄的政宗年老力衰、有一些不甘又看向未來的模樣結尾我覺得還不錯。
朋友吐槽的部分我這次看也覺得不太明白,就是在歌仙跟俱利被逮到細川的陣地時,歌仙對著二話不說就要砍人的細川忠興說你為什麼老是要以血腥的一面示人!你明明是喜愛風雅的!你不是那種瘋狂的人!但是說真的,歌仙的存在本身就顯示了忠興風雅與血腥的兩面性,對原主同時有欣賞跟不欣賞的地方很正常,可是否定不欣賞的那一面,說你其實不是這樣的人!就滿奇怪的。
まんば真的很努力當好近侍,輕聲細語地關心小夜還有穿割烹着的樣子都好可愛。小貞好帥又好可愛,最喜歡在樹林裡跟小夜一起發現敵蹤兩把短刀互使眼色。不過九曜與竹雀回想有一個我非常在意的地方,就是光忠對小貞說的「みんなに優しくしようってこの前決めたでしょ」,結果舞台並沒有這一句,當然也沒有相關的劇情了,真是可惜。我很想知道小貞優しくない的原因是什麼。
之前看其他戲就知道東ちゃん很高,但是這次有一幕光忠半跪竟然跟站著的遡行軍齊高真是嚇死我。染鶴跟健鶴都胸口大敞,相較之下來鶴就包很緊,不過來鶴也確實比較適合包緊緊。三日月接住鶴丸,聽到他說嚇到了嗎?的時候做了一個超級受不了的表情,很難得所以也很可愛。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關於俱利,九曜與竹雀的開頭絕對是俱利的錯!這不能怪歌仙吧!跟伊達組的其他三人保有一定的距離,我覺得這方面滿有刀舞的風格(講得好像我跟刀舞很熟似的)。但刀舞俱利獨立的態度確實跟刀音重感情的俱利有不同的魅力,最後背對著觀眾席一邊幫歌仙倒酒一邊淡淡地說「好きにわめいていろ」,這邊的語氣我超級喜歡。
另外發現政宗跟光忠的眼罩都有開洞來確保視野,刀音沒有注意,哪天重看再來觀察。
舞台『刀剣乱舞』外伝 此の夜らの小田原。是的我在趕進度,這樣刀舞四月看到飽的片單就只剩下ジョ伝還沒看,ジョ伝是我看過的但我很喜歡,明天有力氣的話可能會重看。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劇情好像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地方,可是看完後的感受很不錯。這一部最喜歡的是長谷部對まんば的關心,藤原在吉diss仿刀的時候長谷部一直擔心まんば的狀況所以顯得有點慌,後來也用激將法逼まんば不要逃避問題,始終用自己的方式在幫助他。小夜跑去護住まんば還有跟長谷部的對話也很好。
不過我很好奇時人對於仿刀的觀感真的那麼差嗎?
カメコQ(CQ)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博多不管對顯長或在吉都熱情揮手相送也是好可愛,你們根本連話都沒講到吧。
《遠野物語remix》。很久以前我買過一本漂亮的遠野物語文庫本,不知道放到哪去了。按照相關性重新編輯過確實比較好讀,我也沒什麼民俗學的知識就純粹當民間故事看,也覺得很有趣。很喜歡那些誰誰聽說某某事、誰誰誰遇到某某事的紀錄,有些怪事的紀錄後面會補上一句「後來沒出什麼事,也不像是什麼徵兆」,很有意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