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冬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latest #18
野冬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幫日文老師翻譯順便貼過來,專有名詞的部分附上我流註解
如果有翻錯還請各路大大不吝指教 (blush)
野冬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PAINTING TIPS
Light and Shadow for Iridescent-Like Effects and Color Vibrancy
能帶來色彩斑斕的效果及顏色彩度(或飽和度)的光與影
野冬
2 months ago
想在繪畫中做出色彩斑斕的效果,關鍵在光跟影之間細緻的交互作用。
其中一種王道作法,就是從冷色調、淺紫色*或藍色調的主光源開始,並用橘或綠色調的暖陰影來襯托。(*periwinkle= 長春花色,接近淺紫或粉紫)
這些陰影不該是單一色調,應該是豐富的各種色調。雖然陰影裡可以混合冷色和暖色 (顏色變化),但整體應傳達出溫暖的印象。

如果想在作品中呈現柔和的效果,維持光與影之間細緻微妙的對比而不是誇張的對比至關重要。
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當明度太高時,彩度會受到限制。
保持柔和的亮度可以使用更鮮豔的色彩,然而也是有像黃色這樣彩度高、明度也高的顏色。
立即下載
野冬
2 months ago
Example 1: Utilizing Simplified Values for Maximum Impact
範例一:利用簡化色階來最大化視覺衝擊

這張圖看似複雜,實際上是由簡單的三值系統建構而成的:雕像兩個值,背景一個。*
(*這裡的「值」可理解為明度色階,也就是用了三階色階的意思,範例圖可以參照大大的上一篇教學:Yuming Li (@_Yuming_Li) on X跟亮面相比,陰影帶有更溫暖的色調。有趣的是,人們能在陰影中辨識出藍色的蹤跡。
那些冷色調的小飛濺*不會破壞陰影整體的溫暖氛圍。
(*國畫中也有被稱為「飛濺」的技法,這裡理解為「噴灑在各處的墨點」就可以了)
野冬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深色背景是此構圖的關鍵,有助於突出雕像的光質*。
(*light quality = 光質,指光是柔和的還是強烈的。參考資料:Lighting 101: Understanding Light Quality這種方法可以讓我避免使用過度明亮的色調,近一步可以使用更鮮豔的色彩。本質上來講,這種方法能確保我透過仔細的顏色選擇來獲得最大的視覺效果。
野冬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小方框裡的字:
雖然這幅畫的亮面乍看之下非常明亮,但與白色相比,它的亮度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強烈。
野冬
2 months ago
light logic applied to a sphere
把光線邏輯套用在球體上
野冬
2 months ago
Example 2: Vibrant Feel in High-Key Painting
範例二:高色調(High-key)繪畫中的鮮豔感

這張圖是高色調(High-key)構圖,所採用的明度範圍主要由明亮的色調組成。在這樣的一張圖中,為了得到最鮮豔的顏色,我發現使用黃色通常都很有效。這是因為黃色天生帶有高明度,讓它變成追求鮮豔(高彩度)的高色調繪圖的首選。
儘管如此,這張圖中仍帶有幾乎是用作強調色的藍色,創造出動態的色彩效果。色彩間經過精心設計的交互作用增強了這幅高色調繪畫的視覺吸引力。
野冬
2 months ago
- - -
野冬
2 months ago
https://pbs.twimg.com/media/FycpM0naQAA1Lq4?format=jpg&name=4096x4096
上次的翻譯也順便整理過來XD
野冬
2 months ago
明度管理:繪畫中的「明度」可以幫助構圖及增加易讀性。
一張圖是由多組明度色階構成,各自有著 定義形狀、創造深度及表現光源等獨特的用途。
你選用的色調 (高色調(High-key)或低色調(Low-key) 在圖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細心地管理這些明度色階,可以讓你的圖維持和諧與平衡。
野冬
2 months ago
野冬
2 months ago
例一:請看這張船的圖。將陰影群組起來用同一個(明度)色階來表現,就能得到一個色塊基底,以此為基礎可以繼續添加細節。
這種方法可以在加入細節的同時,維持整體的明度關係,同時保留這張圖的重點跟核心。
(原文用的value statement我找不到相對應的中文翻譯,但句子大致上是這個意思"XD)
野冬
2 months ago
色溫變化:利用色溫跟色相的轉換,不用加入新的明度階,往往就能描繪出形狀變化。
如果使用不當,新的色階可能會擾亂或弄髒現有的色階群。
因此,幽微的色溫轉換可以是個強力的工具,讓你在描繪形狀變化的同時保持明度結構的完整性。
野冬
2 months ago
例二:以這幅肖像畫為例。它採用了同樣的分色階原則,將臉陰影側的明度色階整理成幾乎同一明度。但,注意到臉部朝上的那些平面上的冷色調!即使明度維持不變,這種細微的色溫變化在形狀上增加了許多深度跟區別。
在圖中使用一致的色溫邏輯,會讓形狀跟顏色更易於辨識且吸引人,即使只用少少的、較為平面的明度色階數也一樣。(最右邊那張是簡化成3個色階的範例)
野冬
2 months ago
- - -
野冬
2 months ago
常常講色階色階,指的其實就是明度色階
但明度、色階是兩個不同的東西,Value=明度,
而把較相近的明度簡化成色塊、群組起來的這個行為,可以稱為「分色階」
「分色階」意思接近、但沒法完全對應英文中的value groups跟value grouping
野冬
2 months ago
-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