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2024書單
第二次看尋琴者,還是看不太懂。但這次好像有悄悄抓住一點什麼了。
latest #23
掰噗~ says
2 months ago
蛤?
去年看完的感想XD
https://images.plurk.com/G3LxDP2xZ6ppaRf2vjbmO.png
之前一年發生了不少事,所以現在看書中對音樂界的描寫有了更深的感觸。不管是對於演奏會還是錄音抑或是音樂家的事業本身,那種種困境。
立即下載
結果這次最打動我的,反而是所引用 Richter 電影的結尾:

人生有太多的煩擾,世事紛雜。
我厭惡自己,就是這樣。
Richter, L'InsoumisRichter: The Enigma (Bruno Monsaingeon, 1998)要找時間看一下
最近心情比較悶,果然當下的心境也會誠實反映在自己的省思上。
---
還是沒看懂,所以就紀錄下我現在喜歡的句子
鋼琴發出的音色是如此悠揚,但鋼琴的本身卻總是承受著巨大拉力的痛苦。調音師與演奏家的差別,或許就在於對這個物理事實的不同感受上。
如果林桑能多一點音樂的鑑賞力,他應該就會聽見我所聽見的。
那種內在基音的混亂,與自己靈魂頻率的不協調。
說穿了,人類也是另一項天生就不完美的物件而已。我們不也同樣是用靈魂與神聖、愛與美……這些抽象的字眼去包裝它?
可能是一種叫愛的東西。也可能是一種叫信任的東西。與其說我們在聆聽演奏鋼琴,不如說,我們在聆聽的,是逝去。每一個音鍵吐出的,都只有那個當下,永遠不可能重來。
「很難形容我耳朵聽到的那種音色,」他說。「只有那個頻率,那個振動的層次,可以把我帶進讓我感覺安全,又帶著一點悲傷的奇妙領域。」
重要的是,走過人生這一趟,到終了的時候,有沒有那個令你心安無悔的東西?
或許,與眼前這個外表比我還更像一位音樂家的林桑,我們的供需平衡是建立在遺忘。
這些年我常跟我系上的同學說,夢想不是要去追逐的,也不是要你去擁有或征服的。它像是你的良心,你心裡最真的旋律,而非身外之物。
真正的夢想,是在你最無助徬徨的時候,又拉了你一把的那個力量。
不用怕,人生本就是來來去去,你是一個有夢想陪伴的人,它一定會在必要時候出現。幫你找回你的主旋律。
零時🎐至少還在呼吸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上次看不知道有沒有好好看後記)
越是躁鬱騷動的年代,越是要懂得如何為自己調音。
不會彈鋼琴,卻選擇書寫關於一個迷失在失望與渴望中的調音師,正因為需要這樣的難度,才能夠讓小說創作之於我,成為永無止境的追求。
反正這本輕薄短小,就看看能不能每年重讀一次吧lo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