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寫給高三生、給正要填大學志願&還在猶豫個人申請的人們
——來自讀了兩間大學的學姊建議

一、選校還是選系?
二、有心儀的系所也確定要讀公立或私立,但不知道選哪間大學比較好?
三、我應該聽從老師或父母的建議選大學和科系嗎?
latest #27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今天去找好久不見的家教學生,看他非常認真的填志願,想起了多年前初入大學的緊張不確定,接著萬念俱灰重考與轉學,最後終於在第二間大學走到四年級的日子。

以下是給高三生填大學志願的三項QA:

-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一、選校還是選系?
答:如果你已知自己有興趣的系所,絕對是選系。
如果對系所沒有太多想法,盡可能
1. 選國立>私立
2. 選北部>南部
3. 選該校強項科系>該校偏門系所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1. 選國立>私立
雖然大人都知道、但很少大人會跟小孩子明講:
國立大學的資源遠多於私立大學
不論是物理層面還是人脈層面,在國立大學能夠取得的情報、補助和硬體設備,通常都是私立大學的二到三倍。
立即下載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具體來說、
我讀的第一間南部私立大學:
圖書館只是教學樓的一層樓。自習室只有一間,只開到晚間12:00。

vs 我讀的第二間北部私立大學:
獨棟圖書館,藏書量堪比縣立圖書館。自習室有三處,兩個容量超大空間+可申請指定的五六間空教室自習,但同樣只開到晚間12:00,想熬夜的人要自己去麥當勞。

vs 同縣市的國立大學:
圖書館有三棟樓分布在學校各處,每個系館都有獨自的圖書室、也都有24H自習室,可以隨時進系館讀書寫作業。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去朋友的國立大學參觀時,窩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好古老的形容法)
不知道理組如何,但文組實在有太多要熬夜做報告、大家一起小組討論、或著要獨自徹夜看專書讀論文的夜晚。
在第一間私大,我常常待到自習室關閉前最後一秒才出去,報告討論都是線上進行;
讀第二間私大的時侯,我們會一群人先約圖書館,超過12:00再到校外速食店討論;
但在國立大學,想認真讀書時,國家給你24H資源,校方不會為了省電費不準你開燈(但是私校會ㄛ),當你想跟同學做學術研究時,圖書館隨便用、討論角落隨便坐,你可以省下大量時間和餐費。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2. 北部>南部
身為南北私校都讀過的學生,必須沉痛指出:單論人脈與畢業後的工作出路,北部學校提供的資源確實大過南部。
單論大一~大二的專業科目,我認為讀北校南校並沒有太大差距。
然而大學三年級、四年級,通常會有「實習」課程,這時候學校和教授能夠推薦學生的資源會落差非常大。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具體舉例:

南部私立學校
當時我的系所一學期只開設兩次業界講座,校本部的講座也只有一兩次,老師介紹的實習地點都是跟該私校相關企業的服務處,學到的東西幾乎就是打工程度。

vs 北部私立大學
學校 每個月開兩次講座、每週都開音樂會和美術展,系上另外每週開一次業界講座。
找實習時,系上老師直接介紹業界大佬、或著告訴你哪間公司好考、或著寫介紹信給你,甚至帶你去業界參觀,讓你知道這世界有些自己從沒想像過的職業。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3. 選該校強項科系>該校偏門系所
我就讀的第二間私立大學系所,是該校的偏門科系(學校以理工科為主,但我是人文學院⋯⋯)
系上教授,一半是從國立大學退休來私校養老、或著挖角過來的老師,另一半教授多半是研究領域比較偏門(通常不是該圈大佬),但有特別技能可以一人抵三人用的類型。

誠心的說,我非常敬佩我的教授,私立大學教授往往會比國立大學教授更務實,會交給學生如何在業界活下去的方法。

但是, 如果想找「國家補助」或「特殊實習管道」 ,我系上的教授能夠提供的情報真的不那麼多⋯⋯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具體舉例:
我副修的系所需要到中小學或社福團體實習。
公立大學通常會直接跟該縣市公立中小學合作,由系辦發表單,直接轉介學生進校實習。
北部某幾間私立大學,則選擇跟市區裡一兩間私立中學和社福團體合作,同樣用表單方式合作。
我校雖然也有幾間合作校,但名額非常搶,根本不足以讓系上所有人實習。沒搶到的人,最終就是自己一間間打電話詢問實習可能。
Fe_
1 months ago
btw 本校理工科據聞沒有這個問題,主要是系上教授會去業界兼差,台積電也會直接來校內招工(招肝)
但學術研究補助,據說我們學校是真的拿得少⋯⋯ 私校大多是努力培養學生進業界的類型。
Fe_
1 months ago
-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二、有心儀的系所也確定要讀公立或私立,但不知道選哪間大學比較好?

建議高三生,填志願以前, 千萬要去看該大學的系所課程

幾乎所有大學系所都會有專屬網站,網站一定會登載 「本系課程路徑圖」 ,也就是向新生介紹該系所一年級~四年級開設的課程和建議修課順序。
你可以從系所的課程介紹圖,大略得知該學系風氣&研究項目,藉此大大減低你讀到三四年級失去興趣又不敢轉學的危機。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具體舉例:

我就讀的系所是「應用華語文學系」
有一半的新生進來系所,都以為本系是中文系。
然而我們其實是『教外國人說中文』的科系,我們只教學基礎中國文學知識,教育和教學理論跟普通中文系完全不一樣(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運行),同時,系上還要求一定要學中英文以外的第三語言,且要學滿兩年。

