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讀嘛讀嘛

勒瑰恩《地海巫師》+《地海古墓》讀書會速記
(主要由我個人觀點去紀錄)
(有雷慎入)
2/16(五)晚上20:00-22:50
於小步寫寫DC群組聊天室

地海巫師:地海六部曲之一 - 娥蘇拉.勒瑰恩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地海古墓:地海六部曲之二 - 娥蘇拉.勒瑰恩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latest #31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1. 黑影/黑暗的定義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如果只單看《地海巫師》,很容易只把黑影/黑暗視為格得內心的黑暗面(內心的惡魔?),但如果納入《地海古墓》後,覺得意義又變得不同了。我自己會把黑影/黑暗的力量比喻成一口井,當格得過不去賈似珀的挑釁而試圖召喚亡靈時,他同時也打開一條通路,讓黑暗的力量得以釋出。那股黑暗的力量就像是從一口井中汲取出一桶水,在《巫師》內,因為是格得所召喚出的,所以其性質變得個人化,變成某種格得內心恐懼、逃避的化身,而他必須要體認、直面那份力量才得以「處理」掉、吸納消化其存在。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但在《古墓》內,那黑暗的力量又更複雜難解,那是教團長年所祀奉的累世無名者的力量,其量體更龐大、其存在無法被單一名字所定義——所以格得無法再靠指認真名去束縛、整合那股黑暗,而必須苦苦抵抗。
立即下載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如果說,兩本小說的「黑暗」除了「大小之分」外,《地海古墓》也提出「兩種黑暗」,一種黑暗是古墓的黑暗,其侵吞格得的法力,它是封閉的、蠶食人精神、削弱人意志的黑暗。

另一種則像是古墓外世界、如大海、如大地黑夜的黑暗,那是開闊性的,超越邪惡、先後於光明與生命的力量。這兩種黑暗是不同的。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當格得說「黑暗是不可以信仰的」,我覺得他所指的黑暗,是前一種黑暗,那個封閉性的、無法用名字去指認、去認識,並靠著愚昧無知去駕馭人的黑暗。格得對抗黑暗的方式,是賦予其「名字」,透過「認識」去吸納、整合。而他之所以被迫苦苦對抗累世無名者的黑暗,正是因其透過「無名」而不被他所識別,當他既有的方法無法發揮作用,他只能透過逃離來獲得解放。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在讀書會中,我們耗費很多時間去討論黑暗的定義,其特徵樣貌,正是因為唯有明確的「識別」才能釐清小說意義。而我覺得這也是兩本小說對讀時很有趣的一點,黑暗的定義似乎被擴充、開展,其量體、性質都有所變化,也分化出不同性質。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2. 古墓的信仰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自己二讀《地海古墓》時,覺得似乎有某種「釋懷」。原因在於,我初讀《古墓》時,其實有點受不了格得似乎以某種拯救者之姿去解救被教團壓迫的阿兒哈/恬娜。但二讀時,卻意識到小說終究將「選擇權」交給恬娜,格得並非強硬地解救對方,而是提出自己的觀察及看法,並懇求恬娜信任他、跟他走。該怎麼說呢,意識到這點後,我比較釋懷,也覺得兩位人物之間關係比較對等了。

而對於古墓教團的想法,我也認知有所不同。過去我確實會懷疑小說是否「太負面描寫」教團了,其繼承了殘缺而不明意義的聖歌聖舞儀式,其內部的人卻不明其義、徒具形式。這樣的宗教體系,對比《地海巫師》內有著明確意義架構的柔克之島,確實是偏負面的,也讓我產生是否有某種醜化、批判的概念?難道非得有文字、有名字,才比較高級正確嗎?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但二讀後,我的想法改變了,確實小說內對古墓教團是以批判的形式去描寫,但我覺得其批評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只剩下框架的宗教體系,依舊能發揮其壓迫、扭曲、傷害的功用。我自己會把峨團陵墓視為某種「社會團體組織」更勝於「宗教」,其內部的組成者不見得信仰教義(事實上,小說內真正信仰累世無名者的人寥寥可數),那些儀式、教義更像是某種支撐起團體的黏著劑。而奇特的是,教義反而成為某種扭曲、傷害人的藉口/卸責台詞,如同阿兒哈可以因囚犯「褻瀆」主母之名而殺害人——可能是最近才看過《鬼太郎誕生》吧,我不禁想到像是「玉碎」、「武士道」到了後期,也是個徒具框架,卻依舊能在社會體系下發揮其壓迫功能的信仰,能要求人為了「完成信仰」而去死,其精神不再、被掏成空殼,可傷害的能力依舊。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所以我會覺得,與其說《古墓》內格得是以一個外來者、拯救者之姿去「解放」恬娜,以及批判教團本身,不如說、整部小說更著重的是當「恬娜」捨棄了「阿兒哈」這個頭銜後,她必須要面對的是自身的罪業,她明白自己為了逞能而殺人、她正視自己的所作所爲。當她取回自我時,也意味著她必須承擔責任。而非讓組織替她卸責、潤飾美化罪名。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而古墓所在的黑暗,也是一股確實的力量無誤,但那份力量是用來侵吞,而非給予。

