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象形寓意圖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游河道
雖然是在某名作相關偷偷說裡面出現的東西,但因為跟該作品以及該偷偷說本身都沒有關係我就不貼連結了。
這裡要講的是關於如何創造日文翻譯腔(蛤?
沒錯,譯者是有辦法翻譯成「像中文的中文」以及「像日文的中文」這兩種模式的,所以我這裡用的是「創造」日文翻譯腔。
latest #7
該偷偷說裡面有一位發言人提到日文在轉譯成中文的時候異化的部分通常是保留漢字而不是句型結構,比方說(以下原文複製,還請當事者若覺得不妥可私訊給我)『不然把「我吃蘋果」翻譯成「我蘋果吃」也是沒人看得懂的(日文動詞都會放在最後)』。

關於這點,只能說您小看了中文的操作手法。
文學象形寓意圖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就用這位舉的例子來示範。

日文原文:私はリンゴを食べました。
中文譯文A:我吃了蘋果。
中文譯文B:我將蘋果給吃了。

我想大家應該理解發生了什麼事。
譯文A就是一般認為「像中文的中文」,
而譯文B則是「像日文的中文=翻譯腔」。
由於中文經常性省略各種關係助詞,所以才會需要正確的語順。
那麼語順不正確的時候怎麼辦?
把助詞加回去就好啦!
這樣一來就可以區分出主被動和受詞等關係。
立即下載
而其實一般日中譯者因為日文語法強烈運作同時又在使用母語的情況下,譯文B是可以毫無疑問先冒出來的(我們腦中並不會出現「我蘋果吃」這種句子,抱歉),這就直接造就了翻譯腔,如果作品性質不需要(輕小說的話需要,因為讀者喜歡而且硬要),那就會在校稿的時候把這個部分修正。

但是訓練久了也有不少情況是譯文A會直接浮上腦海,就變成要扭曲一下才能轉出譯文B。這時候就是變相的要「創造」翻譯腔了。
文學象形寓意圖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所以翻譯的「結果」是譯文A或者B,譯者當然自己可以控制(原則上)。
不過若是書籍翻譯,還關係到編輯個人喜好、出版社行銷(如上面提到的輕小說讀者喜歡翻譯腔)等各方面問題,所以「最終版本決定」就不是譯者可以自行取決的東西了。
印象中以前有曾看過有人想要刻意創造翻譯腔,讓作品有外國的風味,我是不知道讀者是否接受這種情況……
不過總之方法大約是如此,稍微改變原句語順之後把表明關係的助詞加回去應該就可以了。

至於日文特有的那個一個句子很多個的組成的結構,中文當然可以辦到但是華文使用者好像很容易對此感到不耐煩……總之這種句子也是屬於可以照搬,保證很不中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