因此,如果你想要當國文老師,要另外申請師培課程,額外唸普通教育理論,額外讀母語中文教學方法⋯⋯
討厭唸外語的人,也會被迫在英文以外多學一門語言。

系上確實有同學,是進來才發現自己超級討厭教書,但讀到大三大四ㄌ又不好轉學,最後就這樣畢業。
也有同學失去學習興趣,幾乎沒來上課,最終延畢,不知道何時才能從本系離開。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以上可知, 看課程表非常重要,瞭解你想去的系所究竟在做什麼也非常非常重要
不要浪費大學精華四年在你不喜歡的事物。
哪怕覺得◯◯校名好聽,然而該校課程並非自己所愛又非自己擅長,最終會導致:

(1) 延畢可能性大增。
(2) 未來出路受到限制,轉職風險大增。
(3) 大學GPA超爛,想到國外刷碩士學歷難度變高。
(btw我就是第一間學校的成績太爛,就算轉學到第二間學校成績變好,未來申請國外大學的困難度依然極高)
Fe_
1 months ago
-
Fe_
1 months ago
三、我應該聽從老師或父母的建議選大學和科系嗎?

此處二面向,先談「要不要聽從老師建議」;作為一個正在教育學程、有一點點當老師經驗的人,想和高三生說:

學校是一個特別且封閉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公立學校的老師往往有50%機率缺乏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因為公立學校的師長,大半生都在面對考試、拼成績,交友圈也大部分是公務人員。
因此, 公立學校老師會建議學生最安全的路線,但他很難知道其他有挑戰性的選項。

如果高三生的你,這生希望走得平平順順、不要大富大貴、只要吃飽睡好(無論是家境需求還是心理需求),那麼聽從老師意見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你有心之所向,你有餘裕探索世界,那麼請傾聽你的內心聲音,追求你想要的未來。

另外,如果你是私立高中的高三生:私立高中老師通常有業績壓力(=校方會希望高三生多選國立前排學校),所以私中老師給的建議是可預測的⋯⋯體諒老師,擇你所愛就好。
Fe_
1 months ago
再談「是否聽從父母建議」
作為一個曾經聽從家人建議就讀學校→後來絕望逃走轉學找到人生新路的人,有太多太多想談,總結一句:

隔行如隔山,人都只能知道他自己已知的事物,因此只能給視野有限的建議。

並非父母建議不好,但想分享我的經驗——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就讀的第一間私立大學,是跟家族事業有關+跟老家距離在同縣市的大學。
當初選填該校該系,是因為當時我有在家族開設的店舖打工,家裡也有親戚待在該行業,就於「畢業就能回家幫忙」+「離家近省房租」兩原因,我入學該私校系所。

然而,進校第一年我就非常非常不適應,除了我讀的系所是該校冷門科系、系上教授教得不怎樣,我還發現自己對該行業、著實沒有太多熱情⋯⋯
還記得二年級開學時,我百無聊賴跟家人說:「反正讀這學校就是買畢業證書。讀了這個系所出去,我絕對不會餓死,但也賺不到大錢吧。」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於是讀到第三年,我轉學了。

當時轉學,我只投自己有興趣的3~4間大學。而新轉學到的北部私立大學,位於整個家族從來沒人來過的縣市,系所也是很稀有的類別。
第二間私立大學的學費一樣昂貴,更要付房租和生活費,花銷是以前在南部的2~3倍。

神奇的是,因為學校業界資源給的很好,加上本身有興趣,幾乎每年都會遇見影響自己人生觀和工作觀的恩師,大幅增加自己工作的技術力和意願。
家人從旁得知我的進展,也非常開心,覺得他資助學費不只是「幫兒女買學歷」,而是真實替孩子拓展人生。
記得有一年帶家人逛校園,家人對我說:「你轉學是對的。」當下真的要流淚,謝謝家人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回來「隔行如隔山」這件事情:
實際上, 父母跟前面提到「老師只給安全路線」的想法是非常類似的 ;父母絕對不希望兒女受傷,因此他們大多會提出他們內心最熟悉的科系與行業——
譬如銀行業的親戚,總推薦他女兒唸會計;當數學老師的親戚,推薦他兒子上資工(還好他兒子是真的有興趣)
父母知道人生之路需要導師,他們往往害怕兒女找不到嚮導,直接往小孩的未來鋪上他走過的道路
——但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Fe_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去年,因為大四即將面對就業問題,我非常煩惱要到哪裡實習、又焦慮自己未來該走哪個方向。
向家人詢問,家人無奈說道:「我不熟你的科系和行業,你要不要問問教授?或我幫你問問親戚?」

我向朋友抱怨『天啊我的家人都不給意見』,朋友靜靜的回我:
「鐵子, 『不知道就不隨意給意見』這才是正常的父母喔。 我的行業別也跟我父母不同,我也是自己摸索。」

這才驚覺,因為第一間私校的專業跟家族事業綁在一起,我過去才可以毫無忌憚問家人意見,甚至安心覺得自己畢業後肯定有人介紹工作、不會餓死。
但選擇自己喜歡的路,就要獨立面對自己在志業裡的掙扎,家人無法給建議是正常的,焦慮也是正常的。不過不用懼怕,因為有熱情,一定會找到路可以走。
Fe_
1 months ago
-
Fe_
1 months ago
終於寫完!!!!
跟學生討論ㄌ三小時他想去哪裡,回來忍不住想寫這噗。
願我的學生可以去往他想去的所在。
無住生心
1 months ago
8-)
🐳🐳🐳
1 months ago
同科系非常有感 (rofl) 我就是那個誤打誤撞進去的
Fe_
1 months ago
withnoheart:
ariel039: 其實也是誤打誤撞進來的+1 當時轉學是想轉日文系,剛好我們系上第三外語有「日文組」就決定報報看……實際進來發現,日文大概只佔系課程5%(躺地)沒有細看課程表真ㄉ不行&還好自己不討厭華語lo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