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yi言談
啟靈
latest #19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前陣子,有人問過我啟靈,剛收徒不久,也跟徒兒聊過
人世的定義基本上就跟有體質差不多,還有開第三眼什麼的,然後能看到聽到那些看不到的存在,又或者可以被附身等這種靈性上的事情
但,其實每個人都能啟靈,也會啟靈
只是是我們認知上的問題,還有努力的方向錯了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之前去給老師用,說幫我啟靈,可是我沒啥感覺,感覺沒變化阿」
「之前有個師父說,看我有那個質,說幫我開第三眼,可是我沒看到什麼」
「那個開第三眼的,到底是真的能嗎?我覺得我的世界沒變化阿」
「啟靈到底是真的還假的?」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自省,自我溝通,了解自己,這點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像那些鐵齒派,只信自己的,凡事靠自身能力跟應對,不信怪力亂神的,也算是啟靈的人
因為他們都只跟自身的靈溝通,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件事,也不需要知道這件事情,因為這樣的條件設置,減少很多麻煩,甚至他們選擇的人生、課題也就這樣
他們靠自身意志設下了條件,意志強大,那「誰」也撼動不了
除非他們白目去招惹,才會被教做人,但這類的人不會自找麻煩,因為他們都用腦生活,知道什麼是對是錯,而人生於世這樣便足矣。
立即下載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祂們有時候要告訴你訊息
靈光一閃、可能看到一行話,路上一件事情,看到的故事,與人聊天時告訴你的一段話
這其實也能算到列進去啟靈一部分,只是你有沒有認知到而已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但知道這些,其實影響不了你的生活太大,你的生活依然要過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但也就是那句,知識就是力量,你懂得越多,能運用的也就多
已知用火
就是看你如何應用在你的生活上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來說說第三眼
為什麼有些人被人開第三眼卻沒感覺呢?
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本身就是有在使用的狀態呢?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他們可能是用這方法暗示你,或者讓你自身設下的「條件」鬆動
進而達到世人所說的——開第三眼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但問題是
沒人教你,你這些是第三眼的事情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就拿我來說
我本身就是會花時間與自己對話
也是會創作的故事,會畫圖的人
那些東西都是出現在腦海裡出現
但過去沒人說這是第三眼的東西
對於我來說,這本身就發達,甚至我根本沒認知到這屬於第三眼的範圍,
我們是能靠著方式能知道訊息或看到祂們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真完全就是認知差距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也真完全,窩努力錯方向啦~~~哭出乃~~~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過去我也懷疑過自己,我接受靈性之後,我反而不再創作了,那陣子我其實也算低落的,因為我其實還是喜歡寫故事,畫圖,但是不再有靈感,寫不出來,也畫不出來,我這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我確實比起過去更健康些了,而過去我確實也為了創作,故意短時間把自己狀態搞差。

但對於現在來說,如果要讓我認知到這些,確實我得放下創作,我才能感覺出差異及分析出來這些事情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 對的
跳出框架 對的
別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對的
悟,也就只是以上這樣的感覺

當你想通,就懂了
別讓這些被教導來的「思想」、「認知」限制住自己
語言、定義都是為了讓我們方便溝通,但人與人之間卻也還是會溝通不良,因為認知問題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這很重要也要理解
所有出現在你腦海中的不一定都是祂們訊息
有的可能是你的執我的聲音又或者是幻想
有些人真的只是身體出問題 不是體質問題
拜託去看醫生
所以不管怎樣 一定要多方映證✌️
因為當你走向這,祂們會知道,之後過來捉弄你的,或者利用你的,來干擾你的
一味的相信,只會被耍的團團轉喔 然後被帶歪的 或者像邪教的
看得到的人都會把你耍的團團轉了,更何況你完全接觸不到的靈呢
人心都能不懷好意,你都需要去看氛圍,揣測對方的想法了,那更何況是你完全看不到的祂們
即使你看到了,祂們外型又能隨祂們需求更改外表影響你的想法 你又該如何判斷?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再回頭說,「條件」設了啊,為何沒用?
阿,祂比你強阿,所以能無視你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阿跟祂談,也是看祂願不願意尊重你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祂們的世界,也沒說多美好,更需要實力來說話
也更需要保護好自己
軒轅羿芎
3 months ago
總之,不管怎樣,都要過生活,回到現下,
「生活」是會被教做人的,
祝各位好運,一路自在,
擇你所選,選你所活,活出自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