有讀友對於《古墓》內除了恬娜外其他人似乎沒有特別著墨在「真名」上,也唯有恬娜的名字有光,能擺脫黑暗舒服,覺得心態有些過不去。但如同其他人所言,有無訴說真名在此並非重點,而是是否有「個人自主」的權力。當恬娜/阿兒哈的其他夥伴——指引前輩薩珥、照顧者馬南、祭司同伴潘姒——都是隸屬峨團的一份子,其本身都是黑暗的助勢,而非對抗者,當恬娜無法從他們身上得到「自立」協助時,訴說他們的真名也沒有意義。因為他們正是讓恬娜/阿兒哈更被峨團組織所網羅、纏緊的存在。

而在《巫師》卻是不同,格得在對抗的黑暗是他另外召喚來的,其同伴(大法師、歐吉安、費渠)能真正協助他對抗、直面黑暗,他們更給予指引、庇護、幫助,所以他們的真名才有意義,才值得被訴說。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我覺得,是否擺脫黑暗束縛的關鍵,不是有沒有一個外來者拯救,而是回歸到個人選擇上。

像恬娜是因「脫離體系」而得以被解放,雖然有格得的介入、說服沒錯,可那終究是「她的決定」,是她選擇要逃離、出走。而其他人即使不認同體系,卻因其依附、仰賴體系生存,而終究有著不同的結果。就像潘姒不信神、不想當女祭司,卻還是仰賴著成為峨團組織的一份子而生活下去,累世無名者所帶來的權力與控制依舊籠罩著她。那已經無關乎信仰與否,而是棄絕個人選擇的問題。

所以我會認為,是否醜化峨團信仰、是否批判轉世神童只是看到表面,小說的教團其核心問題,在於裡面的人都放棄自我意志,任由自己「看似沒選擇的選擇」才是重點。信仰的殘酷、僵化、徒具形式是外殼,剝除掉外觀後,棄絕個人意志才是重點。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3. 殺龍的意義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地海巫師》內,格得一度殺掉龍,這點引起讀友D子對於格得殺龍是否太人類中心的質疑,畢竟就小說情節而言,那些龍其實也還沒做什麼,格得的行為很有點預防性殺害?

老實說我不否認這點,確實格得的作為真的很人類中心沒錯,但我想提出的觀點,反而是《巫師》與《古墓》內,格得對龍的態度。

在《巫師》內,屠龍事件發生在格得因召喚出黑影而萎靡不振之後,他之所以去單挑巨龍,有那麼介於自暴自棄,或者練習對抗黑影的前置功課?他受夠了苦苦等待黑影逼近,所以必須主動做些什麼,而是解決巨龍帶來的威脅,至少就是當下能做到。

所以確實,屠龍這件事很人類中心,甚至很個人中心,那只是格得一步步取回能力的「過程」而已。他那時只是把龍作為某種威脅、某種怪物,他必須剷除、為民除害,預防災害到來。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如果說,《地海巫師》的格得起初並未真正把龍當成值得對話、敬重的對象,是在過程中才慢慢認識到的。他到了《地海古墓》態度則大為不同,他自稱龍王並非屠龍者,而是能與龍對話的人,他敬重龍的智慧,仰賴其判斷見解。我會覺得,從對待龍的態度中,可以看到格得的成長,一個必須要透過殺害展示能力才得以恢復自信,一個則是成長到可以平心靜氣對話溝通,從境界上展現其成長變化。

(話說《古墓》的格得也成長太快,根本不同人了吧!)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4. 如何知曉真名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在讀書會中,讀友山羊提出「突然好奇那龍族跟太古石是真的知道黑影的真名嗎?」 但大家討論後的結果,比較偏向是,無論龍族或太古石是否知曉黑影真名(其實按照世界觀邏輯來說,他們確實很有機會知道),重點是要格得「怎麼選」,他是否做好接受解答的心理準備,是否願意把知曉黑影真名當成某種談判交易籌碼,又或者他也明白,非得自己走一遭、自己體悟,真名才有力量。別人所給予的解答,其效力可能微弱,更可能失其功效。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讀友D子提到《地海巫師》宛若諮商,必須要自己領悟想通才有意義,所以她看到後來格得擁抱黑影那段很感動。我,老實說《巫師》我讀三遍了,第一遍已經不記得了,第二遍我自己確實也很感動,但第三遍,不行欸我覺得我有點心裡卡卡的,確實格得接納了黑影很有意義沒錯,但我會想到可是大法師就這樣被波及沒了!就像是一個人諮商完成長了沒錯,但他先前所傷害的人依舊無法恢復,我在內心就是過不去啊啊啊啊啊!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雖然我也認同讀友阿一所言:「所以格得一輩子都要記住自己的過錯,去做出正確的事情」,但真的,嗚嗚嗚大法師😭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5. 峨團古墓的合理性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山羊的題目:「在古墓中,其它祭司、僕人,其實都對宗教本身有疑惑或不信任,甚至把它當權力把玩,但感覺上好像沒有足夠的說服力?畢竟在荒郊野外掌權有什麼意義嗎?懷疑這個宗教還願意奉身在野外直至死亡」

雖然因為她提早走所以沒能參與到,但怎麼說呢,大家幾乎都覺得,很合理欸?因為支撐起一個宗教團體的,有時反而不是信仰本身,而是組織與權力吧?只要這個團體能夠給予參與者足夠的好處、只要能維繫住人際組織,信仰反而是最末端的。不然純論信仰值,作為第一女祭司的阿兒哈,為何要畏懼地位低於她的高等祭司柯琇呢?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呼!開學日當晚討論果然太硬核了嗎? 感覺自己這次讀書會的精神力度偏低,有時也抓不住討論的脈絡(一度困惑為什麼話題會飄到這裡,不確定是在哪裡卡住了),也謝謝大家包容。不好意思因為之前一度要調整時間的關係,可能間接造成這次參與率偏低!希望不要有人是因為誤會日期改變沒參與到😭

參與者:D子、阿玄、TTT、山羊、阿一(語音參與)/ 魔耶、不眠(文字參與)

旁聽者:晨晨、卡恰、子盈、Rinos、喵三

如果有漏麻煩告知,不想要討論的內容被貼到個人噗浪上,也請告知,會立刻刪除!
阿一🍜🪔
3 months ago
後來重翻小說,發現格得的dragonlord在中文翻譯是龍主。在《古墓》的第七章,格得解釋「『龍主』是龍肯交談的對象。」如果以這邏輯來說,人類到龍的面前,龍直接殺掉人類不談判是符合邏輯。而格得一開始只有對出來的小龍喊要老龍出來,卻被小龍武力攻擊,只好正當防衛。要以渺小人類對抗龍的力量,做到純粹防禦制伏龍、不殺龍,比直接殺掉龍更困難。

如果要說格得殺龍是人類自我中心,那麼當格得他們已經知道龍總有一天會跑去人類那邊獵食,卻無任何談判作為;那麼是否也可反問龍是不是龍族自我中心,不顧生命短暫的家畜與人類,可以隨時飛去東邊吃自助餐?
阿一🍜🪔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在《巫師》的〈第五章 潘多老龍〉開頭,已闡述小龍跑到有人的島上的空中在盤旋覬覦家畜,只差還沒飛下去獵食。大法師聽到島民訴求,判斷的確需要派巫師去保護島民。
(抱歉我手邊只有電子書,沒法提供紙本的頁數)
昨天提早離開好可惜,謝謝小步的整理,讓我知道大家的想法!

關於宗教的部分,聽到大家說:很多宗教流傳到後來變成徒具形式的空殼。

我覺得蠻解惑到的!畢竟古墓是繞著恬娜的視角,而她又是被女祭司們中心洗腦的存在,所以更會對宗教的權威性深信不疑,也讓我以為教團是還有點影響力的,但說不定真的是衰敗許久了
目前故事中有黑暗教團、巫師、太古力教團三個勢力,感覺教團及女蠱師都是在極短的位置,而巫師(或是一直被提及的平衡)或許是中間的力量,太過極端偏於某方都會被蠱惑心智及失衡,太古力跟教團也剛好在氣候的兩個極端(寒冷荒郊、炙熱蠻荒),所以我覺得格得說不要信仰黑暗力量或許是這樣,不落入某個極端、取平衡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Sake17: 其實《地海古墓》內,格得有提到龍王是龍放棄把你吃掉、並願意對話的人。所以兩邊要能成立對話,都要有一定的條件,而且我感覺願意跟格得對話的龍都有一定的年紀資歷,才能判斷法師的能耐,知道跟他談話比吃掉他更有好處。

也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要判斷人類中心或龍族中心很難講啦,畢竟兩邊要對等的前提條件還真不少。 https://images.plurk.com/pYe7B9iouLAICMCh4WMCd.jpg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benbang1014: 我覺得古墓的勢力在小說內很難判斷,因為恬娜的情報來源本來就不是很客觀,但我猜應該算衰微又因為有一定歷史所以不會輕易消亡的古代教團?至少現任掌權者會任由它衰弱下去,但又不至於希望它徹底倒掉?可能多少還帶點忌諱或盤算吧?

又,比起反對落入極端,我覺得格得本身是反對有愚民意圖的信仰欸,他所受的教導都要他緘默、謙虛、思考,他並沒有否認恬娜說「閱讀是一種很不好的邪技。」只說「可是卻有用得很。」 代表我認為他並不以為一定要閱讀、學習文字才有意義,但被刻意迷失、蒙蔽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覺得與其說選擇中庸或平衡,格得認同的是鼓勵人思考的信仰吧。 https://images.plurk.com/7DRs2JsYs2nXfZw9uAqYCA.jpg
小步寫寫
3 months ago
《地海彼岸》中,格得對龍的描述:
https://images.plurk.com/57YlxIgyv4NI6E1ledR4DH.jpg
back to top